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養老送終

吳懷實的年紀,其實也不算小,只是比高力士年輕七歲,今年也五十一了。

但是他這個人看上去很年輕,說他是四十來歲,也沒人會不信。

李瑁很小時候就知道這個人,當年的先天政變,太平公主一黨的崔,

岑羲丶蕭至忠丶竇懷貞四個宰相,其中三個是死在吳懷實手裡。

這個人的能力,比陳玄禮強上太多了,可惜是個宦官,若是出身世家,

怕不是一位興家之子。

跟着高力士混的人,都有一個品德,那就是講義氣。

李瑁從一開始將嚴武踢出王府官署,他就猜到吳懷實一定會撈人。

果不其然,一紙調令被送入右金吾官衙,中書門下和右羽林都蓋了印的調任令文,官職爲右羽林翊府右郎將。

「收拾一下,儘快上任吧,」也在右金吾任職的裴迪拍了拍嚴武的肩膀,笑道:

「大郎起家隋王府,那麼你的生平,都會寫上你是出自隋王府,你將來的墓碑上也會這麼寫,所以見不見隋王,其實沒有多大必要。」

嚴武在收到調令之後,心知木已成舟,調任已成事實,所以想着與李瑁見一面。

但是裴迪拒絕了。

嚴武嘆息一聲:「那便請裴先生轉告隋王,小子即使去了右羽林,也還是隋王的人。」

「這一點,隋王心知肚明,大郎放心好了,」裴迪笑道。

大唐官員離任,也有歡送會,尤其是高升了的。

右羽林那是什麼地方,北衙四軍加上十六衛,最橫的就是羽林和龍武,

別說是高升,就算平調,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嚴武的歡送會上,他有意修補與李晟等人的關係,一個勁的陪酒,喝的酪酚大醉,怎麼回的家,他也忘了。

「大郎長大了,有心事了,」嚴挺之望着被擡回來的兒子,感嘆道。

從這一次的調任,他第一時間猜到,兒子不是替吳懷實受過,就是替高力士受過,要不然不會是羽林軍來保。

很正常的事情,在長安做官,誰還沒幾次代人受過的時候,自己這輩子也是幫別人扛了不少雷,最大的雷就是前妻,以至於將張九齡和裴耀卿都拖累了。

做爲父親,他肯定希望兒子的成長路上少一些挫折,順順當當,但是他又明白,挫折只會讓人更清醒,有益無害。

「人給送回家裡了,」

李無傷回到王府後,向李瑁彙報導「嚴尚書託付我,給殿下帶句話,他說嚴武性子雖,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絕非背信棄義之人。」

李瑁點了點頭:「知道了。」

他知道,嚴挺之看明白了,所以纔會爲兒子說情,還有一點就是希望李瑁不要將事情傳出去,保住自己兒子的名聲。

嘴巴嚴,是嚴武的人設,這個人設不能塌了,否則對嚴武沒好處。

李瑁自然不會外傳,因爲他將來用得着嚴武,或者說,嚴武這輩子,會毫不猶豫的幫他做一件事情,以報答他的恩情。

這一件事,很可能會耗掉李瑁和嚴武之間所有的香火情。

李瑁思索半響後,抱着楊絳睡下。

他第二天要出趟城,探望一下韓。

韓自從服喪之後,與他的書信往來就沒有斷過,王府發生的事情,能夠以書信傳達的,他都一一告知了對方。

他對韓混是非常信任的,也是一種奇怪的緣法,這小子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更多時候並不是將李瑁視爲幕主,而是朋友。

