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

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

因爲西部戰場的拖延,導致思維特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很快總參謀部的計劃就上報給了恩斯特。

恩斯特耐心看完後,說道:“現在南部戰場已經整體上結束了麼?”

“是的,王儲殿下,布爾人和英軍的主力已經撤往了奧蘭治河南岸,包括布隆方丹,金伯利等一衆布爾人城市和重要村落基本上被我軍控制。”思維特回答道。

不過這沒有完全說服恩斯特,因爲前世布爾人在南非的表現十分出色,所以這位東非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一直對布爾人帶着濾鏡。

恩斯特謹慎的說道:“計劃可以實行,不過有一些細節要做改動,尤其是對布爾人游擊隊的打擊不能中斷,南部軍區抽調兵力東進之後,後方肯定空虛,而南部幾個省份向來缺乏人口,所以武裝部也組織中東部的民兵支援南部軍區,對布爾人的殘存勢力進行切割和剿滅,最重要的是解決游擊隊生存的土壤。”

恩斯特對黑興根行省的發展並不用心,或者說刻意如此,畢竟黑興根行省距離英國人太近,如果黑興根行省的黃金等礦產暴露在英國人眼皮子的底下,恐怕這次南非戰爭英國早就放開膀子幹了。

不僅僅是英國,恐怕葡萄牙人的戰鬥能力都能提升一個檔次,19世紀對黃金的追求是極其狂熱的,就像20世紀的石油一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前世英國人爲了黃金紅着眼就對布爾人動手,自然是有充分的利益考量,如果沒有南非金礦託底,英國人根本就不會全力以赴對付小小的布爾人。

而這一世,不要說英國人,就是除了恩斯特以外的東非人都不知道法爾河兩岸埋藏世界最大的金礦區。

這也挫傷了英國目前對南非戰爭的積極性,就目前而言,南非英軍雖然有三十多萬,但是其中有二十多萬是印度人,東非和前世布爾人所面臨的強度完全不一樣。

當然,英國人還找了葡萄牙和布爾人作爲幫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這場戰爭的規模超過了前世的布爾戰爭。

但是在戰爭質量上,南非戰爭未必比布爾戰爭更有水平,因爲前世布爾人的實力和英國人差太多。

而東非則和整個聯軍相比都顯得旗鼓相當,最重要的就是東非是在“家門口”打仗,而英國和葡萄牙雖然國力不差,但是這種力量無法有效對南非戰場實現支援。

這也是英國人最頭疼的一點,如果東非是那種不重視海防,視野有限的“土包子”,那還好辦。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裡,東非不缺乏眼界開闊的人才,更兼具有恩斯特這種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和網絡大爆炸時代“沒用”知識紅利的統治者。

所以東非沒錢的時候,熱衷於搞近海防禦,有錢後又積極擴充海軍,所以即便英國人能不遺餘力幹掉東非海軍,也不太可能像他們在遠東帝國那樣,肆無忌憚的出入遠東帝國近海,甚至是內陸河流。

而且恩斯特這傢伙,雖然行事非常謹慎,但是沒有這個時代的“恐英”症,所以導致東非在對抗英軍的態度上沒有絲毫動搖。

不要以爲“恐英”症不存在,像德國,法國,沙俄,奧匈帝國,美國哪個實力不比東非強大?但是都在大英帝國的海洋霸權淫威之下偷偷發育,像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更是如此。

真正敢於明目張膽挑戰英國霸權的還要屬“威廉二世”,不過威廉二世對英國霸權的挑戰更像是對母親的“叛逆”,老媽維多利亞公主對威廉二世的童年“暴政”讓這位君主天生反感英國人。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二世已經在兩個多月前上線,正式成爲德意志帝國的統治者。

腓特烈三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疾病的折磨,撒手人寰,對於這位和黑興根王室關係不錯的德意志皇帝,黑興根王室只能派人悼念。

實際上在威廉二世之前,德國一直是英國緊密的盟友之一,這也是德國到現在爲止都沒有插手干預南非戰爭的重要原因。而現在威廉二世尚且根基不穩,還在和俾斯麥鬥智鬥勇,如果南非戰爭晚上幾年,和前世布爾戰爭差不多時間,那說不定威廉二世還會來幫幫場子。

總而言之,現在的歷史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就是不知道威廉二世是否還會和前世一樣走上和英法抗爭的老路。

