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

三人將老翁送到花世醫家已是黃昏,家中只有花仁,諸葛邪扶老翁入內,皇甫鋒卻不進去。

杜雲問:“將軍怎不進屋?”

皇甫鋒負手在背,說道:“醫家皆有忌諱,皇甫家和花家各屬一派,還是避開的好。”原來,不同流派醫治病人的手法、藥方各異,若同醫一人,自然會起矛盾。

杜雲點點頭,說道:“那在下就陪將軍在外等候。”於是兩人侯在屋外。

過了一會兒,花仁和諸葛邪出來,花仁對皇甫鋒作揖,而後說道:“皇甫將軍,妾方纔已給老翁把了脈,需給他服下明神湯,不過他現在牙關緊閉,喂不進湯藥。”

皇甫鋒拱拱手,說道:“花世醫可用過鍼灸?”

花仁道:“妾已施針於聽宮、上關、下關、頰車、翳風等穴,卻是無效。”

皇甫鋒道:“某是否可以施針一試?”

花仁道:“請將軍施針。”說着,伸手請皇甫鋒入內。

皇甫鋒進到屋中,見四壁皆是藥箱,走到老翁躺着的席前,捋起右手袖子,一探老翁下顎,果然牙關緊閉。再把他脈搏,把完脈,挽起老翁袖口,除去老翁鞋子,挽起褲腿,從針囊中取出銀針,施針於老翁太沖、陽陵泉、外關、列缺、合谷,再取聽宮、上關、下關、頰車、翳風等穴,揉揉老翁下顎,果然打開牙關。

衆人一看皆喜笑,花仁讚道:“將軍果然好針術。”

諸葛邪道:“人言:‘花氏之藥,皇甫之針。’果然名不虛傳!”

皇甫鋒擺擺手,說道:“言過了,言過了。”

花仁問道:“爲何將軍要先取手足的穴道呢?”

皇甫鋒道:“此人非同尋常病人,他是以真氣自閉經脈,所以該先瀉其氣。因足厥陰之俞、原穴太沖與足少陽之合穴陽陵泉可瀉肝膽之氣,使厥逆之氣下降,外關爲手少陽之絡,別走厥陽,可增通經絡、疏氣滯。”

花仁道:“原來如此,聽將軍所言,妾受益匪淺。”

皇甫鋒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

花仁給老翁服下明神湯,過了一會兒,老翁終於醒過來。

見老翁醒了,皇甫鋒告辭道:“某明日需回晉陵,家侄尚逗留京中,或可效綿薄之力。”

花仁道:“有勞了。”

等皇甫鋒離開花家,諸葛邪對杜雲道:“安之,今日你也累了,不如先回去歇息。”

杜雲道:“那你呢?”

諸葛邪道:“這老翁也非善類,我需看着他。”

杜雲道:“我倒不累,不如我來看他,你且回去。”

諸葛邪擠眉弄眼,說道:“不必了。”

杜雲故作不見,說道:“這老翁非我敵手,我在此正好。”

諸葛邪瞪眼道:“你!”

花仁說道:“你二人都回去吧,天色已晚,妾就不留了。”

諸葛邪道:“此人雖是一老翁,但武藝確實高強,我豈能不顧仁兒安危?”

花仁道:“他已被銀針封了心脈,若要動武,需自行拔除,那時勢必毒氣攻心,反害他自己性命,何懼之有?”

諸葛邪道:“呃,我在此以防萬一。”

花仁卻對杜雲道:“勞煩讓令兄過來,也好以防萬一。”

諸葛邪沮喪道:“既如此,我走便是。”和杜雲告辭而去。

杜雲回到家中,將今日之事告訴仲兄杜遠,又請他前去花家幫忙。杜遠看他胸口衣衫已破,還有血漬,忙幫他敷藥。說道:“這傷口正對心臟,好不兇險!”

杜雲謝過兄長,送他出門,想起夏侯泓還會再找他,纔去房中翻出三師兄給他的龜甲木。這木頭硬過鋼鐵,卻輕得很。莫虛之曾運功,以利刃劈、刺,也傷不到它分毫。杜雲心道:“若能將它戴在胸口,也好防那長槍。”

第二日,杜雲不去諸葛邪家,直往花家來,果然看到諸葛邪已在屋中。杜遠見杜雲來了,便對他說道:“三弟,我一夜未閤眼,先回家歇息。”

杜雲作揖送別:“兄長好走。”

諸葛邪望着杜遠背影,走到杜雲身邊,說道:“令兄終於走了。”

杜雲皺眉看着他道:“清風有何用意啊?”

諸葛邪道:“呃,我是瞧他勞累,早該歇息。”

杜雲見老翁在席子上打坐,卻不見花仁,問道:“花世醫不在?”

諸葛邪道:“正在後廚煎藥。”

杜雲點點頭,走近老翁,見他閉目運功,胸前已無銀針。身後,諸葛邪說:“老翁已服了解毒湯,並無大礙。”

老翁睜開眼睛,見到杜雲,面帶怒色,開口道:“臭小子!”

杜雲見他睜開眼睛,忙蹲下身來,問道:“阿翁傷勢如何?”

老翁道:“區區小傷,能奈我何?想當年我誅殺黃河三梟之時,名震河朔!”

