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下簾詩

李瑁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醉的,斷片前唯一的印象,好像是王維也醉的不省人事,被人給擡走了。

那時李瑁還指着王維笑話人家呢,結果兩眼一翻,他也倒了。

大唐貴族的宴會當中,無論主人還是客人,喝多並不是失禮,而是盡禮,我看得起你纔在你這喝多,而主人盡力招呼客人,喝多更是再正常不過了。

尤其是新郎官,唐朝也興鬧洞房,那麼避免被鬧洞房的唯一方式,就是喝醉唐朝鬧洞房的風氣非常濃厚,以整人爲樂。

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律有甲娶,乙丙共戲甲,旁有櫃,比之爲獄,舉置櫃中,復之,甲因氣絕,論當鬼薪。

反正玩的挺大,李瑁第一次結婚的時候,李璃這個老六都鑽他牀底下了,這叫聽房,一般都是在屋子外面聽,這個老六提前躲牀底下了偷聽。

李他們也都是儘量避免灌醉李瑁,所以王維拼命的在給李瑁頂酒,頂着頂着他倒了。

不過即使這樣,這幫人仍是不肯放過李瑁,將李瑁擡到牀上之後,汝陽王李要給李瑁畫戲妝,畫成女伶人那樣式的。

郭淑見狀,只能求饒,端起一杯酒朝衆人道:

「求郎君們相饒,請飲一杯吧。」

這屬於婚鬧當中的一種規矩,誰喝了這杯酒,就算是新娘這邊的孃家人了,

得幫着擋婚鬧。

「不飲不飲,」屋子裡二十餘人紛紛大笑。

又鬧了一陣之後,李瑁臉上頂着戲妝,被衆人又戲謔了一番,最後還是王維的好友裴迪接過了郭淑那杯酒:

「好了好了諸位,夜已晚,裴某便獻醜作一篇下簾詩,然後咱們便放下簾子,找個去處再飲一番。」

「別啊,還早呢,」李璃壞笑道:

「今日特殊,外有金吾衛值守,不怕回不去,這還沒鬧多久呢。」

「算了吧,」焦遂暈乎乎道:

「十八郎喝醉了,別鬧的太過火。」

汝陽王李笑道:「然也,裴郎獻詩吧,作的不好,呆會自己先飲一罈。」

裴迪知道自己躲不過去了,喝了新娘那杯酒,那麼接下來搞的就是他,不管自己作的好與不好,都是不好。

只聽他徐徐道:

「宮人玉女自纖纖,新娘姬娥衆裡潛,微心欲擬觀容貌,暫請旁人與下簾。」

「作的是個屁!」老六李璃呼鬧一聲,跳過去直接一把扯過裴迪:

「走走走,罰酒罰酒。」

衆人喧鬧一番,就此散去。

房間內終於安靜之後,郭淑這才吩附女婢取來溫水毛巾,給李瑁擦拭着臉龐。

「阿奴,過來幫我給殿下翻個身,」郭淑喊來侍女,將仰躺着的李瑁翻成側躺,以免夜中嘔吐,被穢物嗆着。

郭淑就這麼坐在李瑁身邊,朝婢女道:

「阿奴,安青,你們隨我守在屋內,平兒,瑞珠守在左廊,香桃和念文守在右廊,阿郎若是起夜,我隨時招呼你們。

「是,」六名女婢各守其位,跪坐下來。

像這種守夜,一般是輪流的,但今天是新婚之日,所以六人都要值守一整晚,就守在燈盞旁,方便隨時掌燈。

她們可以微微閉目小憩,但不能睡實,不然主母呼不應。

十六歲的精神頭是非常好的,郭淑守了一夜也不覺睏乏,清晨一大早,便早早起來開窗透氣,又給睡中的李瑁擦洗了一番。

「郎君醒了?再睡會吧,」郭淑發現李瑁睜開眼睛,於是小聲道。

李瑁迷迷糊糊的搖了搖頭:

「天亮了,不睡了,昨晚我吐了嗎?」

「吐了三次,不過都收拾好了,」郭淑柔聲道:

「郎君還覺得不舒服嗎?」

李瑁緩緩坐起身子,深吸一口氣:

「還好,也許是習慣了,吃早食吧。」

「嗯郭淑點了點頭,給女婢阿奴使了一個眼色,等到後者再進來的時候,領着一名裝束清純的少女。

由那位少女準備餐桌,將碗筷擺放齊整之後,其她婢女全都退了出去。

李瑁雖然看到女方的第一眼,略微有些異,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勝女,陪嫁過來的。

家主吃飯,妻子陪同,勝女服侍,這是規矩。

李瑁在餐桌前坐下後,眼神看向郭淑,郭淑會心一笑:

「這是奴家六叔的女兒,名喚郭湘,小字質女。」

陪嫁肯定是庶出了,嫡出的不可能給你當陪嫁,郭淑的六叔,那就是郭幼賢,歷史上也是個牛逼人,最高做到過朔方節度副使,眼下也在朔方。

當然了,他們家主要還是靠郭子儀。

「你大伯他們,是今天離開長安嗎?」李瑁在飯間問道。

郭淑點了點頭:「盛王會送奴家的孃家人返回鄭縣,咸宜昨晚沒走,就住在隔壁院子。」

說咸宜,咸宜就到了。

她昨晚也喝多了,丈夫楊洄昨天只是來了一趟,便匆匆離開,這很正常,楊洄還得去蘇家幫忙,人家是個孝順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母親長寧公主能夠在蘇家不受氣。