長安縣西郊外三十里的韓莊,就是老韓家的墓地所在。

他們這一支本是出自昌黎韓氏,也就是河北昌黎縣,祖上在北魏丶北齊都做過大官,絕對的名門望族。

韓他們家,是從初唐時期遷入關中,一開始,家裡死人還會送回河北老家安葬,後來隨着家族逐漸在關中站穩腳跟,便沒有再回去過,只是每年都會派人往河北大宗祭祖。

後世發掘的唐朝名人陵墓,最多是洛陽,其次便是關中,可見在唐朝,

四方貴族都在不斷的往兩京遷徙,逐漸離開故土。

韓的爹,就是前宰相韓休。

翌日清晨,李瑁帶人進入了屬於長安縣管轄的韓莊,在韓家大宅,等待着與韓混見面。

因爲韓混是兒子,服的是最重的斬衰,要在陵墓邊上守靈,並不在家裡。

人的心事,某一樁某一件,有時候只會願意與某一人分享,比如你喜歡跟甲姓友人聊足球,與乙姓友人聊感情,與內姓聊魔獸,與」姓聊工作。

能夠承擔你所有心事的人,或許是沒有的。

韓混能夠讓李瑁傾訴的,也只是某一種情緒而已。

韋昭訓帶着女兒入宮了。

剛進殿,就被高力士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直接就給韋妮兒扣了一頂勾引隋王的帽子。

韋妮兒受不了這種委屈,直接便哭了,一個勁的哭,停不下來。

韋昭訓怒火中燒,心裡將高力士八輩祖宗都罵了個遍,

李隆基故意躲在後面,具體在幹什麼,韋昭訓不知道,反正就是被高力士一通臭罵。

「高將軍不必說了,我女兒度便是,此生不嫁了,」

韋昭訓終於還是扛不住了,直接冷着臉道。

人就是這樣,家人是底線,韋昭訓如果真的犯了什麼錯,今天高力士就是吐他一臉口水,他也不敢放個屁。

但事關家人,人家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高力士冷笑道:

「還未出閣便聲名有損,你真以爲我大唐的譜,是想要就要的?我看哪個道觀會收留她。」

高力士這輩子都在逢場作戲,有時候做好人,有時候做壞人。

這一次不用說,純純就是扮演一個惡人。

韋昭訓一臉不服道:

「是有人在惡意造謠中傷,高將軍是明達之人,您不會看不明白,您是不是收了隋王什麼好處?故意這麼說,好迫使我顧忌女兒清白,將她嫁給隋工做產加用

9

「呵呵......還沒說你幾句,就要誹謗我了?」高力士角色在線道:

「你以爲我是在拿謠言批判你嗎?吳懷實可是親眼看見的,你問問你家丫頭,便知我有沒有在中傷你。」

韋昭訓一愣,異的看向女兒。

他確實不知道還有這件事,因爲最近瘋傳的有關女兒的謠言當中,沒有提到過吳懷實,女幾也沒有跟他說過。

但是韋昭訓沒有在這裡詢問女兒,因爲他清楚,自己是上套了,錯不在女兒,錯在形勢。

「吾女不認識吳將軍,吳將軍也絕不會認識吾女,」韋昭訓頗爲硬氣道,他是鐵了心不打算讓女兒做小,門都沒有。

高力士沉聲道:「你女兒常去少陽院,吳懷實也去過,你覺得他會不會認識呢?」

宦官有一個特點,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心思細膩,有着敏銳的觀察力和清晰的洞察力。

這是崗位要求,因爲他們是聖人的眼睛和耳朵。

尤其是少陽院那個地方,去過的宦官見過什麼人,碰到什麼事,都要打聽清楚,方便彙報聖人。

吳懷實還真就是在少陽院見過韋妮兒,但是韋妮兒卻對吳懷實沒有印象,因爲她不是宦官,不會留心那麼多。

韋昭訓嘆息一聲:

『我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我女兒不嫁人了。

「誰讓她嫁人了?」

李隆基的聲音從寢殿方向傳來,人還未至,聲音先到。

韋昭訓趕忙拉扯着女兒跪下。

只見李隆基一身常服,帶着楊玉環進入殿內,掃了一眼跪着的韋氏父淡道『大清早的,朕就聽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朕嫌不夠吵鬧,還是故意將你那些牢騷,說給朕聽?」

「臣絕對沒有想過驚擾聖人,請聖人治罪,」韋昭訓一臉惶恐道。

李隆基冷笑一聲,坐下後,道:

