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洋晚報》等報紙新聞的引導下,許多從前在日本不太重視,或者陌生的地方,引起了日本國民的關注。
尤其是在江戶這個日本首府之地,更是加速了信息的傳播,並且容易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江戶,日本海軍大學。
剛剛入職不久的教官,南雲忠一就對《東洋晚報》很感興趣。
他板正的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拿着一把剪刀,裁剪着新一期的《東洋晚報》的國家志內容。
桌子邊擺着一碗漿糊,還有一本發黃的厚冊子,冊子的封面上用鋼筆寫着“南洋諸國圖文冊”,類似的圖文冊,他手裡不只有一本,比如遠東,東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海域。
“南雲君,你又在擺弄你的寶貝!”辦公桌對面的同事問。
南雲忠一一邊修剪着菲律賓地圖,一邊回答說:“是的,小田前輩,昨天的《東洋晚報》,印發了關於呂宋島的一些內容,我認爲很有價值和參考意義,所以把他們收錄起來,這樣也對我接下來的教學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
“優秀的地理知識,對於我們海軍戰士而言,應該成爲最基本的素養,既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又能對他們的軍旅生涯有所幫助,同時有利於戰爭中做出對帝國有益的決策。”
“當然,《東洋晚報》關於於諸國地理和國情的質量相當優異,尤其是其地理圖文內容,不僅製作精良,而且有許多獨有的內容。”
“就像我手上這張呂宋島資源和軍事分佈圖,這幾乎在普通報紙上很難見到,《東洋晚報》在這方面確實更加用心。”
這也是必然結果,東非爲了吸引日本的注意,所以對於《東洋晚報》的內容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至於這些內容的來源,則來自東非情報部門的彙總。
近些年來,東非對世界各個地區的投資越來越多,與之伴隨的則是東非情報系統在全世界各個領域的擴張,就比如呂宋島的情報,有不少東非企業和專業人士的幫助。
否則的話,東非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的摸清其資源,人口,經濟,工業,軍事等情況。
小田說道:“南雲君,很有精神,帝國就需要你這樣的優秀年輕人,繼續將這種態度保持下去,未來帝國海軍絕對有你的一席之地,不要像陸軍馬鹿那樣不學無術,且狂妄自大。”
在教育後輩的時候,小田也沒有忘記拉踩一下日本陸軍,將海軍這一優秀傳統傳播給自己的後輩。
他接着說:“上一次倫敦海軍會議,陸軍那羣馬鹿擺了我們一道,他們這羣蠢貨,完全不知道海軍對帝國的重要意義,居然爲虎作倀,公然支持帝國海軍的裁軍。”
“簡直就是歐美非列強的走狗,丟盡了帝國軍人的臉面。”
“我們日本本身是一個島國,海軍應該成爲國家軍事力量的主導力量,成爲英國那樣的海洋強國。”
日本作爲島國,整體國情和英國更類似,但偏偏日本陸軍很強勢,能和海軍分庭抗禮,而英國陸軍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這讓本就看不慣日本陸軍的海軍,對其更加敵視。
尤其是上一次倫敦海軍會議,日本海軍可謂栽了一個大跟頭,迫於國際壓力,日本軍部高層礙於形勢,只能減少軍艦的建造規模。並把多餘的軍費和資源,悉數劃撥給陸軍。
陸軍佔了便宜也就算了,還對海軍加以嘲諷,這讓海軍派系氣的夠嗆,雙方的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對此,小田面色陰沉的說:“軍部遲早會爲此付出代價,日本本身就不應該把精力放在陸軍身上,未來等到其他列強的軍艦開到家門口,重演黑船事件,他們哭也來不及了。”
“尤其是倫敦會議上,我們作爲亞洲第一強國,居然只能排在英國,東非和美國之後,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要知道這三個國家本來就是日本最大的外部威脅。”
