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

柳葉莊豈會讓桓溫空等?早派弟子往九宮山報信,請回皇甫清。

這日,陰雲四集。屋中煩悶,桓溫站在廊下,擡頭看天,心想午後必有大雨。

一隨侍穿過庭院月門,快步走至階下,躬身稟報:“大將軍,皇甫先生回來了。”

桓溫眼睛一亮,說道:“哦,在哪?”

隨侍說:“尚在橋外。”

桓溫看了看自己衣襟,還算得體,正了正玄冠,提起袍裾,走下臺階。對隨侍道了聲“快快相迎”,往院外而去。

走出玄宴宅,來到花圃前,見皇甫清等三人已走在木橋上。桓溫迎過去,後面還跟着那個侍從。

皇甫清在橋頭止住腳,見桓溫作揖道:“哎呀,明之兄,桓某有禮了,有禮了。”

皇甫清略微欠身,還禮說:“大將軍何必多禮?”說起來,他只比桓溫年長八歲。

桓溫直起身子,謙辭道:“明之兄還是稱我元子吧,如此最爲順耳。”

皇甫清打了個哈哈,說道:“江陵一別已有數載,元子音容不減,卻更顯衝爽。”

桓溫擺手作謙,瞧見皇甫清身後有一白眉老者、一玄衣弟子。那老者身着葛布道袍,髮髻上簪着一根銅簪,雙目炯炯,丰神英毅。桓溫擡手指向老者,問皇甫清說:“這位老先生是……”

皇甫清說:“哦,我尚未引薦,這位是九宮真人。”

桓溫年輕時四處求學武藝,也曾去過九宮山,卻被趕出山門。只因其不收官宦子弟,免得招惹麻煩。九宮真人聲名,早就耳聞,如今近在眼前,他忙拱手說:“久聞真人大名,如雷貫耳,不想今日竟有幸得見。”

九宮真人卻不搭理,“哼”一聲,對皇甫清說:“明之賢弟,我不欲與俗輩同處。”

桓溫聽了,臉色尷尬。

皇甫清對身後玄衣弟子說道:“還不送真人去別院歇息?”

玄衣弟子拱手稱是,對九宮真人說:“先生有請。”

九宮真人也不多禮,轉身而去。

桓溫目送九宮真人遠去,纔對皇甫清說:“明之兄,不知桓某哪裡得罪了九宮真人?”

皇甫清說:“元子不必自責,我這位道友性情古怪。走,快些入屋敘話。”

兩人回到宅中,對面而坐,案上添好茶水。桓溫直說:“想必明之兄已知我爲何來此。”

皇甫清說:“家人早已告知,元子欲滅鬼府,也算江湖幸事。”

桓溫面帶喜色,說道:“那兄長可否施以援手?”

皇甫清說:“柳葉莊與鬼社無冤無仇,卻不便出手相助。”

桓溫聽了,又皺眉道:“兄長爲江湖所敬仰,若不出手,桓某又能倚仗誰人?”

皇甫清捋須說:“皇甫家素來懸壺濟世,於江湖中稍有清譽。隱居於此,也只爲避免禍端,怎能多事?”

桓溫說:“明之兄方纔所言,消滅鬼府乃江湖幸事,卻又想置身事外,豈非自相矛盾?”

皇甫清說:“我雖有心,卻不可壞了門規。”

這句話倒是言猶在耳,桓溫說道:“兄長還記得教我劍法之事?”

回想當年,桓溫的師父跛腳仙失蹤之後,他也被丹仙派趕下三清山。學武未成,又多番碰壁,好不容易來到柳葉莊,求諸皇甫清之父玄宴先生門下。

玄宴先生也曾對桓溫說過這話,願收他學醫,卻不願教其武藝。只因皇甫家的劍法概不外傳,此乃門規。

架不住桓溫軟磨硬泡,玄宴先生才讓他和玄衣弟子一齊學武。然而那些玄衣弟子所學劍法並非正宗,與皇甫家的子弟想比更顯粗淺。越是嫡系,越能窺見秘籍,且除卻劍招,還有內功心法。

桓溫天資聰穎,又有丹仙派的根基,不出一載便將玄衣弟子所習武藝盡數學成。他本是世家子弟,性情高爽,所以與皇甫清交上朋友。

彼時皇甫清已與柳葉成婚,但玄宴先生嫌柳葉是蠻女,又工於使毒,就讓他們居於別院。唯獨孫兒皇甫彪最惹他喜愛,白日留在玄宴宅,用過晚飯才送回別院。

桓溫待在玄宴莊日久,留意到一個人——摯先生。此人只隨玄宴先生學醫,武藝粗淺得很。與人交談時總是和顏悅色,不經意間又會對桓溫出言譏諷,說他這等世家子弟,焉知寒門疾苦。每每瞧見皇甫清夫婦,其眉間卻藏着一絲幽怨,眼神中似乎帶刺。

這種眼神桓溫在對着鏡子的時候也曾見過,是恨,是藏在心中的恨。恨殺父仇人,恨自己無能爲力。於是,他比別人更刻苦習武,更尊敬玄宴先生,更交好皇甫清。

摯先生行事變得神神秘秘起來,有一次,桓溫見摯先生用手兜着袖囊。他笑問摯先生:“摯兄袖中藏着何物?”

