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

周公子見聖手書生夫妻皆已喪命,卻搜不出《千毒錄》來,對手下莊客說道:“將他們夫妻連同坐騎全送去柳葉莊,就說沒有找到《千毒錄》。”

莊客拱手稱是。

周公子略一思忖,又說:“還是我親自送去,免得爾等嘴拙,反惹出事端!”看了一眼快刀李的屍首,說道:“將快刀李及其從者放火焚了,骨灰撒入江裡餵魚,此事不得泄露半句!”

莊客說道:“小人遵命!”

這周家莊竟敢私造弓箭、豢養兵馬,其實只緣於水賊得勢,而官府卻無力剿滅。對民間結寨保莊睜一隻眼閉一眼,若還能協助官府殺賊,那是再好不過。

如今臨沅城中並無郡守,那老郡承只等諸葛邪前來上任,便可離開這武陵,回江陵安度晚年。

洞庭湖上,二十艘鬥艦由東向西駛往臨沅。

戰船之上,水師裨將陳汜對諸葛邪說道:“郡守,再往前就是沅江口,其南面爲關公角,正是水賊結寨之所。”

諸葛邪搖搖羽扇,說道:“想我這堂堂郡守,居然還要水師護送才得以上任,官府顏面何存啦?”

站在一旁的胡不二心想:“若不是要走水路,本也無需水師護送。”

其實諸葛邪走水路也是迫不得已,這船上還載着鼓桴,倘若走陸路,還不嚇壞官道上的百姓?

陳汜賠着笑說:“這……尋常官員上任不過數十隨從,唯有諸葛郡守可以如此風光。”

諸葛邪問道:“這水賊到底有多少人馬?”

陳汜說:“漢壽有民五千戶,水賊怕不下四千兵。”

諸葛邪心想:“依他所言漢壽百姓豈不多半從賊?”說道:“果真這麼多,叫我這郡守的位子又怎能坐得安穩?”

陳汜心想:“你有長史不做,偏要做這武陵郡守,豈非自討苦吃?”嘴上卻好言相勸:“郡守無需着惱,這賊人安於湖澤,只要不去招惹,定然無事。”

諸葛邪說:“都尉此來何不順道剿滅這班水賊?”

陳汜說道:“郡守有所不知,這班賊人入水爲賊,上岸卻爲民,難以分辨,剿之不盡。若惹得它懷恨尋仇,反於臨沅城不利。投鼠忌器,還是避走爲妙。”原來,官軍並非沒有剿過水賊。三年前便直搗賊窩,焚其營寨。只是賊人逃往岸上,遁入蠻疆,官軍難以將其盡剿。

一待官軍退去,水賊復又立寨。反正羊毛並不出在賊身上,無非多行劫掠。且那賊首霸洞庭懷恨在心,竟引兵攻破臨沅城。郡守雖逃得性命,卻被罷官問失城之罪。此後更無人敢接任郡守,眼下只由郡承代職。

諸葛邪聽了,卻說:“我倒是想去看看那賊寨,不妨往關公角走一遭。”

陳汜怕他有失,勸道:“郡守千萬不可犯險。”

諸葛邪笑道:“陳都尉莫非膽怯?”

陳汜說道:“卑職敢親臨矢石,何懼之有?只是郡守若有差池,我百身莫贖。”

諸葛邪說:“不知本官之言,算不算得將令?”他乃朝廷所封蕩寇將軍,陳汜只是司馬無忌帳下提拔的佐將,給了個雜號都尉,不可相提並論。且此來,本就以諸葛邪爲尊,發號施令。

陳汜聽了,只得躬身道:“自然算得,下官遵令就是。”

陳汜命人打出旗號,戰船如雁行排列,駛往關公角。還未望見賊寨,只見水面蘆葦密佈,戰船收帆減速,搖櫓前行。

忽然聽見一陣鼓響,有十餘條小船鑽出蘆葦,行於水面,賊人在船上搖旗吶喊。賊船之小比起鬥艦,真是小巫見大巫。賊船上只能載二十人,鬥艦載二百人也輕鬆。

陳汜望了望,心想:“不過是虛張聲勢,這些賊人好比螻蟻,豈能擋我?”對諸葛邪說道:“郡守,可直搗賊營。”

諸葛邪說道:“進兵。”

陳汜下令進軍,沿蘆葦間的水面而行。賊船又鑽入蘆葦叢,施放暗箭。鬥艦有女牆防護,不予理會,繼續前行,進至關公角。

這關公角其實就是由南而北伸入湖中的一塊陸地,細細長長,好似犄角,上邊還有山嶺。這“犄角”又將西邊的湖面切出一塊來,形成一個半封閉的水泊。水泊西岸港汊極多,可通往沅江、資水,以作退路。傳說關羽曾在此地訓練水軍,故稱爲關公角。

陳汜走水深處,駛近賊寨,望見其中旌旗搖動,不知虛實,岸邊卻無船隻,對諸葛邪說道:“這班賊人只怕已逃之夭夭,於營中故布疑兵。”

諸葛邪察看地形,說道:“此處雖險,卻擋不住水軍。”

關公角通往陸地一條道,確實易守難攻。但是水賊沒有戰船,終非官軍敵手。倘若被截斷陸路,又遭水師圍攻,反而成甕中之鱉。

陳汜問道:“郡守,該如何行事?”

諸葛邪說:“我婚期將至,想邀霸洞庭赴宴。”

陳汜驚訝道:“啊?”

往岸上扔下幾塊木牘,水師調頭離去。

戰船轉而往北,入沅江,行百里水路來到臨沅城外。放下諸葛邪所部兵馬,陳汜復又揚帆順江而下。

諸葛邪擡頭看了看高大的鼓桴,對胡不二說道:“不二,在城外紮營,安置人馬。”

胡不二拱手稱是,與劉猛一起在城外紮營,安置這一百氐兵,還有鼓桴。

諸葛邪領着張氏兄弟入城去。

老郡承交割完武庫、卷宗,聽諸葛邪問道:“城中有多少士兵?”

老郡承說:“這城中有五百士兵,並兩百衙役。”

諸葛邪說:“這五百士兵怎麼擋住洞庭賊寇?”

老郡承睜大眼睛,說道:“擋得住,只要封閉四門,那賊寇便進不來。”

諸葛邪心想:“分明睜眼說瞎話。”又說:“不妨清點其人數。”

老郡承面色不改,說道:“這有何妨?明晨叫士兵集於府外就是。”

次日,士兵與衙役果然聚集於衙門之外,諸葛邪一經清點,士兵只三百人,衙役倒是有二百五。他問兵曹:“老郡承何在?”

兵曹稟報道:“老郡承今晨已離去。”

諸葛邪聽得臉色一變,說道:“他倒跑得快!”

兵曹問道:“郡守,是否要派人去將他追回來?”