「朕纔沒有閒心管你這些破事,不過就是讓你過來,給你提個醒,將自已的子女都約束好了,免得人家在外面胡亂言語,無蜜不招彩蝶蜂,朕約束隋王,你約束你的女兒,各自管好各自的人。」

「臣一定嚴加管束,」韋昭訓趕忙道。

李隆基了一眼仍在哭泣的韋妮兒,柔聲道:

「好了,朕相信你是無辜的,不過是被一些好事之人捕風捉影丶誇大其詞,隋王是朕的兒子,朕還不瞭解他?他不是那種亂來的人。」

好家夥,剛聽第一句還真以爲是在安慰我,第二句就把自己兒子摘乾淨了?韋昭訓內心吐槽。

本以爲事情就算完了結果韋妮兒哽咽開口:

「小女願嫁隋王,請聖人做主。』

李隆基丶楊玉環丶高力士丶韋昭訓全都愣住了,他們不是裝的,是真的驚訝。

本來李隆基還有後手對付韋昭訓,不怕他不同意,沒曾想韋妮兒冒出來「胡鬧!」

韋昭訓忍不住,一個巴掌甩在閨女臉上,這是責備她自作主張。

「放肆!」

高力士頓時怒了,走過去指着韋昭訓道:

「你當這是你們家是吧?聖人面前,輪得着你教訓?」

韋昭訓心知方纔的舉動不妥,趕忙請罪。

「呵呵......嚇了朕一跳,」李隆基冷笑,手拿把掐的拿捏道:

「你這火氣,是衝着你女兒,還是衝着朕啊?」

韋昭訓頓時大驚,頓首拜道:

「臣絕無此意,聖人明鑑啊。」

「請聖人恕罪,都是小女的錯,與阿爺無關,」韋妮兒也聽出聖人口氣不對勁,趕忙替她爹求情。

李隆基冷哼道: 「一大早的就在朕的殿內哭鬧,怨恨這個怨恨那個,好像朕給了你多大的委屈一樣,高將軍說你幾句,那也是爲你好,你要是覺得被說了幾句心裡委屈了,那便回家去吧,家裡不委屈。」

這個回家的意思,可不是回家裡,而是卸職,甚至不客氣的說,你這輩子都別想當官了。

韋昭訓知道聖人其實是在嚇唬他,不可能因爲這點小事就罷了他的官,

但是他也清楚,再鬧下去,對自己有害無益。

只見他朝高力士恭敬行禮道:

「方纔是卑職的錯,高將軍大人有大量,您別跟我一個粗人計較。」

高力士笑了笑:

「不過是些小事,吵了幾句嘴而已,我不會放在心上,你也別放在心上。」

一直旁聽的楊玉環,在這個時候插嘴了,笑道:

「高將軍菩薩心腸,心裡總是爲他人着想,成全這個成全那個,到頭來卻落不得好,您啊,以後別操這些閒心了。」

高力士點頭笑道:

「娘娘教訓的是,但老奴本性如此,改不了的。」

「活該!」李隆基伴裝怒道:

「平日可沒少跟朕鬥嘴,朕有時候都說不過你,今天吃了敗仗了吧?天天想着行好事,這下好了,好心辦壞事。」

韋昭訓聽的出,三人這是唱戲呢,你們可真專業啊,不愧是天天琢磨這個的,一個個都特麼是衝着我來的。

陰陽怪氣的,比罵人還難聽。

韋妮兒不願意自己的爹被人這麼暗諷,她也看出來了,聖人絕對是有心讓她嫁入隋王府,關鍵是,她自己也願意。

於是她跪着向前幾步,直接朝着高力士拜倒,哭訴道:

「請高將軍爲小女做主,我願嫁給隋王做妾,你幫我求求聖人吧。」

在場除了韋昭訓,都以爲韋妮兒是個天真無邪的丫頭,這很正常,不是天真的話,這麼高貴的出身,怎麼會傻乎乎願意給人做小呢?

