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白羽大箭

大唐的箭矢,長度爲70釐米,尾部爲三羽。

也有例外,那就是李世民,世民自幼喜好射箭,「自謂能盡其妙」,因其警力驚人,箭術超羣,所以他的箭矢,比正常的長一扶,一扶爲十三釐米,尾部有四羽,號白尾大箭,傳言能射穿五寸厚的木板。

大唐一寸爲1.5釐米,五寸就是7.5釐米,感覺不太現實。

也是從李世民開始,大唐的皇室成員幾乎全員習射,其中高手不少。

沒錯,說的就是李適之,而且人家用的就是白尾大箭,箭羽是大白雁的羽毛做成。

當下的大唐,藩鎮的箭矢,大多無羽,原因就在於,沒那麼羽毛。

箭羽大多由雕丶鷹丶雁丶鵝的羽毛做成,而這些禽類,供應不起軍方的羽毛需求,有人要說了,不能用雞毛嗎?是的不能,雞毛纔多大點?

而此番比武用的箭矢,全都是鵰翎箭。

王人傑與李嗣業步射的第一關,也就是射擊侯架,完成的很勉強,在李隆基眼裡,完全就是普普通通。

主要源自於宮廷射箭與軍中射箭的行爲習慣有區別,宮廷射箭多以侯架爲箭靶,以射中圓心爲準,在軍中,多以草人爲靶,射中草人上半身就行了,因爲草人沒有下半身,下半身是一個木樁。

王丶李二人射中圓心的次數都不多,別說跟宗室成員比了,就是武舉的考生也比不過,因爲他們在軍中很少這麼練習。

戰場上射擊,只要能射中就已經足夠了,所以沒必要追求太高,但是在長安,只看圓心。

李隆基有心從長安內派出一位選手,壓一壓這兩個藩鎮將領的威風,於是朝衆臣道:

『太宗文皇帝曾訓誡禁軍: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少安,則人主逸遊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築苑,專習弓矢,居閒無事,則爲汝師,突厥入寇,則爲汝將,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

說着,李隆基繼續道:

「這句話,南衙北衙衙門口的影壁上,都刻着,大唐之制,三月三丶九月九,賜百僚射,然自太宗文皇帝之後,大射禮幾欲荒廢,從今日始,恢復舊制,

軍中亦設侯架,朕又沒有缺過他們的箭,何至於此?

方纔的射靶環節,看臺上發出的鼻之聲可不少,李隆基聽着心裡也不得勁。

王丶李二人這都是難得的良將的,結果箭術這一關卻差強人意,雖然他也知道這是實戰與表演的區別,但還是希望藩鎮軍士在射擊一道,能夠更加精熟。

李林甫聽得出,這是皇帝對王丶李二人射術的不滿意,準確來說,是希望精益求精,同時也有敲打禁軍和十六衛的意思,於是趕忙道:

「臣領旨,今年的九月九,一定操辦大射禮,稟奏聖人,臣請侍射者,演習箭術。」

「可!」李隆基點了點頭。

《開元禮》記載:其射人多少,臨時聽進止,若九品以上俱蒙賜射,則六品以下後日引射,所司監之。

也就是說,侍射者都是由官員組成,不分文武,兼職陪皇帝射箭,而且六品以下官員在皇帝面前還不能隨便射,需要有六品以上官員引薦。

如今的看臺上,侍射者就不少,太子都是其中之一,但最牛逼的,是李適之。

人家喝酒厲害,射箭也很厲害,要知道,人家是上一任兵部尚書,武舉主考官。

既然李隆基點頭了,李林甫自然就是選人上場,好表演給那些出身藩鎮的將土看一看,什麼叫箭術。

第一個被他選中的,是兵部郎中李,宗室成員。

李瑁對這個人還是瞭解的,歷史上安史之亂爆發後,此人與顏氏兄弟一起在河北抵抗叛軍,後來城破被殺。

李以前還跟李瑁在一塊射過箭,不過那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人家後來升了官,公務繁重,除了聖人召喚,幾乎不會再跟別人一起練箭。

李眼下穿着一身官服,肯定不合適,於是匆匆下去換了一身短打勁裝,帶上護臂。

千這種體力活,必然是需要熱身的,手臂各個關節都需要打開,否則在聖人面出醜,他以後也就不要再見人了。

「軍中的箭射還是粗糙了些,聖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應該是不滿意你們倆剛纔的表現,」今年要參加武舉的李晟在王人傑一旁小聲道:

「長安最看重箭術,高手如雲,你瞧着吧,能學到不少東西。」

王人傑點了點頭道:

「弓一張,矢三十,誰都希望箭矢損耗在賊人身上,而不是損耗在射擊場上,所以藩鎮是草人,因爲不會壞箭,長安貴人多,我聽說有人一日練箭千矢,

我也沒那個條件啊。」

這就是所謂的上面奢侈,下面節約。

長安尚武之風盛行,其中尤以射箭爲首,貴族家裡幾乎人人習射,而且不缺買箭的錢。

但是在軍中,一個人只有三十支箭,你平日損耗過多,上司會罵你的,因爲損耗多了,你的上司需要去上一級衙門報損耗,支取新箭,而上一級衙門又會卡你:你們怎麼就損耗這麼多呢?

上一級衙門上面還有兵部,兵部又得跟軍器監說好話,軍器監的又得討好戶部,戶部呢得看中書門下臉色,李林甫呢,又得考慮財政權重,一環扣一環。

所以一級一級下來,越是最底層的軍土,射術越是一塌糊塗,因爲沒條件練習。

這就是業餘球員與國足的區別,不是沒那個天賦,是沒那個條件。

「我教你啊,」

李晟坐在王人傑邊上,道:

「剛纔你們的中靶情況,都是臨時參照藩鎮來算的,算是給你們倆留顏面了,實際上在長安,不是這麼個算法,長安中靶不說中靶,主要是看能否射中圓心,射中了叫做此箭獲,射的偏上面了,叫做此箭揚,偏下面點,叫做此箭留。」

「那麼左右呢?」王人傑愣道。

李晟聳了聳肩:「左右叫做此箭偏,嚴格來說,不算中靶。」

王人傑臉頰一抽,回憶着剛纔自己和李嗣業的中靶情況,咧嘴道:

「要是這麼說,我剛纔壓根沒中幾下。」

「可不是嘛,」李晟笑道:「要麼說聖人不滿意呢。」

之所以不看左右,那是因爲侯架本身就是被當作人體參照物的,圓心拳頭那麼大,你射在左右的距離稍微遠點,就等於射出了人體範圍,所以不算。

「那我可要好好見識見識了,」王人傑點了點頭,看向場內,目不轉睛的盯着李。

這時候的李也已經熱身完畢,他親自挑選了三十支箭,拉弓試了試力道,

隨後從較場上抓起一把細土,緩緩的搓下去,查看風向風力。

心裡大概有譜之後,先是站上三十步的射擊點,彎弓搭箭。

這一關沒啥難度,大唐一步爲1.55米,三十步嘛,46.5米,王丶李二人在這一關全部命中圓心。

但是六十步就不行了,93米難度可就大了,他們倆中靶的不少,脫靶的也不少,但射中圓心的沒幾個,至於最後的90步,140米,他們倆的成績很難看。

李嗣業90步只有一箭中靶,他還很高興,殊不知他中的那個靶,在長安壓根就不算。

李的60步,依然全部命中圓心,場內盡是喝彩丶擊節和歡呼聲。

李隆基也是龍顏大悅,不停的在楊玉華面前稱讚李。

「厲害厲害,確實是厲害,此人官居何職?」

王人傑是打心眼裡佩服,像他這樣剛剛經歷過的,自然曉得李的成績是多麼優秀。

李晟笑道:「是你一輩子也夠不着的職位,兵部四司之首的兵部司堂官,馬射丶步射這兩科的監考官。」

「怪不得,這麼說,李臺郎應該是長安射術最精湛的了?」王人傑問道。

李晟一臉異道:

「你竟然不知左相是此道魁首?」

王人傑一愣,下意識的看向主看臺,他是真沒聽說過,因爲李適之成名太早,已經很久沒有在外面射箭玩了,要麼是在家裡,要麼是陪聖人,外人見不着的,王人傑來長安的時間還不長,很多事情都還沒聽說過。

「左相竟厲害至此?」王人傑驚訝道。

李晟點了點頭,小聲嬉笑道:

「別忘了人家祖上是誰。」

李承乾做爲李世民長子,當年那可是傾盡心血培養的,李世民會的,都想教會兒子,箭術這一關,自然是重中之重了。

所以李適之當下是長安唯一能駕馭白羽大箭的高手高高手。

場中央,李的90步竟然有七箭中靶,命中靶心的有三箭,剩下的兩箭揚,

兩箭留,這已經是非常牛逼的成績了。

只不過時間耗費的久了些,每一箭都是確保萬全之下才射擊出去,有時候覺得不妥,李甚至會放下弓箭冷靜冷靜。

「神乎其技啊,」蓋擎看在眼中,也是感嘆道:

「射擊一項,藩鎮確實遠不如長安,你的箭術如何?」

李瑁見的多了,也不覺得有多稀奇,聞言笑道:

「馬馬虎虎,但肯定比你強。」

「你家裡不是有靶場嗎?改天教教我,」蓋擎笑道。

李瑁轉身看向主看臺方向,發現有很多人正在朝李適之說話,於是道:

「有個更厲害的正在被人慫呢,他若下場,你就知道什麼叫神乎其技了。

蓋擎跟隨李瑁的目光轉過頭去,發現確實有很多人正在跟李適之說話,即使距離很遠,也會隔空交談。

他當然知道李適之很牛逼,但並沒有見過到底有多牛逼。

漸漸的,李隆基也開始派人下去交涉了。

「左相,聖人問您,近來可有習射?」

這句話其實就是邀請了,在大射禮當中,皇帝請三品以上官員射箭,叫做請射,還要樂工奏樂,行酒兩遍,差不多等於是壓軸大明星出場。

李適之趕忙起身:

「願爲聖人獻技。」

坐在他周圍的人也是紛紛起鬨,將這位大明星衆星捧月般的送離了座位。

李隆基望着抵達下方的李適之笑道:

「奏樂行酒就不必了,有司謹具,請射!」

「臣遵旨,」李適之揖手行禮之後,轉身下臺更衣。

這下子,算是將所有人的胃口都給吊起來了。

今天這場比武,河西兵這邊無疑大出風頭,以至於長安權貴的臉上有點掛不住。

李隆基也是考慮到這一點,踩高捧低,藩鎮的長項,我拿來敲打你們,藩鎮的短項,我用你們來敲打他們。

李的箭術,其實已經讓王人傑和李嗣業心服口服了,但是李隆基覺得還不夠,要讓你們高山仰止。

否則藩鎮過於輕視關中,不是什麼好事,得讓他們知道,長安的高手是你們永遠也無法望其項背的。

換好衣服之後的李適之,挑選的射擊點也特別有意思,就在李隆基正面下方的看臺上,沒有進入場內。

而他的箭靶,要設置在正對面的較場邊緣,而這座較場,是一百二十步,186

米。

90步,就必須使用拋射了,考慮的外界因素已經非常複雜,那麼一百二十步,簡直就是撞運氣了。

這個距離,使用白尾大箭無疑是非常合適的,因爲它更重,拋物線夠遠。

李適之眼下非常需要這樣一個露臉的機會,只要能讓聖人開心,對他來說是好處很大的。

這其實類似於家長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你爸爸今天高興,那麼你想買一個玩具,夢想就有可能實現,你爸爸今天不高興,你最好別觸黴頭。

而李適之眼下,需要聖人高興,需要聖人對他感到滿意,那麼他就能趁着這股子勁,跟聖人提要求。

平時不敢提,但是聖人開心的時候,就敢了。

李屁顛屁顛的拿着侯架,擺放到了場地最西側的邊緣地帶,這個射擊距離,就不要談什麼射中靶心了,那是爲難人,神仙來了,那也是爲難神仙。

所以李適之只要射中侯架,不出意外,史書上都得給他記一筆。

「這是什麼意思?他不是要射一百二十步吧?」

場邊的蓋擎膛目結舌,因爲在軍中,默認90步是極限拋射距離,也就是說,

敵軍在即將進入90步範圍的時候纔會覆蓋射擊。

一百二十步,不藉助大風力,完全做不到。

李瑁也沒見過這場面啊,說異道:

「他是不是太託大了,這麼遠的距離,侯架已經非常小了,怎麼找準心?」

蓋擎臉色肅然道:「左相要出醜了。」

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31章 妖女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3章 珍饈丞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8章 356萬戶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30章 搶親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2章 空中樓閣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351章 鑰匙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261章 田舍郎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40章 畜......畜生......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67章 賞罰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9章 小畜生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56章 膽子小第175章 狩獵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57章 忠義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27章 服務業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85章 月俸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34章 三策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69章 朱墨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90章 賜名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七十二章 蹭飯
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31章 妖女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3章 珍饈丞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8章 356萬戶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30章 搶親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2章 空中樓閣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351章 鑰匙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261章 田舍郎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40章 畜......畜生......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67章 賞罰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9章 小畜生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56章 膽子小第175章 狩獵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57章 忠義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27章 服務業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85章 月俸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34章 三策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69章 朱墨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90章 賜名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七十二章 蹭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