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

比李琩他們更早到達長安的,肯定是捷報了。

李隆基這個人,對於軍功是很看重的,非常非常的看重,花錢無所謂,花錢有回報,就值得。

從他收到消息的第二天開始,每日常朝就沒有斷過,因爲他要享受大臣們讚頌他的豐功偉績。

沒錯,功勞是人家的,李琩最多就是辛苦跑了個腿。

李林甫也是鬆了口氣,西北的戰事總算是消停了,再拖下去,將大唐的財政問題全都暴露出來,會出大事的。

他現在就彷彿是一座危樓的總工程師,支撐着大唐這座大樓不要倒塌,這是非常艱難的工作,遠比拆倒重建更爲艱難。

朝會結束之後,李林甫返回家中,在進入偃月堂的那一刻,臉上從早晨掛到現在的笑容修然消失,整個人頹廢的盤腿坐下,雙手捂面。

他太累了,實在是想好好的歇一歇。

宗正寺少卿嗣齊王李珍,已經在偃月堂外等了很久,相府的管家不讓他進,

理由是右相乏累,正在小憩。

一直等到響午,李珍才被人叫了進去。

他輕手輕腳的將一份公文放在李林甫面前,笑道:

「宗正寺今年的預算,還是要請右相批覆一下的。」

李林甫當下正端着碗稀粥,聞言擡起筷子將那份公文夾了過來,然後再一頁一頁的夾起,直到閱完。

「這個事情不要找我,去找陳希烈吧,」李林甫淡淡道。

宗正寺的這份公文,還是去年的事情,聖人頒發詔書,在全國各郡縣修建玄元皇帝廟,去年只是開了個頭,今年纔是大開支。

修廟這種事情,從前其實用不着朝廷調撥,地方上自己可以想辦法,一座廟嘛,地方衙門都有公田,有自己的收入,實在不行,可以找當地的商人募集一些,再不行搶去,總是能夠解決的。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叫做統一標準。

玄元皇帝廟修成什麼規格,神像做成什麼樣,全國都是要統一的,而李隆基也豪氣,他主動承擔了這筆開支,當做是獎勵天下百姓,今後可以在家門口祭拜玄元皇帝。

也算是統一信仰的一種國家級政策,

李林甫眼下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了,等到李琩回京,纔是真正的搞賞三軍,以聖人一向大方的尿性,還不知道要賞出去多少,他現在是一點都不敢動國庫了,

否則屆時聖人賞賜,你拿不出來,折了聖人的面子,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他要推給陳希烈,而陳希烈管不了戶部,自然也會往其它地方推,但絕對不會給李林甫再踢回來。

李珍一臉爲難道:「戶部出納,都是要中樞門下披紅的,右相不簽字,沒人敢籤啊。」

「等他們簽了,老夫再籤,」說罷,李林甫擺了擺筷子,李珍無可奈何的告退出去。

國庫沒錢的事情,是不能讓人知道的,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林甫當下拿不出錢給宗正寺,那就只能是拖了,拖到有錢的時候再說。

官大一級壓死人,李珍是過繼給了當今聖人的親兄弟李隆範,即使如此,在李林甫面前仍舊是低三下四。

人家甩了甩筷子,他就得趕緊滾蛋,得罪了人家,宗正寺未來兩年,什麼款項都批不下來。

爲什麼是兩年呢?因爲宗正寺的主官嗣寧王李琳,還是有點牌面的,只不過眼下在服喪。

像這樣的財政開支,李林甫每天不知道要面對多少,國庫的鑰匙在他手裡管着,虧空了,聖人也只會找他算帳。

難啊....