只有韋昭訓清楚,自己的閨女天真個屁。

高力士嘆息一聲,一臉爲難的看向韋昭訓:

「我可不敢做這個主,你們自己的家事,自己回去商量吧。」

事情都到這份上了,你又開始挑子了?韋昭訓在心裡咬牙切齒,臉色鐵青,只覺得自己被人玩弄鼓掌,像個小丑一樣。

聖人啊聖人,你如今怎麼是這個樣子了?戲弄自己的臣子有意思嗎?

他不開口,韋妮兒卻繼續堅持道:

「小女願認高將軍爲義父,請義父爲我做主吧。」

這話一出,四人目瞪口呆。

高力士也是愣在當場,不知該如何反應,饒是他見慣了大風大浪,也沒想到韋妮兒會來這麼一出?

李隆基則是突然有一絲後悔的,因爲他反應過來了,這丫頭不簡單啊。

京兆韋的女人最是精於算計,朕被她天真的容貌欺騙了。

楊玉環卻直接看向高力士,笑道:

「恭喜高將軍,喜得義女。」

楊玉瑤堪稱女中豪傑,絕對的仗義,她幾乎每次進宮,都會在妹妹這裡說李瑁的好話,一個勁的提醒楊玉環,不要忘了李瑁的恩情,人家一直在幫着咱們家。

而楊玉環進宮一年多以來,心智成長了不少,沒辦法,還像從前那麼好騙,實在是在這裡混不下去。

不談別的,每天聆聽聖人與高力士之間的對話,就能讓她長進不少,何況她現在還要面對來自後宮的壓力。

那些嬪妃美人,如今都非常故視她,讓楊玉環感到自己身處在一個危險的地方,不長點心,日子會非常難熬。

高力士一臉的尷尬,他自然不敢擅自點頭,如果像程伯獻那樣的拜把子兄弟,認個義子義女的很正常,但他和韋昭訓一點不熟。

沒聽說過能跨過親爹認義父的。

別以爲給他當義女很丟人啊,在當今的大唐,多少人上趕着想給人家當義子呢。

如果說中樞,是李林甫負責,那麼宮裡,就是高力士。

一時間,殿內沉寂,各懷心思。

高力士偷瞄了李隆基一眼,內心嘆息一聲,上前去扶韋妮兒:

「三娘有這個心,我恐也沒這個福分,起來吧。」

「女兒不起來,請義父做主,」韋妮兒哭訴道。

韋昭訓也是內心一嘆,心知這件事,已經不好了結了,再硬着頭皮不答應,怕不是連高力士也要得罪了。

他不怕因爲女兒的婚嫁得罪聖人,因爲聖人不會因這種事情真的處置他,但是得罪了高力士,絕對得不償失。

高力士是那種一句話,能左右一個人性命的超級大人物。

「高將軍若不嫌棄,就認下這個女兒吧,」韋昭訓妥協了。

楊玉環適機道:

「高將軍的女兒嫁給聖人的兒子,可謂是親上加親啊。」

「這......這......老奴......」高力士苦着臉看向李隆基。

開弓沒有回頭箭,李隆基雖然有些猶豫,但也覺得,小丫頭再有心機,

能在朕的手裡翻起多大浪來呢?

於是他笑道:

「朕都不知道,是該恭喜你,還是恭喜朕自己。

文與千管升一

1

高力士無疑是華夏曆史上,極少數的賢良宦官,也是與皇帝關係最親密無間的宦官之一。

李隆基對他的信賴,幾乎超過了所有人。

高力士無奈一笑,看向韋妮兒,柔聲道:

「好了,這下能起來了吧?