諸葛邪搖搖頭:“不必了,如今怕是殺了他也湊不齊人數。”命張一笑爲功曹從事,張三嘆爲功曹書佐,重新造冊,署理兵馬錢糧。

皇甫家的醫館之內,醉頭陀、雷摩柯已擒來七指鼠。

杜雲看他尖嘴猴腮,卻目有精光,右手確實少了三根指頭。

皇甫魚說:“偷書的乃是聖手書生,此事已了,與七指鼠無關。”

七指鼠對醉頭陀說道:“禿子,早說過不是我所爲,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在柳葉莊行竊。”

醉頭陀一揖到地,說道:“是我錯怪賢弟了。”

雷摩柯“哼”一聲,說道:“他不過是一賭徒,哪裡賢了?”

七指鼠也不生氣,咧嘴笑道:“雷兄是不知賭錢之樂。”

雷摩柯搖了搖頭,知他死性不改。

醉頭陀對皇甫魚說道:“既然事了,我等這便告辭。”

皇甫魚說:“勞三位奔波,各賞金十兩。”

七指鼠搓着手,眼睛裡笑出花來:“又這等好事,不妨多拿我幾次。”

杜雲聽了,心想:“皇甫家真是多金,出手如此豪奢。”

雷摩柯說:“我不用黃金,只需三宮保命丸。”心想:“有此藥丸,即便身負重傷,仍有活命之機,豈是黃金可比?”

醉頭陀說:“魚兒,我欠貴莊一命,暫且記上,他日一筆勾銷。”

杜雲想起柳葉莊玄晏宅門口所記錄的賬目,心中嘀咕:“原來替皇甫家做事,還可以換命,真是少見。”

原來,這醉頭陀嗜酒如命,不想被人仇人下毒,命懸一線,得七指鼠送至柳葉莊,才撿回一條性命。醉頭陀痊癒之後,贈金給七指鼠算還了人情,又要給皇甫家診金。無奈皇甫家並不卻錢,只需醉頭陀替莊上做事,以抵消救命之恩。

www●ttκǎ n●¢ Ο

皇甫魚滿口答應,命人取來藥丸,並記下醉頭陀功勞。

三人各有所得,告辭而去。

一個玄衣弟子入堂來,稟報道:“魚兒,新來的郡守已經坐衙,名爲諸葛邪。”

杜雲一聽,站起身來:“啊,征夫已經來了?”說完,又對皇甫魚道:“杜某先行告辭,去往郡衙。”

夏侯泓也站起身來,盯着杜雲。

皇甫魚卻說:“同去,同去,我正有事要找征夫相商。”

三人趕去太守府。

門吏見是皇甫魚,忙拱手問道:“不知魚兒前來所爲何事?”

皇甫魚說道:“求見諸葛郡守。”

門吏看杜雲還佩着兩柄刀,又看夏侯泓面無表情,問道:“這兩位是?”

皇甫魚說:“這還用問?”

門吏垂下眉毛,說道:“不問又怎麼知道?”

皇甫魚說:“以前可是不問的。”

門吏說:“今非昔比,在下擔待不起。”

皇甫魚看了杜雲一眼。

杜雲從衣袖中掏出印信,給門吏過目。

門吏一看,膝蓋發軟,弓腰說道:“原來是關內侯,失禮,失禮。”這門口也不好下跪。

杜雲說道:“此人是我隨從。”指了指夏侯泓。

夏侯泓聽了,挑了一下眉毛,默不作聲。

門吏趕緊說道:“請進,請進。”放三人入內。

公堂之內,張氏兄弟正在清理賬目,案上堆滿文書。

張一笑揉了揉眼睛,說道:“早知案牘勞神,還不如在城外修造營寨。”

張三嘆說道:“哎,以我才華,該縱橫沙場,立不世之功,誰料卻做些捉筆頭的事情。”

張一笑問道:“三弟哪來的才華,我怎麼不知道?”

張三嘆說道:“哎,兄長沒有慧眼,焉能識珠。”說着,拿起木牘給他看:“看見了嗎?”

張一笑看了看,不明所以,問道:“看什麼?”

張三嘆說道:“看這字,是否寫得奇宕峻拔?”

張一笑摸摸下巴,也看不出有什麼高明之處,問道:“是又如何?”

張三嘆說道:“我縱情於筆端,這字有爭鋒之氣象。”

張一笑捋須道:“三弟既然能縱情筆端,又何必嫌苦?有這才華,不如將爲兄這卷賬目也抄錄一番。”拿起一卷剛清理完畢的賬目,只待重新抄錄。

張三嘆搖了搖頭,說道:“哎,兄長怎不知苦中作樂?”

一個人聲在堂外響起:“一笑,三嘆!”

兩人往門外望去,見杜雲三人拾階走來。

杜雲早認得清楚,也不顧門前衙役阻擋,闖入堂來,衝張氏兄弟拱手笑道:“兩位張兄別來無恙,征夫身在何處?”

張一笑與張三嘆對視一眼,張一笑起身道:“安之怎麼這般莽撞,在這大堂之內,該稱我等功曹纔是。”

張三嘆起身說:“哎,全無禮數,人心不古。”

杜雲聽了,一愣,不過他也知道張氏兄弟嘴貧,說道:“你我相熟如兄弟,又何必拘禮?”

張三嘆搖頭晃腦說道:“哎,荒謬!‘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豈能輕忽,想你還曾掌軍。”

張一笑說道:“三弟所言極是,非我等怠慢,只是公堂之上,不得徇私。”

這時,皇甫魚上前盈盈行禮,說道:“民女見過兩位功曹,敢問郡守可在府中?”

張氏兄弟聽她聲音清脆,人又美極,都笑開了眼。張一笑搓着手說:“這位小娘子好識禮數,勝過安之。我家郡守正在府上,你找他所爲何事?”

皇甫魚說道:“諸葛郡守曾覓《鳳求凰》之曲,今日特來相贈。”

諸葛邪與庾家之女定的婚期將近,這理由毫不違和。

張三嘆走近前來,對皇甫魚說道:“原來如此,我這就帶你去見郡守。”

杜雲這兩人見色忘義,問道:“那我呢?”

張一笑一本正經的說道:“且在偏廳等候。”也走到皇甫魚身邊,又換上一副笑臉:“還是由我引路吧。”

皇甫魚粲然一笑,宛若嬌花,聲音恰似銀鈴。

張三嘆爭着說道:“我來引路就是。”說罷,當先而行。

兩人陪着皇甫魚出門,往後院去。

杜雲望着他們背影,說道:“哇,當了官果然不同往日。”

夏侯泓在一旁開口說道:“狗官。”

杜雲看了他一眼,不禁笑道:“正是。”

皇甫魚被領到後院,見諸葛邪正在涼亭中休息,懷中抱着琴,時不時撥一下,若有所思。

張氏兄弟心想:“郡守還真是清閒。”入亭中作揖行禮:“郡守,這位小娘子說有《鳳求凰》之曲相贈。”

諸葛邪起身來,一看是皇甫魚,笑道:“原來是魚兒。”

皇甫魚上前作揖道:“魚兒見過郡守。”又直起身,給他使了個眼神。

諸葛邪瞧了,對張氏兄弟說道:“魚兒乃是武陵郡望皇甫家之女,莫說《鳳求凰》,只怕連《凰求鳳》之曲也有。”

張氏兄弟對視一眼,心想:“《鳳求凰》古已有之,卻不知還有《凰求鳳》。”又道:“安之來了,在偏廳等候。”

諸葛邪說:“哦?知道了。”

張氏兄弟告退而去。

皇甫魚等他們走了,才道:“征夫,你還欠着我錢。”

諸葛邪見她慍中有笑,說道:“呃,是,我這便去取錢。”剛要轉身,卻聽皇甫魚說:“不必了,你若能爲我出謀劃策,那欠賬也就一筆勾銷。”

諸葛邪說道:“還是還錢容易,請稍待片刻。”轉身就走。

皇甫魚跺腳道:“且慢,我有事相求。”

諸葛邪回頭問:“那,所欠之錢?”

