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差我這1個

皇宮當中的事情,其實是非常容易外泄的,不要覺得這裡面都是秘密,外面人不會知道。

在皇城之中任職的人是非常多的,先不說專門伺候皇帝的宦官、宮女、奴婢,也不說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單單北門四軍,就是一個外傳消息的大喇叭。

左右羽林各四千人,總兵力八千,左右龍武各五千人,總兵力一萬。

四大禁軍的這一萬八千人,幾乎全部出自於官宦世家,他們在宮裡的所見所聞,不會告訴別人,但會告訴家裡人。

所以李隆基每天晚上在太真觀幽會的事情,一開始只限於貴族階層知道,慢慢的一年過去了,長安城裡的尋常百姓也知道了。

雖然說貴族家庭一般對子弟的教導都非常嚴格,但誰家還沒個嘴巴不把門的大舌頭呢?

李隆基當然也清楚,自己乾的這件事輿論太大,一旦在尋常百姓之間口口相傳,史書上絕對跑不了,今後的民間野史只怕也會添油加醋的過度渲染。

所以他非常著急,想要將這件事從暗處轉向明處,早早擺平壽王,堵住那幫好事者的嘴。

所以李憲的這個法子,一開始,他非常憤怒,恨不得直接將壽王用鞭子抽死,但每每想到楊玉環帶給他的溫存,他便將憤怒壓制了下來。

他的兒子很多,他真正喜愛的,首當其衝就是早夭的夏悼王李一,那是他和武惠妃的第一個兒子。

接下來的便是壽王了,當年的寵冠諸子成了諸子中最大的笑柄,當李隆基開始厭惡壽王的時候,那麼從前的那點父子之情,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蕩然無存。

延英殿。

李琩就跪在殿內,頭額點地一聲不吭,而寧王已經被李隆基給打發走了。

因爲接下來的這場父子之間的對話,李隆基不會讓別人知道。

“懦弱,無能,你有哪點像朕?”

李隆基雙目伶俐,語氣冷冽道:“朕當初就不該將你寄養在寧王膝下,看看你現在是個什麼樣子?”

李隆基有個基因特點,額頭髮際線兩側,有兩個旋,頭頂一個旋,脖子上的頭髮兩側也有兩個旋,五個旋被道士說成是五龍髻,乃興世之人君。

李一生下來,也是五個旋,李琩不太行,四個半,其中一個似旋非旋,其餘諸子都沒有這個血脈特點,所以一直以來都說,李一和李琩最像李隆基。

實際情況是什麼呢?是因爲他們仨都帶著李家和武家的血統,有同樣的基因傳承,所以才這麼相似。

一上來就劈頭蓋臉的叱罵兒子不像自己,李琩聽在耳中,心知那件事成了一半,另一半就看他與李隆基接下來的過招了。

“父皇乃天下萬民之君,聖人之姿,英明神武,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兒臣不過一愚鈍之人,自是不類父皇萬一。”

李隆基狠狠瞪了李琩一眼,沉聲道:

“聽說昨晚太子送給你一個舞伎?身爲朕的兒子,不懂潔身自好,那些苟存民間的賤伎,你也看得上?”

我看不上!但是我看上的,你也看上了,實在是沒招啊,李琩故意低聲道:

“阿兄所賜,不敢推辭,何況那名叫雲孃的舞伎,雖出身勾欄,然冰清未染.......”

“混帳!”

李隆基怒斥一聲,看向高力士,嘲笑道:

“瞧見沒?他就這點出息。”

高力士趕忙賠笑:

“好女色,人之常情,壽王並無不妥,如今身邊只有楊氏一位媵女服侍,確實單薄了些,聖人不如,賞賜幾名美婢,以供壽王起居。”

“呵呵.......”李隆基冷笑道:“朕沒有什麼能夠賞賜他的。”

自從武惠妃去世之後,李隆基的後宮就亂了套,人人開始爭寵,而內心寂寞的李隆基,也試著希望能找到感情上的寄託來填補內心深處的空白。

但可惜,他的後宮那麼多的女人,誰也無法代替武惠妃。

就連每晚由誰侍寢,他都發愁,於是想出一些荒唐的辦法,比如每一位嬪妃頭頂插一朵鮮花,他來放飛蝴蝶,蝴蝶落在誰的頭頂,他就寵幸誰,再比如,妃子們之間賭錢,誰贏的最多,誰來侍寢。

亂花漸欲迷人眼,多情和專情終究是反義詞,武惠妃死後,他是玩的越來越花了。

高力士上前,來到李琩身邊彎下腰,小聲道:

“十八郎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晌午的時候,聖人便在此與寧王商議過,要尋一良家子,予你配婚,你可有中意的?”

良家子,也叫好人家,

每個人眼中的好人家,是不一樣的,主要在門當戶對四個字,李隆基眼中的良家,自然檔次更高。

正所謂,自隋唐而上,官有薄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薄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

那麼能被皇室看上的家族,目下而言,除了禁婚七家之外,首推琅琊王、京兆韋、弘農楊、河東裴、南陽張、清河張、彭城劉、渤海高、河東薛、京兆杜、河東柳、太原郭、天水趙.......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活躍在長安和洛陽周邊的兩京走廊貴族集團。

“孩兒有中意的。”

李琩心裡感謝高力士八輩祖宗,因爲對方口中那句“可有中意的”,百分之百是句客氣話,換作李隆基,絕對不會這麼問,因爲老子給兒子賜婚,向來不會以兒子的心意爲主,也就是說,兒子的婚姻都是老子做主的。

高力士也是一愣,心知自己多嘴,被人家給將了一軍,這下好了,自己一句客氣話,給皇帝出了一個難題。

於是他趕忙彌補道:“聖人自會做主,婚姻大事,十八郎還是要聽聖人的。”

說罷,他就趕忙退到一邊,不想再摻和了。

“說說看,”李隆基呵呵冷笑道:“朕倒是很好奇,你看上哪家的了?”