摯先生眼神不定,擠出笑容:“不過是些草藥。”

桓溫說:“這草藥想必有些貴重。”

摯先生說:“玄宴莊的藥多半是上品,非貧家可用。”也不多待,一邊告辭,一邊回房去。

到了晚上,摯先生打着燈籠出門,說是去捕捉蟾蜍。

農田裡傳來蛙聲,田邊有草廬,透着燈光。

桓溫跟蹤摯先生,走到草廬窗邊,小心朝裡邊觀瞧。只見摯先生坐在蒲團上,面前燒着炭火,炭火上一口小鍋,正翻炒着什麼。氣味透出窗外,聞在桓溫鼻子中,分明是藥。

摯先生用鍋鏟炒出“沙沙”聲,嘴中喃喃細語:“定叫你死得不明不白。”

“叫誰死得不明不白?”門外忽然傳來聲音。

摯先生驚得鬆開鍋鏟,瞧一人走進屋來,卻是桓溫。他忙起身,握着拳頭問:“你,你怎麼來了?”

桓溫笑道:“夜裡有些悶熱,小弟出來吹吹涼風,見此處有燈光,不想是摯兄。”

摯先生聽了,說道:“哦,原來如此。我作些藥灑在田裡,引蟾蜍來吃,定叫它死得不明不白。”

桓溫說:“摯兄就不怕這藥被田雞吃了去?”田雞就是青蛙,《說文》有言:“蘇俗謂之田雞,揚州謂之水雞。”

摯先生嘆氣說:“哎,就因田雞聒噪,害得蟾蜍都避而不見,所以要用燈火驅趕。”聞到一些糊味,又坐下來,用鍋鏟翻炒兩下。

桓溫說:“聽來倒也有趣,不如我在此作陪。”說着,撿了個蒲團,在炭火邊坐下。

摯先生拍了拍他肩膀,說道:“這藥一時半會可炒不好,你明日還要習武,還是早些回去歇息。”

桓溫點了點頭,說道:“摯兄說得是,那小弟就不奉陪了,告辭。”說罷,起身離去。

過了一些時日,又是傍晚,天色尚白。皇甫彪被一玄衣弟子牽着小手,送去別院,途中遇見摯先生,手裡提着一小壇酒。

玄衣弟子躬身道:“摯師兄。”

摯先生看皇甫彪也跟着躬身,小臉蛋可愛得很,眉眼像極一個人,笑着說:“師弟是要去別院?”

玄衣弟子說:“正是,送彪兒回去。”

摯先生說:“我正想邀明之飲酒,與你同去如何?”

玄衣弟子覥着臉說:“師兄既有好酒,怎不送些給我嚐嚐。”

摯先生說:“你嘴上不嚴,若被師尊知道,我豈非挨板子?”

玄衣弟子說:“師兄放心,我定不會吐露半個字。”

摯先生說:“待明日我送一罈就是。”

玄衣弟子眉開眼笑,說道:“師兄先請。”讓他先行。

來到別院,此處幽靜,樹木掩映,不時聽見黃鸝鳴叫。廊下有兩人下棋,正是皇甫清和桓溫。

皇甫清眼見桓溫要提他棋子,忙用手止住道:“且慢,且慢,方纔這一步我下錯了。”

桓溫說:“誒,明之兄,悔棋可非君子所爲。”

皇甫清說:“就此一次。”

桓溫搖頭,捻起皇甫清的白子,玉質溫潤,說道:“這可不行!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

皇甫清說:“罷了,少幾粒子,也不見得輸。”耳聞腳步聲,轉頭瞧見玄衣弟子和摯先生送了皇甫彪回來。他站起身來,眼中露出稀罕,走下臺階相迎,說道:“師兄怎麼來了?”

摯先生瞧了桓溫一眼,微笑着對皇甫清說:“好久未與你下棋,今日攜酒而來。”

皇甫清請他入內,說道:“快,快,師兄請進。”

摯先生說:“不必了,就在這廊下飲酒也好。”又蹲下身來,摸摸皇甫彪的臉蛋,說道:“彪兒,你想喝酒麼?”

皇甫彪看着他手中小酒罈黑不溜秋的,搖了搖頭。

玄衣弟子也不多待,告辭而去。

皇甫清對皇甫彪說:“彪兒回房去。”

皇甫彪點頭稱是,獨自回房去。

皇甫清拿蒲團請摯先生坐,一邊說道:“師兄要飲酒,又何必自己帶來?我這屋中自有美酒。”

摯先生說:“不過是聊表寸心而已。”

桓溫從屋裡拿來三個酒杯,置於案上。在皇甫清身側靠後而坐,說道:“今日有口福了。”

摯先生斜視桓溫,說道:“我與明之飲酒,與你何干,還不快走?”

皇甫清賠着笑說:“師兄莫怪,元子少年老成,也算得吾輩中人。”

摯先生“哼”了一聲,說道:“讓你飲酒也罷,可別不禁醉,若被師尊知道了,只管挨板子。”

桓溫將手搭在嘴邊,低聲說:“小弟常常偷來此處飲酒,只說與摯兄知道。”

摯先生嗤笑道:“你這饞蟲。”說罷,揭開酒罈,一股酒香竄出。給三人的酒杯斟滿,說道:“請。”

桓溫等他們先拿,這才端起酒杯,卻聽皇甫清說:“這酒中似乎入了藥。”他停杯看向摯先生。

摯先生面色如常,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皇甫清,說道:“是有些補氣的草藥。”說罷,仰頭飲盡杯中酒。

於皇甫家而言,藥酒並不稀奇。看摯先生一飲而盡,皇甫清哪會懷疑,也飲一口,說道:“這酒雖烈,卻有些許苦味。”

摯先生說:“明之嫌我酒差?”

