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酒精

這其實相當好理解,這個時候,俄國正在打仗,而俄國又是帝國主義國家中最落後的國家之一,俄國前線和淪陷區的居民自然也是生活狀態最悲慘的。

之前沙皇政府要對淪陷區徵糧,同盟國佔領烏克蘭後,同樣要對當地徵糧,而且不管沙皇俄國,還是同盟國軍紀可都不太好,尤其是保加利亞部隊,加上之前本來就因爲戰爭原因,當地的農業生產活動受到極大影響。

這個時間段,烏克蘭等沙皇俄國的淪陷區不說人間煉獄,也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不要小看一塊小小的餅乾,他們讓這些長期處在饑荒狀態的俄國難民迅速穩定下來。

至於他們在巴士拉難民營的生活,雖然遠離了交戰區,但是奧斯曼帝國顯然也不是開善堂的,也就基本保證他們能夠活下來而已。

……

“自由號!”

所謂的自由號,就是一艘老式風帆船,停靠在法奧鎮南部的波斯灣上。

在法奧鎮和波斯灣之間的海灘上,已經停泊着幾十艘小船,因爲法奧鎮沒有港口,大船沒有停泊的空間,只能飄在海上。

前往自由號,需要通過這些小船,劃到自由號旁邊,然後在通過爬梯爬到船上去。

難民們被分爲十人一組,陸續登上小船,每艘小船上有三名東非人員,負責維持秩序和操作小船向着自由號的方向漂過去。

在岸邊,東非人員會在進行最後一次消毒作業,拿着裝滿消毒液的噴壺,給難民做最後的清理工作。

“庫莫耶夫,東非人給我們身上噴的是什麼,好像是白酒?”

坐在小船上,列布利亞將袖子放在鼻子上狠狠的吸了一口氣說道。

一個有着明顯斯拉夫人長相的青年說道:“應該是酒精,東非人可真奢侈,這種東西應該也需要使用不少糧食才能造出來,放在前線,這可是保命的東西。”

青年人正是庫莫耶夫,來自俄國一個叫做阿納尼耶夫村莊。

自從一戰爆發後,尼古拉二世就頒佈了禁酒令,這也使得嗜酒如命的俄國人很不滿。

而之所以會有這條禁酒令的頒佈,有一條說法是日俄戰爭時期,俄國軍隊酗酒成性,導致後勤物資無法及時補給到前線,而一些媒體更是報道出不是日軍擊敗了俄軍,而是酒精打敗了俄軍,所以汲取上次教訓,尼古拉二世頒佈了禁酒令。

至於其他原因,正如庫莫耶夫所說,酒的釀造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糧食,這在戰時全國糧食緊張的情況下是非常奢侈的行爲。

戰爭爆發前,俄國保守主義者就積極支持當局發起的打擊酗酒的措施,他們進行了反酗酒的宣傳,通過演講和出版物讓民衆瞭解酒精帶來的危害。

總而言之,俄國境內有一大批支持禁酒令的人存在,並且這羣人在俄國政府裡頗有影響力。

如果讓恩斯特來評判尼古拉二世實施的禁酒令的話,那就是“自毀長城”。

畢竟俄國軍隊在清醒狀態下,反而是最危險的存在,酒精反而有利於麻痹俄國底層士兵對戰爭的畏懼和恐慌。

而且,禁酒令這項措施,以恩斯特的視角來看,就沒有哪個國家成功過,不管美國還是蘇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當然,禁酒令的出發點整體上是好的,過度飲酒確實對健康危害極大,但是在俄國這種底層民衆生活如此困頓的國家,所謂健康完全是無稽之談。

而俄國禁酒令的效果,也十分明顯,那就是黑市上酒水被炒到高價,俄國底層民衆積極尋找伏特加的替代品,比如醫用酒精,甚至甲醇、光亮劑和清漆。

所以,當東非人拿出酒精噴壺,給這些俄國難民消毒的時候,斯拉夫人再次感受到了震撼。

列布利亞聞着衣服上飄逸着的酒精芬芳,彷彿生怕這股味道消失不見說道:“把我的酒蟲都勾出來了。”

“戰爭沒有打到佩特里符卡以前,那個時候,雖然生活十分困苦,但是我還是從黑市上買過兩次酒精,用水衝兌成低濃度後解乏,這不禁讓我懷念戰爭爆發前,沒有實施禁酒令之前的日子。”

