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

韋堅將來的職位,是河南水陸轉運使,他的治所在陝州,所以還會兼任陝州刺史。

因爲這條路線當中最重要的水陸轉運,在三門峽,而三門峽在陝州,提高堤壩這種事情難度不大,畢竟黃河的堤壩一直在往上提,沿線的州縣官員,對這類工程熟門熟路。

撥錢、給糧,這事保準辦的漂漂亮亮,所以韋堅有大把的時間,用來改革這段路線的漕運。

那麼就空出來一個長安令。

這是一個搶破頭的職位,誰都知道這個位置是個大跳板,自然都不肯放過。

而李琩熟知歷史,雖然知道下一任的長安令是誰,但是那位同志,眼下卻是低調的不成樣子,與世無爭安分守己,鋒芒不顯。

而李琩肯定是沒有能力扶持人家上去,但是呢,只要人家想上去,還是會有大把人幫忙的。

距離韋堅卸任,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足夠李琩去佈置一下了,他這是順應歷史,所以李琩覺得應該會很順利。

今天下班後,他便早早的去了自己妹妹的公主府。

咸宜的家在靖安坊,東接啓夏門街,西鄰靖善坊,也就是密宗祖庭之一(青龍寺也是祖庭),長安三大譯場之一的大興善寺所在。

三大譯場就是翻譯佛教典籍的地方,皆爲皇家寺院,密宗祖庭大興善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還有薦福寺。

老李家雖然尊道教爲國教,但也肯定不會去得罪佛教。

咸宜鬥雞去了,不在家,於是李琩便乾脆在這裡等她。

結果妹妹沒有等回來,妹夫回來了,而李琩其實就是想來見自己這位妹夫。

衛尉少卿楊洄,比咸宜大五歲,十九歲的時候娶了十四歲的咸宜,風度翩翩,相貌不賴。

總之當下的中樞,相貌醜陋的不多,大概是有唐一代,帥哥最多的一屆朝臣了。

“殿下有多少年沒來過這裡了?”楊洄招來侍女爲他更衣,笑呵呵的內室接待李琩,道:

“我都快記不起來了。”

李琩笑道:“你和咸宜是在洛陽成婚,長安的宅邸,我好像也就來過兩次,都是來看外甥。”

楊洄和咸宜有一個兒子,叫楊璨,今年五歲了,跟着他媽鬥雞去了。

更衣之後,楊洄在李琩一旁坐下,率先道:

“你是怎麼看出來,聖人不喜蕭嵩的,眼下宮裡都在議論,隋王一句話,踢走了太子太師,比右相厲害多了。”

李琩忍不住笑道:“我可沒有針對蕭嵩,是他招惹我的,聖人不喜的,不是蕭嵩,而是太子,蕭嵩不過是站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被牽連了。”

楊洄點了點頭:

“這是好事情,王琚也是因爲幫太子說話,落了這般下場,可見聖人眼下是要逐步剪除太子羽翼,齊浣被殺,也是這層原因,可惜了.......事情要是發生在三年前,你還有機會。”

“你想錯了,其實我很早就想明白了,太子之位輪到誰也不會輪到我,”李琩搖頭道:

“正因如此,我才選擇出嗣,與其窩在十王宅一輩子,不如離開,還能活的灑脫一些。”

楊洄無奈的嘆息一聲,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麼想法了,畢竟丈母孃已經死了,沒有了領頭羊,李琩又出嗣了,爭儲一事塵埃落定。

而他眼下更需要謹慎,小心太子的報復。

“你今天來,是有什麼事情嗎?”楊洄問道。

李琩點了點頭,側過身子道:

“韋堅雖然還沒有走,但是長安令這個位置,必須要爭一下,眼下各方勢力,一定都在背地裡做準備了,你難道沒有想過?”

“我去做長安令?”楊洄皺眉道:

“長安令已經不是我所惦記的了,我這少卿可是從四品上。”

李琩頓時皺眉,一臉鄙夷的望着自己妹夫。

楊洄一愣,尷尬的笑了笑,反應過來道:

“好吧好吧,伱覺得誰合適呢?”

李琩手指敲打在桌面,緩緩吐出了一個名字:

“蘇震。”

“是他?”楊洄微感詫異,旋即笑道:

“我明白了,你今天不是來找咸宜,是衝着我來的。”

蘇震是誰呢?親爹叫蘇詵,幹過京兆少尹兼長安令,最高吏部侍郎,親大伯是開元初期與宋璟搭檔的宰相蘇頲,親爺爺叫蘇瑰,唐中宗李顯時期的宰相,再往上找三代,是隋朝尚書左僕射,房國公蘇威。

屌中屌的一個家族。

但是蘇震呢,過繼出去了,過繼的嗣父早夭,而嗣父蘇冰的親爺爺,是武后時期的溫國公蘇良嗣,蘇良嗣的爹,是太宗皇帝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蘇世長。

那麼蘇震與楊洄有什麼關係呢?

