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服務業

兜裡揣着一百塊錢出去吃飯,那你就吃一百以內的飯,不要超標,因爲一旦超標,你結不了帳。

朝廷究竟會給皇甫惟明的後勤提供多大的支持,眼下誰都說不清楚,包括李林甫自己。

而李就是要給皇甫惟明提個醒,儘可能的降低戰事的激烈程度,將這次爭端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打的太大,後方無法給你提供支援,更不要指望蓋嘉運。

石堡城如果丟了,跟蓋嘉運是沒有一毛錢關係的。

你們是僱傭兵,已經不是府兵了,這是歷史上一種非常靠不住的軍事體制,只認錢。

歷史上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郭子儀率領回丶西域丶安西之衆十五萬,

在長安與叛軍展開決戰,事前,當時已經登基的唐肅宗李亨親口承諾:

克城之日,土地丶士庶歸唐,金帛丶子女皆歸回,

回當時的軍隊在攻克長安之後,已經準備搶劫,被李亨的兒子李豫制止,但是,唐軍搶劫了....

沒辦法,安西軍隊也是僱傭兵,打下長安沒有好處,人家會繼續跟着你去打洛陽?

至於打下洛陽之後更慘,《舊唐書·回傳》記載「初,回至東京,以賊平,恣行殘忍,士女懼之,皆登聖善寺及白馬寺二閣以避之。回縱火焚二閣,傷死者萬計,累旬火焰不止—朔方軍及郭英義丶魚朝恩等軍不能禁暴,與回縱掠坊市及汝丶鄭等州,比屋蕩盡,

人悉以紙爲衣,或有衣經者.::::

瞧見打劫是誰了吧?朔方軍丶郭英又丶魚朝恩等等。

他們也沒有辦法啊,大唐朝廷與軍方就是這麼一種畸形關係,以至於安史之亂結束後,趁亂而起的各地軍閥實質上已經脫離朝廷控制,爲大唐最終的滅亡拉開帷幕。

「他怎麼好好關心起隴右的事情了?是不是太閒了?」

太子李紹在少陽院見到去而復返的賀知章,心知有事,於是兩人在一靜室密語,李紹才得以知曉,李瑁竟然跳到這個程度,都已經惦記起邊軍了?

賀知章沉聲道:

「臣以爲,隋王的焦慮並非無的放矢,皇甫惟明這一次是真的怕了,其信上內容,對於吐蕃這次調兵之懼意,已經非常明顯,可見戰事一起,恐規模不小,如果河西蓋嘉運不能提供有效協防,隴右一旦丟城失地,哥奴必有辦法罷免皇甫,這對太子是不利的。」

「懼意?孤怎麼沒看出懼意?賀監你怎麼也危言聳聽了?」李紹皺眉道。

賀知章搖了搖頭:

「他懼怕的不是吐蕃,而是朝堂,哥奴如今與東宮交惡,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太子在外,有王忠嗣與皇甫兩人鎮撫藩鎮,眼下哥奴還不敢對王忠嗣下手,但是皇甫的根基全在您這,他要是出了事,與我們而言,損失將何其之大?」

李紹聽罷,內心也不免生出一絲惶恐,眼下的長安局勢複雜,老爹不喜自己,幾乎是完全掛在臉上的,以至於很多重臣都不敢與他有牽連。

以前的廢太子瑛,好歲還有張九齡這個首相在朝堂上硬保,自己呢?首相李林甫巴不得他完蛋。

他在朝堂上完全沒有硬實力的盟友,哪天老爹想換他了,連個幫忙說話的人恐怕都無。

也就是高力士了,至於賀知章,分量不足。

「那派遣一個杜弘漸,又能有多大作用呢?」李紹已經動搖了。

賀知章道:

「隋王是這麼說的,杜希望原爲隴右節度使,如今屈居皇甫之下,兩人之間的合作態勢,恐有不協調之處,杜鴻漸與杜希望是同族,可以起到一些緩和作用,再者,隋王認定主攻方向是在石堡城一帶,所以希望皇甫惟明將兵力集中在石堡城附近,傳信不方便,最好是由杜鴻漸在皇甫身邊,時時警示。」