杜雲張開嘴,也不知他說的是誰,又聽老翁道:“臭小子,你怎麼在此?”

杜雲道:“昨日阿翁受傷,令公子請我等幫忙醫治,是以送你到此。家兄也在此處行醫,方纔走了。”

老翁道:“令兄是杜遠?”

杜雲道:“不錯。”

老翁道:“我家公子他……怎會饒你?”

杜雲道:“只需醫好阿翁的傷,令公子三月之內該不會找我。”

老翁睜大眼睛道:“你說什麼?”

杜雲見老翁臉色有異,目露兇光,忽的擊出兩掌。杜雲大驚,因捱得近,已無可避,不自覺的也推出兩掌。“啪”,杜雲身子一晃,老翁卻躺倒在席子上,噴出一口鮮血來。他忙湊過去,一探老翁鼻息,倒是未死,忙點了老翁肩上氣戶穴。好在他猝不及防只使出了六成功力,不然老翁舊傷未愈之下只怕身已橫死。

諸葛邪見了,忙往後屋跑,不一會兒,領了花仁跑進來。花仁到席前,一把老翁脈搏,說道:“傷上加傷,此前蜂毒已傷肝、腎,現又損及肺經、少陰心經,快請皇甫將軍來!”

諸葛邪道:“我義兄已回晉陵。”

花仁這纔想起,說道:“我取五神丹給他服下,征夫快去追回皇甫將軍。”

諸葛邪聽了頭大,心道:“跑死馬,看能否追回。”

正要出門去,卻聽見敲門框的聲音,衆人一看,門口站着一人,正是皇甫彪。他在門口朝裡作揖道:“在下皇甫彪。”

諸葛邪如盼救星,忙過去拉他的手,說道:“不必多禮了,救命要緊!”將他拉到席前,說道:“快看看這老翁,還能醫否?”

皇甫彪坐下來,看老翁閉着雙目,嘴上白鬚染了鮮血,一摸他脖頸,再切脈,看了看杜雲,說道:“好在封了他氣戶穴,免他咳血而塞了氣息。”

杜雲道:“是在下點了他穴道。”

皇甫彪說道:“內有壅塞之氣,經脈之傷,臟腑之衰,難醫!恕在下醫術淺薄,無能爲力。”

杜雲張口結舌,腦袋裡嗡嗡作響,不敢想老翁會死於己手。

諸葛邪道:“此人絕不能死,山君再細診其脈。”心道:“此人若死,那使槍的漢子必會尋仇於我,安之怕也不得安生。”皇甫彪字山君,山君者山中猛虎也。

皇甫彪再切老翁之脈,眉頭緊鎖。

花仁在一旁道:“妾有五神丹,不妨先給老翁服下,可固其心脈。”

皇甫彪點點頭。

花仁對皇甫彪說道:“妾本已煎好金匱補氣湯,用以理其肝腎,只是此藥與肺經相沖。”

皇甫彪道:“該先紓解其肺氣。”從腰間取出針囊,以銀針扎老翁中焦、中府、雲門等穴。

等皇甫彪施針後,花仁又道:“妾去煎定喘湯。”

皇甫彪道:“若能平其喘,再好不過。”

於是花仁去後廚煎藥。

諸葛邪和杜雲兩人看着無聊,又幫不上忙。杜雲對皇甫彪道:“老翁是否有救?”

皇甫彪摸摸老翁額頭,說道:“難說,此人體熱又上來了,我去取水。”說罷起身,去院中的井裡打水。給老翁擦臉,擦去嘴上的血跡,又將溼布放在他額頭。

諸葛邪眼珠一動,說道:“該謀劃後招了。”

杜雲看他眼神,對他說道:“我正有一事請征夫幫助。”

諸葛邪問:“何事?”

杜雲不想牽扯皇甫彪,便說道:“且到院中說話,莫吵到老翁。”

諸葛邪跟他到門外,院子中,聽杜雲道:“我與這老翁的公子終有一戰,他槍法如神,我無以阻擋,所以還需清風替我做一件護心甲。”

諸葛邪道:“護心甲?”

杜雲道:“不錯。”又將龜甲木說出。

諸葛邪思量道:“即便如你所言,這龜甲木也只能護住前胸,那怪人的槍法依舊可以傷你頭頸、手足。”

杜雲道:“我也知之,現下並無它法。”

諸葛邪道:“該造一暗器傷他。”

杜雲道:“暗箭傷人,豈我輩所爲之事?”

諸葛邪擡眉道:“你願死於他槍下否?”

杜雲道:“不願,只是……”

諸葛邪嗤之以鼻:“只是用暗器不義,墮了尊師名聲,因此要以命全名節?”

杜雲道:“是。”

諸葛邪道:“是個屁,迂腐!你不是不重虛名嗎,尊師不曾教你‘名可名非常名’?”

杜雲臉紅,所謂‘名可名非常名’是指真正的名聲是可以求得的,而非虛名。

諸葛邪道:“你慢慢思量,我且回家去。”說罷昂然而去。

杜雲連忙跟上,隨他回烏衣巷。

回到諸葛家,諸葛邪從木箱中取出一把帶匣子的弩。杜雲一看,睜大眼睛說道:“這是何物?”