“而且我們的國力本來就遠不如這三個超級大國,所以這是極爲不公平的,理論上來說,日本拿到的份額至少應該僅次於英國,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帝國的安全。”
在日本海軍看來,或者日本整體國民,只要不是糊塗蛋,都應該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日本的威脅只可能來自於大海上,黑船事件就是美國海軍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所以,只有那些海軍實力強於日本的國家,他們是真正能夠威脅到日本本土的。
更別提,英國,東非和美國都在太平洋地區擁有自己的軍事基地,具備對太平洋地區的遠程戰爭能力。
在沒有其他國家干涉的情況下,日本基本上一個都打不過。
所以,小田看來,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對日本危害極大,而當時上躥下跳的日本陸軍,就應該以賣國賊身份論處。
因此他強調:“沒有陸軍的鼓動,我們說不定能爭取到和美國,東非同等的地位,至少保證在戰爭之初,能具備和兩國海軍決戰的能力。”
“但是,就是因爲這羣罪人,我們明面上實力都不如美國和東非,更別說,這兩個國家的工業實力遠超帝國,一旦戰局拖延,我們連賭一賭的能力都沒有。”
小田之所以把東非和美國單獨拎出來,而不討論英國,那是因爲明眼人都知道如今英國在走下坡路,就現在英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和那些有實力的列強開戰。
而什麼是有實力的列強,日本恰好就在其中,至少從軍事層面來說,日本有能力讓那些體量和他差距不大的列強兩敗俱傷。
也就是英國,法國,德國和奧匈帝國這種國家,至於東非,蘇聯和美國,因爲體量太大,一場戰爭失敗,對於這種國家也不會造成太大問題。
甚至別說列強,就算遠東帝國這種實力看似不強的大型國家,他的戰爭韌性也不容小覷。
這一點看看奧斯曼帝國和印度就能有更深的感觸,奧斯曼帝國曾經面積也不小,但是很多國土都是沙漠,而且遠離核心區域,不好控制,一遇到問題,就容易被分割。
甚至不需要列強國家親自動手,一些地區就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奧斯曼帝國中央政府的控制。
至於印度,它的缺陷除了印度人的奇葩性格和文化以外,國土上的劣勢也比較明顯,就比如缺乏縱深和複雜國土地形,這就容易導致其被征服,當然,更多的是印度本身在其宗教文化的馴服下,缺乏抵抗意識。否則就印度這種人口規模,還有比較可觀的國土,恐怕澳大利亞的袋鼠都沒有印度人這麼好征服和統治。
所以,像東非,蘇聯,美國這種超大型國家,不管人口,地緣,國土面積等等硬性條件都過硬的國家,所具備的戰爭潛力和抵禦大型戰爭的能力都是很強的。
就算日本能靠偷襲,將這三個國家的海軍殲滅,他們也不會有亡國的風險,並且能夠短時間裡恢復,並且做出反擊。
反觀日本,作爲一個島國,他的面積本來就不大,沒有陸地戰略縱深,一但沿海被其他國家海軍攻擊,基本就能對其造成重創。
比如日本首府江戶,它就處在沿海地帶,哪怕別國軍艦對着江戶放幾炮,也絕對不會打空。
這種地緣劣勢的安全形勢下,日本怎麼可能有底氣和東非,美國海軍開戰?除非,日本自身海軍實力要強於兩國,有守住家門口的實力。
但現實恰好相反,本來基礎地理條件就差,海軍還被限制發展,還要受陸軍馬鹿的氣,小田等日本海軍人員,怎麼可能滿意。
南雲忠一對小田前輩的看法也比較認可,他說:“未來帝國想要稱霸亞洲,就必須大力發展海軍,而海軍想要發展,就必須退出倫敦海軍條約,從而擺脫其限制。”
“當然,如果這樣做,勢必會引發其他列強的不滿,而我們日本本身是一個資源十分依賴進口的國家。”
“所以真正的獨立自強,不受制於人,就必須擺脫資源上的限制,遠東帝國雖然是大國,但是其資源,其實也不算豐富,尤其是諸如橡膠,石油,銅礦等物資上。”
目前遠東帝國發現的石油資源,不能說完全沒有,也可以說聊勝於無,至於橡膠,那完全就是熱帶國家產物,銅礦也不需要多說,從古代算起,遠東帝國自身都不富足。
這一點對於日本同樣適用,畢竟日本目前人口也高達六千多萬,這個人口規模,就算放在遠東帝國古代,也很少有王朝也算不少了。