蘇震眼下的祖父,叫蘇踐峻,嫡子死後,他也過繼了一個兒子,按理說有了繼子,不應該再給早夭的嫡子續嗣蘇震。

但是問題就出在,他這個繼子蘇興,娶了一位公主,李顯與韋皇后之女長寧公主,而這個公主是二婚,原本就有一個兒子,人家不打算再給蘇興生育子女。

所以蘇踐峻沒辦法,爲了不絕嗣,又給早夭的兒子,過繼來了蘇震。

那麼長寧公主的那個兒子是誰呢?是的,就是楊洄,長寧公主與前夫楊慎交唯一的兒子。

但是名義上,楊洄和蘇震沒有任何親屬關係,因爲我媽是我媽,但是我媽再嫁的這個男人,不是我爹,所以咱們不算親戚。

不過蘇震眼下也確實管長寧公主叫叔母,跟楊洄沒有親屬關係,但是跟楊洄的媽有。

www☢ⓣⓣⓚⓐⓝ☢¢ ○

而蘇震這個人,是個品德高尚的君子,眼下跟祖父蘇踐峻,以及叔父叔母住在一起,長寧公主已經沒有公主府了,因爲她是韋后的女兒,上交了兩百萬貫,李隆基放了她一馬。

“蘇震當下是殿中侍御史,從七品上,升遷正五品上的長安令,你在想什麼呢?”楊洄忍不住笑道:

“我認可他的才幹,加之其又屬京兆大族,任職長安不是不可以,但絕對不可能是長安令。”

怎麼不可以?事情是可以變通的嘛,跳級跳不了,那就跳個身份,李琩笑道:

“十四娘,是今年年初和離的,至今沒有再嫁,聖人眼下估摸着也在給十四娘尋覓良配,我覺得蘇震就很合適。”

楊洄聽的目瞪口呆,你可真敢想啊,讓蘇震再尚一位公主?也是二婚的?你就不怕把蘇踐峻氣死嗎?

李琩口中的十四娘,就是他的姐姐真陽公主,前夫是前宰相源乾曜的四子源清,兩人估摸着是合不來,已經離婚了。

畢竟大唐的公主脾氣非常臭,正常男人都忍不了。

“十四娘又沒有子嗣,而且還年輕,跟你阿孃的情況不一樣,下嫁蘇震之後,是可以生養的,蘇踐峻高興還來不及呢。”

“別別別,這事你可別找我,”楊洄連忙擺手:

“蘇踐峻一把年紀了,我可不好意思提這茬,真陽公主那脾氣,比咸宜好不了多少,咱們自己人,說句實在話,一般人不願意做這個駙馬的。”

是的,事實就是如此,楊洄要不是親爹死的早,親媽又跟聖人有仇,也不會被欽點爲駙馬,因爲人家爹要是活着,鐵定不同意。

畢竟他爹也是駙馬,深知尚公主多麼苦逼。

楊洄什麼出身?弘農楊氏觀王房的主支,比楊慎矜這類隋朝皇室正統,在當下混的牛逼多了。

李琩皺眉道:“怎麼?你對咸宜不滿?”

“沒有,我不是這個意思,”楊洄和咸宜的感情還是非常不錯的,雖說咸宜很霸道,在家裡說一不二,但是你要知道,咸宜不亂搞。

不亂搞的公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就衝這一點,楊洄平日裡都是心甘情願的讓着咸宜。

“做了駙馬,擔任長安令,也就說得過去了,況且蘇震的生父蘇詵,雖已致仕,但也做過長安令,可謂駕輕就熟,將來可以指點蘇震,”李琩耐心的勸說道:

“尚真陽的事情,你不用管,你只需幫他爭取長安令即可,怎麼樣?不爲難你吧?”

楊洄一聽這話,趕緊點頭道:

“他要是能尚真陽,長安令的事情,我一定盡力幫他爭取,但在尚公主以前,我一概不管。”

你不管拉到,李琩點頭道:

“就這麼說定了,我呢,不方便去見蘇震,但是將來若是事成,你得讓他知道是我在背後謀劃,好留一份香火情。”

“你放心吧,”楊洄沒好氣道:

“這事我一定全推你身上,我是一點都不想沾,我阿孃眼下在蘇府頗受敬重,我可不想人家因爲這事,對我阿孃不滿。”

說到底,尚公主真不是一件好差事,因爲太窩囊了,李隆基對自己的女兒還是非常驕縱的,所以公主們仗着自己的親爹,對丈夫頤指氣使,搞得駙馬跟贅婿差不多。

那麼接下來,李琩該怎麼搞定蘇定和真陽的事情呢?

這種事情,任何官員都幫不上忙,只有宦官。

找牛貴兒和林招隱,不合適,李琩目前要暫時與他們保持距離,那麼就還得是高力士了。

回到府上之後,李琩安排王卓去了一趟十王宅,見一見監院中官曹日昇。

名義上是彙報李琩日常,實際上以彙報工作的方式,泄露出李琩的真正用意。

“這段日子,隋王有幾晚是在大安國寺,觀摩王摩詰謄抄佛教典籍,期間好像提到一個御史臺叫蘇震的,二十五歲沒娶妻,實在讓人笑話,”王卓是這樣彙報的。

曹日昇忍不住笑道:“我也聽說過這個人,人家不是不娶,是眼光太高,聽說他那個祖父蘇踐峻,都快愁死了。”

“是啊,隋王也是這麼說的,期間還談到真陽公主和離的事情,”王卓不動聲色的笑道:

“隋王曾戲言,既然眼界高,那乾脆尚真陽公主好了。”

曹日昇一愣,隨即笑道:“你還別說,真挺合適的。”

兩人邊聊天,曹日昇邊記錄,然後寫成一封奏報,放在十王宅其他親王們的起居注一旁。

這些卷宗,高力士都會看。

第389章 金花箋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180章 姚 宋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83章 美名冠之第38章 356萬戶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90章 有喜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77章 李亨第348章 三贏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89章 金花箋第125章 隴右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59章 十望州第15章 走別人路第37章 2王3恪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62章 撕破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44章 庭杖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53章 撤軍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27章 服務業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47章 豪蕩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77章 李亨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47章 豪蕩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
第389章 金花箋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180章 姚 宋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83章 美名冠之第38章 356萬戶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90章 有喜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77章 李亨第348章 三贏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89章 金花箋第125章 隴右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59章 十望州第15章 走別人路第37章 2王3恪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62章 撕破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44章 庭杖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53章 撤軍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27章 服務業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47章 豪蕩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277章 李亨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47章 豪蕩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