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意見不合

正月二十八,李瑁抵達鄯州。

從長安出發至今,用時十二天,算是很快的腳程了,左衛的後續輻重還且在後面呢。

軍情不等人,由不得他不着急啊。

節帥府外,節度使的六之前,樹起了行軍大總管的大旗,李瑁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全面接管隴右。

皇甫惟明已經提前召集各部將領,趕赴鄯州參加軍情會議,但是在此之前,

李需要先與皇甫惟明見見面。

「你見老了,」

李恆與皇甫是故交,兩人見面之後也是一陣感慨,雙手握在一起,親切的寒暄着。

皇甫惟明搖頭苦笑道:

「踐任封疆,一刻不敢偷閒,比不得兄長閒雲野鶴,真羨慕你啊,我能像你這麼清閒就好了。」

別看他是節度使,但也絕對不敢得罪李恆,不單單是因爲人家是自己老上司的長子,也是因爲南宮郎將來是鐵定進中樞的,跟中樞大員搞好關係,是每一個節度使都會做的事情。

「隴右的事情辛苦你了,我們來,不是你的肘,而是來給你解決麻煩的,

心裡有什麼苦,大可與隋王傾訴,他會給你做主的,」

李恆拉着皇甫惟明的手坐下,看向正凝視沙盤,聆聽張介然講解眼下形勢的李瑁。

「四天之後,大軍便可開拔,此戰曠日持久,我軍已陷入被動,」張介然指着沙盤上石堡城位置,道:

「賊軍後續增員頗衆,據我斥候回報,石堡城之賊,應在十二萬至十五萬之間,設防於各山谷要道,覆蓋方圓百里,再給他們一些時間,石堡城想要拿回來,將異常艱難。」

嚴希莊與裴迪接過一幅石堡城原先的防衛地形圖,展開在李瑁面前。

張介然指看上面一些關鍵位置,道:

「眼下攻守轉換,那麼我們要想奪取石堡城,關鍵在五個地方,其一是日月山,此處居高臨下,爲赤嶺之最高處,可俯瞰整個戰場,其二爲倒淌河在赤嶺之間的這個回彎,曾經是我們的駐軍取用飲水之處,這個地方有一條小道可直通石堡城,其三爲石堡城以西的牛盲嶺,其四烽火堡丶其五高臺嶺,這三個地方眼下都建有要塞堡壘,以土石混雜建有矮小的圍牆,三點連城一線,拒我軍於東門之外,安思順幾次強攻,都是在這三個地方無功而返。」

李瑁微微點頭,他來之前是做過功課的,赤嶺就是隴右與吐蕃的邊境線。

赤嶺西南,是吐蕃的牧區,東北是隴右農區,地勢也是從西往東從高原逐漸過渡爲平原,這裡有西海屏風丶草原門戶之稱,西海就是青海湖。

而日月山是主峰,相傳當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此處,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懷念長安故鄉,傷心之下寶鏡墜落山崖,一分爲二,一半化爲金日,一半化爲銀月,這便是日月山名字的來歷,吐蕃那邊,還是稱呼赤嶺,這裡也是大唐與吐蕃之間聯絡的中轉站,舅甥之盟也叫赤嶺之盟,就是在這裡訂立的。

從前大唐佔據石堡城的時候,防禦工事都是建在石堡城西北,那麼眼下攻守轉換,吐蕃自然要在石堡城東北建立防線。

所以安思順的幾次強攻,就是栽在了吐蕃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三座堡壘上面,而且防線仍在加固。

過不了這三個地方,就沒辦法攻打石堡城。

李瑁對此,暫時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畢竟他比起皇甫惟明,在軍事上肯定是個生瓜蛋子,說多了容易露怯,從而給隴右將領一種這個大總管是個笨蛋的印象。

如果將領對你不夠信任,那麼他們在作戰的時候疑心就會很重,會懷疑命令是否是正確的,我是不是在做錯誤的事情。

李是不能隨便說話的。

「蓋威走了?聽說他走之前,還惹了一些麻煩?」李瑁皺眉看向皇甫。

皇甫點了點頭:「蓋威在綏戎城,與李光弼有一些言語衝突,不過不要緊,

兩人都是顧全大局的,不會壞了大事。」

「言語衝突?」李瑁挑了挑眉,在主位上坐下後,道:

