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也可以稱爲阿加迪爾危機,恩斯特對這段歷史並不算熟悉,不過能給自己留下印象說明還是比較重要的。

之後幾天,歐洲的東非情報系統,不斷向東非本土傳遞本輪危機下德國和法國的動態。

“德法兩國輿論中民族情緒高漲,雙方部隊有向前線集結痕跡,德法可能開戰!”

這是阿加迪爾危機爆發後第二天傳回來的消息,這讓東非政府,尤其是恩斯特感覺比較頭疼,在恩斯特心裡是不希望此時歐洲打起來的。

因爲當前階段,東非還沒有做好應對歐洲戰爭的準備,實際上從二五計劃開始,恩斯特就開始準備應對歐洲戰爭爆發,並且調整了當時國防工業和輕工業發展的一些指標。

但是三五計劃纔是恩斯特爲了應對歐洲戰爭爆發,大規模轉型本土工業發展的開始。

在東非政府設想中,如果歐洲幾年內爆發大戰,那東非本土工業將適應歐洲戰爭狀態下進行大規模生產活動,來滿足歐洲各國的訂單需求,以及快速向歐洲之外的世界市場擴張。

但是,三五計劃剛剛開始,東非很多企業還沒有完成轉型工作,這個時候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話,東非最後獲得的利益將會大打折扣。

所以爲了歐洲的“和平與穩定”,恩斯特下達命令:“向德國和法國政府發出質詢,試探兩國政府態度,並且儘可能勸說兩國政府不要輕舉妄動。”

德法必有一戰,東非也希望這一戰爆發,並且蔓延到整個歐洲,但是東非不希望歐洲的全面戰爭這個時候爆發,至少等東非工業基本調整完畢後,纔是東非政府最想看到的。

隨着恩斯特的命令,東非外交部迅速作出反應,開始遊走於德國和法國政府之間。

而這個時候,除了東非比較緊張以外,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也感覺風雨欲來,而英國在本輪外交衝突中,顯得也比較不知所措。

這一點從英國的輿論層面可以得到體現,在德國和法國相互口誅筆伐,並且有大打出手跡象的時候,英國輿論卻難得沉默。

這和東非輿論類似,東非除了政府層面比較緊張以外,民間其實沒有太大反應,畢竟東非遠離歐洲,就是歐洲真爆發全面戰爭對於東非普通人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事。

但是英國的輿論沉默就大不一樣了,英國雖然也不在歐陸,和歐陸隔海相望,但是距離太近,歐洲形勢變動殃及池魚的可能性相當高,所以這個時候,大多數國家摸不清英國政府的心思如何。

7月5日,德國政府終於對東非做出明確迴應,不過德國政府的迴應卻讓恩斯特感覺很無語。

外交大臣弗里爾向恩斯特彙報道“德國這次政治行爲上,投機成分居多,根據德國官員的透露,他們傾向於和法國談判,從而在法國那裡訛詐到一些海外利益,來彌補德國的損失。”

德國的損失是什麼?說清楚一點就是被德國現在所宣傳的涉及德國利益的摩洛哥,而德國這麼說,顯然是不打算和法國政府再爭奪摩洛哥的主導權。

其實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說,德國這次在摩洛哥的舉動就有些無理取鬧的成分,因爲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時候,德國就已經和法國暫時達成了共識,算是默認了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

而且法國在摩洛哥的殖民活動本來就很早,作爲北非地區,摩洛哥和法國只隔着一個地中海,法國一直想建立一個跨地中海的大法國本土,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甚至利比亞都在法國的攻略範圍之內。

而這次阿加迪爾危機爆發的誘因,實際上是摩洛哥內部爆發了危機,反對派發動了起義,所以德國才藉着這個機會在摩洛哥挑釁。

恩斯特問道:“德國人想要幹什麼?”

