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

「今年不是個好年頭啊」

李林甫坐在偃月堂內,望着西側的露天觀景臺下,筆直垂落的雨簾。

外面已然漂泊大雨,爲六月末炎熱的長安帶了久違的涼意。

李林甫的腿腳已經好些了,也已經請求聖人,將公務重新搬回興慶宮的中書門下處理。

但是李隆基直接來了一句,搬來搬去太麻煩,就在你府裡辦吧。

這下好了,李林甫的權相之路,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堂內坐着的,除了那些頂格大佬之外,一干李林甫的心腹,已經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這裡。

眼下大家處理公務,也不用去興慶宮了,免得打擾聖人的創作。

很多人都已經看出,如今的聖人對國事已經不上心了,繼位二十九年,功業已成,那份銳意進取之心,蕩然無存。

裴丶嚴丶盧的心情,是無比沉重的,因爲他們從聖人准許李林甫繼續在家中處理國事就能看出。

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聖人不會更換宰相。

那麼今後的中樞,便是聖人意志之下,由李林甫全權決斷。

這對大唐來說,究竟是不是好事呢?

接着,李林甫又是嘆息一聲,轉身看向衆人,道:

「寧王丶王相繼大病,大限之日,就在眼前,聖人因此感傷,有意掃除陰霾,設齋爲二王祈福,諸位怎麼看?」

今年的皇室祭祖大典,往年都會出席的寧王李憲,王李守禮因重病不能前來。

這讓李隆基心裡非常不舒服。

他不舒服,不是因爲兩人不能參加,而是心知肚明,兩人快掛了。

要知道,這兩人跟他可都是一輩兒的,李守禮是章懷太子李賢的次子,是李隆基的堂哥。

一輩兒的人相繼都掛了,那麼接下來,不就輪到他了嗎?

所以他覺得非常晦氣,祈福爲假,讓李林甫琢磨一個法子出來,清掃晦氣是真。

李守禮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才識低劣,禮儀缺失,對子女縱容放肆,以至於兒子不成器,閨女浪名遠播。

實際上,他是個相當精明的人,人家這是自污以求存,徹底放棄權力,擁抱奢華浮糜的美好生活。

這樣的人,李隆基其實巴不得對方早死,但是今年一口氣死倆,讓他接受不了。

你們就不能一個一個去死嗎?

楊慎矜開口道:

「聖人一直在疑惑,是不是我大唐諸先帝之陵墓風水有所變化,以至於二王皆患大病?如今聖人已差遣玄都觀李遐周,往各皇陵查驗龍氣風水,不久便會知道結果。」

這話一說,在場之人很多臉色都變了。

因爲聰明人能聽得出,楊慎矜這是衝着誰去的,但是很多人都很疑惑,誰給他的膽子啊?

嚴挺之臉色凝重的看了李林甫一眼。

果然,啪的一聲,李適之拍案而起:

「諸皇陵近來有變動者,只有我們家,你的意思?我們家壞了祖脈的風水?」

李適之去年和前年,都在幹一件事情,將他爹李象和爺爺李承乾遷葬於昭陵。

等於將爺爺李承乾的戶骨,重新迴歸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懷抱。

這是好事,也是在寧王李憲的支持下,李適之請奏聖人,得到了李隆基的批准。

「消消氣消消氣,國公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嚴挺之起身說和道。

李適之呵呵冷笑,像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提都不能提,你一旦提出來,

就是跟老子做對。

近來平準署新任主官韋光宰時常以各種理由稱病,不履新職,按照慣例,百僚有姦非隱伏,得專推劾,御史臺肯定是要查清楚的。

查來查去,查到了楊慎矜頭上。

虧空是韋堅落下的,但人家是給聖人平易財物才落下的,那麼韋堅是不能查的。

楊慎矜做爲太府寺主官,不查你查誰?

所以今天楊慎矜纔會針對他。

楊慎矜冷笑道:「你不用衝着我發火,龍氣是否有失,是聖人派人去勘察的,你不會是指桑罵槐,借我以諷聖人吧?」

李適之一愣,雙目眯起,在楊慎矜臉上打量一陣後,又看向低頭飲茶的李林甫,再看堂內諸人表情。

好家夥,這特麼是要對付我了?

御史臺和刑部,是聖人讓我管着,你們是覺得我權力太大,對你們太過威脅,便要搞我?

