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

這次去鄯都州,李瑁肯定是要準備一套班底的。

這是慣例,相當於組建最高作戰指揮部,行軍總管府,也可以叫做司令部。

這裡面用人,要用有用的人,會打仗的就不要選了,你帶看他們去隴右,蓋嘉運和皇甫都會亂想的,咋滴?要奪軍權?

裴耀卿曾經建議李林甫,讓李瑁帶上蓋擎走,他也是過於關心戰事而忽略了一個大問題,蓋擎本來就是人質,你怎麼能將人質帶走呢?

基哥怎麼可能同意?

副總管有了,王忠嗣掛名是非常合適的,因爲朔方振武軍郭子儀在隴右,那麼朔方老大掛名副總管,代表看朔方對西北的應援。

剩下兩個重要職位,就是總管府長史和行軍司馬,這兩個位置,歷來都是招募高官臨時充任,其作用相當於總參謀長和政委,是要輔佐大總管掌控整個戰局的。

但是這一次李瑁的任務,不是要全面接收軍權,是要將兩條河水引到一塊去,那麼他需要的就不是軍事方面的專家,而是人際關係方面的能手。

招募人,也得跟人家說好話啊,不是我打個招呼,你跟我走這麼簡單。

人家不樂意去,出工不出力,你也沒招。

只有一天時間,所以李瑁直接帶着人騎馬離開王府,一路上揚鞭驅趕人羣,

節約時間。

他的第一站,是一個他從未拜訪過的人。

「信安王寶刀未老,您的精神看起來很不錯啊,」

李瑁被管家迎入郡王府,而髮鬚皆白的李禕,正蹲在前院的花圃中,將一層層包布從一顆桃樹的軀幹上解下來。

天氣轉暖,沒必要再裹着了,凍不死了。

「稀客稀客,」

李禕將解下來的布條重新卷好,以備來年再用,然後便搓了搓手,指了指院內正架好的一口大湯鍋,笑道:

「如果隋王時間充裕,就搭把手吧。」

李瑁本來是想拒絕的,我時間真的不寬裕,但是人家話都說出來,你不搭把手也不合適。

紅土壘砌的臨時竈臺下面,已經點火,裡啪啦的木柴燃燒着,漸漸的,已經將大鐵鍋內的清水煮沸。

宋朝以前做飯,老百姓主要還是用陶製的炊具,而王公貴族們在魏普南北朝以前,主要是銅製炊具,唐朝時鐵製炊具逐漸開始在貴族圈普及。

即使眼下,軍中用的鍋也不是鐵的,是青銅,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釜,釜底抽薪,破釜沉舟,說的就是這玩意。

鐵在大唐是稀缺品,能用的起鐵鍋的都是有錢人,有錢人特別喜歡用鐵鍋,

因爲受熱快,受熱均勻,硬度還高,當然了,價格也高。

擁有大鐵鍋的人,絕對是非富即貴了。

既然他都答應了,立即便有僕人過來,給李猖繫了一條圍裙,然後李瑁便來到案板邊上,幫着李禕清理一隻剛宰殺的羊羔。

貴族子弟不會殺豬,不會殺牛,不會殺雞,獨獨會殺羊,因爲羊是他們最多食用的肉食,一般出去遊獵,都會帶上一兩隻羊,避免獵不到任何獵物,沒有吃的。

李瑁擼起袖子,幫着李禕翻過羊的身體,然後注視着李禕極爲熟練的剔骨下刀。

一塊一塊猩紅的羊肉被扔進鍋裡,然後蓋上一層木板做成的鍋蓋。

一切完畢後,李禕手裡拿着小刀,在一旁剔着雙臂上黏上的羊脂,緩緩道:

「隋王內心焦急,但卻沒有表現出絲毫,你是真的沉得住氣啊。」

李瑁笑道:「信安王怎麼知道我很着急呢?」

李禕笑了笑,拿來一塊抹布,邊擦手邊說道:

「你進來的時候腳步很急,當我讓你幫忙後,又顯然有過猶豫,我一直在等你主動說,結果最後還得是我主動來問,說吧,隴右是不是出事了?」

李瑁點了點頭:

「倒是瞞不過您老人家,局勢不利,石堡城外頻頻受挫,隨着時間推移,賊軍加固石堡防線,奪回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積石城除了衛如精銳之外,還有漁海丶遊弈丶來谷丶鳳堡四支禁衛軍,形勢堪憂啊。」

聽到這裡,李禕眉頭一皺,找了一條凳子坐下,皺眉盯着竈火,沉聲道:

「我算算,大概二十三,不對,二十五年前,吐蕃在我藩鎮將士面前,只有捱揍的份,那個尺帶珠丹屢戰屢敗之下,向我大唐求和,名義上是求和,其實是韜光養晦丶臥薪嚐膽,趁着兩邊修好的空檔,將吐番各地的戶籍丶稅收丶兵籍收歸中樞管理,設紅冊木瀆備案,同時減免稅賦,裁撤冗員,仿照舊魏府兵制,建立『五如六十一東岱』的兵民合一軍制,從那之後,老夫便明顯的感覺到,後來的賊軍跟以前不一樣了。」

「更爲兇悍,更加難以應對,」李禕臉色凝重道:

「這一次,算是吐蕃真正的一次厚積強發,那個慕容阿波渴,老夫認識,吐谷渾人,懂中原官話,是靠着金城公主上位的,老夫本來以爲,他都做到小貢論了,說明尺帶珠丹對他是非常信任的,不過如今看來,是被人家給藉機除掉了,

那麼吐蕃內部的親唐派算是徹底土崩瓦解,今後十餘年甚至數十年,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一個滿是敵意的番邦。」

說罷,李禕擡頭看向李瑁:

「改元之年,不是不能輸,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這一次,我們確實輸不起,輸了,他們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朝廷對西北的援助也會越來越多,一旦拖跨財政,大事不妙,隋王來找我,是想讓我給你出出主意?」

李瑁搖了搖頭:「本意是向您借一個人,不過眼下,確實希望能夠聆聽信安王教誨,您老是一代名將,如果隴右有你坐鎮,不至如此。」

李禕苦笑着擺了擺手:「一代新人勝舊人,沒聽說過後來者會比前面的差,

老夫不過是僥倖,遇到的是一個尚未成熟的尺帶珠丹,這麼說,聖人要讓你去隴右,節制他們兩個?」

李瑁點了點頭:「悄悄的走,自闢幕府。」

李禕笑道:「那我知道你找我要誰了,買一贈一,給你兩個,三郎比之大郎更爲睿智沉穩,他們與你一起去。」

李瑁來借的人,正是李禕的嫡長子李恆。

爲什麼要從信安王府借人呢?因爲臧希液七兄弟的爹,是上蔡縣開國侯藏懷恪,就是臧懷恪將牛仙客推薦給了李禕,而臧懷恪也是李禕帶出來的。

皇甫惟明,曾做過李禕的帳內,也就是侍衛,杜希望曾經是李禕的下屬,石堡城就是李禕十三年前攻下來的,以前是吐蕃的,叫做鐵刃城,隨後李禕在城內也設立了一支振武軍,主將是他的侍衛王孝德。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李禕八十了,他坐鎮隴右的話,隴右是沒有派系的。

皇甫惟明被各大派系肘,這些派系,其實就是信安王派,李禕不死,這樣的局面就無法改變。

但是李隆基也不會在李禕還活着的時候,拿人家以前的下屬開刀,何況李禕一直在儘量淡化與隴右各鎮的關係,否則基哥不放心。

爲什麼需要人家的長子李恆(huan)呢?因爲李恆從六歲開始,就跟在李禕身邊,李禕所有的部下,人家都很熟悉,他如果跟着李瑁去隴右,就代表了李瑁獲得了信安王的支持,便於李瑁收歸隴右各派。