“那個時候,我父親還沒有被強徵入伍,家裡日子還過的去,伏特加的價格也沒有黑心商人炒的那麼高,現在想一想,那時候的生活即便困頓,但是和戰爭那三年相比,都已經算得上是天堂。”

列布利亞的年齡只有十六歲,沙皇俄國在戰爭初期也是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來擴充軍隊,但很快便轉向了強制性徵兵,在這個過程中,許多農民和平民被迫離開家園去參加戰鬥。

不過還沒有等到俄國組織新一輪徵兵活動,列布利亞的家鄉就淪陷了,而列布利亞的這個年齡其實就很危險,可以說會不會被強徵入伍,完全看當地徵兵官的心情。

而年輕,也是同盟國在佔領列布利亞家鄉佩特里符卡後,將他賣給東非的原因。

在這場東非組織的“新三角貿易”中,東非就猶如上個世紀的美洲農場主一樣挑上了,年齡大的根本不收,年齡太小也不要,而列布利亞這種即將成年的最受歡迎。

年輕就意味着健康,即便拉到南洋地區之後,可以繼續爲東非工作,並且有利於東非政府對他們進行改造。

雖然目前俄國境內工黨活躍,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東非從淪陷區招收移民,畢竟工黨活躍的區域是俄國的城市地區,紮根於工廠,或者是兵營這種敏感地帶。

農村基本上是被俄國工黨忽視的地方,這一傳統日後也被蘇聯繼承。而列布利亞這種純純俄國農村地區出生,並且祖上農奴家庭的人,自然不可能成爲工黨發展的目標。

整個俄國境內的工黨人數才區區十幾萬人,如果是聖彼得堡,莫斯科,基輔等城市,東非肯定不會爲了這麼點移民就無視風險,從這些城市招募移民。

而且即便從這些城市招募移民,到了南洋之後也留不住,畢竟俄國城市和農村完全就是兩個世界,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遠超俄國廣大的農民羣體。

庫莫耶夫嘆了口氣說道:“從東非人用酒精給我們消毒,還有昨天發的餅乾,坐的汽車,以及昨天的晚餐就可以看出來,東非比我們俄國要富裕的多。”

“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之前那名東非軍官所說的‘南洋’條件應該也不是很差,至少相對於俄國,不會差到哪去。”

東非的生活水平一直都不差,至少在世界的平均線以上,而隨着時間推移,東非工業發展,近些年來東非民衆的生活水平已經追平了其他列強國家。

甚至因爲長期奴隸制度的存在,東非民衆在部分領域超過了一般列強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可以和東非民衆對比的也就剩下美國,英國,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而庫莫耶夫顯然是一個細緻入微,且善於思考的俄國青年,僅僅是從目前接觸到的一些細節,就判定了自己的未來。

當然,東非的殖民地,顯然不能和本土相提並論,不過殖民地所欠缺的也就是發達的工業和經濟,其他諸如法律,制度等方面基本和本土差別不大。

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74章 討論第404章 暴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3章 “療養”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50章 謠言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30章 漢薩省第1349章 犧牲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49章 戰敗第123章 誘拐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464章 勸說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27章 艦隊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2章 渡河第837章 颱風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05章 提速第1189章 邀請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64章 肉類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28章 談論第953章 新家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65章 新世界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58章 密謀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82章 出口斐迪南大公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012章 萌芽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258章 夜襲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222章 體面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44章 魯道夫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0章 入侵第79章 閒談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75章 紹奎第447章 趣談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402章 契卡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44章 魯道夫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52章 “雄獅”版圖
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74章 討論第404章 暴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3章 “療養”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50章 謠言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30章 漢薩省第1349章 犧牲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49章 戰敗第123章 誘拐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464章 勸說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27章 艦隊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2章 渡河第837章 颱風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05章 提速第1189章 邀請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64章 肉類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28章 談論第953章 新家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65章 新世界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58章 密謀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82章 出口斐迪南大公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012章 萌芽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258章 夜襲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222章 體面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44章 魯道夫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0章 入侵第79章 閒談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75章 紹奎第447章 趣談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402章 契卡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44章 魯道夫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52章 “雄獅”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