何況這也是李瑁交代的,因爲楊洄還得蘇家發動能力,將蘇震給推上去「再添點粥,我嗓子難受,」咸宜一屁股坐下,臉色難看,她還在生氣呢,

生她親爹的氣。

咸宜警了一眼身邊的少女,直接擡手摸了人家的屁股一把,笑道:

「這大靛盤子,可好生養。」

郭湘頓時嬌羞,臉紅的垂下頭去。

郭淑見狀,淡淡笑道:

「駙馬今天會過來嗎?要不我讓廚房再準備一些吃食。」

「會來,但無需刻意準備,有什麼讓他吃什麼,他不挑,」咸宜說話都是帶着火藥味,直接看向李瑁道:

「昨天父皇太....

「別說了!」李瑁打斷道:「不要議論這些。

咸宜一臉的不爽,話說一半你讓我憋回去?也就是你了,換成旁人,我非說完不可。

無奈之下,她只能是轉移話題:

「我聽楊洄說,你還想讓蘇震做長安令?快說說,你都有什麼法子?」

這下子就連郭淑都好奇了,自己離開也就不足一月,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今回來之後,自然是想搞清楚的。

見到郭淑好奇,咸宜乾脆將李瑁如何促成蘇震與真陽婚事的事情說了出來。

郭淑一臉震驚,搞了半天,昨天那對新人也是郎君的手筆?他好像做任何事情都是雲淡風輕,結果卻又妙到巔毫。

「這麼說,郎君一開始促成蘇震尚主,就是爲了給對方謀求長安令?蘇震從前沒有這個資格,眼下是駙馬,便有了,」郭淑好奇道。

李瑁點了點頭,示意讓郭湘先出去,隨後朝妻子道:

「在十王宅的時候,是內侍省監察,別的誰也管不了我,但如今我已經離開,在長安城裡,除了十六衛之外,兩座附郭縣衙,避無可避,有些自己人的話,將來終究是方便一些。」

咸宜一臉崇拜的點頭道:

「沒錯,這叫縣官不如現管,安興坊雖屬萬年縣,但馮用之這個人,與我們沒有任何交情,如今韋堅要挪屁股了,長安令如果是自己人,確實方便。」

長安萬年,都隸屬於京兆府,兩縣的公務很多都需要在京兆府辦理,所以消息是互通的,你在長安縣有人,那麼萬年縣的事情也會知道,

雖然是兩個縣,但是兩個縣的公在一座城內,牽扯是非常深的。

李瑁想要幹掉李隆基,只能是在長安,借用安史之亂的話,時間太久了,李瑁等不了。

那麼他就需要在長安城各個有用的部門,都有可以能夠給他提供消息的人,

或者是盟友。

別的不說,如果李瑁能夠與長安令維持良好的關係,甚至更近一步的友情,

那麼住在長安縣那邊的官員貴族,他們的日常信息,李瑁就可以知道。

韋堅就知道,但是不會告訴李瑁。

「其實我也沒辦法,」李瑁笑道:

「更不能牽扯進去,如果讓聖人知道是我在背後謀劃,蘇震一輩子都別想做長安令,甚至連他那個左巡也保不住。」

咸宜聞言,只能是嘆息一聲,她那位親爹以前只是防兒子,頒發誡宗屬制,

以此約束皇子,後來更甚,竟然一日殺三子,與親王們有牽扯的官員,紛紛主動避嫌,生怕沾上禍事。

她那個兩個舅舅就是如此,要不是阿兄出來了,他們根本不敢與阿兄打交道郭淑點頭道:「能不能上去,就看蘇震的運氣了,郎君確實不應插手,在明面上,還要與蘇家保持距離。」

是啊,看運氣了,李瑁這一次是順應歷史,所以蘇震算是佔了天時,尚公主是人和,蘇家本就是京兆大族,蘇震親爹也幹過長安令,這是地利。

這三個條件齊全,蘇震大概率會像歷史上那樣,拿下這個位置。

就看基哥的想法了,如果人家一旦往李瑁身上聯想,這事就玩完了。

李瑁深深感受到了如履薄冰這四字的含義,每一件事情成功與失敗之間,其實只間隔了一條線。

能否走到對岸,除了自身全力謀劃之外,其實也與天命有關。

一些微末的細節,有時候會決定事情的成敗,而天命,決定了那些細節是否會出現。

「吃飯!」李瑁收拾心情,將餐桌上的飯菜清掃一空。

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25章 隴右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78章 豹鬥犬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61章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51章 鑰匙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84章 融合劑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60章 體面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25章 隴右第359章 獻誠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91章 國寶郎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3章 西市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7章 離開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147章 豪蕩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315章 反間計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345章 翹tun第342章 天塌了第389章 金花箋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75章 狩獵第257章 離開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24章 好戰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
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125章 隴右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78章 豹鬥犬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61章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51章 鑰匙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84章 融合劑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60章 體面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25章 隴右第359章 獻誠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91章 國寶郎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3章 西市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7章 離開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147章 豪蕩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315章 反間計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345章 翹tun第342章 天塌了第389章 金花箋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75章 狩獵第257章 離開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24章 好戰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