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奧拓

第967章 奧拓

一個城市的人口是該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但和城市是否發達並不能完全扯上關係,就比如當今時代印度,遠東帝國的城市,其城市發展主要依託龐大的內陸市場而形成。

畢竟衣食住行這些剛需是不可能改變的,上億人口的市場和千萬人口的市場差別巨大,更不是百萬人口乃至更少人口市場可以碰瓷的,這也是歐美列強對印度和遠東帝國如此貪婪的原因。

在提爾皮茨和亞倫說話間,一輛汽車從街道上駛過,東非作爲世界汽車生產大國,所以提爾皮茨對於姆貝亞市有汽車並不感覺意外,之前在達累斯薩拉姆等地就見過不少。

“剛纔的汽車好像我在市面上沒有見過,看起來很不錯!”提爾皮茨說道。

“那是東非的公務車,一般只有政府人員才能乘坐,所以並不對市場銷售,不過也並不是不能買到,只不過一般人消費不起。”亞倫說道。

“它是什麼牌子?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整一輛到德國去。”

“奧拓(託),僅次於皇冠,皇冠一般只有真正的大人物纔能有機會乘坐。”

這個奧托實際上就是上一代黑興根親王,恩斯特爺爺的名字,像黑興根省會就是奧托市(原比勒陀利亞),當然,在遠東帝國被翻譯爲奧拓,恩斯特記得前世遠東帝國就有這個牌子,而且“拓”有前進,發展的喻意,符合東方大國人的審美,而在其他地區用奧托這個人名也符合歐洲傳統,像什麼法拉利,本茨都是創始人的名字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本茨就負責黑興根財團在德國的汽車生產業務,“奔馳”這個牌子也自然而然的產生。

至於亞倫說的皇冠這個牌子,提爾皮茨也聽說過,當年東非就給一些歐洲皇室送過這個牌子的汽車,包括威廉二世也有一輛,只不過威廉二世更喜歡國產車,所以他的皇冠汽車放在車庫裡,但是這並不能妨礙黑興根財團對很多德國車企的控股。

如果可能的話提爾皮茨本人當然也想要一輛皇冠,但該車太貴了,且有產量相當低。

“我覺得剛纔那輛奧拓如果能在市面上出口,銷量應該不錯,他的外形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作爲公務車,奧拓設計上偏穩重,這對於政治人物很有吸引力。

亞倫說道:“其實也就是外觀不錯,實際上內部體驗並沒有比市面上其他車輛強太多,不過以後有出口版本的話,可能會對內部進行改進。”

作爲奢侈品,歐美汽車的裝飾相當豪華,而在東非對汽車的判定有很多區別,即便現在東非汽車產量也不多,但是東非對汽車的定位分爲尋常消費品和奢飾品兩種。

這也體現了東非政府的野心,那就是將汽車向東非平民階層推廣,這個計劃在19世紀看起來瘋狂,但對於恩斯特而言,非常合理,畢竟在前世汽車就是一種在正常不過的出行工具。

當然,東非在大力發展汽車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對電車的研究,前世電車研究實際並不比汽車時間晚多少,只不過前期全世界汽車都少,世界石油能源充足,但是隨着工業和汽車數量極速增加,石油危機影響,人們纔不得不在21世紀重新把電車翻出來研究,但是這中間可是浪費了近百年的時間,嚴重阻礙了電車的發展。

所以東非能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全部轉向油車研發的時候,保留電車研發,這對於未來東非發展是有好處的。

而且電車應用場景很廣泛,在恩斯特看來前世的電動車,動車,新能源汽車都屬於電車,包括現在的有軌電車同樣如此。

恩斯特可以說已經把東非下個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安排的明明白白,只要不發生德國那樣人才和科技因戰敗而外流的情況,恩斯特埋下的這些種子成長出來的果實,足夠未來東非吃個上百年時間。