石堡城做爲隴右與吐蕃之間的戰略重心,其實不只是因爲這一座城,而是周邊很大一片區域的整個防守體系。

石堡城西南,有大莫門城丶宛秀城丶百穀城丶樹墩城,這些城池曾經被吐蕃佔據,但眼下都在唐軍手裡,一旦雙方開打,這些城池最終會落在誰手裡,取決於石堡城是誰的。

誰佔據石堡城,就可以對這些城池具有控制優勢,而控制這片區域,就能阻擋吐蕃東進。

這條吐蕃的進攻路線,可不是隨便選的,因爲黃河就是從這裡流過去的,沖刷出很多峽谷河道,便於行軍,過了石堡城之後,地勢漸低,因爲黃河的存在,滋養着兩岸土地,沃野遍地,也更加適宜耕種畜牧,所以吐蕃人喜歡走這條路。

李紹還是不解道:

「這理由站不住腳啊,難道皇甫不知道石堡城有多重要?用得着十八郎來提醒?還派個人去?怎麼?監視呢?」

賀知章道:

「他的初衷,是不希望隴右有失,隴右有失,皇甫就會出事,臣也曾經疑惑,太子受損,隋王應是樂見的,但他爲什麼反其道而行之呢?是不是太子妃與他的那次見面,對他有所改變。」

李紹皺眉道:

「應該不至於吧?想要這小子對孤服服帖帖,哪有這麼快?」

說看,李紹突然一愣,拍額道:

「孤想明白了。」

賀知章愣道:「何意?」

李紹笑道:

「十八郎這是投名狀,杜鴻漸能不能去隴右,他不關心,皇甫會不會出事,他也不關心,他只是藉機討好孤而已,太子妃剛剛去過一趟隋王宅,還備了厚禮,他這是投桃報李,想要孤知道,他願意爲孤分擔憂愁。」

「是這樣嗎?」賀知章有些迷糊。

李紹笑道:

「一個不出長安的親王,哪來的閒心操心邊疆的事情?你瞧瞧十王宅,哪個在意隴右的戰事?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談資罷了,十八郎也不例外。」

他這麼一解釋,賀知章覺得似乎挺有道理:

「不管怎麼說,隋王這次應該沒有什麼壞心思,那杜鴻漸的安排?」

「讓他去!」李紹眼下心情大好:

「十八郎一番好心,孤總得接着不是?不必通過吏部了,孤寫一封信給皇甫,算是節師自行辟易,杜鴻漸隨時可以動身西行,去了也沒有絲毫用處,他也不能左右皇甫,但卻可以讓孤成全十八郎此番親近之舉。」

賀知章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行,信我來寫,石堡城方向還需謹慎,敵軍若見我防備充足,未必會選擇主攻這裡。」

「善!」李紹微笑點頭。

「我去不了隴右,也不熟悉當地情況,」

李瑁在收到太子的消息後,已經着手安排杜鴻漸離京了,他給對方準備了一些錢糧馬匹,讓其多帶點隨從:

「你只需告訴皇甫,吃了敗仗,他就得完蛋,別指望朝廷能給他多大支持,蓋嘉運也指望不上。」

杜鴻漸嘆息道:「那他豈不是要難死?」

沒辦法啊,誰讓眼下的隴右節度使是他呢?歷史上蓋嘉運丟了石堡城之後,立即就被罷官了,罷官之後是死是活,連史書都沒有記載。

而且這場戰事,史書的記載僅僅是寥寥幾筆,李瑁也不清楚,如果他能知道更多,或許會幫上大忙,但他知道的唯一信息,就是吐蕃這次會出動四十萬大軍。

主攻方向並不是石堡城,而是更爲西北方向的安人軍防區,擊垮安人軍之後,繞了一個彎,纔拿下的石堡城。

這個信息,李瑁沒有透露給賀知章,只告訴杜鴻漸一個人,因爲太子必然會讓皇甫防着點杜鴻漸,而杜鴻漸真正的作用,其實是左右杜希望的想法。

杜希望手裡也有兵馬,只要他認可杜鴻漸,很可能會改變戰局。

至於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發展,吐番以安人軍方向爲突破口,那是老天爺說了算,李瑁又不是神仙,他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他沒有給杜鴻漸送行,而是任由其低調離開長安。