皇甫魚說:“什麼欠錢?只當我扔水裡了。”

諸葛邪這才又轉過身來,笑道:“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皇甫魚說:“家父將我許配給庾家公子,此事你可知道?”

諸葛邪點了點頭,他與庾家親近,哪能不知?

皇甫魚又說:“有何妙計,可以解除這婚約?”

諸葛邪故作詫異道:“你我將作親戚,有何不好?”

皇甫魚噘嘴,說道:“哼,不好,就是不好!”

諸葛邪大搖其頭,說道:“這可爲難我了,怎能去毀妻弟婚約?”他將娶庾家女,自然不能做這等不義之事。

皇甫魚說:“你尚未娶親,有何爲難?”

諸葛邪擺手道:“此事不義,切勿再提。”

皇甫魚說道:“我以黃金相贈,如何?”

諸葛邪搖頭道:“我非愛財之人。”

皇甫魚聽了,暗罵:“好不知羞恥!”又說:“我已覓得《木聖機巧》。”

諸葛邪一聽,眼睛放光,問道:“啊,果真?”他博覽羣書,知道有《木聖機巧》一書,收八陣圖及“木聖”馬鈞平生所學,不想竟然是真。

皇甫魚說:“豈會有假?”

諸葛邪問道:“那書在何處?”

皇甫魚說:“就在華容縣王府邸。”

華容縣王爲皇室宗親,與諸葛邪毫無交情。諸葛邪說:“這……可惜我有職守在身,不得前往。魚兒可否替我借來一閱?”身爲郡守,不能擅離轄地。

皇甫魚說道:“華容縣王愛書如命,斷然不肯相借。”

諸葛邪皺眉道:“皇甫家名震荊南,怎會借不來書?”

皇甫魚說:“徒有虛名而已,莫說借書,連王府大門都難入。”

諸葛邪心癢癢,說道:“那可否……”

皇甫魚問:“可否什麼?”

諸葛邪只沒說要偷了,忙搖頭道:“沒什麼。”

皇甫魚說:“也並非無計可施。”

諸葛邪已猜到三分,說道:“不必細說,只需借來就是。”

皇甫魚大搖其頭:“不義之事,還是作罷。”

諸葛邪搓着手說:“我不過問就是。”

皇甫魚擺手道:“此事休提。”

諸葛邪看她以牙還牙,苦着臉道:“解除婚約之事,也並非無計可施。”

皇甫魚露出笑臉:“快說,快說。”

諸葛邪說:“先看過《木聖機巧》再說。”

皇甫魚揚眉道:“也罷,只需等待數日。”

諸葛邪拱手說:“安之來了,我要去偏廳相見,魚兒請自便。”說罷,往前院去。

皇甫魚跟在他後面,說道:“我也是客,豈能怠慢?”

兩人來到偏廳,不拘俗禮,諸葛邪與杜雲相視大笑。看見夏侯泓,諸葛邪似曾相識,問道:“此人莫非是……”

夏侯泓目光如劍,起身拱手說:“我乃燕國夏侯泓!”

諸葛邪後退一步,嚥了咽口水,說道:“啊,原來是夏侯公子。”

杜雲看他面有懼色,說道:“博文今次是隨我而來,並無害人之心。”

夏侯泓聽了,說道:“我與諸葛郡守確實無仇,與安之則難料。”

諸葛邪在主位上坐下,問道:“二位幾時又添了新仇?”他只記得兩年前夏侯叔侄在江陵城外與莫虛之師徒對質,還以爲舊仇已解。

夏侯泓將原委說來。

諸葛邪一聽,說道:“此事太過蹊蹺,可惜並無真憑實據。”

夏侯泓問道:“此話怎講?”

諸葛邪說:“依莫真人所言,在見令尊之前,已派莫隱之去城外赴約。然而他趕到時,並未見到莫隱之。再者,令叔也未見到莫真人行兇,所以全憑猜測,卻無實據。”

夏侯泓說:“總之是他們師徒所爲,逃不了干係。”

諸葛邪摸摸鬍鬚,說道:“殊難料也。”

杜雲想要留在郡衙別院暫住,諸葛邪說道:“我婚期將至,別院正好留待賓朋,安之儘管住下。”

夏侯泓問:“我能否借住?”他自然是要盯住杜雲的。

諸葛邪說:“夏侯公子若不嫌棄,住下便是。”

皇甫魚聽了,說道:“皇甫家於城中也有館舍,兩位何必另尋住處?”

杜雲心想:“她家與江湖中人多有瓜葛,且善使毒藥,還是避之則吉。”嘴上卻說:“我與征夫相厚,暫住些時日。”

皇甫魚說:“令師與家父也相厚,且我家館舍距離郡衙不遠。”

杜雲眼珠晃動,尋找託詞,卻聽諸葛邪說:“我已邀霸洞庭前來赴宴,正要與安之商議對策。”

杜雲一聽,猶如在水中抓住一個漂木,忙說:“啊,有這等事?聽聞那霸洞庭十分了得,手下兵馬衆多,還有什麼水鬼鍾,用作其爪牙。”

皇甫魚聽他還知道鍾節,說道:“哼,只消我一紙書信去,霸洞庭定不敢起兵馬前來。”

杜雲心想:“這未免誇口,皇甫家雖然於江湖上無人敢招惹,但任其武藝再強,也不能與軍陣抗衡。”他經歷沙場,知道刀槍無眼,箭矢難防,武藝再高也需以重甲防身,單打獨鬥不如衆志成城。

諸葛邪拱手道:“那便有勞魚兒相助。”

杜雲聽諸葛邪竟然還當回事,說道:“一紙書信未免大意,我看還需設下伏兵。”

諸葛邪說:“不錯,不錯。”

杜雲說:“那今晚商議用兵之策,如何?”

