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壓迫感

恩斯特不是吹捧,這話是事實,就像宋朝給契丹的歲幣一樣,如果是給朝鮮這種體量的國家,那就是一大筆收入。

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和蘇聯的華約都是這種作用,只不過當時兩個國家實力太強,所以能帶一堆國家發家致富。

21世紀的遠東帝國也有這招,用來拉攏其他國家,尤其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非洲,從這一點看如今東非的行爲只不過是遠東帝國的逆向版本,但是都錨定了南洋作爲跳板。

只不過現在東非實力有限,真正靠着東非施捨發家致富的只有桑給巴爾商人,但是桑給巴爾又被東非本土化了,所以表現不明顯,如果桑給巴爾還是獨立國家,那和日韓之流沒有區別。

這就關係到貿易的問題,如果美國不開放全球市場渠道給日本,日本引以爲傲的汽車產業別說出口到歐美,就是加工零件都湊不齊,畢竟日本本土資源匱乏。

所以日本即便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也只能在美國面前卑躬屈膝,桑給巴爾也是同理,失去東非本土的供貨渠道,衰落是頃刻之間的。

如果是1869年之前,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那看着西印度洋貿易,桑給巴爾這個必經之地,還能垂死掙扎,但是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桑給巴爾的地位就直線下降。

當然,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東非沿海的經濟現在反而更加活躍了,這都是東非的功勞。

因爲東非對非洲的開發,使得東非境內成爲了新興的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並且參與到世界貿易之中,這就使得撒哈拉以南非洲航運和蘇伊士運河形成了對衝。

而且蘇伊士運河開通,進一步提升了東非和東歐,中歐,南歐地區的經濟往來,算是互相成就。

要是前世的非洲,別說參與世界貿易,就是剩下的泔水都喝不上,頂多舔幾口碗壁。

前世非洲,除了南非和北非,稍微有點工業,中間地帶連農業都沒有發展起來,農業國再辛苦也能攢點錢,而非洲連農業出口都只能靠象牙,皮革或者是一些特產。

這種出口其實就是原始社會的捕獵和採集,產生的副產品用來和世界其他文明換點錢來花。

而東非雖然說算不上發達,但是工農業齊全,體量大,規模大,按照市場需求進行集約化生產,加上軍隊保駕護航,所以能參與世界貿易。

相比較之下,東非就不是奧蘭治自由邦乃至整個開普敦殖民地能比的,開普敦殖民地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金剛石,和規模一般的農牧業。

作爲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開普敦殖民地的農牧業沒有什麼值得吹道的地方,因爲英國殖民地太多,如果德蘭士瓦還在,那自然不一樣,光靠黃金就能起飛,但是現在德蘭士瓦是東非領土,而且東非不開發,使得大面積土地荒廢,經濟價值進一步下降。

沒有黃金和礦產資源背書,也就沒有太大利用價值,德蘭士瓦復國組織,就只能靠着反東非的一腔熱血來討好英國人,因爲德蘭士瓦人除了仇恨一無所有。

當然,英國人不這麼看,德蘭士瓦共和國留下最寶貴的是什麼?在不知道黃金存在的前提下,自然是德蘭士瓦的人口,在非洲人口絕對是寶貴資源,就像法國人爲了殖民地開發,經常到內陸抓捕或者和部落購買黑人。

東非是飽漢不知餓漢飢,靠着世界兩大人口外溢區吃的盆滿鉢滿,勉強三分飽,但是對比之下非洲其他殖民地那就是肚子都餓癟了。當然,這和東非移民理念有關,這個時代,除了東非和阿根廷,黑奴絕對是最受歡迎的移民羣體,而世界人口最多的印度和遠東帝國移民數量和黑奴貿易相比,數量就很不夠看。