而李眼下,是工部的屯田郎中,人稱南宮郎,本該有更光明的前程,但是被他爹給拖累了。

當然了,人家現在的級別也不低,只不過是偏離了從前的專業,改行走農業路線了。

至於李禕捎帶送上的三子李峴,那就更牛逼了,眼下只是太子通事舍人,東宮的官,見不到太子,就是掛個名。

但是歷史上,這小子超級牛逼,簡單一句話概括:進了凌煙閣。

「多謝您老了,你這裡還有沒有舉薦的人選,我一定慎重考慮,」李瑁誠懇道。

李禕想了想,但還是搖頭道:

「你自己辟易吧,不必帶的太多,多也無用,衝鋒陷陣的又不是他們,帶的人太多了,蓋嘉運和皇甫心裡會不舒服,會覺得你們想要凌駕於他倆之上,藩鎮有一個毛病,就是對功勞看的特別重,有些地方甚至不惜殺良冒功,你這次去,

打贏了不能搶功,打輸了還要擔罪,所以記住了,不論打多久,打不贏,就不要回來,不管用什麼藉口拖延,都不要回來。」

李點了點頭,朝着李禕鄭重其事的揖手行禮。

人家能跟他說出這句話,那是相當夠意思了,因爲李禕是太子黨。

李瑁這次去西北,太子黨都盯看他呢,一旦輸了必然往死裡搞他,基哥那時候也不一定維護,天下士子也會覺得李瑁有罪,可以說從上到下,都容不得李瑁失敗。

李禕這是給李瑁提個醒,無論打多久,贏了才能回來。

這差事給誰都難幹,唯獨給李瑁,是最容易的。

因爲蓋嘉運。

歷史上,石堡城是蓋嘉運丟的,這一世,蓋嘉運也同樣決定了石堡城的命運。

響午的時候,宮內的宴場已經開始佈置了,流水席。

去年的上元節,李瑁是坐在龍池湖面的廊橋上面,這一次他的座位,嚴謹了很多,在嗣王堆裡,隸屬宗室外戚席位。

他已經在李禕那裡,見過了李恆和李峴,兄弟倆已經開始做準備,他們倒也樂意去,權當是故地重遊,畢竟他們倆憋在京師也很多年了。

這倆人因爲是宗室成員,加上官職也不低,擔任長史和司馬是合適的。

至於其它總管府成員,李瑁選擇了元載丶張巡丶呂三個人,其他的,就是像郭子繡丶裴迪丶嚴希莊等自己人了。

選擇元載,可不是故意噁心王忠嗣,單純的就是爲了結交一下,這小子冒頭是無法避免的,基哥一定會給王忠嗣這個面子。

至於張巡,眼下是太子通事舍人,但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是忠臣的代名詞,有「男兒生不爲韋孝寬,死則爲張巡丶許遠」的說法,安史之亂最大功臣之一,擋住了叛軍下江淮的路線。

此人是去年中的進士,李瑁從盧奐那裡的名單上見到過,一直想找個機會認識一下,可惜人家被分到了東宮,那就不方便了。

不過這次李瑁可以隨便選人,那麼自然不想錯過這個可以結交的機會。

呂嘛,我們可以將所有姓呂的,都看做高力士的親黨,留此人在身邊,是代表李瑁光明正大,在西北做了任何事情,都不會瞞看基哥。

這種人是必備的,你不能等基哥給人安插一個,要主動請人家進來。

李瑁抵達興慶宮的時候還沒有到傍晚,今夜是舉城狂歡,通宵達旦,傍晚只是開始。

有資格參加夜宴的,基本都來的差不多了,眼下還沒有開席,但是大家面前的長几上,都準備了甜點和果脯,已經邊吃邊聊了。

像今天這樣的場合,是一些有野心的小官們最喜歡的,因爲也只有今天,他們才能見到可以幫助自己升遷的貴人,平時你連人家大門口都進不去,今天卻能親自敬人家一杯酒。

所以李瑁可以看見,四處溜達的,級別都不高,因爲他們在尋求機會。

「來晚了來晚了,」

張盈盈在內侍的安排下,坐在了李瑁隔壁,笑呵呵的朝韋妮兒打了個招呼:

「聽說三娘有身孕了,今夜可不要飲酒。」

韋妮兒笑道:「一兩杯無妨,總是要敬賀聖人的。」

郭淑沒出月子不能來,韋妮兒和楊絳都來了,但是楊絳被楊玉瑤給叫走了,

眼下在花萼樓幫看貴妃整理禮服。

張盈盈自然是跟着她爹媽來的,但是張去逸夫婦的位置更高一點,就在玉真公主下手,他們完全是吃了竇淑的紅利,而且還能吃很久,至少能吃到李隆基死的那一天,畢竟竇淑養育了李隆基,可沒有養育李隆基的兒子。

張盈盈本可以跟着爹媽混個好座位,但她故意調到了李瑁這裡,因爲她要讓人知道,她跟李瑁就是暖昧,就是不清不楚。

換做以前,她肯定是豁不出去的,但眼下名聲早就臭了,反正也沒人敢娶她了,也就不在乎了。

「怎麼沒穿道袍呢?」李瑁挑眉道。

張盈盈笑了笑:「因爲不好看,怎麼樣,我今夜這一身還算莊重?」

她今晚穿着一身湖水綠的禮裙,酥胸半遮,掛着披肩,並沒有挽起髮髻,所以看起來,仍像是一位少女,而韋妮兒嫁人之後,已經盤發了,明明年齡比張盈盈小,但看起來似乎她更老。

她也聽出張二孃語中的挑逗意味,但並不怎麼當回事。

一來,她和張盈盈很熟,知道此女的本性就是個浪騷貨,再者,她雖然是孺人,但也是妾,妾不是不能吃醋,是不合適吃醋,因爲妾沒有資格管丈夫沾花惹草,能管的那是妻。

韋妮兒不能越組代厄,畢竟郭淑是個小心眼。

如果郭淑今天在場,也許一個「滾」字,就已經說出口了。

「你又發浪了,也不看看今天是什麼場合?」韋妮兒還是忍不住道:

「你坐在這裡本就不合適,那麼多雙眼睛看着,你最好收斂一些。」

張盈盈笑了笑,挪了挪屁股靠近韋妮兒,然後附耳小聲道:

「我與隋王早有肌膚之親,你不知道嗎?」

韋妮兒臉色一變,眼角餘光警了李瑁一眼後,沒有作任何反應。

我是不會治你的,你就繼續騷吧,等郭四娘出了月子,看她怎麼收拾你。

韋妮兒也側過身,附耳過去道:

「除了我家郎君,你還被誰插過?」

「就他一個,放心,我乾淨着呢,」張盈盈同樣附耳道。

兩人的竊竊私語,都在保證不能被李瑁聽到,雖然她們倆是塑料姐妹情,但表面上也算是閨蜜。

不能忽略的一點是,韋妮兒雖然是孺人,但她本不該是孺人的,人家是大家嫡女,本該是正妻之位,她比張盈盈在長安,更吃得開,在貴婦小圈子裡,地位也更高,郭淑是比不上的。

「你真是個騷貨,」韋妮兒低罵一句。

張盈盈反駁道:「站着說話不腰疼。」

去年興慶宮改修過,實際上太極丶興慶丶華清,工程就沒有斷過,只是分大小而已。

今年又是改元之年,所以這次宮宴,是歷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場地越來越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再者說,可以擠一擠嘛。

今年的座位,除了宗室外戚中樞高官之外,剩下的座位都是緊挨着,三五桌聯排,旁邊只留下可供兩人交錯的步道。

李白的座位很偏僻,坐在了一些樂工丶棋手丶雜匠等不入流的羣席當中。

這樣的安排沒毛病,因爲李白是四民之末的商,戶籍叫做良人,人家焦遂,

叫做坊郭戶,城市戶口。

他現在也就只能跟焦遂坐在一起了,與身旁的其他人實在是聊不到一塊去啊。

「不要再喝了,莫要誤了正事,」焦遂一把奪過李白手中的酒碗,道:

「你今晚是要大顯身手的,現在已經喝這麼多,待會聖人當面出了醜,賀監臉面何存?」

李白微笑撫須,重新將酒碗拿了過來,道: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我呀,越飲越清醒。」