諸葛邪道:“連弩。”又從箱中取了箭矢,放進弩上的匣子裡。提弩出屋,來到院中。

杜雲跟他下到院子裡,見他平舉連弩,對準一株五步外桐樹,扳動機關。“嗖”一支箭射出,正中桐樹。又不斷扳動機關,匣中的箭矢連珠射出,只聽“篤篤”聲,盡釘在那棵桐樹上。

諸葛邪回頭來看杜雲,見他瞠目結舌,問道:“如何?”

杜雲道:“以這連弩之快,我只能躲在樹後。若用來對付那使槍之人,則又嫌不足。以他的步法,儘可避開。”

諸葛邪道:“若是兩把連弩齊射,他能否避開?”

杜雲想想,說道:“五步之內,絕避不開。”

諸葛邪道:“做連弩要緊。”於是,取材做起連弩來,弓倒是有,尚需作弩軌與箭匣。

杜雲從家中取來龜甲木,請諸葛邪做成護心甲。兩人一直忙到黃昏,杜雲的護心甲倒容易做,只將龜甲木縫在皮甲內側,剛好護心。這件皮甲的大小就像今日的馬甲,只護住了前胸、後背。外面再披魚鱗甲,護住其他部位。反正他天生神力,披鐵甲如披布衣,並不礙於行動。不過連弩只做好了箭匣,上面的弩軌仍需打磨細緻方不礙於發箭,諸葛邪說道:“還望那老翁不要就死,免我不得安寢。”

杜雲說:“不如先去花家看一看。”他重甲在身,拿着破月刀揮舞一番,並無不妥。

諸葛邪拿起一把連弩,說道:“去便去,待我披甲。”果然穿上一副甲冑。

兩人全副武裝出門去,卻在巷中碰到杜遠。

杜遠看着兩人穿得古怪,莫名其妙,問道:“三弟往哪裡去?”

杜雲問道:“兄長,那老翁可是死了?”

杜遠道:“我正從花家回來,那老翁已無大礙。”

兩人一聽,頓時鬆了一口氣,諸葛邪問杜雲道:“還去否?”

杜雲搖搖頭:“老翁看到我,若再出手,豈非不妙?”

於是又回家,將甲冑、連弩收起來。

次日,杜雲叫了諸葛邪,再去看老翁。來到花家,諸葛邪獨自進屋去看,之後,再出來對杜雲道:“老翁正在進藥。”

杜雲道:“皇甫彪在否?”

諸葛邪道:“不在。”

杜雲道:“既然無事,那我先行告辭了。”

諸葛邪笑道:“也好,由我在此料理就是。”

杜雲獨自回家。

諸葛邪回到屋中,坐在席上,對給老翁喂藥湯的童子道:“我來喂湯,你去燒茶來。”

童子早認識他,便道:“有勞公子,小子這便去燒茶。”將藥碗交給他,下去取茶水。

諸葛邪一邊給老翁喂藥,一邊笑着道:“阿翁,讓晚輩來奉藥。”

老翁喝着藥湯,看着諸葛邪,眼裡很是不屑。喂完藥,諸葛邪摸摸老翁胸口,幫他順氣。老翁說道:“小子,你那暗器真陰狠!”

諸葛邪連忙稽首道:“阿翁恕罪,當時晚輩只求自保,絕無冒犯阿翁之心。且以阿翁武功,若光明正大來打,便是十個晚輩也贏不了。什麼黃河三梟、太行五霸都死在阿翁手下,當真名震宇內!”

老翁一聽,很是高興,雖然‘太行五霸’是諸葛邪加的,不過當年他確實殺了不少太行山的蟊賊。只是後來被夏侯忻收入帳下做了裨將,夏侯忻一死,又做了夏侯泓僕人,數十年來籍籍無名,今日聽諸葛邪阿諛簡直如久旱逢甘霖,對於諸葛邪傷他之事也看得淡了些。

諸葛邪察言觀色,又道:“晚輩唐突,正要拜阿翁這般英雄爲師,不知阿翁肯收晚輩爲徒否?”

老翁從未收過徒弟,雖也教過夏侯泓一些招式,但主僕有別,算不得什麼。現下已年邁,更無收徒之心,不過有人願意拜師,到底是件可喜之事。於是說道:“老朽從不收徒,不過看你誠心,不妨教你兩招防身。”

諸葛邪笑道:“能得阿翁傳授武功,晚輩必將受用無窮。”

等童子將燒好的茶壺提來,諸葛邪又給老翁奉茶,畢恭畢敬,老翁很是受用。又給他講江南風物人情,神仙鬼怪之事,解其煩悶。待老翁乏累之時,又伺候他歇下。

諸葛邪回頭見童子在院中碾藥,便出門問道:“花世醫何在?”

童子道:“在後屋製藥。”

諸葛邪往後屋去,見屋門敞開,花仁正在屋中。花仁瞥見諸葛邪進屋來,也不言語,手中正用秤稱着藥末。

諸葛邪不敢大聲,等那木秤剛好打平,花仁將藥末倒進銅盆中,才問道:“仁兒在制何藥?”

花仁道:“生血散。”

諸葛邪問:“怎不見遙之?”