如今杜鴻漸身上不止有王府幕職,還有一個基哥批准了的有金吾衛錄事參軍事,如果將來能夠立功,升遷會非常快。

「你讓他跑隴右做什麼?你不知道那邊快打起來了嗎?」

杜鴻漸離開的事情,李瑁刻意讓楊玉瑤知道,因爲這小寡婦眼下比楊絳入宮還隨意,宮裡呆的久了,什麼大事都知道,畢竟人家總是能見到基哥。

而基哥跟高力士談話的時候,是不避諱楊氏姐妹的。

李瑁眼下就在安頓楊玉瑤的朝陽院,而對方正在整理家當:

「跟了我這麼久,我總得給人家謀個前程,危崖彎弓,方顯英雄,隴右的形勢是惡劣了點,但機遇也更多。」

楊玉瑤忙出一身汗,起身叉腰道:

「我蒲州的家當一直在往長安運送,先暫時存放在你這裡,等我的宅子建好了,再搬走。」

李瑁笑道:「你想存多久都可以。,

「別!」楊玉瑤撇了撇嘴道:

「我擔心你家那位也給我一把火給燒了。

李瑁哈哈大笑,楊玉瑤也跟着大笑。

片刻後,楊玉瑤收斂笑容,目光看向李瑁,表情真摯道:

「你呀,就是吃虧在太老實了,我們家對不住你,今後在宮裡,我肯定會幫你說好話的,咱們終究是親戚。」

李瑁呵呵一笑。

楊玉瑤嘆息一聲,越發憐憫,走過來抓起李瑁的手,輕輕拍了拍:

「苦了你了。」

李瑁一臉嫌棄的甩開她:「你才苦。」

嚴迪和嚴希莊兩人,同時來王府報到,前者是開元十四年丙寅科狀元及第,所以官職較高,出任王府東閣祭酒,後者是明經士,擔任王府司馬。

這是盧奐定的,沒經過李瑁同意。

兩人在長幹府T√

官署住下。

眼下的官署不像從前那麼淒涼,從前就住了郭幼明一個人,現在可熱鬧了。

在大唐,有地位的人身邊,都會帶着隨從,也就是伺候他們的下人奴僕,雖然內地沒有兵荒馬亂,但是攔路搶劫的簡直不要太多。

因爲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

嚴迪在來京的路上,就遇到三次打劫的,好在身邊三五個奴僕都是狠人,手裡也有傢伙,才保他一路平安抵達京師。

不然一個狀元死在強盜手裡,實在是令人噓。

官署大堂內,李瑁介紹大家互相認識,就連高尚,也從皇城趕來,參加這場只缺了杜鴻漸的隋王獨資控股的集團會議。

期間,嚴迪繪聲繪色的描述起自己路上遭遇打劫的情景,惹得大家紛紛大笑。

這個人四十三歲,模樣端正,雖然考中狀元多少沾了嚴挺之的光,但沒有真本事,也過不去李隆基那一關,因爲狀元是皇帝親點的。

首要條件,就是詩賦,次要顏值,才幹排在最後。

這與武則天時期的進士排序有些出入,武則天是首重才幹,其次詩賦,

再次顏值。

這就是體現出了兩位皇帝當政的區別,一個重視進士,一個不重視。

嚴迪是一個特別能叭叭的,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且說話特別逗,他的隨從都佩戴着橫刀。

事實上,橫刀在民間,是非常普及的,區別只是在於材質罷了。

官方制式刀,是軍器監出品,其質量肯定是沒的說,民間橫刀來源就廣泛了,也無法禁止。

而且價格不貴。

《唐天寶二年交河郡市估案》記載了橫刀的品種和價格:

「鑌橫刀壹口石鉸:上直錢兩千五百文,次兩千文,下一千八百文:

鋼橫刀壹口白鐵鉸:上直錢九百文,次八百文,下七百文。」

請注意,只是刀身,不含刀鞘刀柄,這兩樣裝飾,便宜的是真便宜,貴的真沒譜。

《唐律疏議》規定:私有禁兵器:謂甲丶警丶矛丶稍丶具裝等,依令私家不合有;注云:謂非弓丶箭丶刀丶丶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聽有。