諸葛邪說:“也好,也好。”拿起案上羽扇輕搖,臉上帶笑。

皇甫魚說:“杜郎,那你我先回醫館,待晚上再來。”

杜雲說:“呃,這……”

諸葛邪說:“好,我備下薄酒相候。去吧,去吧。”揮了揮手。

杜雲撓了撓頭,起身來,與皇甫魚、夏侯泓一同告辭,出門而去。

結果杜雲、夏侯泓當晚就住在郡衙別院,免卻許多煩惱。又過了好幾日,皇甫魚攜《木聖機巧》往郡衙來。

諸葛邪於後院彎弓射箭,三丈之外,正中紅心。若是在戰場,這等箭術只算得稀鬆平常。他又拿起一張腰開弩,坐在地上,雙腳開弩,上好箭。起身來,瞄準十步之外的梓樹。那樹幹前還掛着一副鐵甲。他扣動扳機,“嗖”,箭矢射出,對穿鐵甲,釘入梓樹三寸。諸葛邪看弓身顫動,心中已覺得有所不妥。走近前去察看,果然釘入樹幹的箭射偏了。這把腰開弩是從武庫中拿出來的,蒙塵已久,可惜也非良品。

於強弩中,腰開弩的威力雖然勝過臂張弩、蹶張弩,然而使用費時費力,多有不便。沙場上,除非配以偏箱車或武剛車抵擋敵騎,實難逞威。這臨沅用於守城,差強人意。但因疏於工藝,自然品質不佳。

皇甫魚來到後院,負手拿書,藏於身後,上前道:“征夫在射箭?”

諸葛邪嚇了一跳,回過頭來,見是皇甫魚,問道:“你走來怎麼悄無聲息?”

皇甫魚笑彎了眼睛,說道:“是你神遊物外,充耳不聞。”她輕功非凡,自然難以被人察覺。

諸葛邪問道:“魚兒此來所爲何事?”

皇甫魚說:“聽聞諸葛征夫有孔明之才,定能未卜先知。”

諸葛邪心想:“若揣度不中,是否破了這謠傳?”說道:“你身後藏着一物。”

皇甫魚睜大眼睛,又聽諸葛邪說:“此物輕便,莫非是……《木聖機巧》?”

皇甫魚說道:“果然被你算中。”從身後拿出書來。

輪到諸葛邪睜大眼睛,雙手發抖,也不知是否是剛纔拉弓太過用力。接過書來,卻覺得紙面太新,翻開一頁,其上寫着:“玄思以巧,求聖以奇。”

又往後面翻,見八陣圖所傳機械,畫有木牛流馬、偏箱車、連弩,再翻又有指南車、水轉百戲。還沒尋到腰開弩,十數頁之後卻是空白,諸葛邪皺起眉頭,問道:“怎麼是本殘書,墨跡如新,莫非是僞造?”

皇甫魚說道:“這並非原書,只抄來給你一看。”

諸葛邪問:“依你所言,手中有原書?”

皇甫魚昂首說:“我可沒說。”她命七指鼠盜來原書,怎敢承認?只需命人抄完,原物奉還,神不知鬼不覺。

諸葛邪也不在意,拱手說道:“可要抄得仔細,絲毫不差纔好。”他倒不求快,只求沒有錯謬。

皇甫魚負着手說:“不急,眼下你是否已有妙計?”她問的自然是解除婚約之事。

諸葛邪聰明,一聽便知其意,說道:“當然,只不過這書……”

皇甫魚說:“爲免你又欠賬不還,還是爲我先出謀劃策的好。”

諸葛邪心忖:“這丫頭開竅了,哎,早知不該欠她的錢。”說道:“妙計算不得,有上中下三策。先說下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令尊已許下婚約,不能反口。不過如今庾家衰落,庾公子無官無爵,只需令兄往荊州求一職缺,則兩家門不當戶不對。以此爲由,可推延婚約。時日一久,庾公子必另擇佳人。”

桓溫出任荊州刺史後,打壓庾家,將其子弟盡罷官奪職。眼下庾家雖有些名聲,卻還需聯姻其他世族以求自保。

皇甫魚聽了,心想:“我本有意使江湖豪傑要挾庾公子毀約,卻難免爲人詬病,看來征夫之策更妙。”說道:“只怕家兄無意爲官,且聽中策。”

諸葛邪說道:“令尊之命自當遵從,不過還有人之命比令尊更大。”

皇甫魚問:“誰?”

諸葛邪笑道:“尊外祖。”

皇甫魚豁然開朗,她祖父已故,而外祖父尚在,百善孝爲先,外祖父之命,她父親亦不敢有違。她粲然一笑,說道:“妙計!我去求外翁做主就是。”

諸葛邪摸摸脣上鬍鬚,說道:“我行婚禮之日,想請尊外祖爲上賓,許他帶兵馬前來,以增威勢。”

皇甫魚陰着眼睛看他,說道:“你莫不是另有圖謀吧?”

諸葛邪“嘿嘿”兩聲:“魚兒果然冰雪聰明。”自然是想借兵威懾霸洞庭。

皇甫魚思量一番,說道:“家父礙於顏面,未必不能勸動外翁與之同心。上策又如何?”

諸葛邪說:“庾家落魄,纔想借勢。若能爲庾公子另擇一門良緣,使之棄約,就可堵悠悠衆口,又保全皇甫家的顏面。”

皇甫魚蹙眉道:“這可難了。”

諸葛邪說:“我意修書一封給豫章太守,也不知能否成事。”

皇甫魚說:“殷家?確實乃豪族。”又笑道:“有勞征夫。”

諸葛邪擺擺手,說道:“太守之女患有眼疾,庾公子即便有意,怕也躊躇。”

皇甫魚說:“啊,原來如此。”

十五日之期已至,皇甫清果然回來,告知夏侯泓、杜雲:“不瞞兩位,莫兄本隱居在桃花溪,不過彼處已被賊人佔住,而他們師徒卻不知去向。”

夏侯泓一聽,問道:“什麼賊人?”

皇甫清說:“霸洞庭的手下,其人爲躲避官府,常遁入山林。”

杜雲說:“那家師……”

皇甫清說:“安之大可放心,以尊師武藝之高,那些賊人絕非對手。”

夏侯泓喃喃道:“霸洞庭?”

過了兩月,已是深秋,臨沅城中傳揚着一個消息,武陵郡守諸葛邪近日娶親。迎親的隊伍已經趕往江安,去接庾家之女前來。

這天,臨沅街上,七指鼠從一賭館中走出來,掂了掂手中的錢囊,一臉笑意,似乎贏了不少。看杜雲、夏侯泓各持兵器走在街上,眼睛四下張望,他上前行禮道:“二位兄臺,今日有幸相見,不妨去酒肆中小酌一番。”

夏侯泓正尋霸洞庭或其手下,看其是否前來赴宴。既然洞庭水賊可以找到莫虛之,不妨打聽打聽。哪有心情飲酒?一臉冰霜。

杜雲也不知他真名,叫“鼠兄”似乎不妥,於是說道:“七兄倒是有暇。”

七指鼠看夏侯泓難以親近,對杜雲笑道:“可惜醉頭陀不在,想找個人飲酒也難。”他名聲不好,自然沒什麼朋友。

杜雲問夏侯泓:“博文,你看如何?”