花仁道:“隨家父往太尉府診病去了。”

諸葛邪點點頭,看木秤難平,說道:“看來此藥差不得錙銖。”

花仁道:“不止是此藥,只可惜這木秤不夠精密。”

諸葛邪心道:“若能做出精密衡器,定能得仁兒之心。”又從袖中取出一支金花步搖來,那金花上還墜着珍珠。諸葛邪將送給花仁道:“此步搖送給仁兒。”

花仁看了,眼中有光,但又轉過視線,盯着秤盤中的藥,說道:“公子何故送我步搖?”

諸葛邪道:“勞仁兒醫治老翁,權當診金了。”

花仁道:“若只作診金便罷了。”

諸葛邪見她願收,忙道:“也不知合不合適,不如讓在下替仁兒簪上瞧瞧。”

花仁停下手中活計,任諸葛邪幫忙簪上步搖,到屋前水缸邊,憑照水而照。諸葛邪看着水中倒影,讚道:“果真玉人仙姿。”

花仁照水摸摸步搖,聽見院中人聲:“鄙人皇甫彪見過花世醫。”原來是皇甫彪來了。

花仁忙上前還禮道:“皇甫公子有禮。”

皇甫彪見諸葛邪也在,又向他行禮道:“征夫有禮了。”

諸葛邪草草還禮,說道:“山君可是來爲老翁鍼灸?”

皇甫彪道:“正是,鄙人見老翁已經歇下,所以來問花世醫可否行鍼?”

花仁道:“等他醒了再行鍼灸不遲。”

皇甫彪點點頭,說道:“在下且去偏廳等候。”說罷轉身要走。

花仁叫住他道:“請留步,妾有一事相詢。”

皇甫彪回過身來,問道:“何事?”

花仁看了一眼諸葛邪,說道:“妾曾聽聞諸葛公子所言,皇甫氏藏有華佗手札,其中繪有製藥之器物,不知然否?”

皇甫彪看了看諸葛邪,見他正使眼色,便說道:“某尚未見過,只聽聞族中傳言。”

諸葛邪暗道糟糕,竟未料到皇甫氏會來花家坐診,只求皇甫彪莫露出馬腳。

花仁看看諸葛邪。

諸葛邪見她眼中生疑,忙道:“山君,令叔手中就藏有手札,想來珍貴,連後輩也難得一見。”

皇甫彪揚揚眉毛,只盯着地面,說道:“哦,大約如此。”

花仁對兩人道:“不知那手札中,可有制秤之法?”

皇甫彪默不作聲,諸葛邪道:“未曾見過,不過即便沒有,待我鑽研一番,或許能精密其器。”

花仁道:“此事以後再說,皇甫公子請去偏廳稍事歇息。”

wωω⊕ тt kдn⊕ ¢O

皇甫彪往偏廳而去,諸葛邪忙也跟上,一邊說道:“正要與山君飲茶、弈棋,也好過枯坐。”

花仁回屋繼續製藥,對那木秤依舊不喜歡。

一日,杜雲家中,謝嬋果然送了一盆茶花來。

這盆茶花色如胭脂,葉如翠玉。杜雲愛不釋手,問謝嬋道:“這花價值幾何?”

謝嬋道:“何必問它價,妾一番心意而已。”

杜雲道:“此花從何而來?”

謝嬋道:“請人代爲買來,安之喜歡就好。”

杜雲指着院子,說道:“是否能將其種在此院中。”

謝嬋道:“現已天寒,等春暖之時方能種下。”

杜雲點點頭,說道:“我也有一物要送與阿嬋。”

謝嬋詫異道:“哦,安之要送我何物?”

杜雲將花擺在屋中案上,從高閣上取下一卷圖畫,送過謝嬋。

謝嬋將畫徐徐展開,卻是一副美人圖。那畫上的美人一身石榴襦裙,正坐在席上彈箏。謝嬋看那美人眉眼、嘴角似乎就是自己,喜道:“安之畫的可是我?”

杜雲看她笑得燦爛,微笑道:“正是。”

謝嬋道:“不曾想安之還會作畫。”

杜雲道:“近來思而畫之,拙筆不足一哂。”杜雲畫了百十張,纔有一張合意。

謝嬋看畫上筆墨,確實不算佳,難得傳神而已。她笑道:“此畫我收下了。”

過得幾日,老翁傷勢已大好,杜雲也未見夏侯泓來生事。

這日,天氣正好,諸葛邪叫上杜雲,去郭槐酒坊取酒。還未到酒坊,便在巷口遇到郭槐,原來他早在此等候。

來到酒坊,郭槐取出屠蘇,對諸葛邪道:“公子請嘗此酒。”

諸葛邪揭開酒罈上的厚布,一嗅,說道:“氣味不差。”又嚐了一口,說道:“果然是屠蘇。”

郭槐搓着手道:“諸般藥材皆是良品,公子放心就是。”

諸葛邪問道:“若是要多做此酒,需多少錢一斤?”

郭槐笑道:“不知公子要多少?”

諸葛邪道:“現在說來嫌早,假若要一萬斤,如何?”

郭槐道:“需十五文一斤。”面上卻無驚訝神色。

諸葛邪道:“貴了。”

郭槐笑道:“公子可是要送去晉陵?那可不止一萬斤。”

諸葛邪訝異道:“你在查我?”

郭槐道:“何須查來,公子與皇甫將軍乃結義兄弟,要這許多酒,自是送去晉陵的。”

諸葛邪道:“那又如何?”