皇甫清說:“豈敢,豈敢。”將酒喝完。

摯先生又看向桓溫,問道:“元子怎麼不喝?”

桓溫捂着肚子說:“不巧,尿急,容我去去再來。”說着放下杯子,小跑着去了。

皇甫清看着他背影,搖了搖頭。

摯先生冷笑一聲,對皇甫清說道:“此人哪裡老成,一紈絝子而已。”

皇甫清說:“師兄,趁着天色,你我對弈一局。”說着,將棋盤上的棋子放入棋碗中,黑白分明。

摯先生給彼此的酒杯中斟滿酒,待他清掃棋盤,說道:“你我飲完此杯,再廝殺不遲。”

皇甫清端起酒杯,敬道:“好,師兄請。”

兩人將酒飲盡,皇甫清卻說:“我棋藝不精,師兄可讓我。”

摯先生面帶微笑,說道:“我向來都是讓你的。”

於是,皇甫清執白先行,佔據下角邊星。守角畢,皇甫清又在摯先生一方掛角。

摯先生眼神中似乎帶刺,並一子。

正下着,有人從身後走來。摯先生忍不住回頭看,廊下一藍衣女子,容貌姣好,正是柳葉。身後跟着一人,則是桓溫。

摯先生捏着棋子的手不禁發虛,棋子掉在竹蓆上。他起身來,抱拳道:“柳葉。”眼中又變得溫柔。

皇甫夫人說:“原來你們在飲酒,怎不叫我?”嘴角帶着一絲笑意。

摯先生說:“這酒太烈,我等男兒飲也就罷了。”

皇甫夫人走過去,端起桓溫那杯說:“我倒要嚐嚐。”

摯先生臉色大改,眼看她將酒杯放到嘴邊,忙說:“慢着!”

皇甫夫人嗅了嗅,問道:“怎麼?”

摯先生說:“這酒你喝不得。”

皇甫夫人說:“摯郎是怕我醉?”

忽然,皇甫清“哎呦”一聲,捂着肚子,皺眉道:“腹中好痛。”又覺頭暈目眩。

皇甫夫人一看,瞪着摯先生說:“這酒有毒。”

摯先生半點不懼,反而發笑:“哈哈,終歸瞞不過你,這酒中確實下了劇毒。”

皇甫清擡頭看他,驚訝道:“你,你,爲何要如此啊?”

摯先生換了一臉戾氣,對着皇甫清切齒道:“若非你,柳葉本是我的。你害我好苦!”眼中泛紅,竟閃着淚光。

皇甫清看他,又看看柳葉。

皇甫夫人說:“你,解藥在哪?”

摯先生說:“解藥早被我服下,沒有了,哈哈……”苦中帶笑,一邊往階下奔逃。

桓溫趕過去,兩腳把他踢倒,摁在地上。

摯先生也不掙扎,擡着脖子說道:“快放了我,否則彪兒性命不保。”

桓溫說:“別聽他的,不過是虛言恐嚇。”

摯先生說:“哼,你怎麼知道我方纔沒在彪兒身上下毒?”眼睛卻瞧向柳葉,卻見她已蹲下身子,從袖囊中取出一個小葫蘆,給皇甫清服藥。

皇甫清嘗在嘴裡一股香甜,不知葫蘆裡是什麼蜜露。

摯先生大嚷:“不必救他了,無藥可救。柳葉,還是去看看彪兒吧。”

皇甫夫人臉色鎮定,對皇甫清說:“夫君莫怕,我有解藥。”

摯先生說:“你哪來的解藥,怎會有解藥?”

皇甫夫人說:“雄黃味苦、星宿鹽無色無味、花蟾之毒可使人昏厥。”

摯先生聽了,愕然說:“你怎麼得知?”雄黃雖能殺人,但用在此處只爲掩人耳目,真正難解的是星宿鹽,其被西羌帶入漢地,少有人知。

皇甫夫人說:“多虧元子相告。”

原來,桓溫曾跟蹤摯先生,看他回房,從袖囊中取出一些石頭,並非什麼草藥,倒是與師父跛腳鍊丹所用的藥石相似。因此疑心大作,暗自偷取了一些,不敢叫玄宴先生知道,便先拿給皇甫夫人過目。一看才知,其中有毒。只是這些石頭未加以提煉,尚不足入藥,所以並未打草驚蛇。

摯先生轉頭瞪着桓溫,滿是恨意。

桓溫被他目光刺得脊背發涼,對皇甫夫人說道:“此人罪大惡極,留他不得!”說着,擡起右手,掌尖直指摯先生咽喉,有如劍招。

皇甫夫人喊道:“不要,切莫殺他。”

桓溫這才住手。

摯先生眉間帶苦,嘴邊卻帶笑,說道:“柳葉,尚還留情。”

皇甫夫人扶起皇甫清,對桓溫說:“你先將他關起來。”

桓溫看皇甫清臉色發白,一言不發。只好答應,將摯先生押回玄宴宅,先關起來。

及至皇甫清好轉,玄宴先生要清理門戶,無人敢爲摯先生求情,反而只有桓溫求玄宴先生饒他不死。

玄宴先生活人無數,終歸心軟,將摯先生鞭笞一頓,逐出師門。

此後,皇甫清承桓溫的情,教了他不少劍招,不過礙於門規沒教他心法。所以桓溫雖劍法大進,然而沒有行氣的法門,每每要出快招時腳下便有所窒礙。

而今想來,皇甫家也並非緊守門規。桓溫對皇甫清說:“即便兄長不親自出手,也該設法相助。”