夏侯泓沒好氣的說道:“不喝。”

七指鼠受人冷眼慣了,也不在意,依舊一副笑臉。上前拉着杜雲手臂,說道:“小酌而已,能誤得什麼事?”

杜雲被他拉到旁邊的酒肆涼棚前面,只聽七指鼠往門內喊:“店家,來罈好酒!”

店家見有生意上門,趕緊拿了壇酒出來,拍碎封泥,放到他們跟前的案上,說道:“二位客官請坐。”那壇口解封,飄出酒香。

杜雲回頭看夏侯泓,見他兀自往前走,並不理會。

七指鼠說道:“關內侯請坐。”

杜雲詫異,坐下來,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爵位?”

七指鼠說:“不瞞公子,那日玄晏宅前比武,我一時手癢,摸過你背上的包袱。”看杜雲張大眼睛,他又拱手道:“在下絕無惡意,還望公子恕罪!”

杜雲心想:“我竟毫無察覺,旁人也未留意,此人偷術堪稱一絕。”說道:“你怎麼不偷我錢財?”

七指鼠說道:“盜亦有道,豈敢,豈敢?”說着給彼此斟上酒水。

杜雲正渴,喝了一口,好似甜米酒。看了一眼七指鼠的右手,心想:“他這手指莫非是因偷盜被人所斬去?”問道:“杜某冒昧,敢問足下這手指……”

七指鼠瞧了瞧斷指,搖頭笑道:“都怪我一時貪心,被人贏去三指,只能認賭服輸。”說罷,將碗中酒一飲而盡。

杜雲心驚:“此人好賭如此,敢割手指!”雖然不齒,但也算他是條漢子。

兩人喝了一番酒,七指鼠結完賬,告辭而去。

杜雲去找夏侯泓,前邊走來二三十人,居中一頂轎子。前邊有兩人,杜雲倒是認得,羅騰、霍聰。

羅騰、霍聰知道庾公子乃皇甫家的乘龍快婿,定要湊這熱鬧。

杜雲讓在路邊,卻有人上前來,喝道:“好你個這賊人!”

杜雲定睛一看,想了起來,這人正是在江安食肆遇見的,捕拿鍾節的“蒜頭鼻”。看他誤會,杜雲說道:“莫要誣賴好人!”

這時轎子停在路邊,羅騰、霍聰也圍過來。霍聰打量杜雲,想到他戴斗笠的模樣,說道:“哼,原來是你!”

杜雲拱手道:“我曾在柳葉莊做客,與足下有數面之緣。”

蒜頭鼻一愣,心想:“此人還與柳葉莊有瓜葛?”

霍聰昂着頭說:“在我看來,你不過是一江湖宵小。”

杜雲心中有氣,卻辯白道:“我與尊駕並無過節,何故出口傷人?”

霍聰說:“你似乎忘了渡口欺人之事。”

杜雲心想:“你強要買馬,我纔不得已虛言相欺。”說道:“你待如何?”

蒜頭鼻仗着人多勢衆,說道:“此人膽敢勾結水賊,我看該將其拿去見官。”

霍聰說道:“什麼,果有此事?那不如當街格殺,討個賞錢!”

杜雲叫苦不迭,自己又不想傷人,左手卻不自覺放在赤血刀柄上。

蒜頭鼻看他按刀,後退一步,抽出劍來,說道:“這賊人的刀鋒利無比,千萬小心。”

羅騰看他後退,心想:“庾公子怎會用此怯懦之人?”槍指杜雲道:“還不快束手就擒?”

杜雲說道:“若是去郡衙理論倒也罷了,卻還要綁我不成?”

霍聰說:“哼,恐怕由不得你!”心想:“能入柳葉莊的身手必定不弱。”又對羅騰說:“羅兄,我二人併力拿下此人如何?”

羅騰卻說:“何勞賢弟動手?”不等霍聰拔劍,一晃兩頭槍,刺向杜雲面門。

“嗤”,兩頭槍斷折,剩了一頭。羅騰急退兩步,看着杜雲手中的“鏽刀”,心頭冒着涼意。自杜雲拔刀,劈斬,不過是一眨眼之間,刀法詭譎。

霍聰亮出劍來,劍身上刻着“白駒”二字。

杜雲心想:“此人劍法只怕飛如白駒。”

方纔羅騰沒有防備,才讓杜雲以赤血刀佔了便宜,現在亮明刀劍,反而容易應付。霍聰長劍一抖,化出光影,疾點杜雲腰腹要穴。

杜雲不管他點向何處,只以赤血刀橫揮,刀鋒已過,卻沒劈中他劍。

霍聰劍尖卻刺向杜雲咽喉。

杜雲卻步,左手撩刀,格擋其劍。

霍聰右手手腕一轉,劍身避開赤血刀,往下一探,划向杜雲雙腿。

“鐺”,霍聰長劍落地,退出兩步之外,右手發麻。霍聰驚訝的看着杜雲,見他右手已拔出另一柄刀。刀光如練,勢大力沉。

方纔杜雲一邊卻步,一邊拔出破月刀。趁霍聰變招,長劍下探,一式力劈華山,擊在他劍身。

霍聰劍法雖快,卻還比不過皇甫魚,來不及撤劍。想杜雲力道之大,又怎麼拿捏得住。他心想:“此人哪裡冒出來的,這般了得?”

蒜頭鼻等一衆庾家門客,看杜雲連敗兩人,不敢輕視,皆亮出兵器,將他團團圍住,欲以多欺少。

羅騰見霍聰也走不過三招,心中好受許多,跟門客借了一杆長槍。復又上前,衝杜雲說:“嘿嘿,小子,今日讓你領教羅某的斷魂槍!”

杜雲哈哈大笑,聲振屋瓦。心想:“什麼斷魂槍,稀鬆平常,比之龍湊槍有云泥之別。”

羅騰臉色驟變,心想:“此人是誰,內力勝我十倍,江湖卻未聞其名。”

杜雲說道:“正要討教足下槍法!”

羅騰嚥了咽口水,緊握槍桿,腳下卻不上前。

這時,人羣之外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快些讓開!”

羅騰一聽,知道是皇甫魚的聲音。門客讓開,一人騎馬而來,正是皇甫魚,身邊還跟着幾個玄衣弟子。

霍聰上前行禮:“在下見過魚兒。”

羅騰舍了杜雲,也上前拱手道:“羅某見過魚兒。”

皇甫魚看了看杜雲,衝霍聰、羅騰問道:“兩位何以在城中動武?”

羅騰剛要開口,又被霍聰搶了先:“魚兒有所不知,這小子勾結水賊,實乃罪不容誅,我正要將其拿下。”說着,挺起胸膛。

皇甫魚聽了好笑,問道:“你怎知他勾結水賊?”

