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

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

對於奧蘭治自由邦,東非掌握着戰略上的主動權,所以並不心急,而且如今東非底盤大了,全國事務也就多了起來,反而不用對奧蘭治自由邦太過上心。

至於奧蘭治自由邦的戰略地位,東非控制着法爾河和萊索托山地,所以優勢明顯,而恩斯特也確實對奧蘭治自由邦關注度不高,維持着給奧蘭治人的援助,讓他們和德蘭士瓦人繼續下去內耗即可。

……

第一鎮市。

ωwш▪ тTk ān▪ c o

“王儲殿下,這是北方省和朱巴省兩政府提出的‘歐亞果籃計劃’,去年北方省和朱巴省對歐洲出口果蔬,同比增長百分之五點八,所以兩省想要在這個基礎上大力發展種植園業,作爲兩省的重點支柱產業。”

“嗯,索馬里地區雖然說氣候環境差了一點,但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反而成就了索馬里特色農業發展。”

恩斯特自然知道索馬里地區的優劣,如果是前世,全球恐怕都找不到幾個比索馬里還要混亂的地區。

在東非治下的索馬里則完全不同,其實在古代很長時間內,索馬里地區都是非洲比較繁榮的地區。

這裡人口容量合理,不多不少,商業和手工業尤其繁榮,同時是海陸商業的區域中心之一。

“殿下,那這份計劃是否批准?”

“我先看看吧!”恩斯特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而是拿起文件看了起來:大力開發種植園經濟,改造兩河水道,發展航運業,升級港口,河海聯運,拓展歐亞市場業務。

“有意思!”恩斯特看着兩省政府的提議說道:“看來北方省和朱巴省政府還是做了大量功課的,你認爲我們是否應該同意這個項目?”

“當然,殿下,我覺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非常高,這幾年兩省對外出口貿易很繁榮,在沿海省份裡僅次於東方省和中央省,給王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是支持這項計劃的。”

恩斯特肯定道:“說的很對,東非這些年大項目很多,但是能盈利的不多,投資大,週期長,短期很難見效。而北方省和朱巴省的這項計劃則完全相反。

先說工程量,雖然看似很大,實際上只是在原來基礎上進行系統優化,就比如其中對交通的兩點,一個是內河航運,一個是海運。

北方省和朱巴省分別有謝貝利河,朱巴河兩條天然大型河流,港口也是現成的,無非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

雖然謝貝利河和朱巴河下游流經乾旱區域,但是上游從埃塞俄比亞高原的來水豐富,而且下游以平原地形爲主,河道很平穩,適合內河航運發展。

而且瓜果產業是兩省的優勢產業,在交通上是距離中東歐和中亞地區最近的熱帶農業產區,所以這個河海聯運成功性很高。”

索馬里地區是東非最靠近印度洋北岸主航線的地方,藉助這個優勢,這些年索馬里地區經濟持續增長。

也就是索馬里沿岸以熱帶沙漠氣候爲主,不然這裡絕對是東非發展最優異的地區之一。

當然,最主要的產品競爭力,熱帶果蔬是地域性產業,很多熱帶產品歐洲只能從其他地區進口。

而像熱帶果蔬這些不易保存,容易變質的熱帶特產,歐洲人民想消費到,索馬里地區是最優選擇,這種不可替代性也就成就了東非熱帶農產品在中東歐和中亞的主導地位,且不可動搖。除非東非自己作死,這個產業就可以一直給東非帶來收益,而東非不是前世的索馬里,所以這一點不用擔心。

……

摩加迪沙港。

在東非治理下的摩加迪沙,是北方省最重要的港口兼經濟城市,同時在上一次行政區調整中,被設置爲北方省新省會。

這些年摩加迪沙市種植園經濟迎來了大發展,在謝貝利河沿岸不斷開闢新的種植園。

同時帶動了謝貝利河的航運發展,尤其是各種小船,在謝貝利河面千帆競技,尤其是摩加迪沙河段,瓜果爲主的各種貨物在港口堆積,然後轉海港輸送往中東歐和中亞地區。

其實阿拉伯半島距離索馬里也不算遠,但是阿拉伯半島北部屬於亞熱帶沙漠氣候,只有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和索馬里地區相同。

但是阿拉伯半島南部沒有謝貝利河和朱巴河這樣的大型河流,所以農業發展條件遠不如東非索馬里地區,也不會有索馬里熱帶農業產業的大發展。

東非只對摩加迪沙港進行過一次改造升級,所以這些年隨着東非其他沿海港口的建設,摩加迪沙港已經明顯落後其他港口。

這還不是關鍵,隨着內陸種植園的開闢,索馬里地區出口貨物大量攀升,這就造成原本的摩加迪沙港承載力不足。

所以這次北方省政府就在“歐亞果籃計劃”中把改造摩加迪沙港作爲一個重要目標提出來。

摩加迪沙港依託謝貝利河,經濟腹地狹長,呈條帶狀分佈,綠洲種植園業發展突出,這條經濟帶基本佔北方省經濟份額的百分之九十六左右,光是摩加迪沙市一地,經濟佔比就在北方省內達到百分之三十五份額。

“中央已經同意了我們和朱巴省的‘歐亞果籃計劃’,所以作爲這次計劃中心的摩加迪沙市將會作爲重點示範區域,摩加迪沙港的擴建工程也可以提上日程。”

“高官,摩加迪沙港擴建的重點還是在勞動力問題上,前面開始,我們北方省已經送走了最後一批黑人勞工,成爲東非第一個無黑省份,但是相對應的,勞動力缺口也變大,大部分省內民衆也有其工作,尤其是種植園這種高強度工作的農業,所以省內恐怕無非提供太多勞動力對摩加迪沙港進行升級改造。”

“這方面不用擔心,既然有了中央支持,那我們向上面申請建設團隊即可,聽說幾年前蒙巴薩港和達累斯薩拉姆港建設就是由專業的施工團隊完成。”

“那我們如果對原有港口進行升級改造,是否會耽誤船舶停靠和出口貿易工作?”

“這倒也是個問題,所以要加快工程進度,亦或者分段施工,儘可能保證港口的正常運營。”

“這樣的話,那所需的工人數量就不能太少,所以我們要多要些人手,還有工具方面也是如此,最重要的就是對摩加迪沙港的設計工作應該先開展,我們需要專業人士,根據摩加迪沙附近海域情況來安排施工。”

“除此外,我們也應該提前安排施工期間的貨物集散,訂單數量,船隻服務等工作,避免到時候工作都擠在一起,造成手忙腳亂。”

 

第942章 宣戰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98章 魚餌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36章 第九旅第460章 衝突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608章 會面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185章 速成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03章 威脅第998章 貝拉市第3章 在柏林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63章 年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390章 勸離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65章 高原省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19章 繳獲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30章 多多馬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1章 招人第504章 借人第1395章 下藥第525章 血清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98章 新年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73章 籌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54章 軍演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76章 開始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07章 大水災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672章 危與機
第942章 宣戰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98章 魚餌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36章 第九旅第460章 衝突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608章 會面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185章 速成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03章 威脅第998章 貝拉市第3章 在柏林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63章 年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390章 勸離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65章 高原省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19章 繳獲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30章 多多馬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1章 招人第504章 借人第1395章 下藥第525章 血清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98章 新年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73章 籌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54章 軍演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76章 開始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07章 大水災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672章 危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