皇甫清捋須說:“好吧,就讓安之和小女召集江湖好手,助你除惡。”皇甫魚已嫁給杜家,照理說也算不得有違門規。

桓溫心想:“那些玄衣弟子未必敵得過江湖好手,只需重賞,必有死士。”說道:“不論誰殺賊人,我皆有重賞。”

在柳葉莊住了月餘,桓溫離別返回江陵。

至秋,豫州傳來消息,降將張遇復叛,佔據許昌。謝尚與姚襄併力攻之,欲打開北伐道路。

江陵,大將軍府,後堂之內。桓溫手拿已付畫卷,看上面山石草木,中間一條小道。他對下首站着的人說道:“先生果然善畫,地形一目瞭然。”

這人油頭粉面,看不出真實年紀。穿一襲月白羅衫,鑲邊繡着菊花,手持一柄玉骨折扇,正是不浪生。他眉毛一挑,朝桓溫拱手說:“謝大將軍讚賞,在下所求,不知是否已備妥?”聲音略顯婉轉、尖細。

桓溫清了清嗓子,笑道:“那是自然,桓某又豈會食言?”對身邊侍從說:“去,命他們進來!”

侍從得令,走出堂外,不一會兒領着三人進來,個個威武雄健。

這三人瞧着不浪生,眼中皆藏着懼意。但將令難違,又收了不少錢財,只好硬着頭皮來見。

不浪生打量三人,走到一面色似鐵,燕頷虎鬚者跟前,笑道:“此壯士正合我意。”

豹頭環眼者看他笑得竟有些嫵媚,心中咯噔作響。其餘兩人則臉色和緩,暗道僥倖。

桓溫說:“先生若能替我行刺鬼社首領,再多賞賜也無妨。”

其餘兩人聽了,又忐忑起來。

不浪生說:“在下不好殺人,恕難從命。”

桓溫點了點頭,說道:“也罷。”

不浪生說:“若無他事,在下告辭。”

桓溫拱手說:“先生請便,後會有期。”

不浪生牽着那壯士出門而去,雖然那壯士腳下有些躊躇。剩下兩個壯士如釋重負,竟露出喜色。

及至霜降,豫州又有消息,苻健派步騎兩萬救援張遇,趁晉軍疲敝,與之在穎水誡橋交戰,謝尚大敗,折損一萬五千人,無力再戰,不得不退兵。姚襄見疑兵四起,捨棄輜重,掩護謝尚撤退。殷浩見北風漸起,天時不再,隨之退兵淮南,駐紮壽春。

桓溫去信朝廷,以爲殷浩多謀少斷,貽誤戰機而致兵敗。請朝廷依律責罰,並自請統兵北伐,收復舊都。

朝廷言罪不在殷浩,將謝尚交由廷尉治罪,罷豫州刺史,降爲建威將軍,移鎮歷陽。又因天將入冬,北伐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冬日,周撫派船送來藤甲,連南中的蠻兵也一併前來。桓溫去信時曾說得明白,三百蠻兵穿着藤甲而來,則無所謂合不合身,另多備一百領藤甲以作他用。

皇甫魚召集了四十名江湖好手,由桓溫賞以重金。

桐柏山外,桓熙早紮下營寨,距離地圖所畫的路口不過十里。赤旗飄拂,一百蠻兵,五十名燕國士兵,並五十匹馬,由夏侯叔侄帶領,作爲先鋒。江湖好手中輕功上佳者爲斥候,刺探敵情。餘者隨杜雲夫婦居中策應。他們倒沒用馬,只帶了幾頭驢,馱着氈帳。後軍由胡不二率領,除卻兩百蠻兵,還有親軍、旗鼓、醫生、牧夫,加起來又有近百人。護着許多牛、驢,牛充作軍糧,驢則馱運輜重。胡不二此來是自告奮勇,九宮山的師叔被鬼社刺殺,還需討還公道。

桓熙坐鎮大營,負責接應,每日在牛背上搭着寒衣,着幾個士兵送往軍前,牛、寒衣、士兵,此三者者可穩定軍心。

此路由西而東,然後折向南。夏侯泓當先而行,沒騎馬。路上有過於崎嶇之處,連馬都要牽着慢慢走。他身穿藤甲,外面披着羊皮大氅,提一杆長槍在手。

走得遠了,不免發汗,命士兵們稍事休息。

一名蠻兵放下盾牌和角弓,半脫着羊皮大氅,只覺得山風吹來帶着寒意。從腰間取下水囊喝了兩口,又取下另一隻皮囊,揭開蓋子,聞了聞,露出笑臉。一股甜香撲鼻,裡面是蜂蜜。擠出一小口嚐了,沁入心扉。士兵都攜帶三個皮囊,一個水囊,一個蜜囊,還有一個皮囊裝滿肉乾。

夏侯怴看了看圖畫,對夏侯泓說:“泓兒,你看此處,正好設伏。”

夏侯泓湊近一看,兩山對峙,中間一道山谷,難以繞行。他說道:“諸葛征夫早有所預料,待斥候探過之後,再做定奪不遲。”

夏侯怴說:“那山谷中有水。”擡頭看了看,並無下雨的徵兆。沒有雨自然利於行軍,然而沒有水,又怕無以解渴。

休息罷了,復又上路。行出五里,有一斥候來報,尖嘴猴腮,正是七指鼠。他一身輕鬆,別說大氅,連藤甲都沒穿,只內着綿衣、外罩毛褐禦寒。脖子上繫着一塊黃布,與枯葉同色,用以蒙面。七指鼠臉上帶着笑,朝夏侯叔侄拱手說:“請賢叔侄止步,前邊山上有鬼社中人埋伏。”

夏侯怴說:“還真有埋伏,不知多少賊人?”