霍聰說:“庾公子的門客親眼所見,定然不會有差。”

皇甫魚一聽“庾公子”,笑容一收。

轎簾拂開,一人從中走出了來,正是庾公子。

杜雲看過去,只見那庾公子一襲錦袍,姿容俊朗,手拿一卷帛書。

庾公子瞥了杜雲一眼,不加理會,走至皇甫魚馬前,拱手道:“庾某見過皇甫娘子。”

皇甫魚下馬來,作揖道:“魚兒有禮了。”

庾公子笑道:“舍妹出嫁,所以送親至此。下人不知規矩,攪了這城中清靜,還望見諒。”

皇甫魚說:“呃,原來如此。魚兒少陪,公子請便。”又走到杜雲面前,說道:“安之,藥已經抓好了,快隨我來。”

杜雲聽了,咧嘴一笑,說道:“有勞魚兒。”收起雙刀,跟在她身後。

羅騰、霍聰察言觀色,不明所以。但見到杜雲走開,霍聰連忙過去撿起“白駒”劍來,細看劍鋒,又用衣袖擦拭,所幸並無傷痕,這才滿臉高興。

羅騰看着地上折斷的槍頭,搖頭嘆氣。要知道在江湖上有一把趁手的兵器實屬不易,這兩頭槍本是量身定做,可惜,可惜。

皇甫魚上馬,剛要撥馬離開。

庾公子說道:“且慢。”

皇甫魚回頭看他,眼中閃着寒光,心想:“他還要生事?”

庾公子面帶微笑,將帛書奉上,說道:“庾某拙作,還望娘子不棄。”

皇甫魚接過帛書,展開來看,是一副草隸,厚重開闊,筆法超絕,不禁讚歎道:“庾家草隸果然獨步天下。”

庾公子說道:“過譽了,何以克當?”

皇甫魚取下腰間匕首,遞給他說:“禮尚往來,不成敬意。”

杜雲曾用這匕首剖魚,算不得貴重,庾家的草隸卻是難得。

庾公子收下匕首,目送皇甫魚帶着杜雲離開。

蒜頭鼻從旁問道:“公子,我們去客棧吧。”

庾公子將匕首給他,說道:“收好了。”又問霍聰道:“方纔這人到底是誰?”他所指自然是杜雲。

霍聰原本只當杜雲是個無名小卒,並不曾在意,聽他問起,這才說道:“在下去皇甫家一探究竟,再回稟公子。”

庾公子點了點頭,坐上轎子,一行人往客棧去。

庾家之女已入城,太守府張燈結綵。諸葛邪在城中沒有屋舍,所以只能借郡衙一用。

胡不二、張氏兄弟忙於城防,街道上有衙役和皇甫家的玄衣弟子在巡視。皇甫家雖無職權,不過這臨沅城也非防止江湖中人惹是生非之地。

杜雲是客,卻有閒暇,站在堂前臺階上,幫着照看。夏侯泓也站在門邊,想那霸洞庭來是不來?他們兩人一個佩着雙刀,一個手持長槍,好似門神。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遇見他們,怕也不敢造次。

新人的轎子入府來,後面的賓客絡繹不絕。

庾公子帶人前來,羅騰、霍聰也在。看見杜雲、夏侯泓守在堂前,霍聰心想:“郡守好大情面,竟讓這兩位高手把門。”他已問過皇甫家,得知杜雲是莫虛之的弟子,如此說來,倒也輸得不冤。

饒是如此,霍聰仍用手撓了撓額頭,遮住半張臉,頗有羞愧之意。

杜雲早看見他們,卻只作若無其事。

自有衙役引庾公子前去見諸葛邪,至於非親非故的賓朋只在後院就席。

皇甫清父子、花仁也來了。

杜雲上前相迎,行禮道:“小侄見過皇甫前輩。”又向皇甫彪、花仁拱了拱手。

皇甫清笑道:“安之怎不入席,卻在這堂前守候?”

杜雲說:“因霸洞庭要來,不敢輕忽。”

皇甫清說:“哦?我料他必不會前來。”

杜雲心想:“前輩此言自有道理。”

夏侯泓一聽,上前行禮道:“我本想問他莫虛之的去處,這麼說來,豈不落空?”

皇甫清捋須說:“賢侄不必憂心,莫兄但有歸處,必會告知於我。”

迎客的衙役對皇甫清道:“先生可往後堂稍歇。”

話不多說,皇甫清隨之往後堂而去。

過了一會兒,門外唱名:“幄瓏先生到,霸洞庭有禮相賀!”這自然是早有準備的信號,府中衙役往庭院中來,按刀戒備。

杜雲一聽,默唸:“臥龍先生?”

三個人走入府門,杜雲看過去,爲首之人五短身材,留着兩撇鬍須,羽扇綸巾。身後的兩人,一個倒也認識,正是水鬼鍾節,另一個滿臉橫肉,袒着胸膛,背一把闊刀。

夏侯泓提槍上前,問道:“你就是霸洞庭?”

幄瓏先生搖扇道:“非也,在下號幄瓏,我家首領有事在身,未能親來。”

夏侯泓“哼”一聲,說道:“除了諸葛孔明,誰人敢號臥龍?”

幄瓏先生笑道:“此幄瓏,非彼臥龍,取運籌帷幄,八面玲瓏之意。”

袒着胸的漢子衝夏侯泓說道:“你是何人,怎不知待客之道?”

夏侯泓說道:“某乃燕國夏侯泓!”

漢子喃喃道:“燕國?”

幄瓏先生對那漢子道:“屠子張,夏侯氏的龍湊槍你未曾聽聞麼?”

屠子張睜大眼睛:“啊,原來是江湖三絕之首。”

幄瓏先生搖扇道:“可惜,今日已算不得三絕之首。”又問夏侯泓:“夏侯公子日前敗於柳葉莊,可有此事?”

夏侯泓臉色微變,復又冷若冰霜,說道:“不錯,我非皇甫先生敵手。”

幄瓏先生說:“哎,公子只敗於青芒,未必不能勝過皇甫明之。”

杜雲心想:“此人消息靈通,卻有挑撥之嫌。”

鍾節正要上前拜見杜雲,卻聽門外一個聲音響起:“我道是誰大放厥詞,原來是矮子熊。”回頭一看,走進來一妙齡少女,正是皇甫魚。原來幄瓏先生姓熊,有鄙薄者稱其矮子。

幄瓏先生卻不動怒,笑着朝皇甫魚作揖道:“熊某見過魚兒。”

皇甫魚一臉傲氣,也不還禮。

鍾節拱手道:“都是江湖中人,魚兒未免無禮。”

皇甫魚白了他一眼,說道:“哼,水鬼,幾時輪得到你開口?”

“嗆”,屠子張抽出背後闊刀,衝皇甫魚大聲道:“你說什麼?”

杜雲看他那刀闊八寸,長兩尺餘,端頭有尖刃,屠牛也嫌太重。躍下臺階,手按刀柄,以防他驟然出手。

衙役也紛紛抽出刀來,還有人拿弩瞄準屠子張。

幄瓏先生趕緊斥責道:“屠子張還不快收刀,你當此地是在洞庭?”

