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移民軍回國

第40章 移民軍回國

利薩海戰,結束了,但對於恩斯特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現在恩斯特除了要加緊給交戰雙方提供物資外,最關注的事是從遠東和歐洲加緊移民進度。

濱海區雖然將土地清理了出來,可是面積如此大的面積,卻沒有足夠的人手來開發,除了新開發的幾個據點有少許人口外,在中間廣大的土地屬於拋荒狀態。

爲了吸收更多的移民,恩斯特向東非殖民地發去指令,這次要加大移民速度,不管是用騙還是搶,都要從遠東多弄些人口來。

……

1866年7月4日。膠州灣。

一支從途經東非的荷蘭艦隊停靠在膠州灣,和以往不同,這次和負責黑興根財團移民事務的工作人員回來的還有一些已經在東非殖民地生活過很久的華人。

他們是最早一批到東非殖民地的華人移民。

在去往東非殖民地之前,他們大多面黃肌瘦,連口飯都吃不上,幾近餓死狀態,在德意志人招工後,沒有過多顧慮就出了海。

如今在東非經過近一年的休養,已經不復往日的消瘦,滿面紅光,體格健壯,尤其是眼中透露出一種讓人難以描述的自豪感。

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卻已經不是故國人,現在他們都是登記在冊的德意志人,拿着東非殖民地的戶籍。

和從前不一樣,也許以前他們會害怕本地的那些達官顯貴,現在有了德意志人撐腰,反而有了底氣。

此刻,他們就扛着槍支,跟着德意志人和清國官員交涉。

如今德意志尚未統一,黑興根財團不能打着德意志帝國的旗號,所以爲了威懾這些欺軟怕硬的清國官員,這支身負使命的東非華人移民都帶着武器。

接受過德意志教官的訓練,在膠州灣負責和洋人負責交涉的華人移民軍看起來有模有樣。

槍支雖然都是已經落後的前裝燧發槍,但是放在世界範圍也只有現在的普魯士軍隊大規模換裝了後裝式燧發槍,而且這些槍可不是普魯士退役下來的二手貨,而是黑興根兵工廠產的新槍。

搭配上訂製色彩鮮豔的普魯士軍服,簡直就是普魯士東非分士,在前來交涉的滿清外交官員眼裡確實有些東西,對比此時的清國軍隊簡直就是紀律嚴明,王師之範。

這名滿清官員是膠州灣的港口管理人員,此前也知道這裡來了個所謂“德意志商隊”來進行貿易。

因爲英法兩國甚至是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這幾年的折騰,歐洲來的商人甚至是普通人清國官員都不敢太過得罪。

萬一引發外交事故,讓這些洋夷找到宣戰藉口,那皇上老人家能饒了咱?

前些年,洋人就從海上打進了紫禁城,這膠州灣比皇上住的宮殿可還不保險,洋人海船的火炮就夠喝一壺的。

所以往日,清國官員對黑興根財團的公司的行爲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怕招惹是非。

爲官之道在於變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時清國官員還會幫襯一下黑興根財團的工作人員,生怕洋人鬧事。

但今天可不一樣,再無能,再軟弱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今天上岸的洋人帶着一支百十人的軍隊,這是要幹嘛?

在接受到碼頭眼線報告後,碼頭管理不敢怠慢,直接上報了官府,而膠州港的最高官員不敢出面,就派出了副手“王遣貴”來打探消息。

王遣貴心裡罵娘,也不敢反對上官,在招呼幾個官差後來到碼頭瞭解情況。

“安東尼先生!請問貴公司這是要做什麼?”王遣貴小心翼翼的試探。

名叫安東尼的黑興根財團工作人員,一把拉過一臉嫌棄但裝作受寵若驚的王遣貴道:“哈哈哈,王,你來的正好,這是我們公司的私人武裝,這次過來主要是協助我們公司在整個華北的招工工作!”

“安東尼先生,雖然我們都是‘友邦’,但是我們有自己的難處,畢竟貴國的軍隊會讓我們政府的高層爲難!”

王遣貴一眼鑑定了這些普魯士蠻夷的“陰謀”。明明是軍隊還說是私人武裝?這軍服,這姿態,這精氣神是一幫家丁能表現出來的?