七指鼠說:“恐怕有五六十人。”

夏侯怴說:“這麼多,豈不傾巢而出?”

七指鼠說:“鬼社究竟有多少人,實也難料。”

夏侯泓說:“那便有勞鼠兄再探,我即可稟報後軍。”

七指鼠一聽,笑臉收個乾淨。想杜雲都稱之爲“七兄”,這人卻稱其爲“鼠兄”,好沒顏面。他道聲:“告辭,我去也!”話音未落,起腳已在丈外,身子倒縱而行,不久便消失在樹林之中。

夏侯泓滿臉驚訝,心想:“此人如此身法,真是冠絕江湖。”他不知七指鼠天賦異稟,並非只靠武學。

當下命令紮營,就在山腳下選了一塊開闊地,從馬背上卸下輜重。夏侯泓在絲帛上寫好消息,從竹籠裡取出一隻信鴿,將絲帛纏在其腳上,雙手捧上天去。這信鴿將飛回桓熙的大營,稟知此間情形。又命一蠻兵脫下負累,前去後軍報信。要知這荒山野嶺,最忌消息不通。

士兵們砍倒樹木,支起帳篷,蛇蟲鼠蟻皆不見。帳篷圍成一圈,好似圓陣。收拾乾柴,在帳篷圍成的圈內燃起篝火。

山頂之上,一茅廬裡也飛出鴿子,直往東去。

鬼府正堂之內,莫隱之站在下首,稟報童冥子:“童帥,有飛鴿傳書,官兵未入三泉谷,卻在谷外紮營。其斥候皆江湖中人,身輕如燕,難以擒獲。”

童冥子說:“是誰敢替官府賣命,與我爲敵?”

莫隱之說:“其人以黃巾蒙面,未能辨識。料想江湖上能號令羣雄者寥寥無幾,只怕是柳葉莊?”

童冥子說:“哼,不必多問,定是皇甫清所爲。待我收拾了這般嘍囉,再與之算賬!”

莫隱之說:“此番官兵有備而來,童帥不可輕敵呀。”

童冥子說:“前邊未能拿下敵軍斥候,不明其底細,你說戰還是不戰啦?”

莫隱之說:“這,眼下桓溫掌控南陽,我等不如避往別處。”

童冥子說:“還不是雪仙招惹於他,你這師父可知錯?”

莫隱之躬身說:“卑職知罪,願受責罰。”

一人戴着蒼狼面具,站起身來,朝童冥子拱手說:“童帥,我等自當與之一戰,料他數百兵丁,豈是衆死士之敵?”

童冥子用手指梳了梳腮邊鬍鬚,說道:“隱之,可使人趁夜襲營,定要抓個舌頭回來。” www● Tтkā n● ¢○

莫隱之拱手稱是。

轉眼黃昏,天色暗淡。矮坡上的士兵在帳篷五十步外樹樁上繫上絆繩,繩索上吊着銅鑼。又擡出竹簍,距帳篷十步之外,將裡面的東西灑在地上。

是夜,黑影憧憧,十數鬼社賊人沿着山坡過來。但見官兵營中火光,卻不見有守衛巡邏。

“嘡啷”,有人踢中銅鑼,心中不由得一驚。又聽見營中動靜,“嗖嗖”,箭矢飛過來,帶着火光。

火矢照耀之處,賊人顯出身形。接着營中大叫,又是一輪齊射。

爲首的賊人當機立斷,呼喊道:“快,殺進去!”衆人一聲不吭,即便有人中箭,直往帳篷衝去。

“哎呦!”這回有人叫出聲來。一跤坐倒,從鞋底上竟拔下一個鐵蒺藜。原來之前士兵從竹簍裡灑出的東西,就是鐵蒺藜,難怪沒人巡邏。

帳篷裡鑽出士兵,端着硬弩,隨着天空火矢的照耀,一排箭射出,賊人瞬間倒地。有兩個活口沖帳篷前,與士兵廝殺,亦被亂刀砍死。

一夜過去,已是正午,士兵們仍在帳篷裡呼呼睡覺,營外那十幾具屍首依舊擺着。山下道路上,支着十口大鍋,鍋裡還在燉着牛肉。幾名士兵看在一旁,這牛肉是昨日宰的,天氣寒冷倒也不會壞。

山谷之中,有三處泉眼,匯作涓涓細流。胡不二從泉水裡提起水囊,塞上木塞,看着細流遠去的方向,說道:“走!”

身邊親兵大叫一聲:“啓程!”

聽到號令,一衆蠻兵驅趕着牛、馬,繼續上路。

山頂,草葉上粘着血。杜雲身披重甲,立在崖邊,俯看谷中兵馬走動。

“鐺鐺”,雷摩柯用包鐵長棍敲了敲崖邊一塊籮筐大的石頭,他粗壯的身材,也穿下藤甲。看着一塊塊石頭,對杜雲說道:“這石頭滾落,也不知要砸死多少人?”

