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

華夏古代的親族之間,一直都流行着,一家有事各家幫忙。

鄰里之間關係和睦,平日裡都是互相幫襯着,一個村的那是相當團結,更不說同族了。

太醫署一致認爲,寧王的喪事可以提前準備了,兩日不進水米,流食灌都灌不進去,彷彿喉嚨已經鎖死。

這是死亡之兆,只等嚥氣了。

十王宅的親王們奉旨,每日可以出宅,往寧王府幫忙,公主們貴戚們,李氏宗親全都來了。

外人想要幫忙,都沒有那個資格,寧王府所在的勝業坊,也被金吾衛把守着,等閒之人一概不準入內。

女眷們在扯着白綢,剪着紙錢,爲大家縫製着喪服。

「個(ian)兒,別亂跑,快過來,」太子妃韋氏,帶人將庭院內玩鬧的兒子抓住,拎着後襟就往屋子裡走,邊走邊斥責道:

「再敢玩鬧,阿孃可要罰你了。」

李是太子第六子,今年三歲了,正是貓狗也嫌的年紀,加上沒人敢管他,

所以在院子裡來回亂闖,朝水缸裡扔石頭,在花園裡挖坑,在臺階上拉屎,還朝着李瑁吐口水。

大侄子,你是不是皮緊了?叔叔是不是該提前讓你知曉世間之險惡呢?

李瑁擦拭着衣服下襬的口水,朝着身邊的太子道:

「六郎類兄長,頰長而窄,英氣逼人啊。」

太子嘴角一抽,轉頭望向遠處的長子李傲[chu],小聲道:

「不要亂說。」

他是最在乎長子的,一來是親自撫養,再者,他現在也算長子,所以在別人面前,要彰顯長子爲尊的調調。

他們老李家有一個基因特點,就是高面長臉,古人很少以大長臉這三個字來形容人的面部特徵。

比如蘇軾就很委婉的形容妹妹的大長臉: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未到耳邊。

所以一般情況下,形容長臉叫做雙頰細窄,臉頰細長那不就是長臉嘛。

太子是長臉,李瑁是長臉,李也是長臉,但李傲不是。

李隆基有句話:此兒甚有異相,他日亦是吾家一有福天子也。

什麼叫異相?就是跟別的孫子不一樣唄,頭大如鬥,臉大如盤,雙耳垂肩,

隨了他媽了。

李瑁剛纔之所故意那麼說,就是說給一旁看似在幫忙,實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韋堅同志。

這小子也來了,遇到這種事情,韋堅特別會來事,挖運河的事情都不管了,

屁顛屁顛過來幫忙。

按理說這是個外人,本不夠資格,但人家準備了不少珍貴的祭品,禮多人不怪嘛。

韋堅自然聽到了李瑁那句話,嘴角不經意的微微翹起,看樣子李瑁是支持自已妹妹的,這是好事。

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太子順利繼位,但是太子繼位之後,他還有一個更艱鉅的任務,就是扶植自己的外甥李。

歷史上這種事情多了去了,一點也不新鮮。

三歲的李被拽進了屋子,立即便有人上前拿着布尺爲他丈量身材,因爲要準備喪服。

喪服按照親疏程度分爲五種,也即是所謂的五服:斬衰丶齊衰丶大功丶小功丶總麻。

五服常被稱之爲本宗九族,也就是說,不是整個隴西李穿喪服,而是隻有李淵這一支。

歷史上的壽王李瑁是穿斬衰的,也就是最重的喪服,從頭到腳全都得裹白,

還要服喪三年。

但這一世,齊衰就可以了,親大伯就是這個標準,不能按養父來算了。

尤其眼下這個敏感時刻,基哥特別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李瑁要敢穿斬衰,

直接貶爲庶人。

御史臺大夫李適之,親自從水並內打水,然後帶着人洗刷着前堂的臺階,所有的皇親貴胄,眼下從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養尊處優,都在親力親爲的忙活着。

也就是十王宅這幫人比較閒,因爲沒有可以幫忙的地方了,沒事找事幹,也找不到。

「喲,曬黑了啊,」

永王李一見到李瑁,就想過來鬥幾句嘴,否則渾身都癢癢,只見他上下打量了李瑁一眼:

「我怎麼覺得你老了不少?」

李瑁冷冷的瞪了對方一眼,道:

「不會說話就不要說,沒人將你當啞巴。」

李嘿嘿冷笑道:

「聽說裴耀卿與你關係不錯?你們私下常有來往?」

李瑁一愣,頓時猜到對方不是來鬥嘴,完全就是來找茬的,於是他沒有任何迴應,默不作聲。這種問題,怎麼回答都會被人揪着不放,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忽略。

眼瞅着李瑁不聲,李繼續道:

「上一次交構監門衛崔圓,沒有拿住你的把柄,這一次可不一樣了,你與裴耀卿常於皇城見面,又頻繁在長安的一些椅角私會,別以爲別人不知道。」

太子剛剛離開,李就過來了,李瑁很難不認爲,這是十王宅裡商量好的。

李磷敢拿裴耀卿說事,多半是有內幕消息,知道裴耀卿肯定是要卸任京兆尹了,不然他也沒膽子牽扯人家。

眼下有動機收拾裴耀卿的,只有李適之和蓋嘉運,蓋嘉運的可能性不大,而有想法收拾李瑁的,只有十王宅。

那麼是不是說明,李適之和十王宅聯手了?各取所需?

這便是人在江湖,難以置身事外,李瑁什麼都沒有做,就需要面對一些來自外部的主動挑戰。

「你污衊我?」

李瑁肯定還是擔心的,交構一個小小的崔圓,弄不倒他,但是裴耀卿可不一樣,尤其是基哥當下對自己很不滿,而且也苦於沒有藉口罷免裴耀卿的京兆尹。

我草!李瑁瞬間反應過來,這一切的背後,還是基哥在操縱着啊。

「我有沒有污衊,你心裡有數,別以爲管着金吾衛,你在長安做什麼事情,

沒人會知道,」李冷笑道:

「長安不是隻有一個右金吾。」

「我謝謝你啊,」李瑁突然選下這麼一句話,便甩袖離開了。

李一臉懵逼的站在原地,他這是什麼意思?謝我幹什麼?嘲笑我?

眼瞅着周圍都在忙活,李心知再着李瑁不放也不合適,舔了舔嘴脣,去找其他人聊天去了。

李瑁在後園找了一處僻靜地方坐下,獨自沉思着。

如今他也想明白了,太子剛纔離開,不是給李空出機會,因爲太子如果真的摻和了,不會笨到讓李給說出來。

如今李瑁既然知道自己也被捲進去了,自然會設法提前預防。

所以他是真心感謝李這個SB,告訴他這麼重要的消息。

交構裴耀卿,既能罷免對方的京兆尹,又有藉口懲治自己,基哥這是雙贏局啊。

裴耀卿的問題出在裴寬,這是無解的,裴寬還是范陽節度使一天,裴耀卿就不能掌權。

他現在急需與裴耀卿見一面,可惜沒有任何藉口離開寧王府,派別人去是說不清楚的。

也是他運氣好,韋堅竟然尋過來了。

雖然後園的人也不少,但是兩人密語,別人是不會聽到的。

而韋堅就是衝着李瑁來的。

「王妃即將誕子,韋某這便提前恭賀了,」韋堅拱手道。

李瑁警了一眼身邊不遠處的一個位置,韋堅不動聲色的坐了過來,探身小聲道:

「隋王有事吩咐?」

要麼說你機靈呢,李瑁低聲道:

「我最敬重阿嫂,這一點你是知道的,少陽院也只有阿嫂的孩子,我視爲親侄,咱們可是自己人。」

噢......套近乎呢,這是有求於我,韋堅笑道:

「自然是自己人。」

說完這句,他就不氣了,因爲他要等李瑁主動提出來,上杆子幫忙和受人之託,賺的人情是不一樣的。

李瑁深知與韋見打交道要多個心眼,每一句話出口,都要有作用,否則落不着任何好處。

「你覺得李適之,會親近太子嗎?」李瑁道。

韋堅想了想,隨後道:

