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

中書門下這個地方,幾乎承擔了國家所有的重要事務,是非常忙碌的決策部門。

正常情況下,三五年都不會有一樁案子上報至這裡。

畢竟刑禮房攏共才三十來個人,刑禮房召集使就是尚書右丞韋濟,平日都不來這邊。

這次發生了李瑁這件事,人家照樣沒來,該下班下班。

尚書省是六部,中書門下卻只有五房,刑和禮合併成了一個,說明什麼?不是禮部不重要,是刑部的事務在這裡不重要,所以才並進了禮房。

但李瑁這次口口聲聲說是造反,那麼大理寺和刑部在沒有接到上諭的情況下,只能上報,不能自行審訊。

徐嬌必須先去一趟中書門下,走正常的交接流程,辦了手續蓋了印,然後還得帶着卷宗,去平康坊。

沒辦法,眼下中書門下在右相府辦公,

偃月堂一直在被改造着,因爲它本來的面積不算大,但如今能進來參與議事的官員卻是越來越多。

堂內東側本來有一座露天露臺,方便賞月,但如今也被加蓋了屋頂,下方佈置了坐席和茶水房,西側原本是坐部伎表演的戲臺,也被拆掉,改成了棋室和記錄室。

李林甫主座後方,則是正在加設書架,用於存放各類卷宗。

徐嬌送進來的案卷,被李林甫分發下去,由衆人傳閱。

說實話,他都不習慣辦理這種案子,他只負責攻計,沒負責過審案。

「隋王也就是褻瀆司法,那兩個字談不上的,」陳希烈看完之後,笑道:

「張均一向雷厲風行,這次算是遇到硬骨頭了,」

裴耀卿將手裡的案卷交給後面的人傳閱,皺眉道:

「這樣的案子,本不該交給大理寺,他們早該上報,而不是私自拿人,

還對那個崔圓動了刑,有點太着急了。」

牛仙客道:

「不交大理寺交誰?誡宗屬制,有違者,應該是宗正寺管,但是宗正寺能管的了隋王嗎?李琳會審自己的堂弟?所以還是得大理寺嘛,流程上沒有問題,就是隋王大放厥詞,多少有點咆哮司法,沒將誡宗屬制放在眼裡。」

盧奐聞言冷笑道:(「你這個帽子扣的比張均還大,待會隋王來了,左相不妨當着他的面,將這句話再說一遍。」

按理說,盧奐的官階,本不該對牛仙客這麼衝,但人家不是掌銓選嘛,

銓選四貴之一,權力大啊。

牛仙客冷哼一聲:「你倒是挺向着他嘛,聽說你與隋王私交極好?」

「左相什麼意思?我也交構隋王嘍?」盧奐冷冷道。

牛仙客呵呵道:「這個本相就不知道了。」

「好了好了,國事繁重,犯得着因爲這種事情鬥嘴嗎?二位不要再說了」嚴挺之出面勸阻道:

「聽聽右相怎麼說。

李林甫坐在主位上,慢悠悠的品着茶水,聞言笑道:

「本來諸公已經可以散值回家了,因爲這件事,難免要在本相這裡多留片刻,我們還是接着剛纔的事情,繼續議吧。」

裴寬警了嚴挺之一眼,點頭道:

「我確實中意顏氏兄弟,他們倆最好能跟我一起上任,顏果卿可爲節度判官,顏真卿可爲掌書記,初任范陽,我還是需要一些盛名才幹之人,才能儘快授順范陽的事情。」

李林甫看向身後的吏房官員,道:

「這個顏果卿眼下任職何處?」

更房官員道:「回右相,在魏州擔任錄事參軍,去年的更部大考,此人綱舉目張,治理政事爲河北第一,考覈成績爲上上等,本該升遷的,但因沒有缺所以一直拖差,

李林甫又看向盧奐,因爲去年河北大考,是盧奐管着:

「既是上上等,國寶郎早該跟老夫說的,埋沒朝廷儲才,這不是我們應該出現的紕漏。」

盧奐點頭道:「我的疏忽,那麼這個人的任命,右相算是批了?」

「批了,」李林甫點了點頭:

