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

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

實際上東非版圖因爲同法國的談判有一定縮水,就比如被東非侵吞的安塔那那利佛東部部分土地,在兩國談判後東非返還了部分土地給法國。

畢竟這是無本買賣,東非趁着法國入侵伊默里納王國時得到的好處遠大於這些,所以本質上還是法國虧了,本來法國可以獲得整個伊默里納王國領土,卻因爲東非沒有實現。

當然返還伊默里納王國部分土地,這一點對於東非而言並不重要,東非獲得的其他地區,大部分都是些山脈和能夠形成關隘的地區,這樣就使得東非在戰略上對法屬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形成壓制。

當然,如果不是返還這部分土地,東非國土肯定穩穩突破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而不是像現在只是剛剛出頭。

不過東非也不能太貪婪,現在東非就已經是妥妥的面積世界第二大國家,而且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只是本土,如果算上蘭芳海外省就不止這些了,這還沒算上東非的其他殖民地。

……

“這份行政區劃比較合理,不過要實施起來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我們先將沒有爭議的地區,像奧蘭治,西南非洲這些地區設置省份,至於大湖省這種有爭議的地區要慢慢過渡。”

畢竟大湖省要原來高原省和西大湖省協商,甚至布瓊布拉獨立出來,成爲索倫省的新省會,這對原西大湖省也是不公平的,畢竟原西大湖省的資源都集中到了省會布瓊布拉。

當然,最虧的還是高原省,不僅丟失西部領土,成了新索倫省的主體,而且還將北部較富饒的姆萬紮市割讓出去,多多馬市徹底實現了省內一家獨大,但這顯然不是高原省政府想要的。

所以原來的省份之間要做好交接工作,涉及產業,資源,人口等等各個方面,偏遠地區的省份倒是好解決,畢竟完全是白紙,也就沒有過於強烈的爭議。

“到1900年年,還有將近三年時間,這個時間差不多能夠完成這些工作,這基本也就意味着到1900年後東非的政治版圖基本穩定,在這個基礎上,1900年以後,東非的擴張就從非洲大陸轉移到海外殖民地,尤其是南洋地區。”

恩斯特對南洋還是念念不忘,畢竟相對於在其他方向施加東非的政治影響力,南洋地區是最容易的。

按照東非的國土位置,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向西非和北非作爲優先項,但是這兩個區域競爭過於激烈,在英,法等歐洲國家衰落之前,恩斯特基本不太看好當地的形勢。

想到這裡,如果不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應該就是美西戰爭爆發的時間,東非也應該提前行動起來了。

在會議結束後,恩斯特叫來外交大臣赫爾曼和國防安全局局長沃爾斯登。

恩斯特問道:“沃爾斯登,我們目前在菲律賓的準備情況怎麼樣?”

“王儲殿下,目前進展順利,我們將人員分別僞裝成各國人員,依次進入棉蘭老島,目前島上我們的核心人員足足有兩千多人,加上外圍人員差不多在八千左右,不過想要一定乾坤,恐怕有些困難。”

在沃爾斯登口中,也僅僅是有困難,這是保守的說法,實際上棉蘭老島在菲律賓的地位相當低,類似“荒蠻之地”。

即便前世棉蘭老島人口也比呂宋島少了將近一半,而現在菲律賓全區域人口僅五六百萬左右,甚至比不過阿比西尼亞帝國,直到19世紀中期,菲律賓人口才突破兩千萬。

這已經是西班牙人努力“餵飯”的結果,在19世紀初菲律賓人口才一百多萬,在西班牙殖民之初,菲律賓人口只會更低,所以殖民地雖然不是什麼褒義詞,但在這個時代對落後地區的生產力和醫療衛生水平提升是肉眼可見的,要不然各個殖民地也不會實現人口的翻倍增長,當然,某些是在不做人的殖民地例外,就比如東非旁邊的比屬剛果殖民地。

“目前棉蘭老島人口根據我們的統計,大概在三四十萬左右,菲律賓的主要人口主要集中在呂宋島等島嶼,所以,我們雖然在棉蘭老島只有八千多人,想要掌控棉蘭老島有風險,但是勝算還是很大的。”