同時沙俄的態度也值得警惕,因爲這一世沙俄和奧匈帝國的關係還沒有像前世那樣僵化。

歐洲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一些“小”變化,就比如意大利這個反覆橫跳的“高手”,已經失去了成爲“列強”的機會。

葡萄牙等到這次戰爭結束後,恐怕也要徹底淪落爲歐洲三流國家之列,而且葡萄牙的形勢比意大利還要悽慘。

意大利還能在非洲獲得一塊殖民地,而葡萄牙很有可能只剩下西非和遠東區域的小殖民地,而且經濟水平也大不如意大利。

雖然意大利上一次統一失敗了,但是這兩年意大利的經濟實際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意大利前世可能是統一後,國力膨脹導致在非洲過於自視甚高,所以被埃塞俄比亞人暴打,這一世反而因爲國力上的不足,在非洲採取了穩紮穩打的策略,所以沒有翻車。

意大利的紅海殖民地極大緩解了國內人口壓力,同時殖民地存在也刺激了國內經濟恢復,已經可以給本土回血。

還有比利時這個歐洲小國,改變也不小,畢竟比屬剛果和前世比屬剛果完全是兩個概念,如今的比屬剛果雖然資源比較集中,同時有優良港口作爲支撐,但是人口和經濟體量遠不如前世的比屬剛果。

當然,沒有改變的利奧波德二世的殘暴統治,比屬剛果的黑人比前世遭受了更加駭人聽聞的待遇。

現在的比屬剛果就是前世的法屬剛果,法國人在剛果雖然不施行“仁政”,但是也不至於像比利時一樣完全在比屬剛果推行“暴政”。

而且最慘的是,前世比屬剛果的人還可以逃跑,現在比屬剛果的居民逃都逃不掉,周邊都是被提前瓜分的土地,反正東非是不會讓他們往烏班吉河東岸跑的,這些非東非區域內的黑人,連做東非“奴隸”的資格都沒有。

東非黑人雖然過得不如意,但是還能“熬”,熬到東非把他們輸出國外後,說不定還能獲得“自由”。

除了歐洲,東非對遠東地區也有一些改變,除了東非建立的幾塊殖民地,最大的成果就是遠東帝國避免了日本對“蛋灣島”覬覦,沒了南琉球羣島作爲跳板,日本人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

當然,作爲代價,東非的太平洋艦隊就承擔了壓力,在南非戰爭開始後,日本就爲所謂收復“南琉球羣島”做了好幾輪試探。

不過,東非雖然現在沒有辦法教訓“日本”,南琉球羣島也不是好啃的骨頭,對於東非而言,南琉球羣島就是用來遏制遠東各國的戰略支點,所以從一開始南琉球羣島建設就是衝着“戰爭”去的。

日本海軍暫時還沒有和東非硬碰硬的準備,畢竟南非戰爭結果還不明朗,萬一被“秋後算賬”那就得不償失了。

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673章 象牙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968章 分歧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02章 妥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018章 磋商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878章 無線電第536章 間諜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063章 推力第191章 青檸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82章 近衛師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381章 國禮第498章 和談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421章 鑄鐵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445章 凱末爾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41章 新農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82章 出口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68章 插曲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474章 討論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727章 艦隊第676章 摩托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87章 勸說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69章 鯨灣港第832章 押解第617章 行動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78章 無線電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58章 巴拉圭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60章 安排第949章 戰敗第1182章 中間商第184章 談判第976章 開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24章 監視第51章 坦噶港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811章 送行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117章 輿論第382章 渡河第973章 籌備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46章 災情第38章 開墾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424章 奔逃
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673章 象牙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968章 分歧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02章 妥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018章 磋商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878章 無線電第536章 間諜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063章 推力第191章 青檸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82章 近衛師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381章 國禮第498章 和談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421章 鑄鐵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445章 凱末爾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41章 新農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82章 出口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68章 插曲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474章 討論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727章 艦隊第676章 摩托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87章 勸說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69章 鯨灣港第832章 押解第617章 行動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78章 無線電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58章 巴拉圭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60章 安排第949章 戰敗第1182章 中間商第184章 談判第976章 開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24章 監視第51章 坦噶港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811章 送行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117章 輿論第382章 渡河第973章 籌備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46章 災情第38章 開墾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424章 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