郭槐道:“若是公子要三萬斤,只需十四文一斤”

諸葛邪道:“貴了,只能十二文一斤。”

郭槐睜大鼠眼,說道:“公子未免說笑。”

諸葛邪轉身要走,對杜雲道:“安之,你我去另一家。”

郭槐忙拉着諸葛邪衣袖,苦着臉道:“公子莫走,價錢好商議。”

諸葛邪止步道:“你待如何商議?”

郭槐轉轉眼珠,說道:“不如這樣,若公子要一萬斤,則十四文一斤。若要三萬斤,則十三文一斤。若多過三萬斤則,多出之數,按十二文一斤,如何?”

諸葛邪想想,說道:“好,就依你所言。”

郭槐這才顯出笑臉,阿諛道:“公子果然聰明絕頂,在下不及萬一,難怪令尊得以執掌朝廷度支。”

諸葛邪又道:“某還有一事求於郭兄。”

郭槐問道:“何事?”

諸葛邪將夏侯泓之事說出,要他從老翁着手去查他所在。

郭槐道:“公子要查自是無話可說,只不過……”

諸葛邪道:“我今日就送這壇酒去晉陵,若無差池,錢自然不少你的。”

郭槐笑道:“如此便好。”

從酒坊出來,杜雲迫不及待問諸葛邪道:“清風此次可得多少錢?”

諸葛邪道:“尚不知,若是隻三萬斤,每斤我可得一文,出了三萬斤之數,每斤可得兩文。”

杜雲聞之咋舌,說道:“我便是做一年羽林郎,也不值你數日之獲!”

諸葛邪道:“不敢言多,比那江東望族,我之所獲如同九牛一毛。”

杜雲想起謝嬋所贈茶花,說道:“阿嬋送我茶花,色如胭脂,價值千錢,若種此花來賣,可否賺錢?”

諸葛邪道:“茶花雖美,不過女兒之物,君子多好梅蘭竹菊,非富家不買此花。且要以此生財又何必自己種作,不如從商家買來花苗,待花開之日再賣即可。”

杜雲想想也是。

諸葛邪駕馬車來到晉陵,外有前營把守,經通傳,才得路往中軍去。來到中軍轅門前又有執戟把守,諸葛邪停車下來,用草繩提了酒罈入內。

入了中軍帳中,見到皇甫鋒,諸葛邪放下酒罈,作揖道:“小弟見過兄長。”

皇甫鋒將竹簡扔在案上,起身來,繞過書案,一邊說道:“賢弟來了。”

諸葛邪笑道:“愚弟帶了屠蘇來,請兄長一嘗。”

皇甫鋒道:“哦?”看了看地上的酒罈,對帳外喊道:“來人啦!”

一員親兵急進帳來,看看諸葛邪,又朝皇甫鋒下拜道:“將軍何事?”

皇甫鋒道:“去請醫官來,再取兩個酒碗。”

親兵奉命而去。

皇甫鋒笑道:“賢弟倒記得此事。”

諸葛邪道:“兄長之事愚弟豈敢或忘。”

皇甫鋒請諸葛邪坐:“賢弟請坐。”又親自從書案上提起茶壺,給他倒茶。

諸葛邪推辭道:“何勞兄長,羞煞愚弟。”

皇甫鋒遞茶給他,說道:“哎,賢弟拘禮了,此乃軍中。”

諸葛邪接過茶碗,告罪兩聲,一飲而盡,路上確實口渴。

皇甫鋒將茶壺放在他席邊,回主位上坐了,才道:“那老翁傷勢可好了?”

諸葛邪道:“有令侄在,已經大好了。”

皇甫鋒道:“夏侯氏之槍非安之能敵,還需早作防備。”

諸葛邪問道:“夏侯氏?”

皇甫鋒捋須道:“我僅猜測而已,只因夏侯氏的龍湊槍法,天下幾無敵手。”

諸葛邪道:“愚弟理會得。”

說着,軍中醫官已來,親兵放下酒碗而退到賬外。

醫官拱手道:“下官參見將軍,不知有何差遣?”

皇甫鋒指着酒罈道:“此有屠蘇一罈,你且驗來。”

醫官遵命,開封驗酒,驗罷才道:“正是屠蘇。”

皇甫鋒拿起酒碗,倒上酒,嚐了一口,說道:“此酒不差,不知價錢幾何?”

諸葛邪道:“十四文一斤。”

皇甫鋒點點頭,問醫官道:“疾醫以爲如何?”

醫官道:“此價不欺人,酒中諸般藥材如大黃、白朮、防風、烏頭也非賤物。”

皇甫鋒屏退醫官,對諸葛邪道:“軍中無餘財,賢弟且幫爲兄採買六萬斤,可好?”