杜雲說:“死人還在其次,將挫我軍銳氣。”銳氣一減,即便有人增援,也少了戰意。他收到夏侯泓的消息,今日破曉便帶領江湖好手上山與鬼社中人廝殺,還好奪下這通道。

一陣風吹來,直透衣衫。雷摩柯不覺鼓了鼓真氣,心想:“這些賊人在此守着天寒,也真能忍耐。”就因夜裡要抵受天寒,這些賊人才虛耗內力,敵不過杜雲,棄此山頭而去。

小河邊,皇甫魚躲在樹後,正朝對岸張望。過了一會兒,一個黃巾蒙面的漢子,奔至河邊,縱身躍過小河。這河寬近兩丈,水雖不深,中間卻也齊腰。

腳方落地,“嗖”,後面一支箭射來,正中其背。漢子吃痛,腳下不停,鑽入這邊樹林。“啾啾”,傳來鳥鳴,漢子躲在樹後,側頭一看,是皇甫魚。

皇甫魚嘴裡叼着口哨,一個小葫蘆扔向漢子。

漢子將葫蘆操在手裡,不消問,是解毒的藥。看皇甫魚眼神示意,他點了一下頭,往樹林深處奔去。

再回頭來,又一個人躍過小河,輕鬆落在岸邊。他戴着鬼頭面具,額上畫有一隻蟾蜍,腳踩敗草,往樹林裡追。

進入樹林,忽見寒光閃耀,一女子挺劍刺來。

前襟距劍尖堪堪半尺,此人反應夠快,真氣聚於腳底,倒縱出三步之外,避開鋒芒,不由得心驚膽戰:“好快的劍!”腳方落地,“啪”,後背卻遭掌擊。氣血翻涌之下,一股血腥染得滿嘴。心知身後的人內力深厚,也不回頭,轉身便朝林外邊逃。哪裡能逃了?被女子擋住去路。他情急之下從腰側拔出匕首,只一招,手腕中劍,匕首掉在地上。然後脖子一緊,竟被身後的人提將起來。

身後的人制住其穴道,露出皺巴巴的臉,原來是田泯。他朝皇甫魚說道:“帶鱗的,走吧。”也不稱名道姓。

皇甫魚還劍入鞘,與田泯抓了俘虜回去。

給傷者診過脈,果然中毒,好在此行備下諸般解藥,救得性命。一經詢問才知,小河對岸的樹林裡埋伏有鬼社賊人,七指鼠中了暗箭,被其擄走。

斥候是不能再深入險地了,至於那俘虜死活不招,被夏侯叔侄押于軍前。

在河面用木頭架上橋,先鋒進入對岸的樹林中。當先者正是那俘虜,嘴裡塞着麻核,依舊戴着面具。被繩索捆住上身,牽在後邊夏侯泓手裡,就好像是在帶路。

“嗖”,一聲響,俘虜胸口中箭。他身子晃了晃,跪在地上,一頭栽倒。

夏侯怴鬆開弓弦,“嗚”,一支鳴鏑插在前邊二十步開外的樹幹上。

樹後的人藏不住,撒腿便逃,顯出身形。

“嗖嗖”,那人跑不多遠,背上中了三箭,撲倒在地。

夏侯怴身旁的幾個鮮卑武士擎着弓,正對那人倒地的方向,又從箭囊中抽出箭矢,撘在弓上,小心防範。

夏侯泓四處觀瞧一番,再無動靜。兩個蠻兵手持盾牌,當先而行。爲免得沉重,這盾牌並非大盾,只能遮住上半身。

走着,走着,左邊的人腳下一空,墜入陷阱中。

後邊的人趕緊上前,將他拉上來,一看,腳板都被刺穿了。他嘴中發出**,行不得路,只能扶上馬背,馱着走。

夏侯泓讓人牽出一匹馬來,卸下輜重,便要上馬。

旁邊的燕國武士上前說道:“郎君,還是讓我來探路!”

夏侯泓說:“不必了,你武藝不及我。”說罷翻身上馬,左手牽繮繩,右手橫槍,對夏侯怴說:“叔父,看好了!”

夏侯怴點了點頭,對左右說:“跟着他。”

左右武士拱手稱是。

夏侯泓揚鞭,低着身子策馬前去,後面有二三十名弓手奔跑跟隨。

忽然,頭頂樹上一張漁網罩下,夏侯泓快馬逃了過去,接着便聽見鳴鏑聲響。前邊又拉起絆馬索,馬失前蹄,夏侯泓滾落下馬背。他忙站起身來,見樹後殺出刺客,“鐺”,長槍撥開刀刃,直刺其面門。

刺客後退閃避。

夏侯泓所使乃虛招,一擡槍桿,晃過頭頂,朝身後撲下。

身後也有一刺客,剛要靠近,就見槍撲來,忙架刀格擋。“鐺”,刀刃磕槍尖。

夏侯泓長槍一收一送,指其胸口,待他沉刀防守,卻讓開面門。槍尖晃出銀光,又指他鼻尖。

刺客舞着刀退開兩步,用手一摸鼻子,竟多出一個孔來。還不及生氣,“嗖嗖”,幾支箭射到,釘在他身上。再站不穩,一跤跌倒。

另一名刺客發狠靠近,以免與夏侯泓離得遠了,成爲箭靶。然而靠近也難免一死,龍湊槍終是江湖絕頂,鬥得十餘招,被挑於槍下。

夏侯叔侄走出樹林,那名受傷的蠻兵卻死了,原來陷阱中的利刺塗有劇毒。若在尋常士兵看來,知道敵人用毒,必定膽寒。可南中的蠻兵本就使用毒箭,見怪不怪。草草將其埋在樹下,繼續趕路。

