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再次獨立!

第693章 再次獨立!

軍事上的差距,確實是最容易抹平的,畢竟想在其他方向超過東非就不可能,說不好聽點奧蘭治自由邦在東非面前就是巴掌大一點地方,人口,土地本來就受到極大的限制。

但是如果對本區域的布爾人進行極限動員,也就是學習南美的巴拉圭那樣,十幾萬軍隊,德蘭士瓦也是可以做到。

當然,做到這一點,顯然不是在座德蘭士瓦高層的意願,真像巴拉圭那樣,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未來也就廢了,除非也學習巴拉圭重新引入大量人口。

可現在巴拉圭就和被換血了一樣,還是當初的巴拉圭麼?所以事情肯定不能往那個方向發展,畢竟大家不是小佩洛斯那個模仿“拿破崙”的戰爭狂人,大家只是想在南非獲得一小塊土地,重建布爾人的家園而已。

而且德蘭士瓦共和國恐怕也沒有當初巴拉圭那麼勇猛,雖然說小洛佩斯失敗了,但是他也確實做到了以一挑三,而且敵人的背後還有英國這個世界霸主的支持。

當時巴拉圭的現代化程度明顯比現在的奧蘭治自由邦高,畢竟布爾人在東非眼中就是一羣在南非的牧民。

而當時的巴拉圭就已經在兩代總統洛佩斯家族的帶領下迅速崛起,派人前往歐陸強國考察學習,模仿西方建設自己的國家。

不僅吸引大量外資活躍經濟,還引進技術興建鐵路、鋼鐵廠,鋪設電報,對公共設施也非常重視,學校、醫院等有利民生的機構應運而生。

而奧蘭治自由邦人口沒有巴拉圭多,土地也沒有巴拉圭肥沃,以前德蘭士瓦共和國境內但是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已經爲東非做了嫁衣。

這支軍隊也是德蘭士瓦人的底氣所在,所以說德蘭士瓦共和國和東非最小的差距就是軍事。

在南非地區的小“國際社會”,也有着這種政治正確,布爾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甚至黑人,一致認爲東非王國是一個“邪惡”帝國。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主意,每一次我們的合理訴求,英國人都不重視,反而是這種曲線威脅可能更加有效果!”小比勒陀利烏斯說道。

對於德蘭士瓦共和國高層統一意見,準備向英國人施壓,這一幕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因爲21世紀的前蘇聯加盟國也有一位站着向歐美政府要飯的政治人物。

“先和英國人溝通,他們太磨磨蹭蹭了,適當的威脅他們,如果他們不能把援助送到我們手裡,我們就解散軍隊,不再和東非對抗,我想這不是英國人想看到的局面!”國防部長說道。

說是威脅,更像是擺爛,就和英國本土工人罷工,要求政府和工廠主強制增加薪酬一樣,如果英國不能滿足德蘭士瓦人的要求,德蘭士瓦人也可以在對抗東非這件事上擺爛。

前些年更是經歷了德蘭士瓦人和奧蘭治人內戰,可以說經濟發展的一塌糊塗,唯一的收穫就是在英國扶持下建設了一支現代化軍隊,而且有一定實戰經驗。

所以德蘭士瓦人能站在道義制高點,向英國政府伸手要錢,如果這個時代有21世紀的媒體,恐怕小比勒陀利烏斯也會學習小澤,抨擊那些不給德蘭士瓦停供援助的英國政客扣上通“非”的罪名。

而且很巧合的地方在於,現在的奧蘭治自由邦最高領導人是德蘭士瓦人,而小澤則是猶太人人,都不是本地區內“原著民”眼裡的“自己人”。

……

開普敦。實際上英國對德蘭士瓦人的“合理”訴求也很無語。

“這羣蠢貨就不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麼!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功夫和精力照顧所謂的德蘭士瓦人,而且一萬多人的軍隊對於德蘭士瓦人來說應該不算多,就算多賣幾頭牛應該也就能回本吧!”巴特爾·弗里爾總督說道。

