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

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

自從美國獨立以後,英國作爲一個殖民帝國的核心戰略就只有一條,那就是保證本土到印度航線的暢通。

而最能威脅到英國對這條航線安全的國家,不是在歐洲如日中天的德國,而是盤踞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東非。

可以說,現在英國能不能繼續坐穩世界霸主的位置,完全就是看東非的心情,東非只要切斷英國本土和印度的聯繫,英國基本上可以直接投降了。

這樣一說,誰是大英帝國最大的威脅已經一目瞭然,而偏偏英國已經奈何不了東非這個龐然大物。

面對衆人的頹喪,溫斯頓站了出來,他說道:“諸位,此時不是後悔於過去的抉擇,帝國正如首相閣下所說,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所以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先度過戰爭的難關,將德國人擊敗,再考慮其他問題,當然,我的看法不會改變,對於工黨絕對不能手軟。”

果然,溫斯頓還是對工黨念念不忘,也難怪他前世會成爲冷戰的主要推手。

“首相閣下,目前問題的關鍵已經十分清楚,那就是我們必須取得戰爭最終勝利的同時,保證我國海外利益,不再被美國和東非兩個國家侵蝕。”

“而只要是兩個國家,那我們英國就有操作的空間,美國和東非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甚至是激烈的競爭對手。”

“所以即便戰爭結束後,我們依舊可以利用兩國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相互爭鬥,就猶如我們曾經在歐洲大陸上執行的均衡政策一樣。”

“從而保證未來,帝國在印度等地區的利益,從而延緩帝國衰落的速度。”

在繼續整理了思路後,溫斯頓接着說道:“對於美國,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和東非達成一致,而是要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

“如今,美國和東非在世界範圍內有着激烈的競爭關係,比如加勒比海,南洋,遠東甚至是西非。”

“而如果同盟國戰爭勝利的話,那勢必會形成一個從歐洲大陸蔓延至非洲的強大德意志國家聯盟的雛形。”

“如果這個德意志國家聯盟雛形真的實現,那對美國絕對算不上一個好消息,這意味着即便控制整個美洲,美國依舊將被隔離在世界主體之外,更何況美國現在連加勒比海都控制不了。”

“所以我們應該着重對美國宣傳德意志威脅論,預防這個德意志怪獸出現在世界上,如果讓同盟國取得戰爭勝利。”

“那全世界都將生活在德意志人這羣戰爭瘋子的黑暗秩序之下。”

溫斯頓的話讓大衛首相眼前一亮,他說道:“所以美國即便爲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須站在我們一方,除非他們真想一輩子充當邊緣世界的角色。”

“不!”溫斯頓否定道:“不是站在我們的一方,而是必須馬上加入到對同盟國的戰爭中,隨着奧斯曼帝國戰爭機器的開動,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站在同盟國一邊。”

“如果真讓同盟國取得勝利,英國,法國和美國,一個都跑不了,最終世界秩序只會落入德意志三個國家手裡。”

“所以,美國人不能繼續坐在一旁看戲,他們必須出力,同時我們也要儘可能的忽……放出一些美國人心動的利益,就比如南美洲,我們還是有不少資產的,完全可以交給美國。”

在戰爭前,南美可以說是英國的後花園,而自從英國加入戰爭之後,美國和東非在南美大打出手。

在東非和美國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東非其實是處於優勢的,畢竟除了南美以外,東非在南洋,西非,甚至太平洋,有着美國無法媲美的優勢。

而溫斯頓拿出南美作爲籌碼,自然是想進一步激化美國和東非的矛盾,畢竟英國想重回南美,已經可以預見是比較困難的了,那還不如將南美的市場作爲籌碼賣給美國。

大衛對這一點十分認同,他說道:“不僅是南美,印度洋的一些地方或許也可以讓給美國。”

卻不料溫斯頓反對道:“這可不行,首相閣下,西非和南美可以作爲和美國談判的籌碼,但偏偏印度洋不能如此。”

“因爲那樣會刺激到東非,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將美國引入印度洋,那東非恐怕就真的和我們翻臉了。”

“而這不是我們能承受的,畢竟東非隨時能夠切斷我們和印度的聯繫,而東非向來將印度洋視爲其核心利益,如果我們動了這些東非的核心利益,他將毫不猶豫的倒向同盟國。”

溫斯頓的提醒讓大衛瞬間驚出一身冷汗,他這時才意識到,如果真把東非逼急了,大英帝國別說戰勝德國,馬上就能解體。

溫斯頓接着說道:“我們要通過不惜一切代價的手段,來拉攏美國加入戰爭,同時也要全力以赴的穩住東非這個國家。”

“美國決定着我們最終能不能勝利,而東非卻可以立即判定帝國的生死。”

“所以爲了穩住東非,不讓他加入同盟國,我們不僅要忍辱負重,還要最大限度的拋棄一些印度洋的利益,來拖住東非。”

“不限於印度洋的一些島嶼,波斯灣,紅海沿岸的殖民地,甚至是澳大利亞,只要能讓東非不加入同盟國,我們就必須用巨大的利益爲代價吊住東非。”

溫斯頓可以說語出驚人,就連澳大利亞這塊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大陸,都成了可以拋棄的籌碼。

這自然遭到了一些內閣大臣的指責,溫斯頓面不改色的迴應道:“難道這些地方還能和印度,埃及,馬六甲海峽的利益相提並論麼?”

“我們如果不開出一個驚人的籌碼,東非人也可以從同盟國那裡拿到更驚人的籌碼,其中就包括印度。”

“失去了印度,大英帝國也就無從談起,而且我們只是穩住東非,並不是真想把那麼多殖民地交給他們。”

“只要我們能在最短時間裡,結束戰爭,那最後失去的終究可以拿回來。”

“在此前,我們可以先給東非一些小的誘餌,吊住他們的胃口,就比如英屬索馬里蘭,畢竟紅海航線的核心是蘇伊士運河,只要能保證這條水道不丟失,就能維持住帝國的底線。”

“而澳大利亞不過是我們給東非人畫的最甜美的大餅,甚至我們可以同樣對美國人這樣做。”

“一切都以迅速結束歐洲的戰爭爲目的,這樣我們才能接下來有和美國,東非繼續對弈的資本。”

“而且,這絕非我們英國一家的事,法國也有必要爲了未來世界,我們兩國的利益一起努力,法國和東非關係一直不錯,所以穩住東非的任務中,法國最應該出力。”

“還有俄國,我們也要維持住如今俄國政府的統治,支持他們鎮壓工黨的同時,積極和同盟國開戰。”

聽完溫斯頓的一番講話後,內閣的衆人也確認了這是解決英國所面臨問題的最好辦法。

大衛首相說道:“接下來一段,我們的工作都將轉向一個目的,那就是催促美國加入戰爭,同時穩住東非,增強我們盟友的信心,進而拉攏羅馬尼亞,意大利等一干歐洲國家,合圍同盟國。”

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344章 輿論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63章 熱心腸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520章 發電廠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696章 油井第998章 貝拉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511章 聲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65章 電燈第629章 教育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612章 美食節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13章 不畏戰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629章 教育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9章 教學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2章 激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52章 夏威夷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34章 動員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616章 行蹤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66章 比較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37章 颱風第3章 在柏林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
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344章 輿論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63章 熱心腸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520章 發電廠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696章 油井第998章 貝拉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511章 聲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65章 電燈第629章 教育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612章 美食節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13章 不畏戰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629章 教育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9章 教學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2章 激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52章 夏威夷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34章 動員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616章 行蹤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66章 比較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837章 颱風第3章 在柏林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