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別問了

十六歲的年紀,正是人生當中最美的年華,在這個年紀所受的挫折,都會成爲你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

這個年紀,確實也沒有什麼,是真正放不下的,甚至不出幾年,很多細節她都會忘的一乾二淨。

張二孃遠比李瑁想像的更爲厲害,兩人一番交流過後,人家恢復如常,就好像與李瑁之間的恩怨,隨着那幾杯酒水下肚,真的煙消雲散一樣。

李瑁當然留人家吃飯了,一頓飯嘛,他還沒有小心眼到這個份上。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張二孃如今徹底想通透了。

她認爲自己之所以輸的這麼慘,歸根結底是高估了聖人對子女的感情,她和咸宜很熟,又常常參加各種宮廷宴會,所以錯誤的認爲聖人對咸宜的寵溺,至少在對待皇子的時候,也該有三分之一纔對。

在她們家裡就是這樣,無論阿爺平日裡如何訓斥她的弟弟,但內心深處其實是對弟弟寄予厚望的。

她將自己的觀念和思想,以及侷限的認知,錯誤的放在了聖人身上。

聖人不是她阿爺,他對待親兒子,形同囚徒,

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女,已經對李隆基有了初步的認知,這是相當可貴的,

李瑁親自將她送至大門口,笑道:

「女冠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等風頭過去了,你再想辦法還俗,亦非不可,不過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修行,這對你頤養身性大有好處。」

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出家之後都是可以還俗的,這叫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張盈盈微笑着朝李瑁做了一個道揖: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隋王再見。」

李瑁鼻一笑,目視對方離開,這丫頭不會改的,她的性格已經定型,道德經裡那些金玉之言不會改變她的性格絲毫,只會讓她更厲害。

她這次是真的修行去了,將來還俗出山之日,便是修行圓滿之時。

「殿下,我們該上路了,」杜鴻漸在一旁提醒道。

李瑁今天,就要去鄭縣接媳婦了,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媳婦,李隆基臉皮再厚,也不會搶了。

公主出嫁,不叫出嫁,而是叫出閣。

初唐時期,公主出閣以關隴貴族集團爲主,武則天時期,以名門望族爲主,

兼顧關隴集團,眼下嘛,還是關隴集團爲主,

李隆基開倒車了,他的祖母武則天本來已經成功的削弱了關隴貴族,但是李隆基上臺之後,因爲關隴集團是李唐皇室的基本盤,所以又他麼冒頭了。

李隆基所有的女婿當中,扶風竇氏最多,其次弘農楊,接來下河東薛,洛陽獨孤氏,這都是地地道道的關隴集團。

真陽公主與前夫源清合不來,直接提出和離,李隆基勸都沒勸,因爲源清的爹源乾曜雖然做過宰相,但在李唐皇室眼中,他們不在覈心圈子,況且還是河北人。

「真陽也是十一月初三出閣?」李瑁剛剛離開長安,就遇到一支準備進入長安的聘禮隊伍。

派武慶打聽之下才知道,是武功縣來的。

武慶臉色怪異道:「宗正寺還可以這麼定日子?兩件喜事同一天辦?」

蘇震的婚事雖然是在長安辦,但是聘禮得從老家送來,畢竟他們在長安的宅子可沒有那麼多牛羊牲畜。

貴族們的基本盤還是在鄉下,在田地當中。

李瑁出嗣的時候,就是和另外兩個一起,如今結婚,又特麼和蘇震一起,宗正卿李志就算真的選中了十一月初三,但終究還得李隆基點頭。

說到底,還是李隆基的主意。

這個王八蛋!什麼規矩在你這裡都能打破是吧?

李瑁也是一臉無語,大唐開國以來,就沒有姐弟倆同一天辦婚事的先例,是真的不合適。

因爲李瑁和真陽公主這邊的賓客名單,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別的不說,宗室那麼多人的,到了那天,是該去恭賀李瑁,還是恭賀真陽呢?

已經很明顯了,但凡長點腦子的,都會跑真陽那邊,因爲他們看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出嗣簡辦,結婚也簡辦。

「隨它吧,」李瑁無所謂臉面,到時成婚當日門可羅雀,他也不會覺得臉上掛不住。

他臉上掛不住的事情多了,這次真不算什麼,臉皮薄點還怎麼跟基哥較量?

抵達鄭縣,已經是十月底,李瑁沒有停留,按照習俗走了一番流程之後,他便帶着隊伍朝長安返回。

半道上,弟弟李琦聽說這件事之後,也只是無奈的嘆息一聲:

「就這樣吧,雖然有點丟面子,但終究是平平安安再娶了,時間久了,那件事(楊太真)也就不會再有人提及了。」

隴西郡公李璃皺眉道:

「我幾可斷定,十王宅裡不會來人了,他們一定都會去真陽公主那邊,也罷,十八郎本來跟他們就不算親近,以後各自安好,互不打擾,也爽利。」

李瑁騎在馬上,轉身看了一眼大後方那乘八人擡的金銅飾檐子,淡淡道:

「我雖是再娶,四娘卻是初嫁,李志這個老東西,我饒不了他。」

嗣彭王李志原本一直在隋王宅安排婚事,後來藉口說聖人要在興慶宮主持,他需要回興慶宮佈置,所以李瑁已經好多天沒見到對方了。

眼下跟在他身邊的宗正寺官員,是新任宗正少卿,與李瑁一起出嗣的嗣岐王李珍。

李瑁就是故意當着對方的面這麼說,因爲他要讓人覺得,他在生李志的氣,其實就是裝糊塗,將矛頭指向李志。

李珍聞言,臉色一僵,悄悄策馬湊過來,小聲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

李瑁沉聲道:「他躲在哪?」

李珍其實是清楚的,因爲李志壓根就沒去興慶宮,而是在宗正寺躲着,因爲佈置興慶宮,那是內侍省和太常寺的事情。

「別問了,」李珍一臉爲難道。

李瑁冷哼道:「你說不說?」

「真的別問了,」李珍表情幾乎都在央求了,他心裡清楚,日子其實是聖人定的,跟李志沒有關係。

寧王老六李璃與李珍關係極好,見狀也是追問:

「這個老東西胡亂安排,十八郎正該興師問罪,你維護他幹什麼?快說!」

「你也別問了,」李珍還是那副油鹽不進的姿態,反正就是不說。

他原本是薛王李隆業之子,繼嗣岐王,他曾經的家薛王宅和寧王宅都在勝業坊,所以與寧王的兒子關係都很不錯,小時候跟李瑁也經常一塊玩,不生疏。

「好了好了,不用爲難他了,」李瑁擺了擺手,道:

「我還不信,他能窩在皇城一輩子不出來,只要出來,看我怎麼收拾他。」

宗正卿,從三品,李瑁卻口口聲聲說要收拾對方,聽起來似乎像是在說大話。

事實上,這叫同族糾紛,我打的是我的親戚,不是宗正卿,都不算民事紅紛,是家族內部矛盾,何況宗正卿本來就是皇家族譜的大管家,將兩場婚禮弄在同一天,這叫枉顧禮法。

李瑁打他也是白打,難不成李志還敢將李隆基賣了不成?

而李隆基以這樣的方式噁心了李瑁一回,自然也會默認李瑁出口邪火,所以李志這頓揍,跑不了。

李志也是個不粘鍋,自然清楚李瑁會找他麻煩,所以躲在皇城不敢出來,

他已經等了李林甫好幾天了,都沒有撞上,因爲中書門下不是他能去的,所以一直在求偶遇。

今天算他運氣好,散值的時候,他總算在大明宮遇到了救星。

「右相啊右相,你這次一定要幫我,」李志苦着臉將李林甫拉至一旁,唉聲嘆氣道。

李林甫自然知曉了那件事,聞言笑道:

「老夫這次還真就不能幫你,隋王若是真來找你麻煩,受着吧,讓他出口邪火,這事也就了結了,老夫若是幫你求情,你們倆今後真就成仇人了。」

李志愣道:

「我這一把老骨頭,怕是挨不住隋王年輕力壯啊,事情就是這麼湊巧,我也沒辦法,真陽公主與蘇震的八字都看過了,十一月初三爲上上吉,我總不能棄上吉而選其次啊。」

不粘鍋,也有必須背鍋的時候,而且要背實在了,日子就是我挑的,跟旁人無關。

李林甫哈哈一笑:「放心,隋王有輕重的,最多罵你幾句,動手還不至於。」

「至於.......」李志苦着臉道:

「我問過袁將軍了,十王宅裡已經約好,他們會一起參加真陽公主的婚宴,

蘇宅在崇化坊,隋王宅在安興坊,一東一西,聖人是辰時在興慶宮主持,典禮只有一個時辰,剩下半天時間,親王們肯定是來不及兩頭兼顧,隋王這一次,面上掛不住啊。」

他說話非常隱晦,說什麼親王們來不及兩邊都去,實際上他知道人家們只去一邊。

隋王宅的安興坊,就在興慶宮隔壁,按理說真要兩邊都去,也是先去李瑁那裡,但是李志託內侍省的人都打聽清楚了。

這一次太子壓根就不打算去隋王宅,其它親王們自然是與太子同行。

李林甫根本就不打算摻和,他選擇兩邊都不去,誰也不得罪:

「老夫只能幫你勸勸,若是勸不動,你可別怪我。」

李志瞬間精神道:

「右相的面子,隋王還是要給的。」

李林甫會去說情嗎?不會的,他沒有那個閒工夫。

第389章 金花箋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57章 離開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7章 豪蕩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62章 醉酒第277章 李亨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61章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85章 月俸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95章 粟特人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57章 離開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84章 牛李黨爭第37章 2王3恪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69章 朱墨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66章 白月光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28章 讖書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85章 棺材板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83章 西市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31章 妖女
第389章 金花箋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57章 離開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7章 豪蕩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62章 醉酒第277章 李亨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61章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18章 何所懼?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85章 月俸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95章 粟特人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57章 離開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84章 牛李黨爭第37章 2王3恪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369章 朱墨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66章 白月光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35章 父皇聖明第228章 讖書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85章 棺材板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83章 西市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31章 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