「說說看,怎麼個言語衝突?」

皇甫惟明瞭一眼張介然,道:「你跟大總管解釋一下吧。」

張介然點了點頭,道:

「蓋威對李光弼的一些用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李光弼要確保魔下將士如臂使指,肯定是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大家意見不合很正常,說開了就好了。」

「那麼,他們說開了嗎?」老三李峴頓時皺眉,語氣難聽道:

「你這是糊弄我們啊,隋王要聽的是實話,不是你這些搪塞之言,什麼叫言語衝突?兩人都扭打在一起了,這也叫言語衝突?,

說罷,李峴看向皇甫惟明,道:「有什麼說什麼,都什麼時候了,還玩這一套官場之風,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峴對皇甫,說話還是非常隨意的,主要原因是,皇甫從前去他們家的時候太謙卑了,以至於李峴沒將皇甫當外人,也沒有將對方太放在眼裡。

下屬見老上司的時候,都是這樣,對老上司的家人也是非常尊重的,但是老上司如果一死,那就是另外一種局面了。

何況李禕現在,是支持太子的,與皇甫的利益完全一致,屬於同一陣線。

皇甫笑了笑,道:「這麼說,三郎什麼都知道了?」

李峴點了點頭:「隋王身兼重任,我們敢不知道嗎?」

「惟明說說看吧,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李恆說話,就相對非常柔和了,

因爲他和皇甫的關係非常近,兩人曾經也是好哥們。

兄弟倆都沒對皇甫用敬語,一來是出身宗室,再者眼下是道一級的總管府長史和司馬,名義上是上級了。

這也是李瑁在路上刻意安排的,總管府的威望如果不能壓節帥府一頭,談何節制呢?

皇甫擡了擡手,令無關人等退下,這纔看向李瑁道,

「要拿回石堡城,爲今之計,只有不惜代價,那麼誰做這個代價,是要慎重權衡的,蓋嘉運明擺着是做做樣子,來了兩萬人,一半是看客,另一半若非主將是李光弼,恐怕也是走過場來的,那麼我就需要利用好李光弼這支兵馬,恰好對方立功心切,所以我有意以他爲前軍,安思順的臨洮軍爲策前軍,杜希望的鎮西軍爲左虞侯丶白水軍右虞侯丶振武軍王孝德與我的親衛軍爲中軍,莫門軍安貞爲左後軍,其餘守捉爲右後軍,安人軍爲策後軍,共計五萬七千人,強攻石堡城。」

說着,皇甫繼續道:「我事前放出風聲,就是要試探蓋威的反應,他如果敢鬧事,我會以此爲藉口將他調走,但我沒有想到,隋王幫我解決了這個麻煩。」

蓋威臨走之前,去了一趟綏戎城,本來已經打算跟李光弼好好說話,勸對方不要拿河西兒郎的命冒風險,而李光弼則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回答了他,大概意思就是,軍人要服從命令,上面讓我怎麼千,我就怎麼千。

蓋威當時就怒了,要不是因爲李瑁的調令在身,他都打算將李光弼綁了,直接將那支赤水軍的兵權奪回來。

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那一步,就是兵變了,在戰場上並不新鮮。

李瑁之所以早早收到消息,是因爲他派去的郭敬,星夜兼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彙報清楚的。

郭敬就是郭子儀的義子,郭淑帶進隋王宅的。

郭子儀他們這對義父子,也是挺有趣,郭子儀的爹叫做郭敬之,收了個義子叫郭敬,這都分不清楚誰是爹誰是子了,很多人建議郭子儀給郭敬改名,郭子儀沒同意,意思是人家的名字也是爹媽起的,我雖爲義父,也不方便改。

事實上是因爲郭敬出身太原郭氏旁支,是大宗,你郭子儀華陰郭是小宗,小宗改大宗,不合規矩。

郭敬回來之後,帶回了蓋威的懇求,對方希望李瑁攔下李光弼,別讓這個契丹狗將赤水軍給葬送了。

「李光弼今天來了嗎?」李瑁問道。

皇甫惟明點了點頭:「除了積石軍,莫門軍丶河源軍丶寧塞軍,其他兵馬使都來了。」

「你這麼安排,要將蓋嘉運得罪死啊,」老大李恆也意識到問題所在,皺眉道:

「人家本來就不願出力,你倒好,強行將赤水軍推上去,風聲放出去這麼久,涼州那邊多半也知道了,恐怕蓋嘉運的攔阻手令已經在途中了。」

皇甫笑了笑,道:「眼下不是我的事情了,而是由隋王定奪,得罪人,也是隋王去得罪。」

李恆一愣,苦笑道:「你倒是實話實說。」

李瑁笑了笑:「我本來就是來得罪人的,這種事情儘管往我身上攬,我只要石堡城,不問過程,將他們都叫進來,議事吧。」

皇甫點了點頭,給張介然遞了一個眼色,後者出去將守在外面的一衆將領召了進來。

主將是輕易不能離開軍伍的,除非大型軍事會議。

也就是說,李瑁這一次議事,要儘量將事情都安排妥當,畢竟大家來回跑一趟也不容易。

上一次來,李瑁是座上賓,這一次,坐在了大堂的主位上面,是西北方面的最高軍事統帥。

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自己有幾斤幾兩,李瑁心裡很清楚,怎麼打,還是要皇甫去安排,他只是負責確保對方的計劃能夠正常實施運行。

但有個前提,現在不能打。

李光弼去做炮灰,只要能拿回石堡城,這個炮灰按理說是可以當的。

但是呢,李瑁現在與蓋擎是盟友,將人家的赤水軍折的太狠,蓋擎會覺得自已這個盟友不夠意思。

再加上河西方面還沒有參與進來,單靠隴右並不保險。

「方纔皇甫節帥,已經大致跟本帥描述了當下的隴右形勢,」李瑁率先發言道:「本帥既然來了,自然不是來看風景的,四天之期,再往後推一推,眼下不是強攻的時候,我會與河西方面交涉,請蓋師出兵協助,等到局勢再明朗一些,

把握再大一些,再談奪城。」

下方的安思順聞言一愣,異道:

「蓋帥會不會聽調,仍屬未知,眼下賊兵正在瘋狂構建工事,若再延期限,

我們的難度將會更大,請大總管三思。」

杜希望也是皺眉道:「蓋嘉運要是願意來,早就來了,也不會等到隋王發令纔來,正所謂一鼓作氣丶再而衰丶三而竭,我是擔心石堡城握於賊人之手過久,

將士們的心氣垮了,朝廷那邊,也不好交代啊。」

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眼下奪城,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否則朝廷一忍再忍,總有忍不了的時候,屆時問罪的詔書一到,大家都得擔罪。

別看安思順和杜希望嘴上請戰,那是嘴巴上說的,爲的是表明自己的主戰的決心,實際上兩人心裡都在慶幸,終於來了一個擔責任的。

這可不是我們不想打啊,是你不讓我們打。

臧希液老實啊,聞言道:「當下確實不是強攻的時機,賊軍防範過重,難有機會,正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時強攻乃下策,只是朝廷那邊,大總管如何應對?」

李瑁淡淡道:「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沒有萬全把握強行攻城,一旦再敗,

纔是徹底無法與聖人交代,河西隴右本爲一體,我來之前,蓋帥有所顧忌,不敢盡力,我來之後,顧忌全無,河西自會全力協助。」

說罷,李瑁看向韋光乘道:

「軍資沒有缺漏吧?」

韋光乘點了點頭:「暫時無虞,但若時日過久,還是撐不住的,大總管是否已經去信涼州?」

「嗯,」李瑁淡淡嗯了一聲,道:

「四日之內,便有回覆,大家稍安勿躁,暫時等一等。」

如果河西能夠全力協助,對於堂下衆人來說,無疑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因爲隴右這邊已經打疲了,而河西全都是生力軍。