在英國的殖民地,其實也比較排外,像澳大利亞,加拿大這種稍微控制力度強的區域黑人就很少,當然這也和兩地開發時間晚有關,沒有趕上黑奴貿易興旺的年代,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開發幾乎是和東非同時發力的,而東非成立時,黑奴貿易幾乎停擺了,只不過東非又給黑奴貿易延續了生命。

開普敦殖民地雖然也在非洲,但是黑人卻並不多,要不然也不會形成布爾人和其他白人幾乎百十萬的規模。

英國曆來有收留各國分裂和獨立勢力以及叛黨的傳統,所以作爲東非的敵人,英國自然對德蘭士瓦人比較上心。

德蘭士瓦人雖然在奧蘭治自由邦,有一部分投親奔友,變成了奧蘭治人,但是更多的沒有融入奧蘭治自由邦,這部分人口也有十幾萬之多。

一個十幾萬人口且敵視東非的民族,就是英國用來對付東非最好的武器,雖然莫桑比克人口更多,但是上次東葡戰爭讓英國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黑人僕從軍不堪重用,還是白人更加可靠。

所以駐布隆方丹總督接着忽悠道:“德蘭士瓦共和國收復失地後,自然也應恢復其作爲獨立國家享有的一切權利,並且英國將保證復國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安全。”

重點在於復國後,算是空頭支票,當然,布隆方丹總督的承諾也很有吸引力,一個是保證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統治階層的利益,一個是保證“復國後”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安全。

那英國肯定不是無償提供安全保障服務,復國後德蘭士瓦共和國肯定要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全面向英國靠攏,這樣新的德蘭士瓦政府就變成買辦階級,爲英國服務。

除此外,德蘭士瓦共和國復國成功的結果,肯定是東非丟掉南方的大片國土,東非的實力就會受到削弱,英國可以在東非和開普敦之間重新建立一個主動權在己方的戰略緩衝區,保證開普敦殖民地的安全。

東非這種獨立國家,對於英國來說是很扎眼的,在英國的全世界戰略格局中除了歐洲,第一個擺脫英國的就是美國,遠東帝國則是一塊難啃的老骨頭。

而在其他區域,英國一直處於優勢,但是東非的出現,就使得非洲原本英國看上的地區成了鏡花水月。

西非和北非有法國勢力存在,英國原本打算入手的南非,現在大半在東非手裡,英國可以容忍一個在東非高原稱王稱霸的東非。

但是東非的手伸的太長,而英國現在沒有前世的傲氣,他們的最低要求就是東非勢力退回馬拉維湖以北。

這就和前世有人想把美國或者俄羅斯拆分成幾個國家是一個道理,國土面積直觀呈現出來是能給人帶來壓力的。

就像19世紀的沙俄,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作爲世界霸主的英國也能感受到一股壓迫感。

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487章 太特城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463章 代理人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539章 鄰居論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55章 安卡村第619章 繳獲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570章 投降!第1156章 軟刀子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8章 訂婚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75章 出手第50章 教育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73章 象牙第1399章 加入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1254章 錫礦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35章 牛馬第572章 停火線第464章 勸說第822章 卡賓達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27章 合金鋼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13章 不畏戰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402章 契卡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40章 工地請假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8章 遊歷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32章 押解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8章 遊歷第426章 回歐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04章 飲食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865章 高原省第57章 探險隊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0章 蒙巴薩第833章 拖拉機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156章 軟刀子
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487章 太特城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463章 代理人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539章 鄰居論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55章 安卡村第619章 繳獲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570章 投降!第1156章 軟刀子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8章 訂婚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75章 出手第50章 教育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73章 象牙第1399章 加入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1254章 錫礦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35章 牛馬第572章 停火線第464章 勸說第822章 卡賓達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27章 合金鋼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13章 不畏戰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402章 契卡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40章 工地請假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8章 遊歷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32章 押解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8章 遊歷第426章 回歐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04章 飲食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865章 高原省第57章 探險隊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0章 蒙巴薩第833章 拖拉機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156章 軟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