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

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

九月底英國就撤完了在東非的全部軍隊,葡萄牙拖拖拉拉也接走了自己的軍隊和部分平民,更多平民則是去了巴西。

對於宗主國的悲慘遭遇,巴西人心裡是有些幸災樂禍的,畢竟葡萄牙人的在國際社會上的政治遺產豐厚,作爲世界第一葡萄牙語強國,巴西自然認爲應該接收葡萄牙王國在葡萄牙語世界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就和墨西哥總是想取代西班牙成爲西班牙語世界的老大一樣。

不過就墨西哥那心比天高的德性,註定成不了大事,西班牙本身寶刀未老,遮羞布還沒有被美國掀起,而且像墨西哥這種被美國吃的死死的國家,在西班牙語世界根本沒有排面。

現在西班牙語世界還有一個飛速發展的阿根廷,就算西班牙本土不行了,也輪不到墨西哥來當話事人。

當然,前世的歷史最終證明作爲西方世界一員的西班牙從始至終都不是其他西班牙語國家可以相比的,而墨西哥和阿根廷最終都被美國收拾的服服貼貼,算上菲律賓,古巴,委內瑞拉,美國似乎就逮着原西班牙語國家薅羊毛。

不過西班牙語國家典型兩極分化嚴重,有墨西哥這種直接跪了的,也有古巴和委內瑞拉,巴拉圭這種敢於和強權對抗的小國,當然現在巴拉圭已經被打廢了,目前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發展經濟上。

……

馬普托。

馬普托是當前東非東部港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着葡萄牙人的經略,馬普托發展絲毫不輸東非的一城市。

而今馬普托雖然人口大減,但是依舊能在東部海港城市裡排的上號,因爲這裡太過偏遠的原因,巴西沒有派船隻到這裡接人,以至於現在馬普托還有至少兩萬多葡萄牙居民,當然,作爲一座東南非洲綜合性國際“大城市”,馬普托還有數量不少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

對於馬普托城頭黑興根王國國旗升起,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都是心裡有譜的,這裡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主要以商人爲主,除了混跡馬普托外,也經常在達累斯薩拉姆等東非城市開展商業活動。

東非作爲印度洋一霸,在西印度洋地區的手段他們都一清二楚,所以積極配合東非對馬普托的統治。

“回歐洲的船票一律雙倍價格,當然,你們如果能自己搭上順風船,或者讓葡萄牙政府把你們送回去,那也算你們有本事,如果想留在東非那也可以,不過一切都要聽從東非政府的安排。”

馬普托新任市長漢斯萊頓一上任,就開始對馬普托的葡萄牙居民下了最後通牒。

對於葡萄牙平民,東非政府的態度是可以加入東非國籍,不過加入東非國籍後,那也意味着失去自由。

而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大多小有資產,自然不可能主動融入東非,所以更多人的選擇還是帶着這些年的積蓄,返回歐洲。

當然,東非也是挑刺的,就算有想不開打算申請東非國籍的人,那也要通過東非的篩選,東非早就過了對移民飢不擇食的階段。

“羅納爾,你們一家打算回本土麼?”格萊芬問道。

“當然,現在留在東非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葡萄牙早就和東非鬧掰了,難不成你以爲東非會好心對待留下來的人。”羅納爾回答道。

“你說的也對,不過你們一家打算回葡萄牙麼?”