李適之雖然業餘生活豐富,但人家工作生活兩不誤,是有着絕對實力的一員宗室干將。

城府深沉,心智超絕,心知隨着寧王不能落牀,宗室內沒有了帶頭大哥,李林甫他們便想對自己下手,好方便大權獨攬。

如果行政和監督,被一個人掌握在手裡,那麼整個朝堂便會烏煙瘴氣。

三大司法機關,刑部丶御史臺丶大理寺,主官李適之和張均,都跟李林甫不對付,掌握司法利劍,可不就是讓人發嗎?

理清楚這個脈絡之後,李適之微微一笑,甩袖就走。

「何必呢?」等人走後,裴耀卿皺眉看向楊慎矜,道:

「宗室的事情,我們外人不要摻和,決斷都在聖人手裡,鄢國公今後還是不要再提及此事了。」

「我不提,它就能結束嗎?」楊慎矜道:

「李遐周去勘驗皇陵,也不是我讓去的,我說什麼了?我哪句話說,是他們家壞了龍脈風水的?你們可要給我做見證,我可一個字都沒說。

「呵呵......」盧奐冷笑道:

「你什麼都沒說,但又像是什麼都說了,如今右相總理國事,大家正當一團和氣,盡心輔佐,你呀,我都懶得說你。」

「你有什麼資格編排老夫?」楊慎矜暴怒而起。

盧奐只是嘿嘿冷笑,摸着他下顎的那一小撮鬍鬚,對楊慎矜的怒目相向,視而不見。

「好了,」李林甫開口了:

「國寶郎說的對,大家要一團和氣,今後諸位要在老夫這裡處理政務,政見相左,可以理解,但不能因公結怨,偃月堂今後便是中書門下在外的主省,這裡不能拉幫結派,諸公需知。」

李林甫今天默認楊慎矜的舉動,其實就是想將李適之趕出偃月堂。

正如張均也不在這裡。

怎麼才能讓偃月堂沒有拉幫結派呢?很簡單嘛,只有我一個黨派。

所以盧奐也意識到,李林甫今後要做的,怕不是在偃月堂排除異己,將像他這樣的外人,一個個的都趕出去,再也不能參與國事。

其實站在李林甫的角度,人家這樣做也沒有錯。

用人的第一要義,永遠都是用自己人。

事實上,歷年都有采訪處置使,去的地方不一樣,那麼他的職能也不一樣。

李瑁這次去隴右,這是掛着幌子收拾蓋嘉運,而前年有一位,身兼淮南道丶

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的大人物,回來了。

人家去南方,是負責巡查江南歷年之租賦,說白點,查稅的。

江南是大唐的糧倉所在,江淮地區的賦稅供養着兩京,這麼重要的地方,賦稅只要減少,朝廷立即就會派人過去巡查,巡查之後第二年,賦稅立即便增多了。

裡面的水非常深,朝廷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是不斷派遣官員巡查。

李適之在崔翹回來的第二天,便登門拜訪。

「你可算回來了,」李適之坐下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訴苦:

「一走走了兩年,如今朝堂形勢比之從前,翻覆之變,你回來之後,也見過聖人了,會繼任何職?」

崔翹巡查江南之前,是河南尹,非常大的地方官了,武則天時期科考出身,

親爹便是大名鼎鼎的崔融,中宗皇帝李顯的心腹大臣。

已經五十九歲的崔融搖頭道:

「還不知道,看聖人的意思,他是想讓我去找右相,我倒是也聽說了,右相大權獨攬,如今不走他的門路,只怕我這個新職,落地無期。」

在一旁,杜甫蹲在地上拿着扇子,正在爲兩人煮茶。

他跟這兩個人,都是關係不菲,所以才能出現在這裡。

李適之就不說了,忘年之交的酒友,至於崔翹,這是杜甫的親舅舅。

舅舅剛回京,他自然要過來拜望,而杜甫的媽早逝,親爹續娶盧氏,後媽給他生了三個弟弟一個妹妹,所以杜甫在家裡,有些拘謹,來了舅舅這裡,反倒更爲隨便。

李適之嘆息道:

「難了,眼下是真沒有缺啊,楊....!.咳咳.!..!.貴妃的那幾個叔伯兄弟的缺,還沒給騰出來呢,李林甫因這事還在犯愁,你的新職,恐怕久盼無期。」

「意料之中,」崔翹點頭道:

「巡查之前卸任河南尹,我就知道回來之後,短期內是別想入職了,我與右相也不算熟悉,他自然不會將我的事情放在心上,沒辦法,若是從前,聖人一言可定,但如今,他似乎將權力都交給了右相。」

