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農業危機

德國是東非礦產以及初級農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家之一,其中東非棉花在德國紡織業佔據重要地位。

目前德國棉紡織業的原材料幾乎都來自進口,而德國棉紡織業排在歐陸第一位,世界第四的位置,以前德國進口棉花主要來源於英國和美國,在東非棉花種植業成長起來後,東非已經成爲德國最大的棉花進口來源國。

德國每年對棉花的進口量大約在十億磅左右,直到1907年前還在增長,而東非目前棉花總產量大約是二十三億磅,其中每年有將近四億磅出口到德國,加上奧匈帝國接近七億磅,在加上沙俄等主要棉花進口國,東非年出口棉花產量在十億磅以上,差不多四五十萬噸水平,其中中東歐國家是東非的主要市場。

所以歐洲經濟危機對東非初級農產品的出口會造成很大影響,當然,東非棉花種植顯然對世界棉花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尤其是美國和英國受到的影響最大,其中英國在印度和埃及都有規模比較龐大的棉花種植業,而且和東非形成了競爭。

也好在東非和英國早早就爆發過了南非戰爭,光是爲了打壓東非棉花種植業和紡織業就足夠英國尋找開戰藉口了,而南非戰爭之後,東非確實在農業領域給予了傳統農業出口國家十分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英國,美國,或者是其他熱帶國家,東非憑藉國土面積和人口優勢後來居上,在經濟作物種植領域對原本國際經濟作物市場,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市場造成了嚴重衝擊。

像棉花,橡膠,茶葉,咖啡以及部分香料作物都是如此,而且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農業技術,機械化程度以及農藥化肥產量提高,這讓東非農業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對巴西和印度等農業發展程度較低的農業國家衝擊最大。

彼時巴西不管國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都遠無法和東非競爭,而且兩國農業同質化程度較高,東非距離歐亞市場又比巴西近,所以巴西可以說是東非農業崛起的第一受害者。

印度相對好一點,雖然國土面積更小,但是印度耕地面積佔比大,人口高達三億,勞動力成本甚至比東非這個奴隸制國家還要低,而且有英國託底,印度農業優勢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東非農業高度發展,也意味着英國對印度的盤剝進一步加劇。

除了這兩個國家以外,其他國家雖然和東非農業有一定競爭關係,但是緯度和氣候不同的原因,受到衝擊相對較小。

恩斯特對農業部說道:“我國農業面臨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是比較大的,國際農產品價格長期維持在低位,現在又要面臨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對我國農業發展並不是好消息。”

農業部官員說道:“殿下,針對於此我們也不可能有太好的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本國工業化大生產,來消化過剩的農業產能,還有對農產品進一步分配,優化本國民衆生活質量水平,來抵消農業領域的生產過剩。”

實際上世界對農產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畢竟20世紀初世界各國人均農產品消費遠遠不能和後世相比,而20世紀初尚且有很多地區的民衆生活十分艱難。

就比如遠東帝國,常年受到各種自然災害影響,加上如今遠東帝國內部局勢動盪,所以饑荒十分廣泛,尤其是在1906年,東非二五計劃轟轟烈烈開展的時候,遠東帝國北方爆發了嚴重乾旱,而且受災最嚴重的區域就是淮海經濟區。

世界其他地區,除了工業國家或者部分殖民地以外,基本上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且這種貧困是隨時有可能吃不上飯的。

沙皇俄國就是典型例子,在日俄戰爭之後,沙俄爲了還債自己恢復海軍建設等等,自然而然的會再一次向下收割財富,而俄國只是一個農業國,連半工業國都算不上,多加一次稅就進一步加劇底層民衆的苦難,也難怪會成爲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

東非當然也沒有好到哪去,只不過東非只要保證本國民衆生活質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即可,而東非作爲奴隸制國家,也不需要對本國民衆施加太大壓力。

恩斯特說道:“農業領域面臨的困難比較大,不過這場危機的持續時間應該不會太長,政府要頂住壓力,維持當前農業生產,隨着工業化推進,未來農業發展也會向着機械化大步邁進,農業人口比例也會大幅度下降,等我國工業化達到一定水平,農業領域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

東非工業化和蘇聯還是大爲不同,主要是更加平穩,這使得東非對農業的盤剝力度也遠遠達不到蘇聯那種程度,當然,農業人口和工業人口之間還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如果不人爲製造這種差異,東非的工業化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的進行,畢竟在威脅不到生存的情況下,農業人口不會主動向工業流動。

其次主要原因在於東非工業化資金並不需要完全由農業承擔,這就是殖民國家的好處,東非國家財富的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黑人的掠奪,財富從建國初期就牢牢把握在國家手中。

而蘇聯情況和東非完全不同,蘇聯爲了籌措初期發展資金連古董都要賣掉,畢竟政變導致大量掌握財富的原俄國上層逃亡海外,而且蘇聯早期政權沒有掌握全國,這注定掌握俄國大多數財富的社會上層有充分時間逃亡,同時原社會統治階層在和蘇聯政權的戰爭對抗中,大肆破壞工廠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摧毀了俄國原本工業。

相當於原本俄國的社會財富直接被洗劫一空,至於蘇聯能截流下來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蘇聯進行工業化,乃至後來遠東帝國進行初期工業化都面臨嚴重的資金困難,遠東帝國比蘇聯還要慘,蘇聯工業化階段正好遇到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的機會,而遠東帝國不僅沒有這種機會還面臨更加嚴重的封鎖。

相比較下,東非無疑幸運許多,至少國際環境要好的多,而且作爲奴隸制國家,東非可以通過對原住民的剝削從而避免許多問題,至於黑人的遭遇那就不在東非政府考慮之內了。

“保障農產品出口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要工作,同時我國工業對農業的消化也在大幅度提升,這場農業危機的範圍終究不可能和1873年農業危機對比,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太過擔憂。”恩斯特說道。

1873年農業危機時,東非本國農業還是以糧食作物爲主,而1907年時,東非農業種植已經轉向經濟作物爲主,同時通過九十年代對其他熱帶國家農業的壓制,東非農業抗壓能力還是很強大的,而且1907年經濟危機也遠不如1873年經濟危機嚴重,恩斯特前世都沒有聽說過這次經濟危機,所以市場回暖速度應該比較快。

第35章 牛馬第163章 年底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93章 肢解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184章 通吃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546章 許可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114章 抉擇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404章 警告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81章 金沙薩第371章 生意第711章 歸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69章 距離感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449章 野心第801章 恭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16章 行蹤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請假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47章 準備第140章 新品第607章 迂迴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42章 宣戰第865章 高原省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852章 夏威夷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67章 奧拓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505章 提速第70章 蒙巴薩第494章 假情報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73章 象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91章 青檸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3章 “大殺器”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19章 農忙第361章 k001第1141章 學習第832章 押解第402章 妥協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
第35章 牛馬第163章 年底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93章 肢解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184章 通吃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546章 許可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114章 抉擇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404章 警告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81章 金沙薩第371章 生意第711章 歸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69章 距離感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449章 野心第801章 恭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16章 行蹤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請假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47章 準備第140章 新品第607章 迂迴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42章 宣戰第865章 高原省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852章 夏威夷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67章 奧拓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505章 提速第70章 蒙巴薩第494章 假情報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73章 象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91章 青檸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3章 “大殺器”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19章 農忙第361章 k001第1141章 學習第832章 押解第402章 妥協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