“是的,除了葡萄牙我們還能去哪?你也知道我妻子和孩子是本地人,去其他國家恐怕不會受待見。”

格萊芬說道:“恐怕本土情況也不會太好,所以我還是勸伱到巴西發展,聽說巴西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而且巴西有很多黑人,去那裡也不會受到太多歧視,反而本土你們一家恐怕不會融入進去。”

聽到這裡,羅納爾也十分發愁,他苦着臉說道:“可是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巴西,從馬普托經過的過路船實在太少,而且要價比東非人還高,可是東非的船隻提供前往裡斯本的航線,就這還一票難求。”

“唉,除了離開馬普托也沒有其他辦法,尤其是像你妻子這樣的,東非對待黑人聽說十分刻薄,如果賴在這裡不走,恐怕會直接變成奴隸。”格萊芬煞有其事的說道。

東非惡名遠播,尤其是在原葡萄牙殖民地境內,東非的風評一直很差,所以大多數人對東非只有恐懼。

對於這一點,東非心知肚明,不過也樂得其成,畢竟現在巴不得葡萄牙人趕快從這裡滾蛋。

19世紀殖民地就沒有多少所謂“良民”,大部分都是有闖勁的“刺頭”,或者乾脆是囚犯,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監獄。

所以東非對這些葡萄牙政府遺留下來的葡萄牙居民,興趣自然不大,而布爾人那是沒有辦法,畢竟布爾共和國都被東非消滅了,也沒地方送,原布爾人的宗主國荷蘭和英國都不可能接收這些布爾人。

而葡萄牙人就不一樣,就算不去葡萄牙,還有葡屬果阿還有葡屬東帝汶,這些葡萄牙殖民地肯定歡迎葡萄牙人移民。

尤其是葡屬果阿這種面對印度極大壓力的殖民地,沒有一定的人口很難維繫當地葡萄牙人的利益,尤其是在葡萄牙本土徹底顏面掃地之後。

當然,現在還不是把這些人往葡屬果阿送的時候,目前東非政府正在想方設法把本地葡萄牙人的口袋掏乾淨,而回到葡萄牙本土的船票價格可不便宜。

等到有經濟實力的葡萄牙人徹底走乾淨後,東非才會組織把剩下的人往葡屬果阿送,葡屬果阿在印度西海岸,距離東非並不遠,所以船票價格也便宜了一半。

這個時候要是放開葡屬果阿航線,那大部分葡萄牙人用屁股決定,都會首選葡屬果阿,這樣東非就賺的少了。

當然,有門路或者手段的,也可以搭順風船離開東非,馬普托作爲商業港口,有很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商船經過,完全可以通過他們離開東非。

也不用只選擇葡萄牙,很多國家移民都是葷素不忌的,就比如隔壁的馬達加斯加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馬達加斯加島北部是法國領土,在那裡上岸生活質量也不會差到哪去。

可以說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對於白人移民都是比較歡迎的,就像美國,雖然盎格魯撒克遜人是統治階層,但是國內民衆實際上以愛爾蘭,德意志,意大利,斯拉夫等等居民數量居多。

而馬達加斯加島也是目前葡萄牙人性價比最高的目的地,島上可以做二等公民,只要服從法國政府的差遣,基本上可以繼續過的很滋潤。

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471章 戰鬥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99章 岸防炮第182章 抉擇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74章 服軟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606章 後悔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504章 借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499章 建交熱第513章 抉擇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284章 連環計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42章 宣戰第103章 “大殺器”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305章 封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90章 長絨棉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15章 交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774章 搬遷第136章 道路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45章 空軍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008章 分析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284章 連環計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840章第299章 預判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454章 軍演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51章 人口(續)第1435章 雙總部第1474章 人口第958章 巴拉圭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58章 夜襲第1013章 站隊第775章 紹奎第498章 和談第498章 和談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4章 軍演
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471章 戰鬥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99章 岸防炮第182章 抉擇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74章 服軟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606章 後悔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504章 借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499章 建交熱第513章 抉擇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284章 連環計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42章 宣戰第103章 “大殺器”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305章 封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90章 長絨棉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15章 交涉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774章 搬遷第136章 道路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45章 空軍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008章 分析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284章 連環計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840章第299章 預判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454章 軍演第41章 衣錦還鄉第451章 人口(續)第1435章 雙總部第1474章 人口第958章 巴拉圭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58章 夜襲第1013章 站隊第775章 紹奎第498章 和談第498章 和談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4章 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