到了這桐柏山的深處,說是道路,其實沒有路,只見齊腰的枯草。偶爾驚起幾隻烏鴉,“啊——啊——”的尖叫,也不知道是誰嚇誰?這種地方夏侯泓是不敢騎在馬上的,免得遭了暗箭。沿右邊山腳而行,左邊山隔着兩百步遠。走了幾裡,見前邊倒伏着幾棵枯樹。樹幹粗大,也不知經了多少風雨才壽終正寢。

右邊山上半裸的岩石後邊忽然騰起數股烽煙,夏侯泓止住腳步,擡頭指着烽煙對夏侯怴說:“叔父,有疑兵!”

夏侯怴卻往山坡的樹林裡觀瞧,說道:“虛實難料,也未必是疑兵。”又對身邊武士說道:“快去刺探!”

兩名鮮卑武士朝山坡上去,剛走到枯樹旁邊,忽然樹幹被掀開一塊,裡邊埋伏的刺客露出身子,用連弩射箭。原來這些枯樹已被掏出空穴,上邊蓋着的表皮是整塊鋸下,有如棺材,鬼社中人就藏在其內。

兩名武士看樹幹上生生冒出五六個刺客,連忙後退。“啪啪啪”,箭矢打在身上。雖射不穿藤甲,卻有一人被射中面孔,仰頭便倒。

士兵們紛紛朝刺客射箭,將其釘死在“棺材”裡。

這時,隊伍後面又一陣騷動,引得戰馬嘶鳴。夏侯怴往後面一望,煙塵滾滾,四處燃起火苗,這草地瞬間變作噬人的猛獸。只怪早前沒人探路,他鼓足真氣喊出,聲如洪鐘:“快,卸下輜重,往前走!”士兵們割斷馬背上的繩索,將輜重棄在地上,跟隨夏侯怴往前奔。誰知越跑,路越狹窄,左邊的山與右邊的山夾出一個山坳。

想要逃過火焰,除非翻過鞍部的山脊。否則,背轉身來,衝出火焰。

夏侯怴往山上看,不見埋伏,越是如此,反越是疑懼。

旁邊夏侯泓說道:“叔父,我來當先!”說罷,對燕國騎士說道:“勇士們,隨我上山!”說罷,率領騎士往山坡上衝。

其餘的士兵將羊皮大氅脫了,扔在地上,免得累贅,跟着騎兵上山。

山脊上果然有埋伏,數十個鬼社賊人冒出頭來,往山下射箭。

坐騎已被射倒,夏侯泓冒着箭矢,率先爬上山脊,舞着槍與賊人廝殺。手下的燕國武士棄了弓,拔刀相敵。這邊被賊人抵擋,山下的火焰在這山坳經風一刮,徑自捲起一條龍,轉眼往山上竄。

跑不及的人被火吞噬,那藤甲本用油泡過,遇火則燃,反而索命。

夏侯泓以一敵二,只覺得對手武藝高強,逼退一人,卻沒避開戴鬼頭面具者的刀,臉上中招。火辣辣的痛,心想:“刀上怕是有毒,今日好歹要死。”一咬牙,竟只攻不守。

鬼社中人也已經得知,藤甲刀槍不入,自然要往他臉上招呼。見夏侯泓出招狠辣,捨命相搏,其氣勢也壓人,一時竟不落下風。

鬥了三四十招,眼見蠻兵衝上山脊,戴鬼頭面具者一聲吆喝,帶人沿山脊背面逃跑。其中一人戴狐狸面具,跑出二十步,回頭看官兵不再追擊,將自己的面具揭下來。

夏侯泓遠遠一看,目眥欲裂,那人不是別人正是雪仙。他不由得想到那戴鬼頭面具者是莫隱之,於是大吼一聲:“站住!”提槍要追,卻被夏侯怴伸手攔住。

夏侯怴說:“泓兒別追,恐有埋伏!”

雪仙朝夏侯泓露齒一笑,轉身逃走。

夏侯泓眼看着鬼社賊人消失在林中,“啊”的一聲大叫:“此仇不報非君子!”這連着吼叫不要緊,傷口又崩出血來。

夏侯怴察看他臉上的傷口,好在不深,對旁邊武士說道:“來呀,快給他傷口敷藥!”

燕國武士從腰間取出一小包金瘡藥來,這些尋常傷藥,軍中早就備好。但因柳葉莊的解毒藥過於珍貴,並不能分發給士兵。

夏侯泓說:“只怕中了毒。”

夏侯怴看傷口只是紅腫,沒青沒紫,用手指摁了一下,夏侯泓便痛得發聲。夏侯怴說:“泓兒放心,並未中毒。若果真中毒,必然麻木。”雖如此說,他也沒十足把握,眼下只能等杜雲夫婦前來。

夏侯泓一聽,覺得有理,這才安下心來。

士兵們翻過山脊,避開火焰,然而經此一劫,死了五十餘人,一半戰死,一半燒死。且輜重盡失,連用來渡過寒夜的羊皮大氅也化作灰燼。

戰力大損,也不必再行軍。夏侯怴命士兵就地紮營,將過火的木炭收集起來取暖,又分出人手去戒備。

日已西斜,循着一路灰燼,杜雲領着江湖中人趕來。

皇甫魚給夏侯泓把過脈,說道:“夏侯公子脈象平和,並無不妥。”

夏侯泓說:“沒想到莫隱之竟不用毒。”

夏侯怴說:“那姓摯的不是說過,兇手並非莫虛之師徒。且你從未與莫隱之照面,怎知是他?”當年夏侯泓之父夏侯忻雖身上有刀傷,但其實死於中毒。

杜雲聽他們提起師兄,說道:“莫隱之若真現身,我倒想會他一會,也不知當年之事真相如何?”