詩,不能簡單的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李白眼下也見不到山花開,也沒有喝醉打算睡覺,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

李白這是借用自己的舊詩告訴焦遂:你不用管我。

他鬱悶啊,天縱之才,自視又高,今晚是要奉製做詩的,卻坐在這麼一個角見,聖人傳喚他的時候,恐怕跑至聖人面前,都需要很久。

而他知道,王維的位置,一定很靠前。

他們兩個神交已久,共同的朋友也很多,本該成爲悍悍相惜的好友,直到他在駙馬張咱的引薦下,寓居玉真公主別館,也就是說,他過夜了,還不是一天兩天。

他那個時候真不知道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關係,而張珀也是不懷好意,看李白長得帥,拿他交好玉真公主。

是真的帥,比王維帥多了,玉真公主那個時候正值旺盛期,見着帥哥也是春心蕩漾,具體她跟李白有沒有發生關係,不知道,但絕對非常暖昧。

不暖昧的話,這一次也不會再次舉薦李白,還冒着讓王維吃醋的風險。

女人的心啊,殊不知人家就是要讓王維吃醋,堂堂詩仙李太白,總是做爲工具人出現。

李白有首詩叫做《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後世很多人猜測,

這個衛尉張卿,應該是玉真公主的丈夫,因爲玉真公主有兩個兒子,都姓張。

實際上,這個衛尉卿是指張填,張填那個時候就在衛尉寺。

焦遂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看着李白一碗又一碗的鯨飲入腹,他打算待會再勸,畢竟他知道李白的酒量,距離醉酒還遠着呢。

周圍的樂工雜匠,壓根不知道這是李白,所以只是覺得這個人真能喝呀,模樣也是俊俏的有點過分,還有點目中無人的感覺,所以也就沒人過來跟李白搭茬。

是的,李白確實目中無人,因爲他的志向遠大,從很早時候直接入京給張說投行卷,就能看出人家是有抱負的。

他自視爲治國經綸之才,但張說那是什麼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你不是。

但又覺得李白卻有詩才,於是甩給了兒子張填,兒子呢不珍惜,當男寵送給了玉真公主。

所以李白的《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其實就是在暗諷張咱不識貨。

與此同時,本來忙裡忙外的王維,今天也推掉了所有差事,如老僧入定般,

禪坐於席。

大家知道他今晚有正事,所以沒有一個人過來打擾,但是暗地裡給他加油鼓勁的人,相當相當的多。

畢竟王維是大家族出身,根正苗紅,正統的宗門子弟,交遊廣闊,朋友也多。

他代表的,是當今國家隊的最高段位,如果輸給李白這個野路子,不單單他臉上掛不住,掛不住的人多了去了。

但是他一點信心都沒有,因爲李白的人,他是老死不相往來的,但是李白的詩,他視若珍仙品。

他深知,今晚若是發揮不好,五五開都沒有。

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57章 離開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87章 隔閡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50章 秘書省第157章 忠義第292章 秘書第386章 契丹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90章 賜名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381章 錢監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40章 畜......畜生......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90章 賜名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78章 房貸第7章 我排在第3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77章 李亨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83章 互毆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48章 太原尹第149章 狗舌頭第259章 十望州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81章 錢監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18章 何所懼?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61章 田舍郎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78章 房貸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73章 瀚海侯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57章 忠義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366章 白月光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19章 小畜生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139章 真爭氣第307章 買房子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
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57章 離開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87章 隔閡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50章 秘書省第157章 忠義第292章 秘書第386章 契丹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190章 賜名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381章 錢監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40章 畜......畜生......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90章 賜名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113章 平康坊三曲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78章 房貸第7章 我排在第3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77章 李亨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83章 互毆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48章 太原尹第149章 狗舌頭第259章 十望州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81章 錢監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18章 何所懼?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61章 田舍郎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378章 房貸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173章 瀚海侯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57章 忠義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366章 白月光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19章 小畜生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139章 真爭氣第307章 買房子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