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

東非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戰爭結束,但是在南非地區的戰爭還在繼續,首先是比勒陀利亞的123騎兵師和514步兵師師向東同菲利克斯部匯合展開對祖魯王國的戰爭。

征服祖魯王國除了可以獲得豐富的煤礦資源外,最主要的是可以獲得其東部出海口,前世南非主要的煤礦輸出港裡查茲貝港就在那裡荒廢着。

拿下這個港口對於東非保證南方國土安全有重大意義,獲得德蘭士瓦後東非王國直接變成南北狹長分佈,從東非核心區域(前世東非聯邦)到南非距離過於漫長,而打下祖魯王國以後,東非可以藉助裡查茲貝港通過海運完成人員和物資調度。

在東非實控南非領土上,恩斯特是不打算大規模發展種植業的,而是發展類似肯尼亞北部相似的大牧場放牧業。

這裡和肯尼亞北部的區別在於溫度更低,已經屬於亞熱帶,氣候更加溫涼,算是東非手裡最好的牧場資源,

同時恩斯特也考慮到未來這裡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要開發工業的,而工業發展離不開水資源,但是南非的年降水量比津巴布韋還要差一些,腹地尤其如此,而且波動比較大,有些極端年份可能只有四百多毫米。

而用水量無非就是居民用水,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其中農業用水量是最大的,如果在南非搞大規模種植業,可以確定光是農業用水就不夠。

再者說東非根本不需要在南非搞種植業,一是沒有這方面需求,目前東非糧食產能就是過剩的,二是東非耕地資源過於豐富,僅坦桑尼亞一地就有可耕地資源4400萬公頃,也就是6.6億畝,這幾乎是印度的耕地的三成左右,且多爲一年多熟的地塊,以至於恩斯特都不打算開發坦桑尼亞的那些質量比較差或者不利於灌溉的耕地。

未來南非的糧食從北部進口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把東屬南非有限的水資源應用到工業發展上。

水資源對工業的重要性可以以前世山東省爲參考,山東是重工業大省,化工、鋼鐵以及煤炭等傳統產業佔工業比重約70%。過重的產業結構也使得山東的能耗水平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但是山東工業用水量只有同爲工業大省的江蘇的百分之十多一點,嚴重限制了山東的工業發展,加上山東同時是農業大省,所以山東農業和工業用水競爭激烈,或者說是相互搶水,黃河那點水都要省着用。

東屬南非也面臨這個問題,恩斯特的解決思路就是南非不發展耗水農業,那未來就不會出現用水危機,甚至水資源還有富餘,因爲恩斯特不太相信未來來東屬南非的工業規模能達到二十一世紀山東水準,其他不說,就是山東一億人口規模,未來東屬南非就不太可能實現,整個東非王國人口過億還比較現實。

而不就地大規模開發種植業,東屬南非就必須依賴東非其他區域調度糧食,海運就是成本最低,這就體現裡查茲貝港的重要性。

裡查茲貝港的條件不輸南方的德班港,但是因爲祖魯王國的原因,裡查茲貝港並沒有開發出來,所以需要東非王國把它建設出來。

現在德班港是英屬納塔爾殖民的政治經濟中心,東非還沒有膽量去碰大英帝國的虎鬚。

除了對祖魯王國戰爭剛剛開始,其次是東非對卡拉哈里沙漠以南,奧蘭治河以北的征服戰爭。

這片區域目前屬於無主之地,土著也沒有多少,所以默爾克的部隊推進非常順利,前期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不過在快到奧蘭治河後東非軍隊還是和英國開普敦殖民地發生了一點點小衝突。 “站住!你們是什麼人?”

東非陸軍411師的前鋒部隊第七團被一羣民兵攔住去路,第七團團長納爾多維奇是個暴脾氣,可不慣着這羣人。

納爾多維奇一聽名字就帶着一股斯拉夫味,實際上他是奧匈帝國的克羅地亞人,不過東非王國對於奧匈帝國的德化斯拉夫人是算德意志人範疇內的,所以憑藉戰功納爾多維奇仕途比較通暢。

納爾多維奇騎在戰馬上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爲什麼攔住我們的去路?”

