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庫房鑰匙

王秀離開大興善寺之後,便怒氣衝衝的去了燕國公宅,見到張盈盈之後,

一句話不說,一個大嘴巴子扇在對方臉上,然後轉身便走了。

除了張盈盈之外,她其實也在惱怒韋堅沒有告訴她實情,但是呢,她不敢找韋堅的麻煩。

她認爲這是一件小事情,我罵是罵了,但我不知道對方是誰,聖人多半不會追究。

其實她的想法也沒有錯,只不過是站在了自己角度去思考罷了,而韋堅這類人,凡事都會往政治上聯想,自然會覺得事情非常大。

所以事情大小,是論人,不是論事,同樣都是貪污腐敗,有的人就得死,有的人就沒事。

王忠嗣在京師比較特殊,因爲很小時候父親戰死,是被基哥收養的,所以王忠嗣的朋友圈,基本就是王公貴族,但是呢,他的這個朋友圈,沒有被兒女繼承下來。

因爲兒女都在太原,再加上妻子早死,他文不在身邊,所以一對子女在太原王宅沒有人管得了,無法無天了都。

兒子王震啥也不幹,被基哥授予正五品的勳位上騎都尉,才十七歲,等到年齡再大點,人家會被直接賜予職事官,品級不會低於七品。

王震比王秀聰明的一點在於,人家就是不來長安,因爲他在太原的時候,

吃過一個人的虧,自此知道長安水深火熱,他去了無法像在太原那樣瀟灑自在。

那個人是誰呢?就是當時只有八歲的嚴武,那時候嚴挺之是太原少尹,嚴武跟着在太原,與王震有過矛盾,當時差點將王震給淹死。

大唐的八歲與後世的八歲是不一樣的,大唐十五歲成年,後世十八歲。

當然了,八歲這個年齡段,即使在大唐,也狠不到哪去,偏偏王震遇上的,

就是最狠的那個。

雖然韋妮兒並沒有將王秀怎麼樣,但是王秀還是覺得,自已在長安太過於勢單力薄了,今後貴婦圈是不好進了,不只是因爲有韋妮兒,還因爲裡面有咸宜。

咸宜的脾氣那是長安盡知的,她寧願惹李瑁,也不願惹咸宜。

所以她寫信給自己的哥哥,謊稱她得了重病,希望哥哥來照顧她。

等到兄長來了,她至少還有一個撐腰的,否則在京師真的不好混啊。

七天一過,楊扶着楊玄的靈柩往洛陽去了,聖人批准,可以葬在北部山,而楊釗應該也已經在返京的路上。

而此時的李瑁,也順利的拿到了一把武庫的鑰匙模具。

拿到的是中書省的,全靠楊齊宣那小子。

最後一次更換軍械之後,李瑁按照往常那樣跟着楊齊宣去中書省蹭飯吃,他又不是蹭過一次兩次了,所以楊齊宣根本就沒有任何懷疑,誰讓中書省的伙食好呢。

等到了中書省,李瑁主動說讓他去交鑰匙,然後囑附楊齊宣去給他報飯,當時兩人距離存放鑰匙的公房不足二十米距離,楊齊宣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將鑰匙給了李瑁。

而李瑁就是在進門後的屏風外,以最快的速度,將鑰匙正反面印在他隨身攜帶的兩塊麪糰上面,然後轉過迴廊,將鑰匙交給了負責看守的官更。

雖然不符合慣例,但是那兩名官員也沒有說什麼,畢竟這是中書省,中書省的老大是李林甫。

不合規矩的事情,大家只會當作沒發生,將來別人問起,他們也不會說隋王送過鑰匙,否則要擔責。

那麼這兩塊麪糰,便是簡單的模具了,按照留在上面的式樣,就可以做出一把鑰匙。

長安可以配鑰匙的地方很多,但是李瑁不敢找他們,因爲武庫的鑰匙跟別的鑰匙不一樣,它特別大,有手掌那麼長,配鑰匙的一看就知道這是庫鎖,是不敢給你配的,給多錢都不給你配。

那麼李瑁就只能求助楊玉瑤了。

因爲楊玉瑤如今手底下的施工隊不少,鐵器丶瓷器丶木材丶石料丶紡織方面的工匠都有。

這些工匠家族都是依附將作寺,而現在將作寺的工程幾乎全被楊玉瑤包攬了,以至於楊玉瑤什麼都不幹,在家坐着數錢。

「哪個庫要配鑰匙啊?」楊玉瑤望着擺在桌子上的兩塊麪糰,一臉異道:

