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

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

“首相閣下!法國人這是對普魯士的羞辱,這一次是時候該,讓法國人知道普魯士軍隊這些年改革後的成果了。”毛奇嚴肅的注視着俾斯麥語速緩慢但鏗鏘有力的說道。

他那雙銳利的雙眼中透露着一股強烈的勝負欲,這些年普魯士軍隊的發展,毛奇是最清楚的,頗有一種兒子長大,該去創下一番事業的衝動。

“毛奇將軍,現在還不要急,戰爭遲早要到來,這也是我和陛下的態度,但是戰爭的勝利從來不只是戰場上的事,現在我們確實發展很快,但是也要認清現實,法國是頂級列強,其實力不容小覷,我還要讓外交部多做一些工作,爭取讓各國不要干預這次戰爭,爲我們戰場上的勝利創造條件。”俾斯麥不緊不慢的說道。

早些時間,在俾斯麥的一頓操作下,就已經同南德意志各邦國秘密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所以這次看似普法之戰,實際上已經是德法之戰,德國已經出現,現在只需要法國把認證書送過來,所謂攻守同盟也就能變成真正的德國。由此可見法國是有能耐的,可以堪稱美意德三國國父,而且這三個國家全部都是後來的列強。

“現在也就三個國家,是我們同法國戰爭的不確定因素,想必你也清楚,如果不能說服他們,最後很可能會導致我們白忙活一場。”

上一次,普魯士就對奧地利帝國進行了外交孤立,向法國許諾割讓萊茵蘭地區部分領土(著名的魯爾工業區就在這裡)、默許法國吞併普法兩國之間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部分領土;向英國大筆借款,利息非常高,讓英國資本藉着普魯士經濟的高速發展,躺着賺錢;和沙俄簽訂優惠的貿易協定,以及私下的同盟密約;最後是利用意大利和奧地利的領土糾紛,聯合意大利南北夾攻奧地利。一番操作下來,足可見俾斯麥的外交能力。

“英國和沙俄還好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奧匈帝國的態度,不過奧匈帝國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但最終還是要看弗朗茨皇帝的個人想法……”

俄國爲了打破1856年《巴黎和約》對俄國的限制,選擇在普法戰爭中保持“善意的中立”,並且在俄奧邊境陳兵10萬,同時承諾普魯士,如果奧地利加入普法戰爭,它也將出兵幫助普魯士。

之後的發展也如俄國所希望的那樣,普法戰爭普軍大獲全勝,最終統一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國。作爲俄國中立的回報,在1871年3月召開的倫敦會議上,俾斯麥幫助俄國掙脫了《巴黎和約》所規定的黑海中立條款的束縛,再次確定了封閉海峽、禁止外國軍艦通行的原則,保證了俄國的利益。

至於英國,有句話怎麼說,欠錢的都是大爺,普魯士前幾次戰爭向英國借了不少錢,普魯士要是敗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法國太強大,拿破崙三世統治下法蘭西,可以說是法國曆史上最強的時候,國力無限接近於英國,同時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陸海軍空前強大,威脅到了英國的霸主地位。

所以沙俄和英國都支持普魯士,法國唯一能爭取的盟友就只剩下奧匈帝國了。

但是拿破崙三世的外交政策,向來堪稱愚蠢,不然也不會放任意大利統一,意大利統一就算了,法國還在意大利即將統一的最後一步出兵保護教皇國,導致法意關係破裂。

此時的拿破崙三世依然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能拉攏到奧匈帝國,成敗猶未可知。

“咚咚咚……”

就在俾斯麥繼續要說些什麼的時候,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進來吧!”雖然很不爽有人打斷自己講話,但是這個時候明知道帝國首相和帝國總參謀長談話,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首相閣下,毛奇將軍!這是情報部門送來的重要信息。”

俾斯麥接過文件看了起來。

片刻。

“好,好啊!你也看看這份情報。”俾斯麥將文件遞給毛奇。

文件正文:“7月1日電,奧匈帝國軍隊有所異動,斯洛伐克地區精銳部隊被調走,去向暫時不明,新進駐部隊暫時可確定來自奧地利南部地區。——斯洛伐克情報處”