所以說,有錢人的家裡,都具備一定的武裝力量,越有錢,武裝力量越強,但是遇到正規軍也得歌菜。

因爲你可以擁有的五種兵器,對上正規軍擁有的兵器,不堪一擊。

衆人與嚴迪調侃一陣後,李瑁將目光看向嚴希莊:

「聽說你還有個哥哥?現於何處任職?」

嚴希莊的年齡不大,三十三歲,不過這個歲數的明經土,朝廷幾乎不會將他當回事。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兩科雖然都是科舉當中的大科,但是進士現在是遙遙領先,將明經都甩的沒影了。

嚴希莊是非常有禮貌的,每逢李昌問話,都會起身回答:

「回隋王,兄在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帳下效力,沒有職位。」

李瑁好奇道:「他沒有考明經嗎?」

嚴希莊笑道:「沒有,阿兄說他才堪不足,一定考不上,就不浪費盤資了。」

這小子沒參加過科舉?那對朝廷的仇恨都是哪來的?單純就是個憤青?

李瑁點了點頭:「人各有志。」

王府的薪資事宜,是郭幼明在處理,除了朝廷的俸祿之外,李瑁的屬官都有一份額外的工資,這是李瑁給的。

多少也都不一,看官職而定。

目前來說,武慶最高,嚴武次之,接下里是裴迪丶嚴迪丶杜鴻漸....,

李塌心裡大致算了算帳,便覺一陣發愁,錢丶錢丶錢,我得搞錢啊。

韓莊死沒死,李瑁根本就不知道,可見消息的保密程度之高。

但是基哥說了,這件事情了結了。

既然李瑁的任務宣告結束,那麼可以猜到,韓莊鐵定是掛了。

爲了確定一下,李瑁還專門讓王卓去了一趟高力士家裡打聽,這才知道韓莊上個月就被弄死了,兩個在外地的兒子也因貪腐之罪,被判死罪,執行者,是被派出去巡查河北的御史中丞張利貞。

達奚盈盈在南曲的僻靜小宅,如今一個宦官都沒有了。

他們去了哪裡,達奚盈盈也不知道,只知道是宮裡來人將他們叫走的,

但是宮裡的人沒有動她。

所以她比李瑁更早猜到,韓莊完蛋了,

「都說狡兔三窟,除了這裡,你還有沒有其它居所?」

李唱在顏令賓的引路下,來到了達奚盈盈的小宅確實是小宅,院子小,幾座房子也小,但裝飾之物卻是滿滿當當,被周邊高聳的樓閣簇擁在其中,像是首都高樓大廈中間夾的四合院。

達奚盈盈笑道:「隋王言而有信,奴家對你的印象大有改觀。」

她是在說,韓莊的這樁案子當中,李瑁順利將她給摘出去了。

「誰讓你姓達奚呢?」李瑁大大方方道:

「再說了,是你檢舉的嘛,非但無過,還有功呢。」

達奚氏,源自於鮮卑族拓跋部,也就是北魏皇室拓跋姓。

在大唐,不是誰都可以給人做養子養女的,首要條件就是你得是同族,如果不是,纔會賜姓,前者居多,後者很少。

達奚盈盈究竟與達奚珣是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叔侄關係,這是裴耀卿查到的。

「南曲的酒樓妓所,「一共有多少家?」李瑁看向對方,笑問道。

明白,你找我要錢來了,達奚盈盈笑道:

「七十三家,每日流水過千貫,本小利微的買賣,比不得隋王的食邑。

一李瑁並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大唐的商業,坐地戶的利潤一般是很微薄的,真正賺錢的是搞運輸的,也就是二道販子,像王元寶那類的。

南邊的貨賣到北邊,這才值錢。

像妓院這一類的,真正落在都知手裡的,是小頭,因爲她們這裡不是製造業,而是服務業,什麼都需要進貨,比如酒食,傢俱丶絹帛丶器物等等,

包括藝伎丶樂使丶妓女本身。

還得各方打點,比如金吾衛,縣衙,京兆府等等。

還要交租金,別以爲宅子是老鎢的,哪個老鎢能在平康坊置辦的起宅子?這都是勳貴們祖傳的產業。

妓女還需養護,不是天天都接客,頂級的名妓,有時候甚至一個月都不接一次,只陪你奏樂唱歌丶吟詩作畫。

南曲最出名的就在於,人家這裡的妓女主要不是以接客爲主,而是樂舞,人家走的是高端路線,自然吸引來的都是高端客戶。

樂舞也不是天生就會的,你得培訓吧?左右教坊很多人都接這個活兒。

所以說,南曲這裡的買賣,掙多少先不說,開支非常巨大。

「拋開本金,你去年賺了多少?」李瑁問道。

達奚盈盈笑了笑:「隋王真想知道?你可不要失望啊?」

李瑁撇了撇嘴:「你不騙我就行。」

達奚盈盈在腦中回憶一番,道:

『我這邊全部算下來,折成錢,也就是七千貫左右。

「這麼少?」李瑁愣道。

達奚盈盈只覺李瑁表情特別有趣,忍不住掩袖笑道:

「我可是早早就給您提過醒的,那麼隋王信不信呢?」

李瑁皺眉沉吟片刻,異道:

「利潤這麼低嗎?」

達奚盈盈搖頭道:

「也不算低吧,只不過是落在我手裡的就這麼點,隋王不是也清楚嗎,

我只是南曲的一個招牌,大頭可不在我這裡,我賺的不過是一些辛苦費罷了。」

李瑁點了點頭:!「你要是這麼說,我倒也能夠理解,還指望着從你身上賺錢呢,沒曾想比我還窮。」

「哈哈.::

達奚盈盈頓時被逗笑了,花枝亂顫,好一陣後才笑道:

「您就別跟我哭窮了,你可是當年的壽王,貞順皇后長子,您能窮到哪去呢?」

跟對方打交道,李塌無需太過正經,笑看打趣道:

「今時不同往日,人嘛,總有走下坡路的時候,蒼蠅腿也是肉,這樣吧,每年你給我交五千貫,剩下的也夠你過日子了。」

「哈哈.....:」達奚盈盈一愣,頓時失笑,她已經忘記儀態,笑的眉毛跟眼睛都擰在一塊了。

她越來越覺得,對方是一個極爲風趣的人,此番見面,與上次截然不同,讓她覺得非常輕鬆隨意。

我還是喜歡跟這樣的隋王打交道「全給你又何妨呢?我平日的花銷本就在公帳,只要你不催繳我在金吾衛的欠款,」達奚盈盈笑的都流眼淚的。

你的笑點可真低,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這麼不吃逗?李瑁挑眉道:

「那可不行,本金我能給你拖着,利息你得照付。」

達奚盈盈一愣:「你要怎麼算利息?」

「借了十四萬,每年的利息自然就是十四萬,」李瑁雙手一攤,笑道:

「那不是我的錢,我也做不了主啊。』

達奚盈盈聳了聳肩:

「這我得跟上面商量商量,錢是我借的,但不是我花的。」

李瑁點了點頭:「你不說我也知道。」

這時候,一名女婢走過來,在達奚盈盈耳邊小聲低語幾句。

「勞煩隋王躲屏風後面,」達奚盈盈指了指屋內角落的屏風,笑道:

「也是巧了,年關剛過,便有東家來收租子了,你在旁偷聽,便知我管着南曲,日子過的有多艱難。」

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0章 韓珠團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2章 眼下富裕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73章 瀚海侯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10章 沒的選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62章 撕破臉第154章 偃月堂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10章 沒的選第315章 反間計第218章 何所懼?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9章 真爭氣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49章 狗舌頭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85章 月俸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3章 珍饈丞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81章 文壇元帥第362章 醉酒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83章 西市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340章 畜......畜生......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98章 國家隊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40章 畜......畜生......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3章 16王宅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67章 賞罰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49章 狗舌頭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349章 烏龜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8章 別問了第228章 讖書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76章 宜稱陛下
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30章 韓珠團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2章 眼下富裕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73章 瀚海侯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10章 沒的選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62章 撕破臉第154章 偃月堂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310章 沒的選第315章 反間計第218章 何所懼?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9章 真爭氣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49章 狗舌頭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85章 月俸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3章 珍饈丞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81章 文壇元帥第362章 醉酒第82章 恩怨兩消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83章 西市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340章 畜......畜生......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98章 國家隊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40章 畜......畜生......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3章 16王宅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67章 賞罰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49章 狗舌頭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349章 烏龜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78章 別問了第228章 讖書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76章 宜稱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