事實上,大家心裡也非常清楚,眼下的河西兵比隴右更能打,不是軍士的問題,而是因爲河西沒有派系,蓋嘉運一家獨大。

李瑁今天,就是想要穩住大家的心態,讓他們不要因爲來自朝廷的後顧之憂,而迫切的出兵強攻,那樣的話損失太重了。

皇甫惟明就是考慮的太多,所以要讓李光弼當炮灰,不惜代價。

而站在李瑁的角度,他不希望任何人做炮灰,單是安人軍的損失,就耗費了朝廷巨資補充,按照韋光乘的話來說,三個都的賦稅,讓臧希液打沒了。

軍士的損耗,牽涉藩鎮的防衛佈局,也牽涉財政,又牽涉國本,總之,茲事體大。

皇甫不在乎,是因爲急切的需要戴罪立功,財政國本的事情當下還輪不到他來考慮,他只會考慮自己一旦出問題,太子也會受損。

總管府長史李恆看向衆人,道:

「蓋威已經從安人城西進,如一枚鐵錐插入賊境,必能引發賊軍腹地動亂,

如果能找到其補給路線,進而切斷,那麼石堡城的賊軍將成孤軍,我當不戰而勝,蓋嘉運不會坐視,定然會提供支援,我們要等的,就是賊人內部大亂,諸位勿要心急,以最小的代價拿回石堡城,才符合聖人的心意,才符合中書門下的宗旨。」

他以前在隴右的職位,是他爹帳下的掌書記,權力不小,與眼下堂內的很多人也都認識,沒有人會輕視李恆,因爲人家的爹在這裡威望太高。

杜希望點了點頭:「自然是要聽從聖人與中書門下的安排,那麼我們現在,

就要改一改既定方案,積石城方向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郭子儀那邊也需要支援,

該調誰去合適?」

眼下的隴右,就這麼些兵,大部主力集中在湟水一線,這是用來奪回石堡城的,那麼眼下既然戰事推延,是可以分出一些兵力支援郭子儀。

不要覺得湟水分兵,會給吐蕃機會,事實上,吐蕃不敢進來,因爲沒騎兵。

從石堡城到湟水一線,都是大平原,利於騎兵作戰,吐蕃這一次的戰略方針不是打進來,而是拿下石堡城和積石城這兩個要衝,佔領門戶,方便以後打進來。

他們的騎兵在大勃律和小勃律,也就是克什米爾地區,沒多少,幾千騎,也不敢抽調,一旦調走,安西和北庭肯定會下手,那麼就等於吐蕃在西北方向空門大開,尺帶珠丹是不會這麼乾的。

李瑁聞言點了點頭,看向皇甫,道:

「節帥覺得,誰去合適?」

皇甫惟明眼下的內心非常複雜啊,李瑁這麼一拖延,是有意要接管他一部分指揮權,雖然人家口口聲聲說不會干預他用兵,其實還是干預了。

身居高位的人,說話是不能信的,皇甫有心理準備。

如果按照他之前的既定策略,四天之後全面出兵,那麼定然是以他爲師,因爲戰略部署是他安排的,李瑁插不了手,那麼奪回石堡城,也算是將功贖罪了。

但是眼下戰事拖延,將來的部署李瑁已經開始着手計劃了,自己成輔助了,

那麼奪回石堡城,跟他關係不大,屆時朝廷該論罪還是要論罪。

而且隋王在軍中建立威望,也不符合太子的利益,這是太子在信裡交代過他的。

所以皇甫沒有聲,以沉默的方式,反對李瑁的部署。

其他人也都察覺到了氣氛有些詭異,隋王似乎在第一天的軍情會議上,便要行奪權之事。

那麼皇甫惟明眼下的處境,無疑非常尷尬。

「惟明,隋王在問你話,」李恆小聲提醒道。

皇甫惟明一愣,故作回過神來,道:

「我還是認爲,不宜拖延,眼下一切都已經安排妥善,臨時變卦于軍心不利,隋王不通軍事,還是要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李瑁笑了笑,也沒有說話,人家已經挑明瞭,你是一個外行,這是當衆打擊李瑁的威信。

但是李瑁不會記仇,畢竟咱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也就尿不到一個壺裡。

他不是不知道這裡的形勢非常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要考慮。

可是此番決戰,河西如果不能參與進來,對未來的邊境防務影響很大,兩個藩鎮長期各執其事,失去了協同的本質,以後再要拉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他的本意絕對不是奪權,戰事推延在他看來,是必須的,那麼既然湟水一線放鬆下來,就必然要分兵支援郭子儀,難道等積石城也被攻破嗎?