1

這一次,沒有人扶她,韋妮兒自己起身,朝高力士行禮道:

「女兒定將義父視爲親父,將來爲您老人家養老送終。」

古人,將養老送終這四個字,看的無比重要,高力士恍惚之間,似乎還動情了。

韋昭訓則還是擺着一張臭臉,他是吃虧的那個,誰都達到目的,就他一個吃虧的。

李隆基當然要安撫了,爲的是堵住韋昭訓的嘴,免得對方出去亂說,是朕強迫他的。

於是給韋昭訓的長子韋光宰升官了,太府寺平準令,韋堅幹過的那個。

韋妮兒回家的路上,做好了挨訓的準備,但是韋昭訓並沒有訓斥女兒,

只是望着車窗外發呆。

這讓韋妮兒的心裡更難過了。

「都是女兒給阿爺招來的風雨,您心裡有氣,就罵我幾句吧,」韋妮兒低頭道。

韋昭訓苦笑一聲,看了女兒一眼:

「馬上就出閣了,爲父又怎麼捨得再訓斥你?本來可以成爲廣平王妃,

如今卻成了嗣王妾,命運弄人。」

韋妮兒搖頭道:

「沒有定論的事情,就不是現實,我能不能做廣平王妃,也不是阿爺可以定的,族內對此,幾乎都在反對,可見其中牽扯極大,太子妃得知女兒與隋王交好的時候,言語之中頗有促成之意,可見我嫁入少陽院,本就是一些人的妄想,隋王雖已出嗣,但聖人一直都是認這個兒子的,女兒給他做妾,

並不覺得是一件辱沒的事情。」

說着,她語氣堅定道:

「我本該就是隋王的女人,無論經歷如何波折,我還是會成爲他的女人,這纔是命中註定。」

「他有什麼好?」韋昭訓皺眉道:

「太子將來繼位之後,如果對付他,你也會跟着一起受累的。」

韋妮兒雙目一眯:

「隋王不是任人宰割之輩,女兒也不是。」

韋昭訓一愣,長長嘆息一聲,不再說話了。

王孺人,是王妃之下最高等級的親王妾,爲正五品上的內命婦,這都是要行正式冊封之禮的。

李隆基猜到李塌會反對,也擔心李塌會反對,所以壓根就沒有召見李瑁,直接就派了李適之和陳希烈,將冊文給送到了隋王宅。

「維開元二十九年,歲次辛巳,五月丁卯朔二十六日壬辰,皇帝若曰:.......諮爾右金吾將軍韋昭訓第一女,育慶高門,稟柔中......今遣使光祿大夫行御史大夫兼刑部尚書宏文館學士李適之丶副使金紫光祿大夫行門門下黃門侍郎集賢院學士兼崇文館大學士陳希烈持節禮冊。爾其欽承寵數,率由令則,敬恭婦道,可不慎?」

李適之唸完冊文,笑呵呵的收起來交到李瑁手上:

「恭喜隋王了。」

說罷,他又湊過去小聲道:

「孺人的冊封比正妻規格還高,你小心後院起火。」

他說的沒錯,李隆基故意的。

李瑁娶郭淑,是汝陽王李的正使,隴西郡公李璃的副使,看似兩個皇室成員,規格不低了。

但肯定比不了李適之和陳希烈。

李瑁心知肚明,基哥是故意要在他的後院拱火,這種招數他見的多了,

所以李適之纔會提醒,因爲後院起火的太多了。

陳希烈笑呵呵的恭賀一番後,道:

「我們就不久留了,還有一道冊封詔書,我與憲臺還要跑一趟少陽院,

聖人特別授意,先給隋王送來。」

李瑁頓時皺眉,真是無時無刻不在離間他和太子啊,這一先一後也是有說道的,他當弟弟的憑什麼先?

李適之笑着解釋道:

「贊善大夫杜有鄰的女兒,要入少陽院做太子良娣,這又是一樁喜事。

李瑁點了點頭,這可真是有意思,京兆韋杜去天尺五,兄弟倆一個韋,

一個杜,誰也不吃虧。

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294章 五武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10章 沒的選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84章 融合劑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83章 互毆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173章 瀚海侯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53章 撤軍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07章 買房子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3章 撤軍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86章 敲鐘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34章 三策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78章 別問了第259章 十望州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02章 忠王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7章 2王3恪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
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294章 五武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10章 沒的選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86章 右賢左戚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84章 融合劑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83章 互毆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173章 瀚海侯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53章 撤軍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07章 買房子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3章 撤軍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86章 敲鐘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34章 三策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78章 別問了第259章 十望州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02章 忠王友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7章 2王3恪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