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

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

行政區劃調整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事關到各方博弈,畢竟這牽扯到資源分配,最典型的就是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尤其是在東非這種體制下,只有省級行政區才能享受升級配套的相關資源。

1896年11月,東非政府出爐了東非行政區劃調整的大概方案。

“根據全國各個區域的綜合數據考量,我們打算將全國分爲45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蘭芳海外省以及馬達加斯加島上設立的兩個新省份,但是不包括海外殖民地。”

“其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地區,也就是剛果雨林地區,因爲氣候特徵,所以我們打算繼續保留其保護區作用,行政級別和省級一致。”

“而且因爲萊茵市的原因,我們準備取消原中央省,將從霍亨索倫行省,施瓦本省以及薩爾茨堡省各自分出一部分土地,作爲新的中央省,這樣一來,未來的中央省在地理上真正處在東非的中心地帶,至於原中央省,恢復濱海省稱呼。”

濱海省也就是現在的中央省,第一鎮市所在區域,在東非早期這裡屬於三個濱海區之一,那時候東非的行政區劃還是按照大區來判定的。

“在莫桑比克地區,我們將設置太特省,尼亞薩蘭省,贊比西河省,羅德西亞省,平原省,這五個新省份,分別以太特市,納卡拉市,克利馬內市,貝拉市,新鄉市作爲省會。”

尼亞薩蘭這個名稱,自然是馬拉維湖前世的別稱,同理還有羅德西亞則是前世津巴布韋等地的稱呼,被恩斯特保留下來。

至於平原省完全是恩斯特的惡趣味了,還有平原省省會新鄉市,其實就是原葡萄牙殖民地的紹奎鎮。

畢竟東非的平原地形太少,其中農耕條件最好的又集中在莫桑比克南部,所以恩斯特將這裡命名爲平原省也算名副其實,而平原省省會自然要以新鄉爲名,這樣一來還能去掉紹奎這個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名字。

而平原省也是配有港口的,那就是前世莫桑比克的伊尼揚巴內市,這樣一來新鄉市雖然處在內陸,但不至於沒有出海口。

“馬普托則和新漢堡港市,以及周邊區域組成一個新的省份,也就是漢薩省,省會設置在新漢堡港市。”

“除此外,南非區域還設置一個新的奧蘭治省,以布隆方丹作爲省會,包括金伯利市,區域基本和原奧蘭治自由邦重合。”

“巴登省做輕微變化,省會設置在哈博羅內,省內第二大城市則是阿平頓。”

巴登省的地理位置差不多就是前世博茨瓦納東南加上英國貝專納北部殖民地地區。

“中部除了增加中央省,以萊茵市爲全國政治中心以外,馬塔貝萊省則改名爲波西米亞省。”

這個名稱上的變化,實際上是強調波西米亞省(津巴布韋東北部)的工業屬性,衆所周知奧匈帝國的工業大部分集中在波西米亞地區,所以東非也以此爲依據,將馬塔貝萊省改名爲波西米亞省。

“同時布拉瓦約市劃出波西米亞省,同西部卡拉哈里盆地部分區域構成一個新的洛林省。”

這是爲了制衡需要,原來的馬塔貝萊省太強了,所以在這次區劃調整中被拆分爲兩個省份,同時也有照顧卡拉哈里地區的考慮。

原卡拉哈里盆地全部都是洛林省區域,但是能打的城市一個都沒有,區域內還全是沙漠和乾旱區域,所以將布拉瓦約市併入,是對當地的一種加強和帶動。

“同時中部的黑森省,重新變爲黑森省和米通巴省兩個省份。”

這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了,原黑森省就是黑森省和米通巴省合併而來,現在則再次分裂成兩個省份,主要還是當地經濟發展起來。

“洛林省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則連同北部高原地區,也就是原萊塔尼亞省東部大部分地區,組成奧卡萬戈省,主要是爲了綜合管理奧卡萬戈河流域。”

“西南非洲成立西南省,省會設立在溫得和克市。”

