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

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

也有數據說利奧波德二世治下,剛果金損失人口超過千萬,足以可見前世剛果金的富裕,實際上前世比屬剛果的範圍就比剛果金要大的多,尤其是東部和南部人口最爲集中。

不過這些地區都落入東非手中,恩斯特樂觀估計現在東非全國黑人總人口,應該在一千五百萬左右,這只是樂觀估計。

因爲從南非戰爭之後,東非對本土黑人的統治已經進入最“殘暴”的階段,來緩解東非人口增長壓力。

現在東非人口本來就多,增長率還高,五千萬多萬人口加偏高的人口增長率,恩斯特自己都不清楚現在東非人口已經膨脹到了什麼程度,不過可以肯定,等到1900年,東非非黑人人口肯定會達到世界第三,超過美國僅在沙俄之後。

除了人口壓力,緊隨其後的是東非的大基建,光是東非大運河計劃,就足以讓恩斯特和隋煬帝並駕齊驅,還要加上公路和鐵路,城市建設。

在這種情況下,東非甚至不需要在對外輸出黑人,本土黑人就會因爲繁重的勞動任務,以及人口結構失衡從而走向滅亡,所以比利時的種族滅絕和東非相比都是小兒科。

所以再觀看那勒斯日記的時候,恩斯特心中毫無波瀾,對於比利時華人的遭遇也沒有什麼同情心理。

畢竟,如今比利時治下的華人境遇比前世可是好了不少,前世利奧波德也從遠東帝國引入過華人移民,在當時扎伊爾殖民地(剛果金舊稱)來彌補黑人勞動力的缺口,結果不堪重負的華人移民最後被迫橫穿扎伊爾殖民地的雨林往其他國家殖民地逃跑。

可以想象前世比利時人對華人統治有多殘暴,畢竟19世紀的華人絕對是吃苦耐勞的典範。

而在東非影響下,現在比利時殖民地很是收斂,至少東非邊境從來沒有收到過比利時境內華人往東非逃跑的案例。

當然,這不是恩斯特一個成熟冷血政客所要思考的問題,他更加關心東非對非洲人口起到的影響。

而今在比利時的統治下,華人已經成了當地主流人口,更不用說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和東非這兩個華人移民大國。

當然,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和東非是德華通婚的國家,所以情況和比利時有很大不同,未來兩國根本不可能有主流華人種族存在,只會是混血裔的比例和程度不同。

恩斯特對於現在非洲華人數量並不在乎,他更想知道非洲的純黑人人口還剩下多少。

恩斯特想到,假設東非境內的黑人按照一千五百萬計算,這一千五百萬還都是男性,時間一到基本就自我消亡了。

也就是說,未來非洲黑人只會存在於西非地區,按照前世非洲人口數據,在19世紀末,非洲總人口是九千多萬。

而現在東非就佔了非洲百分之四十三的土地,而且還是前世黑人的主要聚集地,所以刨除掉東非本土黑人,那非洲總人口至少要減少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四千五萬左右,而僅剩下的四千五百萬,還要減去北非的阿拉伯文化區,埃及加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國家之前也有兩千萬,如果算上阿比西尼亞這種黑白混血,那估計有三千萬,這樣算下來,留給西非的人口恐怕不足一千五百萬!

當然,這個數字恐怕不太靠譜,因爲東非的原因減一半,肯定是不太合理的,畢竟在東非之前西非一直比東非地區的土著文明要發達一些。

加上東非向西非輸入了不少人口,所以現在西非的黑人人口總數應該在兩千多萬,不到三千萬的規模。

如果是這樣,那現在整個非洲的黑人數量估計和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相當,甚至可能不及美國黑人數量。

二十一世紀美國本土的黑人數量是四千七百萬,而現在東非的黑人加上西非黑人可能也就是這個數。

而且還要進一步考慮,錫格馬林根,比屬剛果的黑人未來基本也前途昏暗,西非的黑人數量只會更少。

而西非不到三千萬人口的黑人總人口,這個數字就很有意思,畢竟殖民地開發是需要大量人口,而現在西非總人口僅和法國總人口相當,可見如今西非地區地廣人稀的程度。

當然,有失有得,非洲人口總數並不會因爲黑人人口斷崖式下降而有太大的變化。

光是現在東非的人口總數就已經接近甚至前世19世紀非洲全洲人口規模,只不過大多數換成了歐洲和遠東人。

一想到時間快到1900年了,恩斯特也自覺應該對東非人口以及其他數據展開新一輪的普查。

同時,對於西非等地區的人口,東非也應該有所關注,便於未來東非在非洲全洲的佈局。

……

人口普查是一件複雜的事,尤其是在東非人口規模進一步提升之後,難度和計算量進一步加大。

所以相較於人口普查,對其他領域的關注更加迫切和便捷,而其中教育領域的投資已經初見成效。

隨着東非之前大辦學校風潮,在1898年,東非大學數量進一步提升,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幾乎翻了一倍,而在校大學生數量也增加了到了五萬兩千多人,如果加上準高等教育,直接突破十萬人,已經成爲世界高等院校和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了美國,德國等歐美國家,而這還僅僅是東非大學擴招的初步階段。

“到1900年之前,各個省份大學建設完成之後,那時我們東非的在校大學生大學生數量有望突破十六萬,進一步拉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距離。”

“目前大學生數量增加,主要原因可以分爲兩個方面,一個是現有大學加大招生規模,一個是新建設大學開始招生。”

東非各個大學的平均在校人數,其實也就六七百人左右,遠無法和前世大學相比,毫不客氣的說前世一所大學就能容納東非現在全國所有在校大學生數量,而東非全國大學的教職工數量更是纔不到八千人,其中教師僅有三千多人,師生比例大概是一比十七。

所以即便在全世界東非高等教育處在中游水準,但也完全稱得上精英教育,畢竟東非不能只和歐美國家相比,在其他地區和國家同樣有高等教育存在,東非和歐美有差距,同樣其他地區和國家同東非比也有差距。

不過有一點很好,那就是東非大學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人海戰術,東非作爲一個尚未轉型成功的農業國,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普及率已經處在世界前列。

而這也是東非在南非戰爭之後往死裡壓榨黑奴的重要原因之一,光是教育開支佔比,東非在世界各國中就處在首位,超過了德國。

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章 穿越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91章 抵達第108章 歷史課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81章 “火車頭”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404章 警告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64章 在東非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98章 貝拉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81章 “火車頭”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04章 底氣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3章 誘拐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511章 輸血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081章 消耗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50章 移民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95章 拜訪第694章 訛詐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91章 歸途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591章 歸途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7章 “貨物”到港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07章 迂迴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2章 挖牆角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998章 貝拉市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78章 無線電第1293章 肢解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99章 結款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701章 城市化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
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章 穿越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91章 抵達第108章 歷史課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81章 “火車頭”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404章 警告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64章 在東非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98章 貝拉市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81章 “火車頭”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04章 底氣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23章 誘拐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511章 輸血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081章 消耗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50章 移民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95章 拜訪第694章 訛詐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91章 歸途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591章 歸途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7章 “貨物”到港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07章 迂迴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2章 挖牆角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998章 貝拉市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78章 無線電第1293章 肢解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99章 結款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701章 城市化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