夏侯怴說:“刀劍無眼,未必如你所願。”

在山樑上宿夜,士兵們爲省着蜂蜜、肉乾,將死掉的戰馬宰了,就架在炭火上烤熟,用來充飢。這馬都瘦了,入山之前喂得膘肥體壯,入山後不光忍飢挨餓,還要馱運輜重。未料深夜一陣急雨,沒帳篷遮擋,只能躲在樹下,炭火也難解天寒,又病倒二三十人。

江湖中人自有氈帳,憑藉體內真氣抵禦嚴寒,可安然入睡。好在後軍如期而至,他們每個人頭上還多了一頂氈帽。

wωw⊙ TTkan⊙ ¢○

胡不二下令將寒衣、氈帽分發給前軍,又讓軍醫幫着皇甫魚給染了風寒的士兵醫治。

杜雲將氈帽戴在頭上,頓覺暖和許多。與夏侯叔侄、胡不二圍站在火堆邊,火上用做飯的釜煮着薑湯。

胡不二向杜雲等人說起昨夜之事:“昨夜有鬼社賊人襲營,卻不近前,只遠遠的施放火矢,燃我營帳。所幸有天助,一陣急雨,纔沒讓其得逞。”

杜雲與夏侯叔侄對視一眼,說道:“如你所言,這天是助我,還是助敵?”

夏侯怴說:“賊人分明想用火攻,毀我輜重,往後如何破解?”

胡不二說:“依我看明日將下雪,火攻不足爲懼。”

杜雲問:“你怎知明日會下雪,莫非懂得天時?”

胡不二搖頭晃腦:“我派有九宮籌算之術,這才得以窺測天機。”

杜雲絲毫不信,說道:“以前怎麼不曾聽聞,算籌何在?你且拿來當面一算。”

胡不二果然從羊皮大氅內兜裡拿出幾支算籌,不過用尋常竹白所制。上邊標有天時、方位,分作陰陽兩面。他說:“此乃我師伯九宮真人所授,學來已有數月。”

杜雲想起九宮真人曾盤桓於柳葉莊,只是其人性情古怪,不得拜見。他搖搖頭說:“只有數月?恐怕學而不精。”

胡不二收起算籌,說道:“稍安勿躁,明日便見分曉。”

杜雲說:“不如你我賭一局。”

胡不二說:“賭便賭,以什麼作注?”

杜雲拍了拍腰囊,低聲說:“我有幾顆珍珠,是從鬼社賊人屍身上搜來的。”

胡不二所部一個賊人也沒殺死,哪有這麼好運?他有意捉弄杜雲,剛好瞟到皇甫魚走來,於是大聲說:“安之有珍珠啊?”

杜雲瞪大眼睛,卻又小聲斥責:“快住口!”

皇甫魚走近問道:“諸位在聊什麼?”

夏侯叔侄一言不發,胡不二摸着鬍鬚,只是帶笑。杜雲說:“我說這薑湯裡定是放了珍珠末作藥引,不然怎會泛白。胡兄偏不信,夫人快告訴他。”煮了姜,泛出白沫也不足爲奇。

皇甫魚搖了搖頭,說道:“哪有珍珠末?”說罷,舀了一壺薑湯走。

等她走遠,胡不二才說:“我有金環一對,可惜不在身上。”

杜雲說:“這倒無妨,也不怕你抵賴。”

兩人約定,由夏侯叔侄作證。

傷病不便留在軍中,只能讓他們沿原路返回。既然賊人已得知官兵底細,且離鬼府已近,未免勢孤,前後軍合二爲一。仍用江湖好手探路,按圖索驥。

過了一日,果然天降大雪。士兵冒着着風雪,蜿蜒向前,往高處走。

杜雲倒不可惜幾顆珍珠,反而向胡不二討教:“不二,你那九宮籌算之術可否教我?”

夏侯叔侄也難免動心,可惜與胡不二不熟,不便開口,便一旁豎起耳朵聽。

胡不二搖頭說:“此乃我派秘術,豈能輕易傳授?”

杜雲嚥了咽口水,說道:“這下雪只怕是巧合,不然你再算明日。”盼他此刻便拿出算籌來,當面演示。

胡不二怎會受他言語相激?說道:“我早已算過,明日有大風。”

杜雲說:“你只能算明日麼?”

胡不二說:“後日卻又下雪。”

杜雲問:“果真?”

胡不二說:“我向來說一不二。”

杜雲撓腮說:“且待明日再看。”心想:“若然算得準,定要設法偷師纔好。”

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六章 騰龍設伏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九章 名重京師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
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十二章 將兵淮南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六章 騰龍設伏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章 赤血狂刀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二章 草莽俠心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九章 名重京師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