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文壇元帥

整個白天,李瑁都因昨晚醉酒而無精打采,傍晚又接待了李適之與韓的堂哥韓混。

韓混是右武衛的兵曹參軍,眼下的成衛區域在萬年縣的南邊,但還是代表韓混偷溜過來,恭賀李瑁新婚。

韓混在服喪,沒辦法過來,

送走一些零零散散的賓客之後,李瑁終於清閒下來,於是便與郭淑姐妹在房間裡下起了長行棋。

他除了武藝之外,其它沒有專攻,所以無論詩詞書法還是下棋戲曲,都不怎麼擅長。

根本下不過郭淑,而郭淑也不讓她,連輸幾盤之後,一旁的郭湘都快笑岔氣了。

此女姿色不俗,較其堂姐豐不少,大靛盤子渾圓緊實,李瑁也忍不住上手摸了那麼一摸。

這倆可都算是他的媳婦,獨屬他一個人的。

李瑁令侍女滅掉幾盞燈燭之後,藉着房內的昏暗,便開始對郭湘不老實了,

先是挪動位置,坐在其身後,然後開始胡作非爲。

郭淑就這麼在一旁看着,絲毫不以爲意,陪嫁女就是這樣,是主母牀第之歡中的輔助,可以與主母共享流程,唯獨不能被播種。

漸漸的,郭淑終究被眼前的一幕,羞的面紅耳赤,呼吸急促,但她依舊捨不得挪開目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不肯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被逗弄到衣衫半掩的郭湘,也在郭淑的授意下,爲李瑁一件一件的褪去衣服。

終於,姐妹倆第一次見到了男人的身體,健碩而充滿男性力量的強健體魄。

六塊腹肌,本不該出現在一個經常酗酒的男人身上,但是李瑁平日裡從沒有停止對自己身體的打熬。

他的肌肉線條流暢,股四頭肌強壯有力,身姿筆挺,雄厚寬肩,就算捂着他那張臉,也是無數少女夢以求的情郎模樣。

郭淑一動不動,任由李瑁與妹妹繼續調情,直到她春心蕩漾,眼神迷離,李瑁終於過來了。

一整晚,郭淑用盡全力逢迎自己的丈夫,腦袋暈暈的,所有的動作都是下意識而爲,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她似乎都忘了昨夜究竟發生了什麼。

等到李瑁大清早離開房間之後,她才與妹妹郭湘,躲在被窩裡回味着昨夜的炙熱歡情。

李瑁本想着今天找嗣彭王李志的麻煩,但是當他騎上馬之後,覺得腹股溝有些疼痛,腰也痠痛無力,實在無法騎行,於是又從馬上下來了。

昨晚折騰的太狠了,本來只想着補上洞房花燭,沒曾想郭淑那丫頭太玩命,

以至於李瑁也被激發了慾望,將後世看過的那些精彩片段,能用的,都在郭淑身上演練了一遍。

真要感謝結成那小子。

王府前院東側,有一片建築羣,這裡是王府幕僚的辦公場所,一共有兩個門。

大門與王宅院牆相連,朝東向開,杜鴻漸他們就是從這裡進來辦公,小門是李瑁專用,他可以從這裡進入王府官署,但他的屬官不能從這裡出來。

因爲出來就是王宅內部,有女眷,不合適。

幕府的設置,按律分爲四個部分,親王府官署,親事府官署,帳內府官署,

親王國官署。

其中這個親王國,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爲親王國是指親王的封地,隋朝時候親王就沒封地了,更別提唐朝了,那是類似諸侯的存在。

諾大的一片宅院,裡面沒幾個人,也就是杜鴻漸他們自己身邊帶着個幫忙潤筆和處理雜事的文吏。

沒有人可不行啊,李瑁現在婚也結了,是該好好的規整一下自己的幕府。

「其它兩府先不管,親王府官署,需要填充進來,以前我的食邑,都是宗正寺張羅,內府局調撥,如今得靠咱們自己了,」

李瑁在官署內,叫來杜鴻漸等人,道:

「接下里的日子,你們可以幫忙舉薦一些賢良之才,我這邊呢,負責向吏部遞選,食邑的事情,李珍前幾天提過,戶部會派人與我商榨增田事宜,這件事交給幼明來辦。」

郭幼明點頭道:「喏。」

李瑁以前的壽王府食邑,都是內侍省下面的內府局代收,然後調撥給他,具體是不是全額的,李瑁自己也不知道。

現在肯定用不到內府局了,所以要靠他自己,郭幼明身邊,也就只有幾名文吏,負責食邑這一塊的話,人手嚴重短缺。

所以李瑁會從王府的辦公經費中,調撥出一部分給郭幼明,讓他增添人手。

幕府的空舍是非常多的,當時改修,一應機構的辦公場所都有預留,麻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