「不會。」

他與李瑁談話,也是言簡意,不會藏着掖着說那些客套話,比如:太子儲君之尊,自是人人都想親近,這是屁話,明人面前不說暗話。

李瑁點了點頭:「李適之坐大,於你有沒有好處?」

「應該不多,」韋堅坦誠道。

人家李適之有自己的黨派,而且都是硬實力,雖然眼下與韋堅有暫時的合作關係,但是韋堅也清楚,他們之間的聯盟,脆弱的不要不要的。

李瑁沉聲道:

「韓朝宗盯着京兆尹,還有一個蕭靈也在爭取,一個是李適之的親友,一個是李林甫的人,跟你都不沾邊,他們誰上去,於你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那麼隋王的意思呢?」韋堅道。

李瑁一臉正色道:

「你上去。」

韋堅一愣,頓時樂了.::::.我倒是想上去,沒人推我啊,我特麼這些年全是自力更生,別說幫手了,沒有拖後腿的,我都算是道祖庇佑了。

「隋王接着說,」韋堅笑道。李觀此人表情,就知道韋堅還算有自知之明,心知眼下還不夠格爭這個位置,於是他加重語氣道:

「你幫我給裴耀卿帶個話,就說我說的,讓他主動請辭京兆尹,然後推薦你接任。」

你來真的?韋堅頓時正色道:

「理由是什麼?」

李瑁搖了搖頭:

「裴耀卿自己會想理由的,你只需告訴他:務慎視之,他明白該怎麼做。」

李瑁肯定不能跟韋堅說,有人要以交構的罪名對付我和裴耀卿,不然韋堅這個王八蛋,說不定會加一把柴火。

讓他雲裡霧裡,糊里糊塗,才能老老實實把話傳到。

裴耀卿依然像往常一樣,清晨一大早就會去右相府,如同點卯一樣,下午早早就會回家。

因爲大多重要事情,在上午都會定一個大概基調,下午往往都是比較清閒的,即使後世也是如此。

這源自於人的腦袋在上午的時候,是最清醒的。

自打韓朝宗回來,關於京兆尹這個位置的議論聲就沒有斷過,李林甫雖然在偃月堂口口聲聲說,絕不會讓李適之得遙,但是裴耀卿清楚。

京兆尹,不是李林甫能夠決定的,這個職位的任免,還是在聖人。

「停車!」

坊外,裴耀卿令車伕停下馬車,然後一個人擺臂前行,他的隨從則是緊緊跟在後面。

他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走路,算是變相的鍛鍊身體吧,上午沒時間,也就只能是下午了。

他在長安的宅子在永興坊,在洛陽的宅子在積善坊,都是李旦當年賜給他的。

一般皇帝賜宅,除非子孫後代犯事,否則是不會收回的。

但有一種情況在大唐屢見不鮮。

那就是我盯上了你這個宅子,要麼賣給我,要麼我收拾你,然後奪走。

裴耀卿走入自己宅子所在的巷弄,望着高深的院牆,回憶起了幼時所居的蒲州祖宅。

祖宅的面積比他長安的宅邸,大了數倍,院牆更爲高深,儼如堡壘一般。

幼時生活在那裡,只覺高深的宅院給人無比的安全感,但如今這座宅子,卻沒有給他一丁點這樣的感覺。

彷彿這裡,不是他的家。

「阿爺,韋大郎來了,有事請見,兒子問他何事,他不肯說,」

長子裴遂每天都會在巷子口等待着親爹返家,他雖然也有官職,但非常清閒,因爲是太子司議郎,東宮屬官。

裴耀卿調整着呼吸,悠閒的邁着步伐,淡淡道:

「我還要在坊內轉悠轉悠,讓他自己來找我吧。

「好,」裴遂返家叫人去了。

他口中的韋大郎,不是韋堅,而是國子監司業丶集賢殿學士丶加銀青光祿大夫韋述,此人是裴耀卿的親外甥。

親姐姐的兒子。

韋述今年也五十多了,比他這個親舅舅,小不了多少。

「舅舅從前還能在皇城溜達溜達,如今國事都搬至平康坊,想散步也沒有地方了,」韋述跟過來,與裴耀卿並肩而行。

他們家出身京兆韋氏小宗郡城公房,在族內是小宗,但是單獨拎出來,無疑也是一座豪門。

「說吧,你等閒不來找我,今日有什麼事情,值得你這麼神神秘秘?」

裴耀卿甩開手臂,大步的走着,類似於後世公園裡鍛鍊的大爺。

韋述道:「我就是替人跑個腿,請我傳話的是韋堅,他不好意思見你,所以找我出面。」

「讓他滾!」裴耀卿一臉鄙夷道:

「此子滿口謊言,嘴裡蹦出來的話是一個字都不能信,你今後少與他來往,

這是一個災星,誰沾上誰倒黴。」

韋堅當初巴結過裴耀卿,那時候姿態很卑微,請教了人家不少關於漕運的事情,本來兩人當時的默契,是裴耀卿爭取水陸轉運使,韋堅做爲輔佐。

結果人家韋堅只管自己,竟然打算跳過裴耀卿,最後證明,人家還成功了,

雖然到手的是閹割版的水陸轉運使。

能讓裴耀卿上當的,沒兒個,韋堅有能力騙一次,肯定沒有第二次了。

所以他知道自己來傳話,別說閉門羹了,很可能被對方劈頭蓋臉罵一頓,所以才請出本族的韋述幫忙。

「雖然是他請我傳話,但他也是受人之託,』

韋述笑道:「隋王託他給你帶話,希望舅舅主動請辭京兆尹,舉薦韋堅接任,哦對了,還有四個字,務慎視之。」

當聽到隋王這兩個字的時候,裴耀卿已經停下腳步,聽完之後,他整個人並沒有表現的多麼驚訝。

做過宰相的人,面沉如水,古井不波。

「沒了?」裴耀卿道。韋述笑道:「沒了。」

「那你走吧,」裴耀卿繼續散步。

韋述在背後拱了拱手,就這麼走了。

他比較不喜歡跟自己這個舅舅打交道,總是板着個臉,一副隨時都會教訓你的表情,你雖然是我舅,但我也就比你小七歲,不能總是拿長輩的架子壓我啊。

等到韋述離開之後,綴在後面的長子裴遂,這才追了上來。

人家一開始就離得遠遠的,是因爲他知道,韋述要說的事情,不願意讓他知道。

他在場,韋述不會說。

「他來幹什麼?」裴遂問道。

裴耀卿嘆息一聲:「眼下時間還早,將你的那些叔父們,還有你大哥,都叫來,有事商議。」

這是宗族議事了,裴遂知道事情不小,立即着手派人去往各府,聯絡諸位叔叔。

裴耀卿兄弟七個,除了長兄裴子餘之外,其他都是一個媽生的,而裴子餘事繼母以孝聞,位列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三·裴子餘》。

所以他們六個做弟弟的,最敬重的就是兄長,因爲他們的親媽,是人家老大給養老送終的。

裴子餘,也叫裴冬卿,已經死了十兒年了,但是兒子裴泳,在裴耀卿的盡心輔導下,眼下官至門下省符寶郎,掌管印璽丶旌節丶兵符丶銅獸丶竹節的發放收存。

裴耀卿非常看重自己的大侄兒,比對外甥韋述好多了。

他也懷疑韋堅這句話的真假,主要就是那句舉薦韋堅接任。

隋王不是也很討厭韋堅嗎?爲什麼要舉薦他?

一個人的腦子,思維終究有所侷限,裴耀卿想不明白,索性便不再想了,等到人都齊了,大家一起商議。

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嘛。

裴耀卿下班早,但是他的兄弟們可是按時下班。

五個弟弟,在京的只有三個,老三衛尉少卿裴巨卿,老五中書省起居郎裴僑卿,老六太子中充裴春卿,外加大侄子裴泳,他們四個是在傍晚時分才趕到了永興坊。

這算是家庭聚會,所以大家邊吃邊聊。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韋堅是否受隋王之託傳話,傳語是否被他改過,確定這一點,我們才能商議接下來的事情,」老三裴巨卿說道。

裴耀卿點了點頭:「多半不會錯,因爲務慎視之四字,是我曾經對隋王說過的,這四個字有些彆扭,別人不會用。」

裴泳點頭道:

「我也傾向於傳語不假,因爲太簡潔了,根本就讓人無從下手,說明什麼?