當然,就目前而言,東非政府的汽車普及計劃還任重道遠,就拿如今東非國內的汽車產銷模式而言,和國外有着巨大區別。

不過這種差異並不會阻礙東非汽車產業發展,前世蘇聯實行比東非更徹底的計劃經濟,也能達到和歐美國家差不多的汽車保有量,東非自然也能做到。

蘇聯汽車產業所欠缺的是對市場需求的遲鈍反應,畢竟蘇聯汽車廠生產什麼車輛,蘇聯人就只能享受什麼車輛,而不是蘇聯人需要什麼車輛,蘇聯汽車廠生產什麼車輛。

這一點東非還是可以避免的,畢竟東非汽車生產由兩大塊組成,黑興根財團和國有企業,黑興根財團作爲徹頭徹尾的私有資本,其旗下汽車品牌生產和國際是完全共軌的,並且覆蓋和參與了很多國外的汽車生產廠家,可以將數據反饋給東非的國有企業。

作爲海軍人員,提爾皮茨終究沒有對東非的汽車給予太多關注,東非一直是汽車生產大國,世界第一輛汽車就是東非生產的,而且東非在國際市場銷售的汽車品牌就不少,只不過這並不能反映東非國內汽車產業的生產情況。

而東非政府自然也不可能向提爾皮茨這個外人展示東非汽車工業發展的機密,汽車並不僅僅是一種載具,同時也和東非軍事,交通,產業發展有着密切聯繫。

尤其是東非軍方大量裝備汽車的情況下,這在全世界軍隊裡都是相當超前的。

在姆貝亞市,雖然只是車站周邊轉悠了一圈,但也讓提爾皮茨等德國人大開眼界,姆貝亞市打破了這羣德國人想象中東非內陸一片“荒蕪”,“危險”,“廖無人煙”的情景。

畢竟東非是個封閉國家,之前幾乎沒有外人能深入到這個國家的腹地,所以姆貝亞市的存在打破了提爾皮茨等人虛假的幻想。

這裡氣候宜人,風景壯美,並非傳言中的“瘧疾肆虐”,“文明荒漠”之地,當然,這也僅限於東非一地,如果是非洲其他地方還是很貼切的。

別的不說,德國人自己的殖民地喀麥隆是什麼情況還是很容易搞清楚的,基本上對非洲的負面宣傳完全對應的上。

當然,喀麥隆和加蓬,比屬剛果在非洲的環境確實更惡劣一些,基本上是熱帶雨林區域,就算東非也不可能對熱帶雨林區域有較大改造能力,更何況是這幾個人口更加稀少殖民地。

西非的精華地帶還是幾內亞灣北部的熱帶草原地區,不過單從氣候角度來說和東非相比還是有些不如,畢竟西非的高原相對較少,海拔相對低,也就更加炎熱,不過西非的礦產資源確實十分豐富,尤其是石油和鐵礦,鋁土礦等資源。

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24章 籌措資金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511章 聲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344章 輿論戰第1463章 代理人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09章 事後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54章 錫礦第594章 矛盾第810章 海岸線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71章 “萊茵”市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882章 出口第878章 無線電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053章 波斯灣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40章 工地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676章 摩托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600章 嘗試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84章 談判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861章 分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377章 賄賂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38章 三把“刀”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949章 戰敗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524章 幸福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0章 多多馬第1063章 推力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223章 “療養”第149章 王位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4章 錫礦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17章 行動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95章 拒絕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98章 貝拉市
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24章 籌措資金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511章 聲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344章 輿論戰第1463章 代理人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09章 事後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54章 錫礦第594章 矛盾第810章 海岸線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871章 “萊茵”市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882章 出口第878章 無線電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053章 波斯灣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640章 工地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676章 摩托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600章 嘗試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84章 談判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861章 分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377章 賄賂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38章 三把“刀”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949章 戰敗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524章 幸福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30章 多多馬第1063章 推力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223章 “療養”第149章 王位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4章 錫礦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17章 行動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95章 拒絕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98章 貝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