這時候,李進來了,見他爹只是吃了一碗粥,便擱下碗筷,主動上去又給他爹盛了一碗,小聲道:

「千難萬難,這次總算是挺過來了,韋光乘已經派快馬送信過來,阿爺要不要看一看。」

「你先看,看完念給我聽,」李林甫將碗筷推開,示意女婢們將餐幾收拾一下,他要開始辦公了。

李點了點頭,拆開信封,將信上的內容唸了出來。

李林甫聽罷之後,點頭道:

「增加搞賞撫卹,這都是小錢,隋王給我省了大錢,小錢上咱們就不能在乎了,伏俟城設郡,也是勢在必行的,屆時讓吏部從守選官員當中挑選一些出來,

讓他們去輔佐哥舒翰處理內政,我只給他免一年賦稅,明年的時候,該交多少就得給我交多少,哥舒翰要是沒這個本事,明年就換了他。」

李在一旁坐下後,皺眉道:

「十八郎偏蓋嘉運的心思太過明顯,會不會有什麼問題?與節度使走的太近,聖人恐怕會不高興啊。」「他是例外,」李林甫淡淡道:

「皇甫只要在隴右一天,他就永遠不可能成爲蓋嘉運那樣的獨斷人物,因爲聖人不允許,而隋王拉攏蓋嘉運,已經形成與少陽院的對立態勢,聖人是樂見的,這樣一來,蓋嘉運與聖人中間,便又多了一個上司,聖人可以通過隋王來控制蓋嘉運,今後三法司但凡有彈劾隋王與蓋嘉運的奏疏,中書門下全都壓着。」

李又問道:「那麼阿爺的意思,西海這塊地盤,就按照十八郎的意思,交給河西節制?」

李林甫呵呵道:「誰不讓我花錢,就給誰,同理,將來若是讓我花錢了,那就換給別人。」

西海這塊地方,如果給了隴右,河西勢必會跟朝廷要錢,我花費巨大人力物力打了下來,你不給我,那就給賠償我的損失,你要是給我,損失我也不要了,

我就靠這塊地自己賺錢回本。

韋光乘並沒有返京,他還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但是在李琩離開之前,他就已經派人將所有事情做了一個彙總,呈報給了李林甫。

其中提到了臧希液。

李琩故意將牛仙客的那封信透露給了韋光乘,而韋光乘是聰明人,猜到牛仙客這是要託付後事了。

這對李林甫來說,是好事,雖然他也不清楚,牛仙客爲什麼要選擇李琩。

即使李琩當下再膨脹,但終究名義上不是皇儲,這是巨大的劣勢,我呢,是因爲跟太子已成不死不休,沒辦法,你圖什麼啊?

說起來,挺可笑,牛仙客是信了一個道士的話。

玄都觀道士王皎,此人在長安非常出名,以相術着稱,曾經在不認識楊玉環的情況下,看出此女將來貴不可言,也不知道他是蒙的還是咋地,總之因爲這件事,他的名氣更大了。

人在快死的時候,是非常迷信的,牛仙客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已死後在地下也能成爲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又或者說,直接成仙。