西南非洲也終於被確立爲單獨的省份,並且是東非面積第二大省級行政區,僅次於剛果雨林保護區。

“西部,萊塔尼亞省以亞歷山大港爲新省會,整體向西發展,面積上因爲奧卡萬戈省分出而有所減少。”

“以本格拉爲省會,沿鐵路設立本格拉省,以羅安達爲省會,沿鐵路設立西海岸省。”

“在北部剛果河沿岸設置剛果省,包括卡賓達市和金沙薩市,金沙薩市爲省會。”

新剛果省基本沿着剛果河下游幹流分佈,同時出海港口主要是卡賓達,這也意味着布拉柴維爾沒了,以後金沙薩將是跨越剛果河的城市。

前世布拉柴維爾和金沙薩就是因爲殖民地劃分而形成的兩個城市,現在東非統一了剛果河兩岸,自然沒必要設置兩個城市,尤其是在剛果河鐵路橋工程確立之後。

“北部地區的主要變動,成立烏班吉省,省會設置在班吉市。”

基本上是因烏班吉河設立的省份,同時是重要的邊境省份,同錫格馬林根,喀麥隆(德),加蓬(法),比屬剛果四國接壤。

“同時在烏班吉省東部分爲西阿贊德省和東阿贊德省兩個省份,依照阿贊德高原劃分,原巴伐利亞省向東遷徙至國王湖(艾伯特湖)西岸。”

這樣阿贊德高原及周邊就由原來的兩個省,變成四個省。

“大湖區西部和南部成立大湖省,北部繼續保留北大湖省,西北地區基本不變,東部成立索倫湖省,原中央省則改爲濱海省。”

“最後就是馬達加斯加島分爲馬哈贊加省和圖利亞拉省。”

馬達加斯加島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和前世沒有太大區別,恩斯特直接借用了這兩個省份的名稱,同時兩個省份面積和區域基本同前世差別不大。

“以上就是東非的省級行政區變動,除此外還有兩個特別市,不過達不到省級行政區級別,但是也比一般省會和地級市高,那就是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未來隨着東非經濟發展,特別市隨時可能調整。”

類似前世遠東帝國的副省會城市或者直轄市,不過沒有直轄市地位高,畢竟直轄市就是省級行政區,而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依舊屬於濱海省(原中央省)和東方省。

這是兩個城市經濟實力的體現,不過未來隨着其他城市的發展,也有可能晉升爲特別市,像新法蘭克福市,貝拉市,新漢堡港市,羅安達市,卡賓達市,姆貝亞市……都在備選名單之中。

最終東非的省級行政區一共是45個,包括蘭芳海外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兩個省,以及剛果雨林保護區,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成爲特別市。

而在1897年3月,東非國土最新數據也出爐,東非國土面積約爲1300.65萬平方公里,正好壓着1300萬平方公里出頭,如果按照非洲3020(3022)平方公里面積計算,正好佔到全洲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左右。

(圖)

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422章 蘇聯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94章 迎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505章 提速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64章 燃燒第369章 送別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797章第161章 檢閱第498章 和談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727章 艦隊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1章 部落衝突第714章 伊林加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51章 人口(續)第474章 討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467章 觀察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203章 車展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399章 加入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42章 宣戰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42章 大捷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26章 機耕路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75章 紹奎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189章 邀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89章 易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30章 漢薩省第545章 孤兒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53章 新家第942章 宣戰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308章 滲透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58章 巴拉圭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473章 警示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38章 三把“刀”第618章 良知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
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422章 蘇聯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94章 迎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505章 提速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64章 燃燒第369章 送別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797章第161章 檢閱第498章 和談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727章 艦隊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1章 部落衝突第714章 伊林加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51章 人口(續)第474章 討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467章 觀察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203章 車展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399章 加入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42章 宣戰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42章 大捷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26章 機耕路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75章 紹奎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189章 邀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89章 易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30章 漢薩省第545章 孤兒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53章 新家第942章 宣戰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308章 滲透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58章 巴拉圭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473章 警示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38章 三把“刀”第618章 良知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