“這裡是格里瓜蘭共和國的土地,你們如果再往前一步就算越界了!”一個布爾人民兵說道。

混蛋,這羣布爾人到底建立了多少共和國!納爾多維奇在心裡吐槽到,實際上納爾多維奇不知道布爾人在東邊還有一個新格里瓜蘭共和國,也就是說布爾人建立了兩個格里瓜蘭共和國。

軍令在身,納爾多維奇可不管伱什麼共和國,納爾多維奇倒打一耙反問道:“什麼狗屁格里瓜蘭共和國!老子聽都沒聽說過,整個奧蘭治河以北都是我們德意志人的土地,你們爲什麼出現在我們德意志人的領土上?”

納爾多維奇這麼一說就把布爾人民兵整不會了,因爲非常恰巧這批布爾人民兵裡有不少來自德意志地區的移民後代,如果納爾多維奇說是東非的土地,那布爾人民兵肯定堅決反對。

但是偏偏納爾多維奇說這是德意志人的土地,那自己這些來自德意志地區的布爾人算不算德意志人?

這裡也可以看出納爾多維奇在東非文化同化下塑造的民族認同,他雖然是正兒八經的克羅地亞人,在文化生活上同奧匈帝國的奧地利人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奧匈帝國的奧地利人不可能承認克羅地亞人是德意志人,而納爾多維奇到了東非後反而非常重視自己“德意志人”的身份。

布爾人糾結自己身份情有可原,畢竟布爾人這個概念也沒有太長時間,就比如英國人奪取開普敦殖民地後,許多英國後裔的布爾人就脫布入英了,這使得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成爲布爾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糾結了一下,布爾人民兵就反應過來了:“不管是什麼人,這裡都是格里瓜蘭共和國的領土。”

納爾多維奇:“呵,格里瓜蘭,我相信國際社會上從來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國家,你們這種行爲是竊取東非王國國土,現在投降我們東非可以既往不咎,同時保證你們的安全。”

納爾多維奇的話讓格里瓜蘭民兵聽到了一個新名詞,東非王國,不過自己可不怕,什麼東非王國,自己還沒聽說過呢,還不是和格里瓜蘭共和國一樣!。

確實不一樣,格里瓜蘭共和國可不像東非王國一樣,成立的時候專門在歐洲嚷嚷了一嗓子,可能他們不瞭解東非,但是知道東非王國的存在,而什麼格里瓜蘭共和國,現在去歐洲一問,估計絕大多數人會以爲是什麼偏遠地區的酋長或者部落國家。

當然格里瓜蘭民兵最大的底氣並不在於東非王國是不是和格里瓜蘭一樣的自嗨國家,而在於去年開始格里瓜蘭共和國已經通過投票,自願加入英國開普敦殖民地了,自己背後可是英國人,試問有這樣的背景,誰這麼不長眼敢惹自己?

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22章 會面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472章 備戰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95章 拜訪第991章 抵達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865章 高原省第878章 無線電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38章 倒計時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73章 象牙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85章 速成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68章 分歧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789章 態度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80章 緩衝區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78章 無線電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08章 分析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2章 挖牆角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318章 朱壩鎮第979章 西部機遇還在審覈……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441章 回國第775章 紹奎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862章 後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166章 體驗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224章 收網第195章 拜訪第135章 休整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
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22章 會面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472章 備戰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95章 拜訪第991章 抵達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865章 高原省第878章 無線電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38章 倒計時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73章 象牙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85章 速成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68章 分歧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789章 態度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80章 緩衝區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78章 無線電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08章 分析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2章 挖牆角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318章 朱壩鎮第979章 西部機遇還在審覈……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441章 回國第775章 紹奎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862章 後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166章 體驗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224章 收網第195章 拜訪第135章 休整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