王皎的專業是相面,不是修仙,但是名氣太大了,所以有時候也會被人請去攬一些專業之外的活兒。

牛仙客畢竟是宰相,雖然推算國運這種事情,是朝廷堅決不允許的,屬於言一類的違禁行爲,但是他還是請王皎推算了一下,畢竟牛仙客特別關心國事,

他還想知道,李林甫和李禕什麼時候死。

而王皎告訴他,大唐的龍氣在安興坊,不在十王宅。

安興坊還能有誰呢?李琩唄。

牛仙客當時就動容了,私底下仔細分析之後,越來越認爲李琩會幹掉太子上位,正巧臧希液此時來信求助,他便乾脆將臧希液託付給李琩了。

其實牛仙客是因爲有了王皎先入爲主的推算,所以在思考的時候會逐漸朝李琩偏移,以至於得出了最後的答案。

一個是宰相,一個是道土,這兩人每天在一起探討玄學,而王皎確實有真本事,所以在牛仙客這裡賺了不少。

膽子大才能掙到錢,他並不擔心推算國運的事情會傳出去,生仙客無論如何都不會泄露,人家可不是楊慎矜,幹這種事的時候,竟然還有婢女在場。

聽起來牛仙客這種行爲,似乎太過不可思議,實則在古代屢見不鮮。

教員的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實際上是給了所有中國人一次開智的機會。

但即使如此,迷信這種事情在後世,依然是非常火熱的一個行業。

有一位富商得了重病,各地求醫沒有結果,然後被幾個寺廟裡的人盯上了,

於是上門找到富商,說能給他續命五年。

富商即使不是個迷信的人,但是在所有醫學手段對自己病情完全無效的情況下,還是想試一試的。

結果呢,錢也花了,法事也做了,半年就掛了。

他的兒女找上寺廟要說法,在雙方爭論的過程中,寺廟裡的人得知富商之前出門旅遊了一趟,是去的西邊,於是便說富商五行屬木,西方是金,金克木,是他自己破了自己的命理。

這件事最後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後世都有大把人信這東西,別說牛仙客了。

而牛仙客自然也希望續命,他的方式是金丹,而且也清楚王皎不是煉丹出身,於是便找了一位來自王屋山的道士幫他煉丹。

所以.......他掛了,就掛在李琩即將返京的前一天。

「你確定消息是真?」

李適之大半夜的被兒子叫醒,猛的掀開被子起身,神情激動的看向長子李雪(zha)。

李雲也是頗爲興奮道:

「還沒有確定,但是左相府的人白天在購置喪葬之物,這一點是錯不了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如果牛仙客是今天死的,那麼他的家眷一定要向中書門下報喪,鴻臚寺肯定也知道了,找來楊話問一問便知。」

他也是剛從宴會上回來,是在宴席上從別人嘴巴里聽說的。

西北大勝的消息傳來之後,舉城狂歡,不單單聖人和官員們高興,士子平民也是非常興奮,所以這兩天很多酒樓都是通宵營業,對此,成衛京師的衛府也是掙一隻眼閉一隻眼。鴻臚寺負責朝會儀節丶賓客接待丶吉凶儀禮,高級別官員的白事,是他們負責的。

如果牛仙客死了,需要第一時間報給鴻臚寺,因爲牛仙客的葬禮,會是鴻臚寺上報,中書門下批准,國家出錢來給你辦。

別以爲葬禮花不了多少錢,在古代,葬禮的耗費,甚至要超過結婚生子等家庭大事,甚至可以說,它是人的一生,除了生前購置宅院之外,花費最大的一次。

因爲陵寢相當於你死後的宅院。

開元二十九年,李隆基敷令:庶人明器限十五事,皆以素瓦爲之,墓田方七步,墳高限四尺。

可見平民的喪事,都是特別當回事的,嚴重到了需要國家出臺政策來限制你。

皇帝層面,有一句話來專門形容唐朝皇帝的墓葬規格,叫做「三分天下貢賦,以一分入山陵」。

而以牛仙客的品級,喪葬規模也是不小的,按制,人家的墳墓,磚瓦獸要八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口,營墓夫一百人,工資爲絹七十五匹,加兵千人功役。

請人寫碑文,正常價格是:馬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韓愈就是靠這個賺錢的。

以至於劉禹錫形容韓愈爲:手持文柄,高視寰海,權衡低昂,瞻我所在,三十餘年,聲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攀金如山。

總之,牛仙客的喪葬花費,應該會接近七八千貫。

李適之雙眸閃動,道:「眼下什麼時辰?」

李雪道:「子夜,父親明日早點動身,在興慶門外等到楊話一問,便能知曉。」

李適之想了想,道:「不,你現在就去宣陽坊一趟,請楊話過來,爲父哪還能睡得着啊。」

說罷,他興奮的光着腳下牀,在屋內來回步。

李雪也興高采烈的去了。

他接任左相的事情,如今已經算是板上釘釘了,聖人已經幾次找他談話,暗地裡透漏給了他這層意思。

雖然李林甫一直以牛仙客養病爲由拖着,但是眼下,人都死了,你拖不下去了吧?