諸葛邪道:“小弟願效犬馬之勞。”

告辭皇甫鋒,諸葛邪駕車回京,見遠處軍帳連綿,各據地勢,又有大隊兵馬執旗而動,心道:“義兄倒會整軍。”揮鞭喝一聲,驅馬而去。

天氣轉冷,諸葛邪已穿上綿衣。今日老翁傷愈要走,他送上綿衣、皁靴。老翁閒來活動筋骨,也教了他幾招大擒拿手,見他孝敬,送的綿衣、皁靴恰逢其時,又合身、合腳,很是喜歡,便穿了去。

諸葛邪只恭送到門外,見老翁走遠,才收起笑臉。

老翁走到街口,望了望身後,拐進巷子,見前邊一個乞丐,赤着腳,伸着破碗向他乞討。老翁未作理會,匆匆而去。

一富家子手中牽着一條黃狗,也轉入巷中,乞丐忙上去乞討。

富家子放了兩枚銅錢在乞丐破碗中,聽了乞丐細語之後,又往前而去。這富家子乃是無孔不入錢空所扮,那黃狗正用來追蹤老翁氣息。原來,諸葛邪給老翁的衣、靴上面早染了氣味。

等郭槐回報消息後,諸葛邪忙去找杜雲,到杜家一問才知他已出了門。諸葛邪掐指一算,又往謝家去,卻得知謝嬋和朱頊往城北賞梅去了。

日照山川,北風意冷,城牆之上,杜雲倚着女牆往外眺望。城外龍藏浦潺潺而流,浦水中有寒鶴捕魚,水邊草木凋零,稀疏的樹葉掛在風中。一條直道往北,道旁有一片梅林初開紅蕊,甚爲奪目。梅林邊有兩人駐足,指點梅花,男子一襲白衣,女子一身紅裳,相得益彰。那男子正是朱頊,而女子則是謝嬋。原來杜雲去謝家尋謝嬋,恰逢他兩人出門,於是尾隨而來,見此畫面,不覺傷懷。

杜雲從衣袖中取出玉笛,嗚嗚而吹,聲音遠去。謝嬋聽見笛聲,對朱頊道:“此笛聲恰合這北風,有些淒冷。”

朱頊笑道:“我倒覺得這笛聲恰合這流水,有無期之情。”

杜雲正吹笛,忽聽得一人腳步聲,忙停下笛聲,轉頭來看,卻是諸葛邪。只見他手中提着一壺酒,漫步而來,一邊指天吟道:“風吟草木殘,鶴唳龍藏寒,手提千日醉,放愁天外天。”

諸葛邪將酒壺塞子打開,遞給杜雲。

杜雲一笑,拿着酒壺飲了一口。那酒順喉而下,直熱到心頭。杜雲又將酒壺遞還給諸葛邪。

諸葛邪接過,也飲了一口,望望城外,讚道:“好酒!”

杜雲道:“你怎知道我在此?”

諸葛邪道:“我能掐會算,自然知道。”

杜雲咧嘴而笑,搖頭道:“不必自誇,定是在謝家問了阿嬋去處。”

諸葛邪張目看看他,說道:“喝了此酒,倒聰明許多。”

杜雲嘆道:“阿嬋已心有所屬。”

諸葛邪道:“天意難料,且莫談兒女私事,郭槐已查到那使槍者的下落。”

杜雲道:“哦,那該如何行事?”

諸葛邪看他意興闌珊,說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請殷淵源以抓捕刺客爲由,領宿衛圍攻那人住處,就地格殺。”

杜雲驚訝道:“如此,豈非有如濫殺?不妥。”

諸葛邪道:“中策請蔣賊捕帶捕快前去抓捕,以捕快之力自然抓他不住,而讓其逃脫。再全城通緝,讓他難以公然入城,可保得你一時安穩。”

杜雲皺眉道:“下策如何?”

諸葛邪道:“你前去挑戰,我收買市井無賴暗中用連弩射之,此計頗爲兇險。”

杜雲問他道:“你不去麼?”

諸葛邪把頭搖得撥浪鼓一般,說道:“此策不智,去了徒添累贅。”

杜雲道:“那便用中策吧。”

諸葛邪點點頭,又望向城外,飲一口酒,說道:“不如去城外與表妹相見。”

杜雲搖搖頭道:“任其自然吧。”

諸葛邪道:“天意殊難料,謀事在乎人。”

杜雲拿過酒壺來,喝了一口,說道:“愛憎之情豈強求可得?”

諸葛邪不以爲然。

城南一個小院中,老翁向夏侯泓道:“公子,外面來了許多衙差。”

夏侯泓道:“他們意欲何爲?”

老翁道:“老僕不知,似乎是衝我等而來。”

夏侯泓道:“走便是了,不要與之爭執。”

兩人施展武藝,逃出小院而去。

冬日裡,杜家後堂中,太傅和諸葛甝正坐在胡牀上弈棋。胡牀又稱交椅或馬札,冬日地上溼冷,是以高坐。旁邊燃着炭火,火上煮着茶水,門半掩着,外面滿地雪。一小廝在旁邊垂手而立,侍奉茶水。

太傅執白先行,兩人陳兵邊角,割劃疆域。諸葛甝忽落一黑子在天元,卻引得太傅來圍。戰至中盤,兩人對壘搏殺,太傅終於兵圍諸葛甝於棋盤中央的一塊棋子,形勢似乎大妙。

諸葛甝說道:“牛鼻子何必處處與我爭鋒,想要憑此一擊取勝,未免有些自大。”

太傅捋須笑道:“某既先手,何必讓步?大貓敢染指天元,恐是畫地爲牢。”