“總督閣下,實際上布爾人確實養了不少牛羊,但是變現能力很差,以前他們可以直接把貨物從東部出口,現在只能通過我們的地盤,由本土的商人來解決掉,所以價格彈性空間就少了不少,而且布爾人很重視生活品質,他們也不太願意交稅,亦或者把錢花在軍費上,而且除了普魯士那種瘋子恐怕很少有國家那麼做。”

下屬的話還算合理,奧蘭治自由邦三面被東非包圍,傳統商道被截斷,加上戰爭影響,家底都快賠光了,而且英國奸商坐地起價,壓縮布爾人的盈利空間,讓奧蘭治自由邦政府的財政收入更進一步下降。

以前奧蘭治自由邦還能從當地金剛石礦場主或者過境商人那裡收稅,現在這些都是英國人在經營,奧蘭治自由邦也成了開普敦代管的殖民地,自然收不到這部分稅收。

巴特爾·弗里爾無奈的說道:“找我們要錢,那肯定是辦不到的,不過對於那些一毛不拔的奸商也不用手軟,本來他們就應該爲抵抗東非做出貢獻,畢竟我們在南非最終目的還不是爲了保證他們的利益?所以讓奧蘭治自由邦政府商量一下,重新建立關稅,對地方企業徵收稅務吧!”

“這樣會不會引起本國商人羣體的不滿?”

“那也沒有辦法,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總有人要犧牲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這些年他們吃的滿嘴肥油,也該爲國家做出貢獻了。”巴特爾·弗里爾不在乎的說道。

“總督閣下,我倒是有一個主意,不知道能不能一石二鳥,既不用得罪當地商人,還能安撫布爾人。”

“嗯?說來聽聽。”

如果能不直接得罪本國在奧蘭治自由邦的商人和礦場主,巴特爾·弗里爾自然更加願意這麼做。

“我們不如讓奧蘭治自由邦直接再獨立出去!”

巴特爾·弗里爾有些震驚的問道:“你知道你在說什麼麼?”

“總督閣下,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實際上奧蘭治自由邦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包袱,我們殖民地政府本來就不能直接從奧蘭治自由邦獲得多少利益,大部分利益都被本土商人拿走了,而且這個奧蘭治自由邦對開普敦來說還是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他們遲早有一天會和東非發生衝突,萬一爆發戰爭我們就會被繞進去,無法脫身。”

巴特爾·弗里爾:“你的意思是說戰略主動權?”

“是的,如果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他們就無法道德綁架開普敦,而且他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英國,即便再次獨立,面對東非的威脅,依然要聽從我們的命令。”

英國倒不是反對德蘭士瓦人向東非開戰,而是這個開戰的時機必須在自己手裡,不能被德蘭士瓦人拖下水,被動開戰,所以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就可以解決這個麻煩。

 

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726章 深入第832章 押解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36章 軍售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78章 奧匈帝國第345章 援助團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59章 誣陷第164章 肉類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3章 “大殺器”第1475章 鋼鐵第1248章 普吉島第385章 煽動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26章 機耕路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92章 入籍第496章 交戰第521章 申請第276章 “老朋友”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68章 插曲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166章 體驗第353章 下一站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87章 西北之亂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519章 會議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04章 卡賓達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58章 巴拉圭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936章 軍售第572章 停火線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69章 距離感第865章 高原省第494章 假情報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05章 封賞
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726章 深入第832章 押解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36章 軍售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78章 奧匈帝國第345章 援助團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59章 誣陷第164章 肉類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3章 “大殺器”第1475章 鋼鐵第1248章 普吉島第385章 煽動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26章 機耕路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92章 入籍第496章 交戰第521章 申請第276章 “老朋友”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68章 插曲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166章 體驗第353章 下一站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87章 西北之亂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519章 會議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04章 卡賓達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58章 巴拉圭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936章 軍售第572章 停火線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69章 距離感第865章 高原省第494章 假情報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305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