李適之現在與楊玉瑤的關係更進一步,平日裡自然也會刻意與楊話親近,所以大半夜的麻煩人家,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跟你關係好才麻煩你。

我就要當左相了,你不應該巴結我嗎?

「深夜打擾,大郎勿怪,快隨我進來,」

李適之就在大門口等着楊話,見到人之後,先是看了兒子一眼,從兒子的眼神中得到肯定答案之後,激動之下,親自走下臺階,拉着楊話的手就往家裡走。

楊話也不等李適之開口,直接道:

「左相於昨日清晨駕鶴西去,我也是下響才收到的消息,還沒有來的及去左相府上,今日早朝,正要上報中書門下。」

「唉......」李適之聞言,臉上裝出一份悲傷的模樣,嘆道:

「事關重大,我聽說之後,便第一時間請大郎來府一敘,以作求證,左相勤懇爲政,如今棄世而去,怎不叫人哀痛。」

他是不能幸災樂禍的,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牛仙客死了,他最高興。

楊話被帶到靜室之後,言語頗爲巴結道:

「左相過世,相位空懸,憲臺務必要搶在人前,也只有您可以挑起這副擔子,讓聖人放心。

他早就從楊玉瑤口中得知,李適之是必然要上去的,故意這麼說,也是表達自己支持李適之的態度。

「我對這個位置並無期盼,」李適之故作深沉道:

「宰相任命,皆在聖心,你我就不要談論這些了,大晚上的將你喊來,喝杯熱茶吧,等到寅時三刻,你我一同去興慶宮。」

楊話微笑點頭,開始與李適之喝茶談心。

李琩抵京的最後一站,是武功縣。

驛站內,已經有來自長安的官員在這裡迎接勝利之師的凱旋,當天夜裡,驛站內擺設宴席,搞賞將土。

李琩一路勞頓,實在是太累了,主持開宴之後,與大家隨意喝了幾杯,便返回居所準備休息。

一路騎馬,屁股都快騎爛了,每天在馬背上一上一下的顛簸,導致他近來的胃口也不好,整個人瘦了一圈,人也曬黑不少。

如果白白淨淨的去,白白淨淨的回,別人還以爲你在隴右享福呢,如今這番模樣,一看就是受了苦,出了力,人們就會覺得,隋王確實是辛苦了。

李琩剛剛纔睡下不久,武慶輕輕的將他拍醒,小聲道:

「楊三娘來了,在門外。」

李琩本來還迷糊着,聞言頓時清醒道:「她來幹什麼?讓她走。」

當下驛站內,酒宴正酣,一個個喝的正盡興呢,都沒有睡覺,楊玉瑤在這時候來找自己,李琩也擔心會被別人撞見。「我剛纔也勸了,勸不走,楊三娘說是正事,」武慶苦惱道:

「讓她進來吧,小心被人看見。」

他說的被人看見,是指李恆李峴兄弟倆,因爲他們倆也住在這個院,眼下還沒有回來。

李琩無奈起身:「讓她進來吧。」

不一會,渾身罩着一件寬大斗篷的楊玉瑤,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也不掌燈,就這麼摸黑的來到李琩榻邊,小聲道:

「十八郎?」

「嗯,」李琩嗯了一聲。

楊玉瑤正色道:「你別嗯,說句話。」

她是要確認一下坐下榻上的是不是李琩,雖然她已經聞到了李琩身上的味道。

李琩心知不對勁,對方今晚絕對不是來跟他私會的,必然是有正事:

「到底怎麼回事?」

楊玉瑤伸出手,在李琩身上來回摸了摸,確認是熟悉的手感後,小聲道:

「你明天不要進京,最好稱病在驛站住幾天,高將軍託我給你帶話,你這次回來,要低調,先讓李光弼和王難得入京,等你養好病了再回去。」

李琩瞬間反應過來了,基哥是不想讓他出風頭,讓所有人都忽略掉西北的仗是在李琩的主持下打贏的。

「高將軍是代聖人傳話?」李琩問道。

楊玉瑤乾脆摘掉斗篷,脫掉靴子上榻,靠近李琩小聲道:

「你想什麼呢?聖人怎麼會有這種交代?是少陽院那邊對你意見太大,打算在你和蓋嘉運的關係上做文章,高將軍想做這個和事老,三娘又有身孕不能來見你,只能託我來了。」

李琩眉頭一皺,陷入沉思,難道真的是高力士自作主張?