國防安全局給出的數字誤差並不大,這也可以看出棉蘭老島的荒涼,就算恩斯特常說東非人煙稀少,但是找遍全東非也就西南非洲和剛果雨林人口比棉蘭老島人口少。

當然,從人口密度角度而言,棉蘭老島是遠超西南非洲和剛果雨林的,畢竟西南非洲面積八十多萬平方公里,剛果雨林更是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而棉蘭老島纔不到十萬平方公里。

前世棉蘭老島人口爆發,還要從20世紀三十年代末開始,在此前棉蘭老島對菲律賓而言就相當於遠東各國古代的流放地,或者沙俄的西伯利亞,直到1939年菲律賓政府提倡移民以後,棉蘭老島人口才出現大幅度增長,並且在21世紀突破兩千萬。

兩千多萬對比現在的三四十萬,也可以看出熱帶雨林氣候在工業革命之前確實是“綠色荒漠”,不要說開發,就是生存都頗爲困難。

當然,這也是恩斯特打棉蘭老島主意的原因,要是人口多了,誰會想要這個地方,阿比西尼亞帝國和伊默里納王國就是這個例子。

而伴隨着恩斯特和沃爾斯登這個老特務的對話,旁邊的外交大臣赫爾曼卻驚起一身冷汗。

“王儲殿下,這是打算和西班牙王國發生衝突麼?這可是干涉他國主權的問題,而西班牙不是小國,弱國,這麼幹恐怕會引發外交事故。”赫爾曼在一旁出聲詢問道。

沃爾斯登沒有開口,實際上王儲對棉蘭老島的野心,那是蓄謀已久,東非對當地的滲透早在南非戰爭之前就已經開始,自從他任國防安全局局長一來,棉蘭老島和夏威夷的可愛島就是國防安全局在外,僅此歐美和日本的重點工作,只不過可愛島已經成了東非領土,現在就差棉蘭老島了。

恩斯特:“南洋地區是東非未來海外佈局的重點區域,所以我們提前做些準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明面上南洋地區已經瓜分完畢,所以我們想在此地立足,就必須採取一些特別手段。”

赫爾曼:“但是北夏威夷王國那種藉助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恐怕只有一次,我們也是鑽了當時夏威夷王國是獨立國家這個空子,哪怕稍晚一點,美國人就控制整個夏威夷王國,而我們在菲律賓顯然沒有這種條件,菲律賓畢竟是西班牙的重要殖民地之一,和夏威夷完全不同,我們這麼做恐怕會激怒西班牙政府。”

恩斯特當然沒有得罪西班牙的意思,畢竟東非得罪的國家已經不少了,英,葡,日本這是世界上實力不可小覷的國家,其他被東非消滅的國家連仇恨東非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如何從西班牙手中獲得棉蘭老島,恩斯特自然是想復刻上一次北夏威夷王國的成功經驗,讓美國充當惡人,東非在背後撿便宜,當然,赫爾曼等人自然不明白其中的關鍵,畢竟他們不是恩斯特。

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9章 艱苦行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7章 索加第688章 巡邏兵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02章 契卡第36章 濱海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672章 危與機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231章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98章 貝拉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37章 電氣化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84章 通吃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523章 旱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04章 卡賓達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64章 燃燒第752章 軟柿子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02章 爭論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615章 交流電第945章 空軍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2章 激戰第867章 推銷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73章 籌備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316章 對話第154章 發“貨”第732章 雙輸第1305章 封賞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49章 王位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46章 災情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98章 新年第936章 軍售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31章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5章 大逃亡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1章 檢閱第797章
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9章 艱苦行軍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57章 索加第688章 巡邏兵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02章 契卡第36章 濱海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672章 危與機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231章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98章 貝拉市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37章 電氣化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84章 通吃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523章 旱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04章 卡賓達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64章 燃燒第752章 軟柿子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02章 爭論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615章 交流電第945章 空軍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2章 激戰第867章 推銷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73章 籌備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316章 對話第154章 發“貨”第732章 雙輸第1305章 封賞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49章 王位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46章 災情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98章 新年第936章 軍售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31章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5章 大逃亡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1章 檢閱第7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