說明隋王對韋堅不信任,所以這句話隱藏的含義,韋堅不明白,只有二叔能讀懂。」

老六太子中允裴春卿道:

「京兆尹怎麼輪,也輪不到韋堅,右相無論如何也不會眼睜睜看着這個位置被韋堅拿到,二兄若是舉薦此人,第一個得罪的就是右相了。」

「這個時候還說什麼得罪不得罪?」老三裴巨卿冷哼道:

「我都聽說了,蕭靈現在也在爭這個位置,他有什麼資格爭?還不是李林甫在背後給他撐腰,二兄終究不被李林甫信任。」

裴耀卿淡淡一笑,很想告訴他們,其實要換我的是聖人,不是李林甫。

李林甫敢打我的主意?

正因爲大家心知肚明,是聖人有這個意思,所以嚴挺之丶盧奐等人才沒有站出來說話。

傳言已經傳了好多天了,高力士那邊也沒有動靜。

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一個京兆尹嘛,我年紀也大了,府內事務又重,趁此機會卸任,也沒什麼大不了,」裴耀卿看向衆人,疑惑道;

「我其實已經做好了準備,只是爲什麼,隋王會希望我儘快主動卸任?」

一般情況下,官員任免都是聽上面的調令,很少自己主動辭職的,尤其是權利很大的部門。

原因非常複雜,你主動辭掉職位,別人會以爲你是犯了什麼錯,所以推官頂罪,裴耀卿可不願意讓旁人這麼想他,這會影響到別人對他的態度。

我又沒什麼罪,朝廷給裴家的蛋糕就那麼大,我在位,裴寬就得縮着,裴寬上去了,我就得讓位,很正常嘛。

裴泳道:「隋王的意思,是否在暗示主動辭任與被動免官,差別巨大?」

「能有什麼差別?不都是丟了京兆尹嗎?」老六裴春卿疑惑道。

裴泳笑着解釋道:「二兄有讓位之心,咱們知道,旁人不知道啊,眼下盯着這個位置的韓丶蕭,萬一找事呢?」

裴耀卿一愣,雙手瞬間握拳,頓時汗流瀆背。

他本是頂級聰明的人,但有時候身在局中反而看不清楚,這就是爲什麼高官的家裡都養着一堆幕僚。

這就叫集思廣益。

對啊,聖人萬一覺得,我不肯讓出這個位置呢?

那麼聖人會用什麼辦法,已經不言而喻了。

平白無故的罷免,終究是站不住腳,聖人向來做事,都會找一個令人信服的藉口,那麼可想而知,李瑁這一次又是在救他。

伴君如伴虎啊......裴耀卿下意識的擦了擦汗。

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02章 忠王友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45章 翹tun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93章 老黃狗第85章 月俸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62章 撕破臉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56章 膽子小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330章 搶親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85章 月俸第293章 我同意第257章 離開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27章 護短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85章 棺材板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02章 忠王友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10章 沒的選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49章 狗舌頭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95章 粟特人第85章 月俸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78章 豹鬥犬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48章 三贏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51章 鑰匙第167章 賞罰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57章 忠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0章 搶親第286章 敲鐘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187章 讓皇帝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60章 體面第366章 白月光第383章 玩命第231章 妖女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30章 韓珠團第387章 隔閡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95章 粟特人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4章 太原郭氏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49章 烏龜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
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02章 忠王友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45章 翹tun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93章 老黃狗第85章 月俸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62章 撕破臉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56章 膽子小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330章 搶親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85章 月俸第293章 我同意第257章 離開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27章 護短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85章 棺材板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02章 忠王友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10章 沒的選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49章 狗舌頭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95章 粟特人第85章 月俸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78章 豹鬥犬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48章 三贏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51章 鑰匙第167章 賞罰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57章 忠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0章 搶親第286章 敲鐘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187章 讓皇帝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360章 體面第366章 白月光第383章 玩命第231章 妖女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30章 韓珠團第387章 隔閡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95章 粟特人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4章 太原郭氏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49章 烏龜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