屠子張皺眉道:“可是,她,她……”

皇甫魚瞧他呆頭呆腦,笑道:“屠子張,你多久沒宰牛了?”

屠子張左手撓撓頭,若有所思:“呃,二十天?似乎是半月。”

鍾節碰了碰他的手臂,小聲道:“快收起刀,也好入席。”丟人現眼事小,莫丟了性命。

屠子張一聽,果然收起刀來。

幄瓏先生卻還數落他說:“‘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可惜你無父無母,不比皇甫家的千金。”“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的意思是賓客不知道的加以教導,缺少的則加以賙濟。幄瓏先生說屠子張無父無母缺少教養,不過卻拿皇甫魚作比較。

屠子張大字不識幾個,聽得莫名其妙,一臉呆樣。

皇甫魚聽幄瓏先生含沙射影,說道:“矮子,你何故拿皇甫家作比?”

幄瓏先生搖扇道:“我不敢拿聖人作比,只好藉此地望族。難道皇甫家會不識禮數,與我等草莽無異?”

皇甫魚氣得臉紅:“你……”

門外又一個粗豪聲音響起:“草莽,哼哼,水賊講禮豈非笑話?”

杜雲往門外看去,只見門吏陪着一夥蠻人進來,又命人速去後院稟報。

當先的是個老首領,相貌威嚴,身材魁偉,頷下一縷銀鬚,頭戴鶡冠,身穿戰袍。

幄瓏先生嚥了咽口水,下拜道:“不才拜見大王。”

杜雲聽了,大吃一驚,他知道蠻疆有蠻王,不想在這裡也能遇見。

屠子張、鍾節也跪下來叩拜。

皇甫魚卻靠上去,叫道:“阿翁。”

杜雲張口結舌:“魚兒的祖父是蠻王?”這才知道她一紙書信的威力。

其實,不過是皇甫魚的外祖父,不過叫“阿翁”慣了。

老蠻王撫摸她的肩背,笑道:“何必與他們鬥嘴,快去些找酒喝。”

這時,後院一羣人出來。

皇甫清、皇甫彪、花仁當着衆人的面,給老蠻王下拜。皇甫清道:“老丈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老蠻王說:“快快請起。”

跪着的人,這才都站起來,讓開道路。幄瓏先生負着雙手,扇了扇後背,眼瞧着老蠻王的臉色。要知道洞庭水賊敵不過朝廷大軍,要想避入蠻疆,又豈能得罪蠻王?

老蠻王正要往後院走,諸葛邪上前拱手道:“諸葛征夫見過沅陵都督。”這都督之職自然是朝廷封的,羈縻武陵蠻。武陵蠻又稱五溪蠻,在沅江上游,擇溪而居,分別爲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

老蠻王“哼”一聲,也不答禮,說道:“諸葛郡守,本王少禮了。”他稱王一方,自然不稀罕都督之職,何況這郡守還有求於他。

諸葛邪微笑道:“人言武溪王豪氣干雲,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來人,奉酒!”不再稱他朝廷官職,而稱其世襲的王號。

衙役抱來酒罈,又給老蠻王及其護衛每人一個酒碗。當場便倒酒,酒香四溢。這臨沅的庫房中沒多少財物,只因之前的老郡承愛酒,倒藏了不少美酒。此時拿來,用得其所。

老蠻王聞到酒香,也不客氣,端碗喝了一口,眉開眼笑:“果然是好酒。”一股腦喝完,又咂咂嘴道:“尚嫌不夠烈。”

諸葛邪說道:“烈酒早已備下,武溪王有請!”卻不請他去後院,而是入正堂。

老蠻王留手下在堂外,隨諸葛邪進到堂中。

諸葛邪請老蠻王居中上坐。

老蠻王疑惑道:“諸葛郡守大喜,本王相賀而來,豈能居此正位?”

諸葛邪說:“家父遠在京師,只叔父、舅父前來,論郡中耆老無過於武溪王,還請上坐!”

原來這婚禮需拜天地、祖宗,主婚者本該是夫家父母,叔父、舅父則差強人意。庾家被天子厭惡,不去京師成婚也罷。而請本地耆老爲證也合乎禮法,本是個討喜的事。

老蠻王笑道:“既然如此,本王勉爲其難。”在主位上坐了,衙役果然奉上烈酒。

其餘賓客依長幼、名望依次入席。

堂前設下供案,擺三牲五穀,自有府中絲竹手奏《鳳求凰》之曲。

新人着玄色吉服,拜罷天地,受賓客慶賀。

杜雲見新娘面若桃花,當真是郎才女貌。

新人喝罷合巹酒,便入洞房。

彼時禮節不同於後世唐宋,並無拜堂之說。且爲求吉慶歡笑,席間則不拘禮儀,賓客可隨意走動,言辭無忌。

次日,賓客大多散去,諸葛邪邀幄瓏先生相見。後堂之中,還有水鬼鍾、屠子張、杜雲、夏侯泓,分主賓坐下。

幄瓏先生搖着羽扇,諸葛邪棄扇不用,案上放一鐵笛。

幄瓏先生朝諸葛邪拱手道:“郡守婚儀,不吝邀我等水澤草民前來相賀,自古少有,可見氣度恢弘。”

諸葛邪說:“本官新任,得知霸洞庭聲威,特邀他來見,可惜,可惜。”

幄瓏先生哈哈大笑:“不瞞郡守,我家首領以爲此乃鴻門宴,未能與會,還望見諒。”

杜雲心想:“他倒坦率,此人不可小覷。”

諸葛邪說:“我非項羽,何來的鴻門宴?”

幄瓏先生看着杜雲、夏侯泓,答非所問:“夏侯博文,江湖絕頂高手。這位壯士尚未請教名姓……”所指爲杜雲。鍾節雖經杜雲相救,卻也不知道他的底細,只因他名聲不顯。

諸葛邪說道:“此人乃林泉隱士,與我談經論道,暫居於此。”

杜雲一聽,正合其意,不作辯駁,也不願與這些水賊有什麼糾葛。

幄瓏先生半信半疑,又說:“即便武溪王不領兵前來,我家首領也只會悠然於湖泊,無射獵之志。”他這話自然是有所指,提諸葛邪備下武林高手,又請武溪王助陣,若說無心,誰人敢信?雖未明着回答,但也切中要害。

杜雲心想:“清風設下鴻門宴,沒能邀來霸洞庭,不如殺了這幄瓏先生。此人多有才智,終歸是個禍患。”他若未經沙場,斷然不會有這等想法,今非昔比,心知敵我不兩立。

諸葛邪說:“如你所言,既然霸洞庭心生淡泊,何不散去兵馬,拆毀營寨?”

