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

印度洋麪上,一支艦隊沿着非洲東海岸浩浩蕩蕩向南方而去,一面德意志地區的鷹頭旗幟在海風中飄搖,這面旗幟就是著名普魯士黑鷹,當然再往上溯源可以追溯到法蘭克王國和古羅馬時期。

黑鷹旗後來隨着德國的強大,傳播度非常高,幾乎成了德意志帝國的代表性標誌之一。

但是黑鷹旗並非普魯士獨有,就比如黑興根親王國的國旗也是黑鷹旗,而這支懸掛着黑興根親王國國旗的艦隊正是斐迪南大公領導下的東非海軍。

東非海軍日常訓練和外出,懸掛的都是東非國旗,但是今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所以東非王室又把黑興根親王國的國旗翻了出來,給東非海軍掛上,主要是害怕某世界大國破防。

甲板上,斐迪南大公和一名年輕人正在交談,這位年輕人是普魯士海軍上校布羅梅爾,這次受普魯士政府委託特意到東非幫助東非接收法國的馬約特殖民地。

斐迪南大公:“布羅梅爾,普魯士眼下統一德意志已成定局,我想你們普魯士海軍接下來肯定會迎來一次大的發展,你們海軍部門大概計劃建造幾艘軍艦。”

布羅梅爾:“大公閣下,你還是不要打趣我了,我們海軍部門在王國內歷來不受重視,就算統一,後面恐怕也會受到陸軍方面的壓制,相比之下我還是羨慕伱所領導的東非海軍,雖然硬件不太行,但是地位卻比我們高的多。”

目前爲止,聯邦海軍(普魯士海軍)依然是聯邦陸軍(普魯士陸軍)的下屬,沒有從陸軍中獨立出來,而東非海軍從成立之初就是和東非陸軍在地位地位平齊的軍種,雖然斐迪南大公領導的東非海軍力量連陸軍的零頭都比不上。

斐迪南大公凡爾賽的說道:“空有其名罷了,這並不能讓國王陛下給我們多安排些經費和艦艇。”

布羅梅爾:“至少東非海軍的起點比普魯士海軍高的多,未來潛力也是不錯的。”

普魯士海軍起源於1815年,反法同盟勝利後,瑞典將西波美拉尼亞割讓給了普魯士。之後普魯士就接收了西波美拉尼亞,同時也接收了瑞典留下的波美拉尼亞海軍.,這是一支由民兵組成的海軍隊伍,他們擁有6艘無法使用的65噸級單桅小炮船和2名海軍軍官,普魯士在留下的兩名海軍軍官中,挑選了一位叫迪特里希.約翰.朗格的中尉,讓他成爲了普魯士的第一位海軍軍官。

斐迪南大公:“哈哈哈,那都是過去式了,任何大國發展都是避不開海軍的,像普魯士這種新秀,也繞不開海軍的問題,你們至少比奧匈帝國有潛力的多。”

布羅梅爾搖搖頭道:“那可未必!奧匈帝國重新拿回了威尼斯,海軍力量也必將上一個臺階。”

斐迪南大公:“威尼斯雖然重要,但是奧匈帝國海軍依然被困在亞得里亞海,能不能在地中海有更進一步的拓展都只是個未知數,而統一後的德意志,在大西洋方面還是可以努力努力的。”

布羅梅爾點點頭道:“這方面普魯士確實有優勢,但是也僅僅是和奧匈帝國相比,兩國的海軍都受到地形的限制,反觀東非在這方面反而就不存在缺陷。”

斐迪南大公搖搖頭道:“東非的海岸線雖然和德意志,奧匈帝國相比有些優勢,但是我們海軍力量卻受到國力的限制,這可比你們慘多了,有海無防纔是最糟糕的。”

布羅梅爾:“可是也沒有國家會不遠萬里來印度洋攻擊東非吧!印度洋周邊可沒有什麼海軍強國,所以你們自保能力還是足夠的,後續東非海軍慢慢發展起來就更是如此。”

斐迪南:“雖然周邊沒有強國,但是卻又強國的殖民地,甚至埃及海軍都比我們強的多。”

雖然這麼說,但是斐迪南這個海軍總司令當的還是很舒心的,雖然康斯坦丁和恩斯特當初是畫大餅,但是這個餅並非是虛浮的,就在半個月前恩斯特已經承諾,等巴加莫約造船廠完工後,威尼斯造船廠優先給海軍建造兩艘新式蒸汽戰艦,不是不信任巴加莫約造船廠,而是威尼斯造船廠在這方面更具有優勢。