但是皇甫出於自己利益考慮,不願意讓李瑁部署安排,他認爲這是喧賓奪主。

大總管只是臨時性質的,而我這個節度使可是坐地虎,我不能讓你凌駕於我之上,名義上可以,權力上不行。

李瑁在隴右的第一次安排,便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像這種時候,李恆兄弟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他們不能讓李瑁和皇甫鬧僵。

老三李峴說道:「隋王也是爲了隴右考慮,節帥強行奪城,若是傷亡太大,

就算奪回石堡城,意義何在呢?吐蕃此番興重兵犯境,非一時之計,赤嶺之盟約已是蕩然無存,今後西北的戰事將更爲頻繁,敦輕執重,你應該考慮清楚。」

他的意思是,今時不同往日,盟約已經不在了,兩邊將來鐵定會戰事不斷,

你現在不惜代價奪城,是顧頭不顧靛,你就算奪回石堡城,但是損耗過重,今年是沒事了,明年呢?人家又來了怎麼辦?你的精兵都讓你不惜代價消耗掉了,掌什麼戌衛?新補充的生瓜蛋子?

先不說新軍戰鬥力不行,需要長期培養,再者說,朝廷能眼睜睜看着隴右成爲無底洞,吸血財政嗎?

李恆李峴兄弟倆,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皇甫惟明也算是看出來,隋王可真會找人啊,找了這哥倆來對付我?

當下隴右最出彩的兩場硬仗,一個是李光弼打的,一個是郭子儀打的,皇甫惟明臉上肯定是掛不住的。

他擔心朝廷問罪,所以心情急切了些,其實不單單是爲自己考慮,他是統帥,難道不知道李瑁的想法是對的嗎?

但是我牽扯着少陽院,牽扯着中樞鬥爭,凡事不能自己認爲正確,就去那麼做,而是要考慮,自已做的事情,長安會不會認爲是對的,是否符合少陽院的利益。

那麼他與李瑁對着幹,也是出於無奈,而且無法扭轉。

皇甫惟明淡淡道:「我還是不同意,儘快拿回石堡城,加固防線以御吐蕃,

是最省錢的辦法,耗成持久戰纔會增加朝廷負擔,這是爲長遠考慮。」

眼瞅着皇甫不肯讓步,老大李恆趕忙出面打圓場道:

「這個事情,大家再議,咱們好好商量商量,拿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法子出來,大總管不要着急,惟明也不要太固執嘛。」

李瑁笑了笑,不打算給對方臉了,直接看向李光弼道:

「光弼兩天之內開拔,支援積石城,不要一味固守,要以攻代守,伺機而戰?

皇甫惟明對李光弼沒有絕對的行使權,人家願意打前鋒,自然可以去,但人家不願意,你也沒辦法強迫。

但是呢,李光弼不敢違背李瑁。

因爲李瑁一句話,就能罷免了他,辛辛苦苦在軍中的經營,也就覆水東流了,何況他和李瑁的關係還不錯。

李光弼警了一眼臉色鐵青的皇甫惟明,點頭道:

「卑職領命!」

在他看來,只要有仗打,別讓我閒着,就是好事。

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27章 服務業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44章 庭杖第315章 反間計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66章 白月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28章 讖書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3章 西市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25章 隴右第340章 畜......畜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284章 融合劑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80章 姚 宋第292章 秘書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10章 沒的選第381章 錢監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章 16王宅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2章 空中樓閣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278章 豹鬥犬第307章 買房子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57章 離開第298章 國家隊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87章 讓皇帝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87章 隔閡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0章 沒的選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47章 豪蕩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31章 妖女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27章 服務業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44章 庭杖第315章 反間計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66章 白月光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228章 讖書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3章 西市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25章 隴右第340章 畜......畜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284章 融合劑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80章 姚 宋第292章 秘書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10章 沒的選第381章 錢監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章 16王宅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2章 空中樓閣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278章 豹鬥犬第307章 買房子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57章 離開第298章 國家隊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87章 讓皇帝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87章 隔閡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10章 沒的選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47章 豪蕩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31章 妖女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