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

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

“爲了順應東非經濟發展需要,成立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工業,農業,能源,技術,工程等建設。”

“成立該機構的主要原因是爲了制定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維持發展政策的穩定性,同時更加科學的設計東非自主經濟發展道路,協調國有企業和各個事業單位,各級政府部門工作,制定生產計劃,提高工農業生產能力。”

在東非這樣一個以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主要是農業)爲主導的國家,憑藉西方傳統或者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1895年10月,恩斯特正式推動東非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成立,從東非各個政府機關抽調精兵強將,構成了這個迥然不同於西方世界的經濟政策機關。

東非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成立,並不意味着東非對市場經濟的否定,而是爲了更加科學的指導東非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發展。

當然,東非主要私有經濟就是王室企業,所以實際上也會順應政府要求從而制定企業在東非本土的發展策略。

不過對於這個機構,東非內部政府的綽號是“經濟內閣”,畢竟他完全不像財政部,大多數工作都是在部門內完成,而是能直接干預和國家經濟領域相關的所有部門的工作,一把手自然由恩斯特兼任。

“在我國經濟組成中,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佔據主導地位,所以爲了方便國有企業和集體經濟管理,計劃委員會是必要機構,過去我國經濟長期處於野蠻發展狀態,各個部門和企業之間溝通和協作缺乏聯通性,同時不利於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所以東非計劃委員會的任務就是貫徹‘全國經濟一盤棋’的大大方針,制定政府經濟工作任務發展方向,爲企業和經濟團體發展提供指導。”

對於恩斯特所言,東非的很多官員只感覺不明覺厲,畢竟這在世界各國沒有先例存在。

不過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過去東非也是“計劃”經濟,國家發展大方針完全由恩斯特一人拍板決定。

當然,恩斯特一個人肯定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主要還是依靠智囊團隊來完成具體工作,最後由恩斯特簽字同意。

所以現在東非計劃委員會實際上就相當於恩斯特把智囊團隊升級成爲正式的政府機關,“換湯不換藥”的情況下,大家自然無感。

在東非計劃委員會成立之後,財政部權力大大縮減,但是依舊是政府的重要經濟部門,畢竟理論上計劃委員會沒有實權,而辦事花錢,最後還要財政部審覈和簽字確認。

在部門成立後,恩斯特說道:“轉眼就要到世紀之交,再過四年就是20世紀,也意味着新時代的來臨,所以在這四年時間裡,計劃經濟委員會要全面接管國家經濟發展策略上的制定,同時熟悉相關工作,制定在1900年之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不需要定的調子太高,務實工作,完善當前國家的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委員會畢竟剛剛成立,所以能不能完成恩斯特的要求還有待考察,所以從1895年到1900年這中間的四年時間,是其磨合階段。

讓他們制定詳細計劃,那是不可能的,先制定粗略的發展規劃,到1900年的時候,再觀察一下效果,再做大的調整和變動。

在恩斯特看來,東非的計劃經濟,尤其不能操之過急,雖然容易出成績,但也容易忽視潛在的弊端。

總要手底下人熟悉先各項事務,瞭解國家經濟發展的國情,以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然後才能依照東非國家的具體情況,制定相對科學的發展計劃。

這就導致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制定的第一個國家發展計劃相當保守:

新建立各類國有企業至少五十家,鋼鐵產量突破三百萬噸(當然東非在兩百多萬噸),耕地面積突破十五億畝,糧食產量至少突破兩千億(當前一千百七多億斤),鐵路突破七萬公里(比鐵道部原計劃還要少三萬公里)……

而且在一些經濟領域,目標制定相當含蓄,畢竟短時間內,計劃經濟委員會對東非國情的瞭解並不透徹,並不能掌握詳細的數據。

所以只能說鼓勵各個行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國防軍事工業……等不確定性話題。

對此恩斯特是比較能理解的,畢竟是沒有經驗,所以恩斯特的要求也不高,等到四年之後,估計計劃經濟委員會才能熟悉相關工作,到時候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手足無措”了。

這也讓東非的其他政府部門看了“笑話”,畢竟工作業務不熟練,使得東非的計劃經濟委員會看起來不倫不類,其制定的經濟發展目標,甚至不及原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的計劃。

其中就包括鐵道部,鐵道部設計的原方案是1900年之前,東非鐵路總里程突破十萬公里,被計劃經濟委員會一砍,直接沒了一個法國全國鐵路里程。

當然,初期計劃經濟委員會的任務主要是磨合和學習,其制訂經濟政策只具有指導意義,如果鐵道部能超額完成任務自然再好不過。

不過計劃經濟委員會給出七萬公里這個數據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其數據是按照往年東非鐵路建設數據來制定的,畢竟東非鐵路建設有高峰也有低峰,按照他們的預估,未來四年內,東非鐵路建設很難達到七,八十年代那種規模,畢竟七。八十年代鐵路建設爆發有經濟危機這個因素。

關於兩者的爭論,只有通過時間能夠來證明,在此前,鐵道部自然依舊按照原計劃規劃國家鐵路建設方案。

所以,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成立之後,在1895年到1900年之間,幾乎不會對東非國家經濟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實際上,就是沒有這個部門,目前東非經濟在世界經濟復甦這個大週期裡,發展速度也不可能太慢。

在19世紀末,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期,只要能維持國家整體穩定,就算遠東帝國當前政府都能取得不錯的政績。

事實上,遠東各國經濟和東非有很大相似性,那就是洋務運動中政府興辦的大批企業,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而這個時間段正是遠東帝國軍事工業等領域快速發展的階段。

當然,遠東帝國政府顯然在工業投入上還是有些畏首畏尾,不像東非全部都是大手筆,這也和兩國國情有很大關係。

尤其是在遠東戰爭之後,這可以看做遠東帝國的一個國運轉折點之一,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和平發展之後,遠東戰爭也意味着區域動盪的重新開始。

而東非則因爲南非戰爭,未來十幾年內都將處於和平穩定狀態,這種情況下,東非很有可能極速縮小和遠東帝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

第811章 送行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494章 假情報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399章 加入第451章 人口(續)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6章 船隊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255章 五五開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69章 籌碼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61章 檢閱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5章 大逃亡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51章 人口(續)第447章 趣談第1011章 借錢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76章 酒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556章 氣吐血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36章 東非菜?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84章 消息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595章 鼓動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98章 新年第581章 “火車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027章 合金鋼
第811章 送行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494章 假情報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399章 加入第451章 人口(續)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6章 船隊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255章 五五開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69章 籌碼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61章 檢閱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5章 大逃亡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51章 人口(續)第447章 趣談第1011章 借錢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76章 酒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556章 氣吐血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36章 東非菜?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84章 消息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595章 鼓動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98章 新年第581章 “火車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027章 合金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