雖然巴加莫約造船廠是複製威尼斯造船廠修建的,但是複製不了威尼斯地區完整的產業鏈,威尼斯造船廠都擺脫不了威尼斯的同行們單幹,巴加莫約造船廠就更不可能了,許多零件和核心技術都需要從歐洲引進,所以東非海軍軍艦還不如在威尼斯建造,成本上也更低,至於巴加莫約造船廠先在民用船隻領域積累經驗。

……

“總司令!前方就是馬約特島,我們到目的地了。”衛兵向斐迪南大公報告道。

“進港!”斐迪南下令道。

此時,法國馬約特殖民地的人也看到了東非海軍艦隊的旗幟。

“是普魯士海軍。”

黑鷹旗這時候發揮了作用,法國人對黑興根親王國並不瞭解,所以認定眼前這支艦隊就是前來交接的普魯士海軍。

不多時,斐迪南大公和布羅梅爾上校就登陸了馬約特島,此時法國馬約特政府早已經恭候多時了。

兩個月前他們就接到了共和政府的命令,馬約特島因爲法國戰敗被割讓給普魯士,雖然很不情願,但是也沒有辦法,馬約特島對於法國來說價值不大,甚至普魯士提到馬約特島的時候,絕大多共和政府的官員都沒聽說過這個殖民地的名字,最後在搞清楚了僅僅是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一個小島後,法國政府幹脆利落的把這個島的所有權讓給了普魯士。

主要是馬約特島太偏僻了,尤其是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價值基本等於零,旁邊還有馬達加斯加,普魯士拿走了也無所謂。

“我是馬約特島負責人,阿爾蒂爾。”

“普魯士海軍上校,布羅梅爾。”布羅梅爾上前說道。

阿爾蒂爾:“布羅梅爾上校,馬約特島官員已經全部在此,根據法蘭西中央政府要求,我們將馬約特島轉交給貴國,但是按照兩國約定,貴國必須保證我方人員安全,同時保證我方財產安全,不得阻止我方人員在撤離期間人員和資產轉移等事宜。”

布羅梅爾:“當然!”

在簡單的交接儀式後,馬約特島徹底落入東非王國海軍手中,斐迪南發現法國人撤離的很乾淨,除了房舍來不及銷燬外,可以帶走的東西毛都沒給東非留一根,包括島上的黑人都被法國人帶走了。

當初爲了開發馬約特島,法國還特意從留尼旺引入大量黑人,所以馬約特島上的黑人作爲法國人的重要勞動力和資產,法國人可不想便宜普魯士人。不過這樣也好,省去了東非不少麻煩。

這次交接儀式法國是同普魯士進行的,所以布羅梅爾上校纔會遠渡重洋來到這裡走個形式,然後按照普魯士王室和黑興根王室的協議,這座島的歸屬權又落入東非手中。

布羅梅爾上校存在的意義在於讓法國人知道,這座島被普魯士拿走了,至於後續對馬約特島的處理那就是普魯士自己的事,就是炸了都和法國自己沒有關係了。

而東非王國不親自交接,是考慮到了法蘭西的顏面,畢竟輸給普魯士法國還能自認倒黴,實力不如人麼!但是東非直接拿走馬約特島性質就不一樣了,你一個“殖民地”也敢來羞辱法蘭西。

馬約特島是戰利品,所以不能直接交到東非手中,而是在普魯士手裡走一下過場。

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008章 分析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21章 裁軍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545章 孤兒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章 接觸戰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28章 談論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33章 拖拉機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01章 駁回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04章 飲食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30章 蓄水池第39章 利薩海戰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80章 夜談第1304章 坎帕拉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420章 客戶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07章 迂迴第195章 拜訪第612章 美食節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191章 青檸第55章 到東非去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01章 恭賀第51章 坦噶港第925章 造船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68章 分歧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15章 交接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40章 古戰法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08章 分析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594章 矛盾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3章 野望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233章 抓捕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03章 “大殺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54章 發“貨”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38章 倒計時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32章 法,西大使
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008章 分析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21章 裁軍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545章 孤兒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章 接觸戰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28章 談論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33章 拖拉機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01章 駁回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04章 飲食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30章 蓄水池第39章 利薩海戰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80章 夜談第1304章 坎帕拉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420章 客戶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07章 迂迴第195章 拜訪第612章 美食節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191章 青檸第55章 到東非去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01章 恭賀第51章 坦噶港第925章 造船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68章 分歧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15章 交接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40章 古戰法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08章 分析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594章 矛盾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3章 野望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233章 抓捕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03章 “大殺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54章 發“貨”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38章 倒計時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32章 法,西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