他其實心裡挺高興,自己這個兒子如果能移情別戀,對他來說是好事,因爲他現在絕不允許任何人在心裡惦記楊太真,而李琩無疑就是那個唯一。

所以李琩若是肯再娶,他一定是舉雙手贊成。

李琩深吸一口氣,擡起頭來,道:

“朔方振武軍使郭子儀四女郭氏,可爲兒臣良配。”

李隆基和高力士同時愕然。

他們倆都認識郭子儀,而且印象非常深,因爲郭子儀的妻子,是寧王李憲的府掾王守一的女兒,而郭子儀的親爹郭敬之,是寧王府典軍。

這個王守一,可不是李隆基王皇后的胞兄祁國公王守一,這是兩個人。

當年郭子儀參加武舉,就是寧王一力保舉的。

“你見過此女?”

李隆基一臉錯愕詢問道,剛開口他就後悔了,覺得實在沒必要多此一問,郭子儀的爹既然是寧王幕僚出身,李琩自然是從寧王府認識的,

李琩道:“回父皇,今年的上元節在大伯府上見過。”

李隆基一臉疑惑的看向高力士,眼神中頗有責備之意,大概是不滿李琩身邊那兩個宦官辦事不力,這種事情怎麼就沒有上報?

高力士自然不能直說嚴衡和王卓工作失誤,因爲那樣等於是他工作失誤,於是趕忙道:

“這件事老奴是知道的,當時只覺得是些微末小事,疏忽了,請聖人治罪。”

“治什麼罪?這也叫罪的話,天下有罪的人將何其之多,”

李隆基笑了笑,心情挺不錯,兒子有新歡,自然就會忘了舊人,那麼這世上唯一還惦記楊太真的人,就沒有了。

太原郭氏,名門望族,家中女子嫁給自己的兒子,不算辱沒。

就是這個郭子儀,如今是邊將,手握一鎮兵馬,與自己兒子聯姻,不太合適。

不過辦法不是已經有了嗎?他不是朕的兒子了,是六郎的嗣子,就算娶了王忠嗣的女兒,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威脅了。

“寧王有意操辦,你的這些事情,便與寧王商量吧,”李隆基說完這句話之後,便輕輕揮了揮手。

高力士趕忙上前扶起李琩:

“十八郎去吧。”

李琩點了點頭,拜別自己的父皇,就這麼離開了延英殿。

站在殿門外的臺階上,他仰天深吸一口氣,彷彿呼吸到了自由的味道,只要能離開十王宅,不當皇子算個屁啊。

父子倆剛纔的對話,隻字不提過繼的事情,完全在李琩的意料之中,他很清楚,李隆基絕對猜到這件事是他在背後攛掇寧王的。

你知道是我的意思,我也知道你知道是我的意思,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是我的意思,但就是不能點破,這世上很多事情,都得裝糊塗。

因爲這種事,寧王出面來說, 是體恤兄弟,李琩來說,那是不認爹了。

而李隆基決口不提繼嗣的事情,也是要推給寧王,讓寧王自己去跟李琩說,李隆基自己來說的話,等於不認兒子了,傳出去讓人笑話。

出宮的路上,禁衛和宦官的眼神,一直落在李琩身上,他要是敢往太真觀的方向看一眼,這次的謀劃就等於全盤失敗。

李琩由始至終都是目不斜視。

長安宮城分爲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西內興慶宮,統稱“三內”。

其中太極宮,也就是隋朝時候的皇宮,李淵和李世民主要在此聽證居住,而大明宮取“如日之升,則曰大大明”,坐落在長安城北的龍首原上,自從唐高宗李治移居此處之後,後世諸多皇帝皆在此聽證。

大明宮的修建初衷,主要是防著玄武門。

李治武則天夫婦,防兒子就防的比較厲害,而李隆基在武則天的陰影下成長起來,早就沒有骨肉之情這個概念了,所以防兒子防的更狠。

大明宮南邊有三道門,從這裡出去,就是長安城東北的裡坊區。

其中丹鳳門爲正門,李琩走出城門之後,回頭望向宮內。

他知道,自己下一次再走這道門的時候,就不再是皇帝的兒子了。

“你一共有三十個兒子,如今還活著的,仍有十六子,”李琩內心自嘲道:

“不差我這一個。”

清空腦中思緒,李琩甩袖離開。

父子之間的相互猜忌,是有唐一代,老李家始終避不開的一場夢魘,又像是流淌在血液裡的詛咒......

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30章 韓珠團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31章 妖女第344章 庭杖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83章 互毆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56章 宰了他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56章 膽子小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7章 2王3恪第359章 獻誠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75章 狩獵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5章 月俸第383章 玩命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2章 空中樓閣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187章 讓皇帝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75章 狩獵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47章 豪蕩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36章 刺激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261章 田舍郎第342章 天塌了第139章 真爭氣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81章 文壇元帥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93章 我同意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18章 何所懼?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07章 真婦人也
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30章 韓珠團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31章 妖女第344章 庭杖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83章 互毆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56章 宰了他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56章 膽子小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7章 2王3恪第359章 獻誠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75章 狩獵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5章 月俸第383章 玩命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2章 空中樓閣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187章 讓皇帝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75章 狩獵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47章 豪蕩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236章 刺激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261章 田舍郎第342章 天塌了第139章 真爭氣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81章 文壇元帥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93章 我同意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18章 何所懼?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07章 真婦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