「至於顏真卿,八年前,就是本相主持科舉,他是那一年的甲科進士,

與本相也算有師生之誼了,既然裴岱雲中意此人,那便讓他去吧。」

中樞很多官員的別稱,都來自於李隆基的評價。

裴寬的履歷是非常耀眼的,一路都是實權大官,乾的又非常出色,所以被李隆基評價爲:德如岱雲布,心似晉水清。

意思是德行就像泰山上的雲一樣遍佈全身,他的心地就像普水一樣清澈,善良。

岱雲就是泰山雲,很高的評價了。

裴寬微笑點頭,盧奐推薦給他的這兩個人,他都私下調查過,乾乾淨淨,而且是有真才學,用人唯親那是熟悉范陽事務後的事情,初任封疆,得用些有真材實料的,方便他擺平那些地方官。

這時候,外面來報,隋王和大理寺的人來了。

裴耀卿聞言看向李林甫,笑道:

「這一次,我該不該讓個座位呢?」

「不必了,例行公事,審訊問話不能偏坐,他得坐中間啊,」李林甫笑道。

那麼接下來,李瑁進來了。

堂內中間已經擺好了坐席,他一屁股坐下後,大理寺的人,有資格留下的留下,沒資格的出去。

「隋王要造反?」李林甫面無表情的問道。

李瑁笑道:「張均希望我造反。」

已經坐下的戴國公李道邃一愣,趕忙道:

「您可別亂說啊,張卿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李瑁呵呵道:

「他就是這個意思,什麼叫交構?交構是什麼意思?你也別揣着明白裝糊塗,你也是宗室,誡宗屬制倒着背也該背明白了,張均不就想給我安個造反的罪名嗎?」

嘴~~有趣,盧奐呵呵一笑,開始當他的吃瓜羣衆。

李道邃一臉無奈的看向李林甫:

「大理寺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右相明鑑。」

李林甫指了指面前的案卷,道:

「這上面寫着交構二字,不是你們寫的?如果是你們寫的,爲什麼又說不是這個意思?」

李道邃道:

「是我們記錄的,但卻是獨孤明的舉詞,大理寺可沒有給隋王定罪。」

「造反的罪,你們也定不了啊,」裴耀卿呵呵道。

李道邃道:「正是因爲定不了,這不才移交中書門下嘛?」

「這麼說,你們還是想定造反的罪?只是定不了,才上報?」嚴挺之道。

草!你們兩個老狐狸,給我下套呢?李道邃一臉無語:

「我只是移交,不是主審,案子我們也沒有怎麼審。」

盧奐忍不住笑道:

「大理寺是覺得我們太閒了,沒怎麼審就將案子送上來了?」

李道邃頓時面無表情,三對一,我特麼不說話了。

「檢舉的獨孤明在哪?」李林甫問道。

我可以跟你說.....李道邃回答道:

「還在秘書省。」

李林甫愣住了:

「大理寺想幹什麼?卯時檢舉,審訊了一整天,檢舉的那個人,大理寺卻沒有查實問話?你們在這給我羅織啊?」

「不是不是,還沒來得及查實啊,這才一天啊,」李道邃趕忙道:

「我們先是拿了崔圓,此子交代確實與隋王有來往,還牽扯了李彥允,

我們這才請隋王去的大理寺,結果人家口口聲聲要造反,我們也審不下去了啊,中間可沒有任何地方不符流程。」

李林甫呵呵冷笑:

「隋王明顯是信口開河,胡扯一通,他要造反,能讓一個秘書省的知道?不是造反,你們上報幹什麼?」

「這......這.......」李道邃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了。

裴耀卿也是沉聲道:

「案子能審成這樣?張均也是十幾年的刑名了,不過是與一個監門衛吃飯,都能審成造反大案,你們這案辭,若是聖人看到,聖人又作何感想呢?