精氣神這一點王遣貴還真沒猜錯,東非殖民地許多移民是見過血的,畢竟土著不可能乖乖就範,還是要主動出擊。

而殖民地選擇華人移民軍隊都會優先從那些已經在殖民地生活過一段時間的移民編入。

除了身體在修養過一段時間後比較健壯外,主要是殖民地高層對新移民比較小心謹慎,而這些老移民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自己人”。

雖然華人移民軍隊沒有說話,都整齊的排在安東尼的身後,但王遣貴還是感覺到一種若隱若現的殺氣。

安東尼解釋道:“王,我知道你的顧慮,但我們德意志是帶着善意來的,聽聞貴國有許多人口,尤其是閒散人口,所以我們和平時一樣是來招工的!畢竟你們不需要這些沒有能力就業的人口,而我們開發土地需要人口,如果把伱們過剩的人口送到我們德意志,那你們也少一些隱患不是?”

王遣貴可不擔心這點,什麼就業,什麼人口過剩是自己知道的?自己也就在官府混口飯吃罷了,頂多讀讀四書五經,看看邸報。

“安東尼先生,不是我爲難貴國,而是這軍隊不好辦啊!要是你們的軍隊被我們的刁民整出點意外,我這頂帽子可就保不住了!我一家老小可指望它吃飯啊!你老就體量體量咱不是?”

眼看王遣貴軟硬不吃,安東尼來氣了,給你臉了是不是?

“王,現在我向你鄭重警告,如果你們不能答應我們的要求,那就做好戰爭準備吧!”安東尼開口就是戰爭威脅,實際上只是嚇嚇王遣貴,實際上安東尼除了眼前這些華人移民組成的士兵,一個人也調不動。

可即使這樣,王遣貴還是慫了,連忙開口:“安東尼先生!不要激動,不要激動,事情沒有這麼嚴重,實在是本官位低權輕,不能拿主意,請您稍等,我這就通知上官,絕對不會讓你久等!”

說着,王遣貴吩咐着手下留在此地,一溜煙向官府跑去。

……

“大人,大人,您還是拿主意吧!不然那普魯士蠻夷真鬧起來,到時皇上能饒了咱?”

“你細細將這普魯士的底細道來,本官再想想辦法!”肥頭大耳的官員道。

心中鄙視了這個無能的上官,王遣貴道:“大人,這普魯士蠻夷在歐洲也算強國,僅次於英法俄奧諸國,聽說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這普魯士屬於同一梯隊……”

聽了半天后,這上官也就懂了,打不過。

“那他們此行來的目的是何事?”

呃……

王遣貴還是道:“和往日一樣,他們說是招工去海外工作。”

“這樣,那你還怕什麼!幾個刁民值幾個錢,先把他們送走再說,記住派人盯着,可不能讓他們往官府來,他們若真是招工的也該其他地方官員擔心,若不是招工而是打別樣注意,只要不太嚴重,就莫管閒事,若是他們往官府來……你要及時報告,到時本官就回京請些幫手,到時你且暫替本官主持事務。”

就這樣,殖民地移民軍和負責招工的聯絡處工作人員,大搖大擺的向內陸而去,沿途官府皆不敢阻攔,甚至相助其在內地招工的工作。

畢竟要的都是泥腿子,不值幾個錢。

(本章完)

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606章 後悔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97章 建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0章 購艦第552章 過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424章 奔逃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540章 鐵路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2章 近衛師第958章 巴拉圭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82章 出口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01章 招人第261章 威脅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24章 海洋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327章 南下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40章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42章 宣戰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52章 軟柿子第51章 坦噶港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422章 蘇聯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11章 聲吶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00章 龍騎兵第810章 海岸線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71章 生意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742章 大捷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00章 龍騎兵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5章 大逃亡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25章 造船業
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606章 後悔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97章 建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0章 購艦第552章 過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424章 奔逃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540章 鐵路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2章 近衛師第958章 巴拉圭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82章 出口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01章 招人第261章 威脅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24章 海洋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327章 南下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40章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42章 宣戰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52章 軟柿子第51章 坦噶港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422章 蘇聯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11章 聲吶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00章 龍騎兵第810章 海岸線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71章 生意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742章 大捷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00章 龍騎兵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5章 大逃亡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25章 造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