“弗朗茨再想什麼?”毛奇不解的說道。

要知道俄國可是剛剛在邊境地區陳兵十萬,這個時候奧地利卻將精銳部隊從斯洛伐克地區偷偷調走,這裡可是距離普魯士和沙俄不遠的軍事重地,能同時應對普俄兩國可能發動的進攻,向西可以支援捷克,向東可以支援加利西亞地區。

“唯一能讓奧地利重視,且獲益的地區,只有巴爾幹和意大利,但是這個時候明顯不是奧匈帝國發動戰爭的時機,弗朗茨這個決定確實讓人捉摸不透,你說有沒有可能這真的只是奧匈帝國一次普通換防!”俾斯麥對毛奇說道。

“就算換防,也不至於在這個時間段把精銳從斯洛伐克地區偷偷調走吧!我可不相信弗朗茨敢賭我們和沙俄不會對奧匈帝國動手。”

“難道是匈牙利又鬧事了!可也沒聽說匈牙利最近有什麼動作。”俾斯麥古怪的說道。

“匈牙利確實是奧匈帝國內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對付匈牙利壓根用不上什麼精銳部隊。”

“那弗朗茨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兩個人都琢磨了起來。

首先排除意大利,意大利有普魯士這個盟友不說,要是奧匈帝國敢對意大利動手,法國人也不會答應。

其次是巴爾幹半島,這倒是有可能,可巴爾幹半島上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是垂死掙扎,如果奧匈帝國想對奧斯曼帝國動手,一般部隊就可以解決。

而且沙俄也不會放任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擴張,所以奧匈帝國真想對巴爾幹半島動手,反而應該在奧俄邊境部署更多的軍隊,應對沙俄的壓力。所以弗朗茨他到底想幹什麼?難道真是普通換防?

“算了,總之可以確定,最近奧匈帝國沒有干預普魯士的打算就行了,反正決策失誤大有人在,說不定弗朗茨就是被自己身邊的哪個‘蠢貨’忽悠了。”

嘴上這麼說,俾斯麥還是把奧匈帝國最近發生的大事在腦海裡過了一遍,還真沒啥大事發生。

也就前些日子東非王國成立的時候,奧匈帝國第一個發聲應該算是比較大的動作,可東非王國沒啥可注意的,黑興根王室海外創業麼,確實有些博人眼球,但是這個時候去非洲不就是找死麼,當時俾斯麥還評價道——康斯坦丁親王和他兒子恩斯特一樣具有冒險精神。

好好的普魯士親王不做,去非洲那個被詛咒的大陸,圖什麼?現在整個德意志都知道黑興根王室很有錢,但是非洲,南美的一些地區,是探險者的天堂,去那裡開闢一塊殖民地稱王稱霸沒什麼意思,頂多當個非洲酋長,歐洲纔是世界的中心。也就康斯坦丁親王身份不低,大家賣他個面子。

“嗯,至少這個舉動可以看出奧匈帝國意不在德意志,我看我們軍隊方面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法國方面。”毛奇說道。

雖然,奧匈帝國意不在德意志,屬於徹底躺平了,因爲打德意志的注意,匈牙利一定會反對,背後還會搞小動作,但是打意大利這種菜雞,奧地利自己就可以解決,匈牙利也會趕着加入進來,畢竟好處不能讓奧地利人獨吞了。

(本章完)

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381章 國禮第86章 咖啡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189章 邀請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430章 客人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45章 空軍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76章 酒精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1302章 巴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99章 討論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3章 消化第1413章 拉攏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08章 分析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498章 和談第844章 魯道夫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30章 漢薩省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95章 拜訪第10章 各國反應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024章 監視第487章 太特城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207章 換牌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71章 “萊茵”市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300章 掠奪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238章 三把“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223章 “療養”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69章 鯨灣港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507章 大水災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6章 咖啡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145章 機遇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09章 事後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269章 距離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52章 過往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367章 鐵甲艦第395章 耍無賴
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381章 國禮第86章 咖啡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189章 邀請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430章 客人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945章 空軍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76章 酒精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1302章 巴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99章 討論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3章 消化第1413章 拉攏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08章 分析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498章 和談第844章 魯道夫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30章 漢薩省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95章 拜訪第10章 各國反應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024章 監視第487章 太特城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207章 換牌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71章 “萊茵”市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300章 掠奪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238章 三把“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223章 “療養”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69章 鯨灣港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507章 大水災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6章 咖啡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145章 機遇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09章 事後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269章 距離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52章 過往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367章 鐵甲艦第395章 耍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