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別人路

與咸宜聊天的時候,李琩得到了一個很有用的消息,母妃在世時曾經居住的宮殿,如今被用來存放李隆基內庫中的珍寶。

因爲八月初五,皇帝要收賀禮,會大賺一筆,但是他的內庫已經滿了,這都是李林甫他們的功勞。

皇城當中,有三個超級大庫,左藏和右藏這是國庫,專供朝廷用度。

凡天下賦調,先在轉運的貨場,將符合尺度斤兩的挑出來,由太府寺卿及御史臺監督,題以州縣、年月,別粗良、辨新舊,存納於左藏庫。

凡四方所獻金玉、珠貝、玩好之物,皆藏之右藏庫。

中藏是皇帝的內庫,裡面什麼都有。

國庫,皇帝是不能動的,歸太府寺下面的左藏署和右藏署管理,凡出納,先勘木契,禁菸火,守衛森嚴。

中藏,歸內侍省下面的內府局管理,掌寶貨給納之數。

三大庫,就屬中藏最小,這是肯定的,私人財物怎麼能和國家的比呢?

但是李琩很清楚,宮廷鬥雞做暗莊的那位王𫟹,歷史上就是靠給李隆基修建了兩座大庫,從而獲得李隆基青睞,得以在天寶年間成爲李林甫之下第一人。

如今嘛.......李琩打算走他的路,讓王𫟹無路可走。

反正王𫟹現在啥也不知道,他的官位還沒有他那個傻哥哥王銲高。

王𫟹的戶部員外郎,是從六品上,王銲的戶部郎中,是從五品上,原因很簡單,王銲是嫡出,王𫟹是庶出,兄弟倆都是門蔭入仕,當然是優待嫡出的。

王𫟹之所以敢在背地裡坐莊,一來,掙的錢基本都給李隆基進貢了,所以後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者,人家親爹曾經是正五品的中書舍人。

三省當中,論與天子親近,首推中書省,其次門下省,最後尚書省。

......

八月初四的晚上,內侍省一名宦官來了,他是帶著李隆基的旨意來的。

大概就是說,等到隋王宅修繕好了,李琩就可以搬出去,屆時再舉行繼嗣典禮,務必節儉,勿失朕意。

其實就是暗示李琩,你把事情給我低調點辦了。

要不然大晚上過來宣讀敕旨幹什麼,不就是想將風聲壓到最小嘛,在李琩看來,李隆基巴不得他典禮都不辦。

“將幼明叫來,”李琩吩咐武慶道。

郭幼明,是住在壽王府的,別看他家也算大戶,但是在長安沒有宅子,家在華州的鄭縣,也就是後世的渭南市華州區。

長安寸土寸金,好的地段輪不到,差的地段看不上,所以郭子儀每次回長安,只能住在宣陽坊的朔方留後院,也就是地方節度使設立在長安的駐京辦事處。

“錢都準備的怎麼樣了?”李琩詢問道。

郭幼明苦著臉道:“您讓我變賣的那些珍玩,都不好賣,攏共沒賣出去幾個。”

他這個人,辦事能力一般,優點是性格很好,與誰都相處的很融洽,面面俱圓,這件事要是交給韓滉去辦,肯定已經辦成了。

李琩笑了笑,也不介意,道:“這是立嗣隋王的敕文,你先看看。”

郭幼明看完之後,皺眉道:

“削減的確實厲害,四百宮女奴婢,只留一百二十人,率十二人,醫師四人、藥童六人,車乘降一品、紙、藥、帛、黍、鹽、酒供應全減.......皆由王府開支,殿下今後的日子,要艱難了。”

壽王府的宮女奴婢,全都是由宮裡養著的,歸內侍省掖庭局,醫師藥童,歸奚官局,車乘歸內僕局。

以前你是皇帝的兒子,雖然沒有自由,但是吃喝不愁,你現在要自由,行,先發愁自己的吃喝吧。

也就是說,今後的隋王府,除了幕職仍舊吃朝廷俸祿之外,其他人全靠李琩自己養活,包括他的那些侍衛。

按大唐律,親王率,不得超過十二人,嗣親王八人,公主三人,率,就是武士侍衛的意思。

李琩的侍衛隊本來就是超標的,但是沒人管,畢竟是武惠妃當年額外賞賜的增額,包括甲冑軍械,也都是賞賜的。

兒子要什麼,當媽的就賞賜什麼,這很正常。

但是今後他的侍衛裡面,超出八人之外的名額,也得靠他自己養著了。

李琩吩咐道:“宮女只留下年輕的,取一百二之數,其她全部交還內侍省,嚴衡和王卓,無需更換,你安頓好府裡的下人之後,便帶著無傷去一趟同州,接收我的食邑,都由哪些田戶耕種,盤點清楚。”

“殿下放心,我明日便啓程,”郭幼明點頭應喏。

李琩口中的李無傷,是壽王府的副典軍,以前沒有名字,今年也只有十七歲,全身上下除了臉上沒有傷疤,其它地方都是遍佈傷痕。

李無傷本爲河北范陽人士,他五歲那年,父親避役,不知所蹤,家裡沒了勞動力,生活愈困,之後她的母親精神估摸著有了問題,便將怒氣都發泄李無傷身上,動則便用藤條鞭打。

以至於李無傷一見到他的母親,下意識的就會尿褲子,現在仍有尿褲子的習慣。

兩年前,輔國大將軍、河北採訪處置使張守珪謊報大捷,派人入朝獻俘,這些俘虜裡面,就有李無傷。

李琩機遇巧合,見到了那時只有十五歲的可憐孩子,動了惻隱之心收爲義子,賜名李無傷,意在希望他的後半生,不會再被傷害。

這小子是個狠破天的人,平生唯獨懼母,剩下的就沒有他害怕的事情,對李琩也是死心塌地。

之後,李琩寫了一封奏疏,交給了王卓,道:

“監院中官曹日升,與你都出自高將軍門下,你去庫房帶些禮物,要厚,將這封奏疏送過去,請曹監院將奏疏遞送入宮,最好在天明之前,聖人能夠看到。”

十王宅與皇宮內的聯繫,中間一直夾著一個曹日升,這是個油水非常大的職位,別看品級不高,十六個親王對人家都得和顏悅色。

李琩就要離開十王宅了,今後與曹日升打交道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是這最後一次送禮,一定要豐厚,留份人情,方便今後。

至於奏疏的內容,很簡單,李琩聽咸宜說母妃的舊宮被用來存放珍寶,所以知道聖人的中藏滿了,所以上奏,請求爲聖人在皇城內,再修建兩座大庫,位置也選好了,名字也想好了,與歷史上一樣,百寶大盈庫以及瓊林庫。

盈爲滿,百寶大盈,便是千萬珍寶堆滿了,瓊林,就是仙境和天宮的意思。

李琩懂營造工程嗎?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但是不要緊,工程這種事情最難的地方是包攬,至於修建,多的是懂行的,就像後世的開發商,能拿到地皮纔是本事,至於蓋房子,一層一層外包出去就可以了。

李琩就是打的這個主意,我來主持,那麼功勞在我。

沒辦法,開元天寶年間,這天下只有一個主角,那就是李隆基,所有事情都得圍繞著人家來,想要辦事,也得先把他老人家給伺候好了。

李琩可不會癡心妄想到修復他與李隆基之間的父子之情,而是想要借著爲聖人做事,在其他人那裡體現他的價值。

人一旦有了價值,就會有投資者。

......

今晚的高力士,是不打算睡覺了,事實上整個長安城,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熬夜。

宮城內的高臺已經搭建完畢,百官朝賀的廣場,也鋪設一新,鮮花簇擁,金玉錦繡,比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場面,闊氣不知道多少倍。

高力士也在指揮著宮女奴婢們忙活著最後的佈置,而得了好處的曹日升親自入宮了,人家有牌契,啥時候都能進來。

“阿爺,壽王有一道奏疏,託我連夜送進來交給您,”他是高力士衆多的義子之一,要不然監院中官的位置也輪不到他,但他絕對不是高力士最器重的義子。

“大晚上的進宮,收了不少好處吧?”高力士笑了笑,接過來大致掃了一眼,倦怠的雙目頓時一亮。

曹日升賠笑道:“瞞不過阿爺,壽王這次給的不少,兒子會給你送至府上。”

混的好的宦官, 在外面都有宅邸,不是買的,而是皇帝賜的,大多在翊善坊和來庭坊,大明宮的丹鳳門出去就是。

高力士的家就在翊善坊,朝中許多官員都是往那邊送禮。

“你自己留著吧,”高力士將卷宗合上,心情很不錯,點頭道:

“你回去,轉告壽王,難得他一片孝心,聖人明早自會看到。”

“好嘞,那兒子去了,”曹日升心情也很不錯,收人錢財,爲人辦事,事情辦好了,顯得他有能力,按照慣例,壽王應該還有份饋贈。

高力士其實早就在爲這個問題發愁了,中藏已經滿了,武惠妃的宮殿也不能總是用來存放珍寶,畢竟又不是庫房。

而聖人呢,也不好意思主動提出,給自己再修新庫,不然顯得聖人沉迷享受,破壞了他節儉的形象。

而高力士呢,也不敢提,不然外面就要說了,是他慫恿皇帝奢侈鋪張,這是個鍋,他不能背,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他,習慣不給人留把柄。

所以他一直寄希望於李林甫,可惜這個老傢伙反應慢,遲了一步,被壽王搶先了。

“兒子記掛父親,這是孝道,名正言順,壽王比李林甫更合適啊,”高力士微笑自語一番,便將奏疏收了起來。

他心裡很清楚,別看壽王繼嗣出去,成了一個嗣王,但有一個事實永遠無法改變,人家終究是皇帝親生的。

只要聽話乖巧,懂逢迎聖意,又怎是其他嗣王所能相較?

高力士比誰都清楚,薄情的聖人,對壽王其實是偏愛的,可惜出了一個楊太真。

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投票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3章 西市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92章 秘書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42章 天塌了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98章 國家隊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253章 撤軍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80章 姚 宋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85章 月俸第183章 西市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28章 讖書第147章 豪蕩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39章 3角關系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5章 翹tun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36章 刺激第187章 讓皇帝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38章 356萬戶第286章 敲鐘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56章 膽子小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383章 玩命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3章 16王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42章 天塌了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投票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3章 西市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92章 秘書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42章 天塌了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98章 國家隊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253章 撤軍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80章 姚 宋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85章 月俸第183章 西市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28章 讖書第147章 豪蕩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39章 3角關系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5章 翹tun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36章 刺激第187章 讓皇帝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38章 356萬戶第286章 敲鐘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56章 膽子小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383章 玩命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3章 16王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42章 天塌了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