「沒有備用鑰匙嗎?就算都丟了,戶部應該也有備用模具的,用不着找我啊?」

她現在接觸的工程多了,自然一眼能辨出這是一把官庫的鑰匙。

而大唐所有的官方倉庫,鎖和鑰匙都是戶部發放,不準私鑄,就算你鑰匙丟了,人家戶部也有模具存檔,能給你配,但是,一般是不配的,而是換鎖,因爲誰也不知道你的鑰匙到底丟哪了,也許就沒丟呢?

而丟了倉庫鑰匙,在大唐也是大罪,庫越大,罪越大,皇城國庫的鑰匙丟了,直接就是殺頭,武庫也一樣。

「是左衛的庫,鑰匙也沒有丟,但是呢我想多鑄一把自己留着,省的今後開庫還得找旁人,」李瑁道。

左衛的庫有不少,最大的自然也是軍械庫,而保管鑰匙的是各曹參軍事,李瑁手裡是沒有的,他自然也不可能將鑰匙拿出來去配。

楊玉瑤猜到李瑁是在撒謊,蛋鼻一笑:

「你騙人的時候總是一本正經,越正經越是在騙人,不過我也就不追問了,

一把鑰匙而已,我會找人給你配好。」

李瑁笑了笑,囑咐道:「越少人知道越好,私鑄鑰匙畢竟違律。」

「放心吧,違律的事情,別人乾的不比你少,」楊玉瑤笑道:

「不被查到,就不算違律,就算查到了,也不是什麼大事,我權當用這把鑰匙做一把鎖,用來鎖我的庫房,雖然麻煩了些。」

李瑁一愣:「你的庫用得着這麼大的鎖?」

「哼!」楊玉瑤輕蔑一笑道:

「你沒見過我的庫,怎知用不着呢?」

民間不準用大鎖,這是爲了方便執法搜查,因爲大鎖不好開,大唐法律對各級階層用鎖都是有要求的,是按照重量來定的。

十斤以上的大鎖,禁止民間使用。

「帶我去看看,」李瑁道。

楊玉瑤笑了笑,起身帶着李瑁往後院去了。

如今的宣陽坊,原本最大的宅子不是楊玉瑤的,而是楊話宅,不過楊玉瑤眼下正在擴建,已經將西邊的兩座宅子給買下了,一個姓韋,一個姓韓,等到打通擴建之後,這一塊地方,等於只有她的宅院和淨域寺了。

一座裡坊都會被一個十字劃分成四大塊,然後然劃分爲大大小小各個區域楊玉瑤買了這兩座宅子之後,幾乎佔據了宣陽坊田字形的左下角。

「這纔多久啊,你賺了多少?」李瑁也是今天才知道,楊玉瑤的宅子竟然已經這麼大了。

楊玉瑤笑道:「賺的不少,花的也不少,眼下是欠債修宅子,裡裡外外已經欠了十一萬貫了。」

李瑁膛目結舌,女人花錢就是狠啊,你這也算是背上房貸了吧?

「太張揚了,會被人說閒話的,」李瑁無奈搖頭,因爲楊玉瑤的宅邸規格,

其實已經符合親王制了,但是她只是個寡婦。

一個寡婦住這麼大宅子?

楊玉瑤邊走邊笑道:

「現在不張揚,怕以後沒機會,韋堅在太府寺欠下的虧空,我已經給補了三分之一,今年年底之前,就能補上,韓朝宗叫我一聲阿孃都不算虧,我這是給聖人補虧空,聖人嘴上沒有誇我,其實高興着呢。

「你的錢哪來的?鑄錢也沒有這麼快吧?」李瑁實在是想不到,對方就算吃皇家工程的回扣,也吃不了這麼多啊。

楊玉瑤撇嘴一笑,親暱的拉着李瑁的手臂小聲道:

「賣了幾個官,可別告訴旁人啊。」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我就說嘛,幹什麼能這麼來錢?李瑁異道:

「是地方官吧?沒聽說長安有多大變動啊?」

楊玉瑤點頭笑道:

「三個太守,還收了安祿山一筆孝敬錢,這個鬍子野心不小啊,他一直在跟我說裴寬的壞話,這是指望我在聖人那裡言說裴寬的不是啊。」

「這錢你也敢收?」李瑁驚呆了:

「你沒有在聖人面前說人家裴寬的壞話吧?」

楊玉瑤笑了笑;「拿人錢財,多少還是要辦些事情的,偶爾提了那麼幾句,

不過無傷大雅,不過是說他沒有約束屬下,放縱下屬胡作非爲罷了。」

「你是真行啊,什麼都敢摻和?」李瑁一臉無奈道:

「錢是賺不完的,今後別這麼幹了,安祿山今後再給你錢,照單全收,但不要再說裴寬的壞話,虧你還是裴家的媳婦。」

楊玉瑤帶着李瑁來到庫房前,冷哼道:

「裴家?他們什麼時候幫過我們孤兒寡母,我現在的富貴,還是靠的孃家,

婆家是指望不上嘍。」

說罷,她擡起手臂從北指到南:

「你看,這些是西庫,東邊還有呢。」

李瑁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一排排的庫房,觸目驚心。

你是真的支棱起來了啊,一路所遇,滿是奴婢家僕,庫房還分東西院,作惡錢生意都沒有你賺錢啊。

此時,楊玉瑤揮了揮手,所有的奴僕退下。

她拿過鑰匙隨意打開了其中一間,然後便拉着李瑁的手進去。

這間庫房是糧庫,滿滿登登的慄米。

楊玉瑤一把抱住李瑁,將他拉倒在金燦燦的糧食上面。

日子一天天過去,楊洄將李瑁從河北購買的那批軍械,在太原的軍器監調換了一下手續,被給他換成的十六衛軍械,已經從太原起運了。

目的地不是長安,而是新豐驛。

新任縣令杜鴻漸將負責接收,然後大大方方存進驛站的庫房當中,他自己親自掌管鑰匙。

李瑁暫時不打算運進長安,因爲王在修華清宮,基哥今年十月份,百分之百會住進去,來年二三月份纔會回來。

而眼下已經是五月了。

他必須做兩手準備,因爲形勢難以預料,將來發難的時候到底是在太極宮丶

興慶宮還是華清宮,說不準的。

五月初三,楊釗回來了,但他回來之後,並沒有像預想中那樣有新的任命。

這個招呼,李瑁是跟李林甫打過的,但是李林甫那邊並沒有立即辦,而是推辭科舉結束之後,再做安排。

「這都過去十天了,事情還沒個着落,科舉眼看着就要結束,屆時朝廷必然要安頓那些舉人,哪還有什麼空缺?」

楊玉瑤的不滿都寫在臉上,冷哼道:「他連你的面子都不給了,真當自己是一人之下了。」

她可以幫助別人升官,但自己人卻不方便,不然太過明顯了,所以需要一個有分量的舉薦人。

但是這個舉薦人呢,最好是在吏部能說的上話,那麼掌管官員任命的李林甫無疑是首選,只是楊玉瑤沒有想到,她的面子竟然摔在地上了。

隋王宅,武明堂的庭院,幾人坐在院子裡的涼棚下面聊天。

院子裡原本的花木圃子,被武明堂全給砍了,上個月全部種上了葫蘆。

她喜歡吃葫蘆。

葫蘆一稱,唐代始流行,古則稱之壺丶曰弧丶曰,

《記事珠》載:唐世風俗重葫蘆醬丶桃花醋,蘇軾在《菜羹賦引》中說:煮蔓菁丶蘆丶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醬,而有自然之味。

因《管子》載:六畜育於家,瓜弧丶葷菜丶百果備具,國之富也,所以葫蘆也叫做「富國菜」,是大唐比較的一道食物。

武明堂眼下就在田圃中打量着葫蘆的發苗情況,聽到楊玉瑤這句牢騷,笑道:

「你不該央十八郎去給你辦的,你應該自己去。」

涼棚下,吃着奶酪的韋妮兒點頭道:

「我也這麼覺得,是你求人辦事,託付給郎君不合適的,以你當今的勢力,

又不是見不到右相?」

楊釗站在李瑁背後,不發一言,他這幾天每天清晨來隋王宅,傍晚纔回去,

來幹嘛呢?看孩子。

也就是西平郡王李佶。

但是今天,郭淑帶着孩子出門去了曲江池,事後還要去一趟玄都觀,因爲李信度的事情,已經被提上日程了。

雖然李信生下來就是道門中人,但是儀式還是要走一走的。

「我正因不想見他,所以才央十八郎的,」楊玉瑤咬着手裡的蜜餞果子,

道:

「以前在人家面前低三下四,眼下見着不習慣了。」

李瑁笑了笑:「我覺得,他就是在等你去找他,因爲我請他辦事,他從我這落不着人情,但是你不一樣,他需要你欠他的,方便他將來找你還。」

「我就是不想欠他,誰知道欠了他,我得拿什麼去還啊?」楊玉瑤牢騷道:

「行不通的話,我就去找李適之,將楊釗安排進衛府算了。」

楊釗在他們那邊排行老大,但是楊玉瑤這邊不會稱呼他大郎,因爲她們口中的大郎是楊話,所以也就直呼其名了,畢竟他們是爺爺那輩兒的親戚,排行早就各論各的了。

「三娘,我不想去衛府啊,」楊釗苦着臉道。

這就是人家聰明的地方,什麼時候該表明心意,千萬別藏着掖着,要說出來,畢竟事關仕途,這可是我的終身大事,你們能馬虎,我不能馬虎啊。

李瑁淡淡道:

「衛府李適之也說了不算,有裴耀卿攔着呢,李適之現在只是可以安排武舉進入軍中,不是可以隨便在軍中安排人,十六衛大將軍,會給他面子的,沒有幾個。」

楊玉瑤沒有搭李瑁這句話,而是看向楊釗道:

「你還挺挑剔啊,我能給你弄個官就不錯了,你還挑上了?如今看到了吧?

事情不能那麼容易辦的,我得低三下四爲了你去求人家。」

說罷,楊玉瑤看向李瑁:「右相府人多眼雜,我不想去,能不能約他出來?」

她是不願意讓人見到她在李林甫面前卑躬屈膝,因爲時過境遷,她現在混的太好了,雖然當初她見到李的時候都很卑微。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寡婦弱。

一個人得意之後,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曾經見過自己弱小可憐那一面的所有人。

其實就是自尊心作崇。

「那就抱翠樓吧,離得近,」李瑁隨意道。

韋妮兒頓時笑出聲:「不是吧?你約當朝宰相去那裡?」

「怎麼就不能去了?」武明堂從田圃中走出來,搓了搓手上的泥土,在一旁洗手道:

「年輕時候指不定去了多少回呢,即使現在,他去沒去,也不會讓你知道,

比鄰而居,是先有右相府呢,還是先有三曲呢?」

沒錯,先有的三曲。

三曲是從貞觀時期便逐步在平康坊形成規模的,而李林甫他們家是從八年前才搬過來的,他之所以選擇平康坊,倒也不是因爲這裡是「風流澤」之地,而是因爲這裡距離興慶宮近。

但你畢竟是鄰居,肯定沒少去,李瑁自認爲,如果安興坊也有這種地方,他肯定經常光顧。

男人嘛,多大歲數的男人也喜歡漂亮女人。

李瑁辦事是很麻利的,當即便派嚴衡去一趟右相府,時間請讓李林甫自己定,至於拖翠樓那邊,他讓武慶去跟達奚盈盈打個招呼,安排一個僻靜的地方。

楊玉瑤已經有些志芯了,她從內心還是畏懼李林甫的。

「你隨我一起去,給我壯壯膽,」楊玉瑤道。

李瑁哈哈一笑:「我自然會與你一起,等着吧。」

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73章 瀚海侯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3章 表妹第80章 下簾詩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48章 三贏第80章 下簾詩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79章 回去吧第190章 賜名第349章 烏龜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87章 隔閡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51章 鑰匙第380章 重整秩序投票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36章 刺激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67章 賞罰第383章 玩命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77章 李亨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45章 翹tun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4章 庭杖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154章 偃月堂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45章 翹tun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78章 別問了第359章 獻誠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98章 國家隊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57章 忠義第362章 醉酒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4章 好你個賤人
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73章 瀚海侯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3章 表妹第80章 下簾詩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48章 三贏第80章 下簾詩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79章 回去吧第190章 賜名第349章 烏龜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87章 隔閡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51章 鑰匙第380章 重整秩序投票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12章 眼下富裕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36章 刺激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67章 賞罰第383章 玩命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77章 李亨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45章 翹tun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44章 庭杖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154章 偃月堂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45章 翹tun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78章 別問了第359章 獻誠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98章 國家隊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57章 忠義第362章 醉酒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4章 好你個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