不會的,高力士絕對不會揹着聖人安排這種事情,多半還是李隆基自己的意思,楊玉瑤是被高力士哄騙了。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我辛苦一趟,回來什麼落不着?

「我要是不依呢?你說高力土會不會記仇?」李唱道。

楊玉瑤一聽這話,頓時焦急道:

「高將軍囑附我的時候,語氣非常嚴肅,很少見他那個樣子,我當時都嚇的不敢多問了,你最好別得罪他,這次咱們就暫且依了他,今後若是有事求到他頭上,他也不好推脫不是?」

李琩笑了笑,基本可以確定,肯定是李隆基的意思了。

高力士如果要做和事老,也一定是好言相勸,能勸動就勸,勸不動拉倒,絕不會給楊玉瑤一種事關重大,不得有誤的感覺。

看樣子基哥是不想給自己論功勞,打算稀裡糊塗的含混過去。

少陽院那邊,太子肯定是怨氣不小,說不定也已經有所動作,基哥這麼做,

多多少少肯定有安撫太子黨的意思。

畢竟李琩這次積攢的威望,已經可以對少陽院造成壓力了,太子黨絕對不能允許他踩到太子頭頂。

「嗯,那我就不回去了,」李琩點了點頭。

沒辦法,他倒是想回去,但就怕違逆基哥意思,回去之後基哥收拾他。

楊玉瑤這才放心,撫着胸口道:

「你這次太出風頭了,自從你到了鄯州之後,整個長安都在議論你,尤其是你拿回石堡城,長安已經有傳言說你比太子更賢明,更宜爲儲君,這種風口浪尖上,你躲一躲只有好處,否則你大搖大擺的回去,少陽院立即就會對付你。」

李琩點了點頭:「暫時避避也可以,但我和太子翻臉是遲早的事。」

「那也等我拿下李適之再說,」楊玉瑤着急道:

「牛仙客死了,今晨剛死的,李適之要接班了,這個時候妄動,如果將李適之推向太子那邊,對你極爲不利。」

李琩頓時一震:「牛仙客死了?」

「真死了!」楊玉瑤重重的點了點頭:「楊話第一時間就告訴我了。」

李琩忽然皺眉道:「嘶..:::.拿下李適之?什麼意思?你們好上了?」

楊玉瑤本來想要解釋一下,但是小心思作崇,故意道:

「嗯,你不在長安,我總需找個人慰藉,正好他出現了。」

啪的一個巴掌扇在楊玉瑤臉上,李琩沉聲道:

「你怎麼這麼賤?」

楊玉瑤捂着臉,不怒反笑,咯咯咯咯的不停的笑。

李琩瞬間意識到,打錯了.....

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78章 豹鬥犬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章 356萬戶第125章 隴右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102章 忠王友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345章 翹tun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90章 賜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9章 3角關系第78章 別問了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98章 國家隊第147章 豪蕩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30章 搶親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25章 隴右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47章 豪蕩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38章 356萬戶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56章 宰了他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36章 刺激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60章 體面
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78章 豹鬥犬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章 356萬戶第125章 隴右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102章 忠王友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345章 翹tun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190章 賜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9章 3角關系第78章 別問了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298章 國家隊第147章 豪蕩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30章 搶親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25章 隴右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47章 豪蕩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38章 356萬戶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56章 宰了他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36章 刺激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60章 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