兒子與一個七品官,在商量造反的事情?」

「我沒說隋王要造反,是他自己說的,」李道邃都不知道該怎麼辯解了,警了一眼遠處的徐嬌,人家眼觀鼻鼻觀心,壓根就不摻和。

張均躲清靜,你又裝聾子,把我推出來了?

「請右相做主吧,我們大理寺不管了,」李道邃道。

李林甫面無表情道:

「將獨孤明帶來。」

說着,李林甫看向衆人:

「勞累諸公還需暫留片刻,今日事今日做,明日還有明日事。」

「不辛勞不辛勞,」衆人笑道。

多好的吃瓜場面,哪來的辛勞呢?

此時堂內的氣氛,也鬆弛了下來,至少在獨孤明抵達之前,大家該說笑說笑。

裴耀卿則是拿李瑁與崔圓碰面的那幾個地方說事,道:

「隋王是怎麼找到這幾個地方的?老夫曾經去過其中的粘糕小店,其味絕美,就是太難尋了。」

李瑁笑道:

「就是因爲太偏僻,人家才以爲我在做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可見這種地方,我今後還是少去爲妙。」

「敦化坊是吧?我記住了,改天也去嚐嚐,」盧奐笑道:

「我喜甜食嘛。」

「你可別去,別撞見了我,又被人家檢舉咱倆交構,」李瑁擺手道。

衆人紛紛大笑,也就是李道邃苦着個臉。

李林甫忙了一天,已經是極爲疲憊,眼下忍不住調整了一下姿勢,乾脆半躺在椅榻上,道:

「那兩個字,不要輕易說出口,知道你是置氣,但就怕有心人故意聲揚,傳出去,恐傷聖人顏面,正如誡宗屬制那句話:恐不逞之徒,猶未能息,隋王平日裡,還是要謹慎一些的。」

「右相說的是,本王謹記在心,」李瑁點了點頭。

長安是很大的,從一個地方帶人過來,需要時間,即使獨孤明的家也在北城,但是這一來一回,也用了一個小時。

最有意思的是,獨孤明不來,人家生病了,突然腹痛難忍,下不了牀。

「你沒跟他說,是本相讓他過來嗎?」李林甫非常的不高興,一幫中樞大官在這等了半天,等了個空氣?

敢放我們的鴿子?

跑腿的是吏部考功員外郎韋廉,韋陟的堂弟,只見他道:

「說了,但人家一句話沒回我,捂着肚子在牀上打滾,我也沒招啊,總不能拖來。」

李林甫冷哼道:

「讓右領軍府的來填去一趟,把人給本相架過來,他就是死了,也將屍體給我拖回來。」

「明白,卑職這就去辦,」韋廉退下去了。

「今早還好好的,能跑大理寺檢舉,晚上就腹疾了?」裴寬也是忍不住笑道:

「可見此人心虛,不敢來了。」

李林甫冷哼一聲,他心情非常不爽,最近因爲在家裡辦公,所以他晚上都睡得非常實在,白天會從早忙到晚,參與議事的大臣也都是在他的家裡吃飯。

本來我們都該休息了,結果因爲你,我們還在這耗着,你倒好,連我的令都敢不遵?

獨孤明雖然是駙馬,但這個駙馬不值錢啊,因爲他的媳婦信成公主,生母是閻才人。

皇后,四妃丶九嬪之下,纔是二十七世婦,二十七世婦當中按照品級排序,依次是婕妤丶美人丶才人,才人是個正五品的內命婦。

秀是的媽汗刀廠差的遠呢不要看閻這個姓氏挺冷門,人家好像就不咋地,閻立本那一支的,山西人。

「畢竟是駙馬,是不是嚴厲了一點?」牛仙客問道。

李林甫頓時皺眉:「你的意思,本相不該管?」

「不不不,沒這個意思,」牛仙客笑了笑,不說話了。

駙馬在唐朝,也得看是誰的駙馬,太平公主的丈夫,那是肯定牛逼,平陽公主的駙馬,也還行,咸宜公主的駙馬,也湊活,信成公主嘛....:

中書門下的事務,不是體力活,但非常耗腦,以至於人特別容易疲憊。

在座的今天都是忙了一整天,眼下等了這麼久,已經有人不耐煩了。

結果呢,韋廉回來了,又是空手回來的:

「來填還在公主府外對峙呢,帶不走啊,信成公主攔在大門口,我們也沒有辦法。」

李林甫頓時大怒,拿起面前的茶碗碎的一聲摔在地上:

「目無上司,不尊法令,這就是今年本相給他的考辭,就地免職,讓他給我滾出太極宮。」

公主親自出面攔阻,李林甫也拿人家沒辦法,但是拿公主沒辦法,不代表拿駙馬沒辦法。

「太不像話了,」蕭華打了個哈欠,起身道「可以結案了,檢舉的人都來不了,無法立案,既然就地免職,獨孤明連檢舉隋王的資格都沒有了,我便先告辭了。」

李林甫點了點頭,看向衆人道:

「不早了,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吧。」

好幾個人紛紛起身,李瑁看在眼中,突然道:

「這麼說,沒我什麼事了?」

蕭華走過來,笑道:「案子都沒了,隋王也該回去了。」

「不對吧......」李瑁拖着長音,皺眉道:

「我白讓人家給告了?現在皇城都知道,我被大理寺給拿了,中書門下對這件案子,不出正式文書,我的名聲,怎麼辦?」

李道邃一愣,趕忙道:

「您別亂用詞啊?我們是『請」您問話,可不是『拿」,再說了,獨孤明這不是免職了嗎,事情也算是有了個結果。」

「什麼結果?」盧奐笑道:

「獨孤明誣告隋王?」

徐嬌聽到這話,心知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悶頭一晚上的他,也開口了:

「算了吧,官都免了,我們會爲隋王澄清的。

「你別看我啊,」盧奐呵呵道:

「又不是我被誣告。」

徐嬌嘆息一聲,看向李瑁道:」「大理寺會出公文,證明隋王清白,終究是外戚,您就高擡貴手,到此爲止吧。」

李瑁自然也不會揪着不放,畢竟這件事本質上,是他和十王宅的矛盾,

兄弟的矛盾,是不能拿在明面上解決的。

誡宗屬制說了:兄弟盡友于之至,務崇敦本,克慎明德。

他們不和,雖然人盡皆知,但不能從他們嘴裡說出來。

如果李說,我就是要秋出獨孤明背後的人,別人也不願摻和,

李瑁淡淡道:

「我倒是無所謂,也就是與在座的諸公一樣,浪費了一些時間而已,但是崔圓呢?你們都對人家用刑了。」

李道邃皺眉道:「我們會給他一個交代。

1.

李瑁呵呵一笑,看向盧奐道:「今年左監門衛的大考還沒結束吧?」

「沒有,」盧奐笑道。

李瑁點了點頭,看向李道邃,道:

「那就麻煩大理寺,給人家出個考辭吧,總不能白挨你們的打。』

座位上的崔廉一愣,好家夥,有手段啊,考辭是我的事情,你讓大理寺來評?藉着大理寺這次辦事粗陋,給崔圓升官?

李道邃嘴角一抽,看向李林甫,這事終歸得人家點頭。

李林甫下巴輕輕一點,不仔細都看不出來。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隋王滿意否?」李道邃內心吐槽,你們關係還是不一般嘛,獨孤明也沒冤枉你,但是交構,肯定算不上。

李瑁看向盧奐:「這樣的考辭,算是幾等?」

盧奐笑道:,「盡責加才優,勉強算個上下等,按常例,本職所在官衙,

升官二階,他不是直長長上嘛?現在可以是監門校尉了。」

李瑁這才起身,朝李林甫等衆人拱手道:

「那我便告辭了,諸公請。」

裴丶嚴丶盧等人起身,先是恭賀李瑁明天納妾,隨後客氣道:

「隋王請。」

李瑁笑了笑,就這麼離開了。

記得去年卸任朔方節度使的時候,朝堂上還沒幾個將他當回事,如今出嗣,身兼數職,明顯地位也不一樣了。

可見自己選擇的沒錯,離不開十王宅,什麼都白搭。

花萼相輝樓,都快成了李隆基的起居之所,本來是搞創作的地方,或許是因爲太投入,廢寢忘食,以至於也懶得回寢殿休息,乾脆就在花萼樓重新佈置了寢宮。

他最近的心神都在蓋嘉運和裴寬身上,兩個藩鎮老大的人事任免,他肯定需要謹慎對待。

怎麼收拾蓋嘉運,李林甫那邊也準備了詳細的章程,李隆基大致滿意,

但還是擔心其中過程會出問題。

按理說,這個時候更換蓋嘉運,不合適,但李隆基已經忍不了對方了。

百姓家裡基本一到晚上吃過飯,閒聊一會就會睡覺,因爲照明用品太貴,買不起,也沒有什麼夜間活動。

但是貴族不一樣,蠟燭燈油都不缺,尤其是皇宮。

基哥如今身處的二樓,便是燈火通明,保證殿內每一個椅角,都不會有陰影。

皇帝最怕看不清楚,目之所及,必須清晰分明,

『裴寬在京師辟易幕僚,應該是哥奴給他提過醒,這個人還是聰明的,

朕還擔心他全都用自己的人,

1

李隆基在與楊玉環下棋,但話是說給一旁的高力士聽的。

高力士笑道:「做過中書舍人,侍奉過聖人,這點眼力勁還是有的,蓋嘉運就是老糊塗了,以爲河西是他說了算,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朕也不想動他啊,可是他太讓朕失望了,」李隆基嘆息一聲。

藩鎮地區,是絕對不能脫離他視野的,蓋嘉運以前的奏報非常勤快,但是自從去年立了大功之後,驕傲自大,回到河西的人事調動,都換成了自己的心腹,連李隆基親自安排的王捶都被他架空。

這已經觸碰到了基哥的紅線。

如今的大唐,外強內弱,人家當皇帝的能不清楚嗎?

可是沒辦法,財政無法供養內地府兵,只能將有限的軍費,優先供應邊鎮,以至於節度使一個個的都坐大了。

以前吧,還能頻繁更換,以降低風險,現在換都不好換了。

「右相曾有一個提議,老奴覺得,不失爲當下藩鎮問題的一個解決手段,」高力士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你說是番將吧?朕近幾年的藩鎮任命,不正是如此安排嗎?夫蒙靈察,高仙芝,李光弼,安思順,對了,還有那個安祿山。」

高力士道:「右相的意思,是交給他們更大的權利。」

李隆基笑道:

「這個就不好辦了,朝堂諸公不會同意的,還是那一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他之所以對裴寬不放心,就是因爲對方姓裴,本族勢力太過雄厚,與中樞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旦內外勾結,危害極大。

番將就沒有這層顧慮了,權利都是來自於朕,他們也只能依附於朕,

「交給右相,讓他慢慢來吧,否則聖人總是憂思,對聖體不好,」高力士道。

李隆基嘆息道:

「也就是你,還關心朕的身體了。

「哼!」楊玉環拂袖扔下棋子,將臉轉至一側,面無表情。

李隆基見狀,哈哈一笑:

「當然了,還有朕的太真。」

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章 16王宅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80章 下簾詩第340章 畜......畜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75章 狩獵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80章 姚 宋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345章 翹tun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67章 賞罰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1章 誰給你的多投票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3章 瀚海侯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47章 豪蕩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173章 瀚海侯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80章 下簾詩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69章 朱墨第286章 敲鐘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78章 豹鬥犬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30章 韓珠團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56章 宰了他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80章 姚 宋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25章 隴右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54章 偃月堂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19章 小畜生
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章 16王宅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80章 下簾詩第340章 畜......畜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75章 狩獵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80章 姚 宋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345章 翹tun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67章 賞罰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1章 誰給你的多投票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3章 瀚海侯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47章 豪蕩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173章 瀚海侯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80章 下簾詩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69章 朱墨第286章 敲鐘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78章 豹鬥犬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30章 韓珠團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56章 宰了他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80章 姚 宋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125章 隴右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154章 偃月堂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19章 小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