弗里爾達道:“他們想要法國在加蓬的殖民地,來作爲這次事件對德國的補償,並且希望我們能夠在接下來的兩國談判中支持他們。”

加蓬殖民地,可以說是法國在中非區域的最後一塊殖民,而且法屬加蓬殖民地和原歷史上大不一樣。

因爲東非的原因,比利時佔據了前世剛果布以及加蓬的部分土地,這就導致法國加蓬殖民地只能向北部擴張。

而加蓬北部就是德國的喀麥隆殖民地,所以如今的加蓬殖民地實際上包括前世加蓬大部分以及喀麥隆南部。

而德國顯然是想要通過摩洛哥爲談判條件,獲取法國加蓬殖民地,本來一般來說摩洛哥就是法國殖民地,並且被法國視爲法國非洲殖民的核心利益之一。

德國現在的行爲,就相當於直接夾法國桌子上的“菜”,還要法國來付德國自己點的餐,屬於連吃帶拿了。

恩斯特都能想象到法國要是答應德國要求後心裡會有多憋屈,其實前世德國最終就達到了這個目的,但是法國忍了。

不過如今法屬加蓬的地位可不是前世能比的,要知道前世法屬加蓬在法國殖民地中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

畢竟沒了加蓬,法國還有法屬剛果,可是現在剛果布是比利時的地盤,這樣一來,加蓬就成了法國唯一在中非的殖民地。

而且,加蓬現在和東非接壤,可以說進一步提高了加蓬的戰略地位,因爲東非不是前世那一堆零碎的非洲土著國家,而是世界重要的大國之一,所以順帶着東非周邊國家或者土地價值上升。

就拿比屬剛果來說,如果單靠比利時自身,比屬剛果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但是因爲東非在側,這樣比屬剛果的殖民地政府就能通過和東非的貿易來獲得大量財政收入,包括向東非出口鐵礦石,錫礦,鉀鹽礦等。

東非相當於給這些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提供了一個快速變現的渠道,這樣帶動整個地區的價值都提升了。

法屬加蓬殖民地就是如此,在和東非的貿易中,也提高了法屬加蓬殖民地在法國殖民地體系中的經濟地位,所以德國想像前世一樣獲得加蓬難度肯定要高許多。

恩斯特對弗里爾說道:“德國真是給我們添麻煩,不過德國政府如果真能獲得加蓬殖民地,那對我們或許也是一件好事,不過我們的外交政策決定了我們不能過度傾向於德國,所以接下來外交部要靈活的在德國和法國政府之間虛與委蛇,保證我們的中立地位形象。”

對於德國政府的話,東非肯定不能全聽,所以打美國的“中立”牌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如果東非和美國傾向於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壓制歐洲各國間的矛盾,進而影響歐洲戰爭的形勢。

對於恩斯特的要求,弗里爾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主要是這太考驗外交部能力了,爲了不出問題,弗里爾只好親自盯着德國和法國的東非外交機構,防止有人意氣用事。

東非作爲一個德意志國家,國民情緒整體上肯定是偏向於德國的,這難免不會影響到東非部分官員,而弗里爾就是要防止他們意氣用事,真把東非定義成某個陣營東非就虧大了。

7月9日,德國果然和法國政府展開了談判,兩國就摩洛哥問題開始了爭論,而德國對加蓬的訴求果然被法國駁回。

但是兩國政府明顯比較剋制,或者說沒有做好開戰準備,在這個情況下,法國不得不捏着鼻子和德國談判。

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37章 徵兵斐迪南大公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55章 羞辱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443章 監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02章 爭論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98章 貝拉市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請假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215章 交涉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65章 高原省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471章 戰鬥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97章第453章 借款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949章 戰敗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36章 道路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62章 後續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925章 造船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91章 青檸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56章 鐵路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113章 大借款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155章 震怖第936章 軍售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156章 軟刀子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52章 軟柿子第480章 英法合謀
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437章 徵兵斐迪南大公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55章 羞辱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443章 監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02章 爭論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98章 貝拉市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請假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215章 交涉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65章 高原省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471章 戰鬥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97章第453章 借款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949章 戰敗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36章 道路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62章 後續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925章 造船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91章 青檸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56章 鐵路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113章 大借款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155章 震怖第936章 軍售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156章 軟刀子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52章 軟柿子第480章 英法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