所謂牛鼻子、大貓,不過是兩人互相取的綽號。只因太傅杜悊入仕之前修道,常梳個道髻,慣稱牛鼻子。而諸葛甝的甝字本是兇虎之意,卻被杜悊戲稱大貓。

諸葛甝執子在手,說道:“牛鼻子既知是畫地爲牢卻還跟來,舍大而就小,圖這虛功何益?豈不聞:‘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太傅不以爲然,說道:“‘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此言看來不差。”他所說的乃史記中言,意思是守法持正的人被世人輕侮,而貪奢僭越之輩反而神氣活現。他是棋盤上論英雄,以正道自居,反奚落諸葛甝逾越規矩,唯利是圖。

諸葛甝不與他逞口舌,悄然在外圍左上角落子,補上一處缺口。

太傅不應他子,反在中央着棋乘勢合圍,然後端起茶杯來大大飲了一口。正悠然自得,眼見諸葛甝又在左上角白棋所控之地行了一步棋,他差點噴出茶水來。原來那子恰好落在要害,竟不覺間使內外黑棋成夾擊之勢,將角上的白子陷於死地。太傅暗責自己大意,忙放下茶杯,跳子以求脫身,一邊對諸葛甝說道:“大貓想要暗度陳倉?”

諸葛甝搖頭道:“非也,是圍魏救趙。”又落子去擋。

太傅豈會信他:“休要瞞我,你這奸詐之徒!”正捏子在手,忽聽門外有家丁大聲稟報:“主公,太子府差人送來寒瓜。”

太傅盯着棋局,朝門口的家丁打了打手勢說:“知道了。”示意他退下。

那家丁卻又稟道:“還有中都督陸馥求見主公。”

太傅問道:“誰?”

家丁道:“中都督陸馥。”

太傅看了諸葛甝一眼,對家丁說道:“請他到偏廳稍候。”家丁稱是而去。

太傅屏退小廝,問諸葛甝道:“他來作甚?”

諸葛甝搖頭道:“未可知。某料想此次趙軍南犯,陸馥必然出鎮合肥,朝中以太傅爲尊,怕是有所求。”

太傅道:“江東士族休慼與共,朝中有朱、顧、張等人,又何必求我?”

諸葛甝:“想必有江東士族不可爲之事。”

太傅道:“大貓在此閒坐,我去去就來。”

諸葛甝道:“牛鼻子請自便。”

太傅到堂屋會客。

陸馥入堂拜見已畢,在客位上坐了,家丁奉上茶水。

太傅問陸馥道:“中都督此來所爲何事?”

陸馥笑容滿面,說道:“不才特來向太傅求婿。”

太傅訝異道:“哦,中都督屬意犬子?”

陸馥道:“太傅三子安之,允文允武,若能得此佳婿,實我陸家之幸。”

太傅道:“犬子尚未及冠,倒是承蒙中都督美意。”

陸馥面色有些難看,說道:“莫非太傅不屑與鄙人結親?”

太傅道:“豈敢,只是中都督來得突然,杜某未及思量。”

陸馥面色好看些,擠出笑臉道:“鄙人確實唐突,太傅莫怪。”

太傅道:“杜某二子遙之已及冠,卻未娶親,只是尚無官身。”

陸馥道:“太傅願以遙之與我爲婿?”

太傅道:“只怕難入中都督眼。”

陸馥笑道:“豈會,難得有如此至孝之人,至於官身,儘可舉孝廉入仕。”

太傅捋須道:“既如此,等犬子回來,我命他往賢弟家中拜會便是。”

陸馥拱手道:“謝太傅賞識。”

送走陸馥,太傅往後堂去見諸葛甝,將此事說來。

諸葛甝道:“此事殊不簡單,陸馥不挑女婿,只盼與你結親。”

太傅道:“那要拒絕於他?”

諸葛甝道:“倒也不必,陸家聲名顯赫,可算門當戶對,不如去宮中探探聖意。”

太傅點點頭。

杜雲到回家,從廊下過,聽見仲兄杜遠房中傳出聲言,他內力好,倒聽得真切。

杜遠道:“阿父,孩兒駑鈍,怎好與陸家結親?”

杜雲一聽,忙停下腳步。

太傅道:“中都督尚且不嫌棄,你也無需妄自菲薄。”

杜遠道:“可是,孩兒已有意中人。”

太傅道:“是花太醫之女花仁?”

杜遠道:“正是。”

太傅道:“花家雖好,卻非名門,你莫要誤了終身。”

杜遠道:“阿父,孩兒素無大志,此生非花仁不娶。”

太傅道:“不得胡爲!”又溫言道:“他日,你大可娶花仁爲妾。”

杜遠道:“這……”

太傅道:“你若要忤逆,爲父便將你逐出家門。”

杜遠語帶惶恐,言道:“孩兒不敢。”

杜雲趕緊走回自己房中,愁眉不展,心道:“怪哉,怎會與那陸家結親?如此一來倒成全了清風。”心念所及,不禁脫口而出:“莫非,是清風所爲?”