就比如漢朝,其人口最多可能也就六千多萬,更別提如今是工業時代,人類對各項資源的需求更加高漲。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狹小的日本,還是面積龐大的遠東帝國,他們現階段的資源其實都不理想。
爲此,南雲忠一說:“想解決帝國資源獨立問題,非要在未來拿下整個南洋,包括澳大利亞地區,才能夠實現帝國真正的獨立自強。”
“澳洲煤鐵之豐富,即便帝國未來子民億萬,也足夠帝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加裡曼丹島北部和緬甸等地的石油,能夠解決帝國石油的缺乏。”
“其他南洋諸國,各種資源更是數不勝數,橡膠,煤炭,鐵礦,銅礦,鋁礦……”
“還有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地,控制住馬六甲等要地,則南洋諸國盡收帝國手中。”
“同時,這也能擴大海軍在帝國的優勢,讓陸軍馬鹿們,看一看誰對國家的貢獻更大。”
南雲忠一是未來日本南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或者說整個日本海軍都比較支持南下擴張。
除了能夠獲得驚人的利益,地緣安全以外,南洋本身就利於日本海軍的發揮。
但是很可惜,現在日本國內政治,陸軍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東擴和北上,而且他們相比海軍還佔據上風。
東擴就不用多說了,自古以來,日本都對東亞地區懷有狼子野心,這幾乎成爲了刻在日本人骨子裡的基因,而且遠東帝國如今國力衰退嚴重,更是成爲了日本眼裡軟柿子。
至於北上,那就是對付蘇聯了,這一點算是東擴的一個打包方案,畢竟依照日本人對俄羅斯人的瞭解,即便蘇聯這個換皮的沙俄,他們未來也必然會成爲日本的敵人。
更別說兩個政權的樑子在俄國內戰時期就結下了,當時日本可是遠東白匪的重要資助對象。
除了這些現實因素外,還有意識形態差異等等,都不可能讓現階段的蘇聯和日本化敵爲友。
但是不管日本願意不願意,他們都打定主意,要對蘇聯做出防備,甚至是主動出擊,畢竟蘇聯是能夠輻射到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的,而日本想做東亞霸主,就必然和蘇聯對上。
日本貪婪,俄羅斯人同樣如此,俄羅斯人只不過比日本的選擇更多而已,那就是歐洲,但是,這並不影響俄羅斯人全都要的潛在想法。
當然,南雲忠一對蘇聯就沒有太多關注,至少相對於南洋地區而言是這樣,就蘇聯遠東那惡劣的環境,遠不如南洋更有價值。
當然,整個南洋地區,他最眼饞的還是澳大利亞和加裡曼丹島,還有馬六甲海峽這三塊地方。
而且這三塊地方,想要獲取的難度也最低,雖然說加裡曼丹島分屬於英國和東非兩個頂級強國,但是去掉東非,只佔領英國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就足夠了,畢竟加裡曼丹島上,他最重視的資源就是石油,加裡曼丹北部,恰好是石油最豐富的地區。
前世馬來西亞和文萊都是因此成爲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家。
而這樣一來,南雲忠一的意圖就很明顯了,不管是資源種類齊全且豐富的澳大利亞,還是石油資源充沛的加裡曼丹北部,亦或者是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這些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這也就是說,未來日本只要能戰勝英國,把他們驅趕出馬六甲海峽西部,日本就能順手接過英國的這些遺產。
至少在南雲忠一看來,相對於強到令人窒息的東非和美國,毫無疑問還是英國這個“世界霸主”看起來更好欺負一些。
像東非,美國,蘇聯這些國家,他們的威脅雖然更大,但恰好不是現階段日本可以招惹的,尤其是東非和美國這兩個海軍實力不弱的國家。
而南雲忠一認爲,日本想能夠和他們抗衡,只有一條選擇,那就是消化掉南洋地區和澳大利亞,徹底擺脫日本對國外資源的嚴重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