他這個級別的回來,官職肯定不能低,必須按照從三品的職位來安排,畢竟人家身上又沒什麼處分,不能降級安排。

那麼眼下別說三品的缺,四五品的也沒有啊。

所以崔翹根本不敢催李林甫,你催的急了,人家找你的把柄給你個處分,就可以降級安排。

一步步混上來可不容易,崔翹可不願下去了。

「我這裡有個主意,你若有心,我親自面見聖人,爲你爭取,」李適之道。

崔翹皺眉道:「你我相交多年,不要賣關子了,快說吧。」

李適之點了點頭,沉聲道:

「我將刑部尚書,讓給你。」

崔翹頓時愣住了,皺眉陷入沉吟。

做一部尚書,以他的資歷不是不可以,畢竟他連續幹過兩次大理寺卿,就任刑部尚書,也算是專業對口。

他只是疑惑,李適之怎麼捨得?那可是尚書啊?

他在打什麼主意呢?

「你遇到難處了?」崔翹一猜即中。

李適之與對方關係極好,也正是因爲這層關係,他纔將杜甫帶進了名士小團體,聞言坦誠道:

「李林甫下手太快,聖人剛剛准許他將中書門下事務搬至其宅內辦公,他便想對付我了。」

崔翹不解道:「你跟他沒什麼仇吧?」

「仇怨這種事情,哪能說的那欺清楚?」李適之臉色陰沉道:

「你擋我的路,這便是仇,不肯逢迎,這便是怨,我掌着司法大權,朝中官員畏我如虎,李林甫豈能樂見?今兄迴歸,正是分擔之時。」

李適之跟大理寺張均,也不對付,很不結盟共抗李林甫,至丫交好少陽院,

他壓根想都沒想過,出身宗室,他不道不清楚聖人對太子的態度源丫何處嗎?

那欺眼下朝堂,去哪找盟友呢?盧奐不行,盧奐現在明面上順從李林甫,是有大圖器。

目前拉人家麼夥,人家不會同意的。

正好崔翹回來了,所以李適之才願意忍痛割愛,讓出尚書之位,要不然關係再好,他也不會大方到這種程度。

他也算是當機立斷了,趁早將崔翹送上去,好讓李林甫對付他的時候,投鼠忌虧。

面對好友的坦誠,崔翹猶豫很久後,才點頭道:

「若能成,自願爲賢弟分擔一二。

一部尚書,實在是太誘人,崔翹眼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如公長時間待在家裡,人是會廢的。

真做了刑部尚書,李林甫也動不了他李適之聞言,長鬆了一口氣,他是有信心說服聖人的,畢竟巡查江南,賦稅增加,這是聖人最喜歡見到的。

也丞是說,崔翹是帶着功勞回來的,你冷落人家,也不合適。

「聽說韋堅如今與右相鬧的很不愉快?」崔翹天道。

李適之說了半天,口都幹了,接過杜甫遞來的茶水,喝了一口笑道:

「他們倆早丞翻臉了,但是韋堅地位轟殊,不宜深交,若不然,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公他能將鄖國公房拉下水,李林甫有的頭疼了。」

崔翹皺眉道:

「韋陟這個人很精明,向來是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他們這一房,輕易不會被拉下水。」

「未必!」李適之斷然道:

「韋昭並的閨女都能給人做,還有什欺事情是不可能的?你回來的晚,沒有與隋王打過交道,等今後認識了,聖人的這位十八郎,保準會讓你目瞪口呆,

這個人心如沉淵不可量,面如止水不着相,出嗣半年,已經攪的風風雨雨,如今都能擔任處置使,今後還不知道要翻多大浪來,我要是太子,我可是睡不着了。」

崔翹神情凝重道:

「太子睡不着,李林甫也要樂得睡不着了,此子丫國家無益也。」

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81章 錢監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253章 撤軍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84章 融合劑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45章 翹tun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81章 文壇元帥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61章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356章 宰了他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57章 離開第15章 走別人路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95章 粟特人第85章 月俸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28章 讖書第3章 16王宅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49章 烏龜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56章 宰了他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62章 撕破臉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9章 小畜生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73章 點到即止
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381章 錢監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253章 撤軍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84章 融合劑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45章 翹tun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81章 文壇元帥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61章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356章 宰了他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57章 離開第15章 走別人路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95章 粟特人第85章 月俸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28章 讖書第3章 16王宅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49章 烏龜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56章 宰了他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62章 撕破臉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9章 小畜生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73章 點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