杜雲來到諸葛家,還未進後院便聞到一股肉香,走進院子中,見諸葛琴、諸葛邪、謝嬋三人圍坐在亭子裡煮東西吃。院子中玉樹瓊枝,白雪鋪地,寒風吹來,嗚嗚作響。三人見杜雲來,都朝他招手。杜雲欣喜不已,忙去到亭中,一看,原來三人正在用釜烹羊肉。釜下炭火暖人,每人各坐胡牀,面前一張木案,案上以漆盤盛着羊肉、柚瓤,以觴盛酒,還各有一青瓷瓶插着梅花,十分雅緻。

略作寒暄,諸葛邪起身去屋中搬了椅案來,靠近謝嬋旁邊騰了個空位,給杜雲坐下。諸葛邪笑道:“若再來一人,這亭中就坐不下了。”

諸葛琴道:“還有誰?公主是不會來的。”

杜雲聞見淡淡的香味,轉頭看謝嬋,見她穿着胭脂色錦袍,上邊繡着鳳鳥、流雲,肩上披着白狐裘,白嫩的耳垂上掛着翠玉耳環,腳上穿一雙麂皮靴。而諸葛邪穿着灰白麻衣,層層疊疊。諸葛琴穿着花青錦袍,上邊繡着雙魚,外邊一件黑色披風。他自己則穿着玄色長袍,腳下一雙皁靴。

諸葛邪用箸從釜中夾了一塊羊肉放進杜雲案上的盤中,又給他倒上一觴酒,說道:“安之請嘗這羊肉。”

杜雲謝過,用小刀切了塊肉吃,又喝了口酒,真是緩和。意興上來,笑着對諸葛邪道:“怎不請花世醫來?”

諸葛邪咧嘴道:“何須請她?”

杜雲先給衆人拱拱手,說道:“今日倒想請諸位評評理,也不知當說不當說?”

諸葛邪狐疑的看着他,諸葛琴道:“這裡並無外人,但說無妨。”

杜雲看看謝嬋。

謝嬋看他眼神,問道:“安之何以如此看我?”

諸葛邪道:“表妹不要說將出去。”

謝嬋道:“那是自然,何事這般緊要?”

杜雲道:“今日中都督到我家擇婿,選中家兄遙之。”

諸葛邪一聽哈哈大笑,眼淚都笑出來了。

謝嬋愕然道:“此事並不奇怪。”

諸葛邪一手捧腹,一手搖着,笑道:“我知安之懷疑。”

諸葛琴道:“安之莫不是以爲清風使了詭計?”

杜雲道:“若不是他,中都督怎會去我家擇婿?”

諸葛邪搖着手道:“此事絕非我所爲,安之誤會了!”

杜雲皺眉道:“當真?”

諸葛邪笑道:“雖不是我所爲,不過天助我也。”

諸葛琴道:“確實不簡單,陸家從不與北方士族聯姻。”

謝嬋恍然,心道:“安之怕我將此事說給朱頊。”

諸葛邪道:“依我看,中都督是怕將來戰事不利,所以想牽連太傅。”

諸葛琴搖頭道:“即便水戰失利,朝廷依舊要倚仗揚州水師。”

諸葛邪道:“莫非是想借重太傅之力,與其他江東士族爭衡?”

諸葛琴道:“戰事若勝,陸家必定炙手可熱。”

諸葛邪點頭道:“謝家也是如此。”

杜雲看看謝嬋,見她若有所思。

諸葛邪笑着對杜雲道:“此事非我使計,代我向令兄賀喜。”說着,以小刀插一塊羊肉來吃,嚼得津津有味。

杜雲看着他道:“我有此懷疑,不知花世醫是否有同感?”

“啪”,諸葛邪手中的小刀掉在案上。

皇宮式乾殿中,太子司馬丕請皇帝安。皇帝問他道:“近日讀什麼書?”

太子答道:“兒臣讀了尚書之《牧誓》、《武成》。”

皇帝問:“孟子曾言:‘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你以爲其言如何?”孟子的意思是:我對於《武成》這一篇書,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頁罷了。仁人在天下沒有敵手,以周武王這樣極爲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這樣極不仁道的人,怎麼會使鮮血流得來可以漂起木棒呢?

太子道:“兒臣以爲孟子之世,列國相侵吞,生靈塗炭,百姓無寧日,爲君者無有似《武成》所言之仁者。戰者無仁君,然而廓清宇內,非戰不可,以婦人之仁而使國破,百姓累骨者小仁也,不足爲君。”

皇帝道:“好一個戰者無仁君!”

太子下拜道:“兒臣失言。”

皇帝道:“爲君者需體察民心,順民心所向,則仁者無敵。今趙國欲南犯,而民心思安,朕保國安民,以戰抵侮,焉能說不仁?”

太子惶然道:“兒臣知錯了,請父皇恕罪。”

皇帝道:“起來吧。”

太子起身來,垂手而立。

皇帝道:“聽說你送去寒瓜給太傅?”

太子道:“是,太傅乃兒臣舅父,又爲兒臣之師,些許年節之物,聊表寸心而已。”

皇帝點點頭。

內官來稟:“陛下,二皇子敬獻白鶴兩隻。”

皇帝道:“何故要擒鶴來獻?”

內官道:“二皇子見城中有飢寒者,乃設粥棚於府前,施與衣、粥,貧者感其恩,卻無以爲報,是以擒鶴來獻。二皇子以爲府中衣食皆出自內庫,乃陛下恩德,才送鶴入宮來獻。”

皇帝嘆道:“弈兒真仁孝也。”

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九章 名重京師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
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九章 名重京師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蠻荒之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十六章 貪吞之陣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