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1890年人口

第819章 1890年人口

第一鎮市。

時間來到1890年初,東非的人口數據也再次更新,實際上如果不是戰爭原因,東非人口數據應該在去年七八月份就已經完成。

自從東非人口統計改爲十年一算之後,1889年正好距離上一次東非人口普查過了十年時間,因爲戰爭原因被拖延了幾個月。

在1879年,東非人口是五千萬,包括三千萬本國公民,以及近兩千萬黑人,如今時間已經過去十年。

“截止到去年的十二月份,東非總人口已經突破五千二百萬,這使得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有的幾個人口突破五千萬的國家,排在遠東帝國,英國,沙俄和美國之後。”

“美國人口據我們的估算應該已經突破六千萬,至於德國和奧匈帝國應該都在四千萬左右,其中德國可能已經接近五千萬,和我們相差不大,奧匈帝國應該比法國稍強,但是奧匈帝國人口和我們相差大約千萬人口。”

如今的奧匈帝國和前世的差別在於多了威尼斯地區,所以人口比原歷史要多,應該在四千萬出頭。

而德國一直保持較高的生育率,這些年又沒有人口流出,所以人口逼近五千萬,但是應該沒有突破五千萬。

法國依舊保持穩定發揮,不過在意大利戰爭期間從意大利吸收了不少人口,所以人口可能比同期要高。

意大利的解體可以說爲世界各國人口增加做出了重要貢獻,包括美,英,法,德,奧,東非在內都吃到了意大利人口外溢的紅利。

如果不是意大利解體的話,如今意大利至少也是一個人口突破三千萬的大國。

不過即便如此,意大利王國人口依舊有一千多萬左右,紅海殖民地極大緩解了意大利王國的人口壓力。

而那不勒斯王國就慘的多,那不勒斯王國經濟基礎本來就差,生育率更是在亞平寧半島高居首位,目前已經取代德國成爲歐洲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在世界排名前五的人口大國中,英國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爲英屬印度殖民地人口就超過兩億,如果法國把殖民地也算上,那法國人口總數估計也會超過我國。”

加上法屬殖民地的法國,人口總數應該在七千萬左右,直接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四。

而殖民地人口應該是英法兩國能夠主導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沙俄雖然本土人口也很多,但是沙俄很多領土其實和殖民地沒有區別,尤其是中亞和東歐部分地區。

“目前我國黑人數量尚且不明確,因爲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人口數據並沒有統計完成,不過應該不超過四百萬,如果兩地黑人按照四百萬計算,那我國黑人人口數量大約在兩千一百萬左右。”

加上黑人,東非的人口直接突破七千萬,基本上和包括殖民地人口的法國持平,更是直接超過美國人口總數,所以東非人口依舊穩定在世界前五的水準。

不過這也讓東非官員的心理感覺非常難受,經過十年的發展,黑人數量居然只增不減。

不過這些黑人已經徹底翻不起浪來,東非公民已經接近黑人人口的兩倍,就算未來黑人能夠爭取到權利,那也不可能改變東非人口結構。

而顯然東非政府根本就不會給黑人這個機會,騰籠換鳥的國策會繼續執行,直到最後一滴血被徹底換掉。

恩斯特這個時候開口道:“對於黑人的態度,我們是一如既往的,只能利用,而不是算在東非國家之內,如今已經是九十年代,未來三十年之內,我們必須把東非的黑色人口完全消除掉。”

世界上和東非採取同樣國策的國家就是阿根廷,而很多存在黑人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已經習慣了和黑人共同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巴西和美國,前些日子巴西正式廢除了奴隸制度,也就意味着未來巴西的人口結構徹底定型了,而美國黑人雖然地位依舊低下,但是已經融入了美國社會,當然,這個融入指的是融入底層社會。

東非雖然黑人數量比美國僅多了一倍,在恩斯特的特殊照顧下,美國黑人人口已經突破了九百萬,佔到了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左右,而歷史上則爲百分之十一。

未來美國黑人人口還會出現上升趨勢,因爲東非停戰後,東非同海地的奴隸生意就已經重新開通。

加上南非戰爭後,美國和東非關係和解,這更方便了東非爲美國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東非趁着經濟危機從美國獲得了大量德意志人口,卻返還了接近兩百萬黑人人口,所以美國還是賺了。

當然,東非從美國截流的德意志人口並不算多,就比如紐約如今三分之一的人口爲德裔,而美國的德意志人口仍然有六七百百萬之多。

美國依舊是僅次於德國,奧匈帝國和東非的德意志人口第四多的國家,而今美國外來人口的主力主要是意大利人(包括那不勒斯王國),黑人(主要來源於東非)和愛爾蘭人。

愛爾蘭人再次大規模輸出美國,和英國首相塞西爾有着極大關係。

在七十年代,愛爾蘭自治問題就已經成爲英國的焦點,而在格萊斯頓統治期間,愛爾蘭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隨後塞西爾上臺。

而塞西爾是一個強硬派,就像發動南非戰爭一樣,塞西爾對愛爾蘭採取鎮壓國策,所以在塞西爾統治期間,愛爾蘭展開了新一輪的抵抗運動,而時局動盪,就引發了普通愛爾蘭人的新移民潮。

不過現在塞西爾因爲南非戰爭失敗,已經下臺了,格萊斯頓重新組閣成功。

所以接下來英國同愛爾蘭的關係將會緩和,愛爾蘭人口流失問題也會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這對於東非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往美國跑,那對於東非向美國輸出人口而言會加大難度。

不過黑人問題依舊嚴峻,東非兩千萬黑人人口並不算少,按照當前的黑人對外輸出數量,那東非的工作依舊非常漫長,不過對於這一點,恩斯特已經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加大對西非的人口輸出量。

目前東非雖然缺乏勞動力,但主要是由於人口結構導致的,東非新生兒數量太多,養育成本高,是目前東非維持黑人人口的主要原因。

但是隻需要再過十五年左右,東非新生代就能徹底挑起大梁,那個時候東非就完全不需要保留大量黑人人口。

除此外隨着時間推移,內燃機和電力等工業發展,生產效率提高,即便東非人口維持不變,也能慢慢淘汰掉黑人,畢竟近代奴隸貿易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工業發展,生產效率提高,東非也會經歷這個過程。

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44章 魯道夫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89章 佔領第119章 農忙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38章 換血第555章 羞辱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24章 海洋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395章 下藥第1474章 人口第332章 稻種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681章 金沙薩第809章 事後第1539章 中東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09章 聖誕節第992章 入籍第200章 分裂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30章 跑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4章 軍演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14章 輕工業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75章 出手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164章 爭議第898章 太特市第1519章 會議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10章 數據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0章 蒙巴薩第981章 捷徑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774章 搬遷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81章 捷徑第41章 衣錦還鄉第505章 提速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64章 燃燒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56章 平衡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04章 卡賓達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464章 鐵血暴君
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44章 魯道夫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89章 佔領第119章 農忙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38章 換血第555章 羞辱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24章 海洋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395章 下藥第1474章 人口第332章 稻種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681章 金沙薩第809章 事後第1539章 中東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09章 聖誕節第992章 入籍第200章 分裂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30章 跑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4章 軍演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14章 輕工業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75章 出手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164章 爭議第898章 太特市第1519章 會議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10章 數據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0章 蒙巴薩第981章 捷徑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774章 搬遷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81章 捷徑第41章 衣錦還鄉第505章 提速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64章 燃燒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56章 平衡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04章 卡賓達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464章 鐵血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