李瑁眼下坐在這裡,只覺除了能聽到樹上的鳥叫之外,周遭可謂安靜的可怕,郭幼明晚上還睡在這裡呢,庭院深深,夜裡聽到烏鴉叫聲,不知道他會不會覺得疹得慌。

眼下的吏部,沒有尚書,目前朝堂上有聲音,希望嚴挺之返京繼任,但是被李林甫壓着。

那麼吏部選調事務,便由尚書左丞兼吏部侍郎,充吏房朝集使的盧奐負責。

盧奐,就是伴食宰相盧懷慎的長子,是一個非常有才幹和能力的人物,李隆基曾以「斯爲國寶,不墜家風」來讚揚其美德,其實就是籠絡人的一種手段。

李林甫對於官員銓選抓的非常緊,而盧奐呢,也握的非常緊,所以李林甫沒辦法,只能將其召入中書門下。

李瑁王府幕職,說到底是有編制的正式工,所以就算能過得去李林甫那關盧奐那關都不好過。

「王卓,你去一趟宮裡的鴻臚客館,找一個叫做高不危的人,問問他,是否有意出任隋王幕職,」

李瑁朝王卓吩咐道:「如果有意,我再向高將軍與袁將軍請示。」

王卓點頭應了一聲,記在心裡。

高尚在歷史上的名氣不好,有一部分是因爲他是安祿山的謀主之一,是勸說安祿山謀反的主要人物。

但是李瑁覺得,在這個時代用人,不用拘泥於對方在歷史上的名聲好壞,他現在看的是能力。

用好了是賢良,用不好纔是奸。

接着,李瑁舉起酒杯,朝衆人笑道:「大家飲酒,不要拘束,咱們是聊天,

無不可說之言。」

杜鴻漸哈哈一笑,首先道:

「殿下大婚當天,有一郎君名喚裴迪,是王摩詰至交好友,殿下是否有印象?

「沒印象,」李瑁搖頭笑道:

「那天我醉的很快,王維一直在幫我擋酒,他身邊並無他人啊?」

杜鴻漸笑道:

「此人眼下是布衣,並無官身,那天勸酒者皆爲權貴,自然輪不到他,不過我卻知裴迪才華橫溢,殿下或可招募其爲王府文學。」

「既然才華出衆,又是裴姓,爲何沒有官身?」李瑁好奇道。

姓裴的找工作,應該不難啊。

杜鴻漸感慨道:

「皆因其原爲曲江公幕僚,如今曲江公仙逝,他剛剛返回長安,在王摩詰的引薦下,已經向汝陽王投了行卷,準備明年參加科舉,但屬下覺得,他登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瑁點了點頭,雖然唐律規定,士子可以投碟自應,也就是找牛逼人物舉薦你參加考試,另外,下層寒士如果沒有舉薦者,也可以潔己登朝,無嫌自進,正式確定了士人可以自己舉薦自己的法律。

但事實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沒人舉薦你,你的行卷不知道在吏部檔案房哪個角落裡吃灰呢,就算有人舉薦你,最後也得看中書門下的意思,

杜鴻漸是有經驗的,人家就是進士及第,但也只是分配了一個幕府職位,王維是岐王李範引薦給玉真公主,由玉真公主舉薦,然後才中的。

所以你的舉薦人是誰,非常重要,汝陽王李明顯不是那根蔥。

所以李瑁如果招募裴迪,對方直接可以不用參加科舉了。

至於杜鴻漸口中的曲江公,自不必說,大名鼎鼎的張九齡,張曲江,大唐文壇領袖,可惜今年剛剛過世。

李瑁沒有機會跟人家打交道了,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武慶聞言皺眉道:

「既然是曲江公的幕僚,右相那關恐怕是過不去啊,眼下吏部銓選,皆在中書門下決斷,裴迪若無貴人庇廕,此生只怕再難入仕。

「沒你說的那麼誇張,你也小看右相了,」李瑁笑道:

「人死燈滅,冤讎了結,右相絕不會爲難曲江公的人。」

史書上言,李林甫是一個極度小心眼的人,事實確實如此,但其人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非常之大度。

當朝首輔,你說他是小肚雞腸之人,有些片面,就算他本性如此,有時候也不得不海納百川。

不然他能自己氣死自己。

何況李瑁知道,張九齡其實在人生的末尾,已經向李林甫低頭了,但是李隆基不會再給他機會了,因爲張九齡太能頂撞李隆基了。

準確來說,張九齡是草根出身,貴族脾氣,自視甚高,李林甫是貴族出身,

草根脾氣,姿態謙卑。

這兩個,你看哪個順眼呢?基哥選擇了李林甫。

而張九齡被罷相之後,心知自己徹底完蛋了,以免親友被李林甫陷害,作詩一首,算是這位文壇元帥在人生暮年,向李林甫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就憑這首詩,李林甫都不可能再爲難張九齡的人了,如果爲難,那就真成了小肚雞腸。

畢竟張九齡罷相之後,李隆基在挑選高級別官員時,都會問一句「其人風度得如九齡否?」

李林甫聽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但他絕對記在心上了,風度,風度,要有風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瑁喃喃道:

「請裴郎來見我。」

第4章 太原郭氏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章 表妹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85章 月俸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231章 妖女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34章 三策第386章 契丹第256章 膽子小第157章 忠義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78章 房貸第292章 秘書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39章 真爭氣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79章 回去吧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50章 秘書省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8章 三贏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34章 三策第284章 融合劑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47章 豪蕩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83章 互毆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59章 獻誠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86章 敲鐘第236章 刺激第79章 回去吧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60章 體面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27章 服務業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62章 醉酒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7章 賞罰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73章 點到即止
第4章 太原郭氏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章 表妹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85章 月俸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231章 妖女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34章 三策第386章 契丹第256章 膽子小第157章 忠義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78章 房貸第292章 秘書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39章 真爭氣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79章 回去吧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50章 秘書省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8章 三贏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34章 三策第284章 融合劑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47章 豪蕩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83章 互毆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59章 獻誠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86章 敲鐘第236章 刺激第79章 回去吧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60章 體面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27章 服務業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62章 醉酒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7章 賞罰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73章 點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