幄瓏先生笑道:“官府橫徵暴斂,百姓畏之如虎,避於澤泊,非我家首領所能制止,而在乎郡守。”

諸葛邪心想:“此人辭辯不下於紀昪,可嘆珍珠蒙塵。”說道:“本官銜命而來,自當減少百姓賦稅、徭役。”

幄瓏先生說:“漢壽百姓窮居澤畔,與洪水、毒蛇相搏,實屬不易,肯請郡守免去賦稅、徭役。”

夏侯泓心想:“幄瓏先生得寸進尺,若無賦稅,官府將不存不濟。”

杜雲心想:“如師父避居世外,作閒雲野鶴,要好得多了。”

諸葛邪卻說:“也罷,本官可以免去漢壽賦稅、徭役。”

幄瓏先生聽他輕易應允,始料不及,心想:“這諸葛邪定然知道我兵馬衆多,難以徵稅,所以纔不得不應允。”起身作揖:“郡守大德,在下替漢壽百姓謝過!”

諸葛邪說:“不過,此事難一蹴而就。不妨以兩年爲期,每半載減稅一半,至第三年盡免賦稅,如何?”

幄瓏先生心想:“第一年繳稅不及四成,第二年尚不足一成。”笑着答應道:“就依郡守所言。”

諸葛邪說:“話雖如此,但願霸洞庭不會失約。”

幄瓏先生抱拳說:“我家首領素重信義,只要郡守言而有信!”反將諸葛邪一軍。

諸葛邪說:“既已減免了賦稅,爾等往後切莫擅入蠻疆。”

幄瓏先生心想:“哼,想讓我等自斷退路。便是入了蠻疆又能如何,武溪王會聽你號令不成?”嘴上卻說:“在下定告知首領,約束人馬。”

夏侯泓正要說起此事,問幄瓏先生:“先生可知道莫虛之?”

幄瓏先生搖扇道:“莫真人乃江湖名宿,誰人不知,公子何以問起?”

夏侯泓說道:“先生可知他去向?”

幄瓏先生說道:“曾居於桃花溪,眼下卻不知身在何處?”

杜雲也想知道師父去向,聽了未免失落。

兩相對照,可見皇甫清所言不虛,夏侯泓問道:“爾等水賊怎敢奪莫虛之居所?”他直呼水賊,可不給幄瓏先生顏面。

幄瓏先生看他面若冰霜,不以爲意。況且他們本就是水賊,遮掩也無濟於事。對夏侯泓說道:“公子謬矣,桃花溪本是無主之地。因水澤之民易生痢疾,故而採桃膠爲藥。不想竟攪擾莫真人清修,可嘆,可惜。”桃花溪爲沅江支流,再往上游去則是沅陵蠻疆。幄瓏先生說是爲了採桃膠,其實也因桃花溪山中有巖洞可以儲存錢糧,以備不測。倘官府興兵征剿,憑藉山中的所藏糧食,賊軍尤可週旋。還可用財帛跟蠻人換糧,以保軍心不散。

夏侯泓問:“那能否再尋見他?”

幄瓏先生道:“這……”搖了搖頭。

夏侯泓尚不甘心,想請他幫忙尋找。但杜雲在此,又不好多說。

喝完茶水,諸葛邪對幄瓏先生說:“待本官得閒,再去漢壽拜會諸位。”

幄瓏先生聽了,只當他客套,說道:“郡守若來,在下必掃榻相迎。”

諸葛邪起身說:“本官尚有要務,不便多陪。”

幄瓏先生識趣的說道:“既然如此,我等這便告辭!”說罷,與鍾節、屠子張離去。

夏侯泓也道聲告辭,追了出去。

杜雲當然知道其意,雖然擔心,卻難以阻止。

等他們走遠,諸葛邪對杜雲說道:“安之不必在意,與其求諸水賊,不如求武溪王。”

杜雲想想也對,問道:“清風方纔爲何放走幄瓏先生,不如殺了他。”

諸葛邪摸了摸手中鐵笛,說道:“若殺了他,必遭霸洞庭引兵來攻。武溪王雖可保臨沅城一時,卻保不得長久。”僅憑四百士兵、二百五十衙役怎麼擋得住水賊?

諸葛邪接着說道:“再者,幄瓏先生所言不無道理,百姓從賊,實因官府賦稅過重。此惡不除,則賊剿之不盡。”

一經清理戶籍賬目,諸葛邪才明白爲何百姓寧願從賊。武陵轄沅江流域,沅江中上游皆是山嶺,只下游的臨沅、漢壽地勢平坦,適宜農耕。漢壽有水澤之利,田地最爲肥美,然而依律良田所繳納的賦稅也最重,貧田則少。

再者,武陵蠻疆無需納稅,而郡中豪族雖廣有田莊,但依官品可免除其一定數量莊戶的賦稅與徭役。像皇甫家,在皇甫鋒名下的莊戶可免除賦稅、徭役,其餘不能免除的就在皇甫清的名下。

武陵郡守若有田莊,也會變着法子少報自己莊上的佃戶,以從中獲利。那賦稅少了,又從哪裡勻過來?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那些無權無勢的羊咩咩。

漢壽的稅徵得重了,結果百姓下到湖裡躲避。胥吏逼得急了,就將他們逼成了“水賊”。賦稅反而越徵越少,霸洞庭的威勢卻越來越大。

杜雲說:“但免除漢壽的賦稅,郡衙豈不少了錢糧,反而使水賊得勢?”

諸葛邪說:“郡衙不過是少了錢糧,霸洞庭卻要多些憂愁。”

杜雲不解,問道:“此話怎講?”

諸葛邪說:“我已去書給江陵,討千戶流民前來,好送入漢壽地界。”

杜雲說:“清風想使二虎競食之計,只怕是投羊飼虎。”

諸葛邪哈哈大笑,說道:“安之洞察先機,是虎是羊尚未可料。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只需叫漢壽之外的百姓嫉妒其稅少,又使漢壽之內百姓渴望安生。”

杜雲說道:“既然我能看穿此計,恐怕也難瞞幄瓏先生,水賊又豈會無動於衷?”

諸葛邪摸摸脣上鬍鬚,說道:“我自有應對之策。”

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
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五十一章 陽極生陰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四十二章 計定姻緣第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五十四章 了卻安樂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十七章 劍號玄冥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三十八章 郡守駕到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八章 請君入彀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一章 敗失潁上第十一章 北風意冷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三十一章 絕薪止火第一章 歸藏門人第四十六章 大義失義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八章 波雲詭譎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第三十四章 心向林泉第二十四章 噬骨之蠱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二十八章 鬼影初現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五章 京城四醜第五十五章 重操兵戈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章 進兵汝陰第三十七章 聖手書生第四章 國之重寶第二十七章 巫者降怪第四十四章 金剛法衣第十章 驅狼遇虎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二十二章 謫戍巴東第五十三章 鬼府爭鋒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三十六章 吹皺春水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十五章 臨淮破敵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天命靡常第五十六章 王師又敗第三十九章 暗譜鴛鴦第二十五章 奇毒相攻第三章 曲阿遇匪第五十七章 梟雄興兵第二十九章 巴郡硝煙第三十五章 武陵青芒第十三章 壽春之圍第五十二章 輕兵入山第四十七章 蕩寇伏波第四十章 鬼社中人第十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中興之志第三十二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章 鬼洞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