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房貸

第377章 房貸

從開元至今,又或者從大唐開國至今,掌握銓選的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這個權力,可以說是人臣極致了,哪個皇帝也不能讓一個人將人事權都管了。

但是呢,無論皇帝將這個權力平攤給了幾個人,其中必然有一個是權柄最重的,這個人就叫做首輔,也就是首相。

而到了李林甫,他手裡的人事權,在李隆基的縱容下,已經達到了巔峰,可以說,是開國以來,人事權最大的一個宰相。

李瑁必然是要改變這一局面的,但是方式要柔和,畢竟李林甫是他的擁,

基哥還沒入土就剝奪了人家的部分權力,太傷他了。

也顯得李瑁太薄情。

所以無論李適之他們怎麼推舉盧奐,李瑁這邊都是表現的猶猶豫豫,一直在詢問李林甫的意思。

這可是吏部尚書,李林甫願意交給嚴挺之,那是因爲嚴挺之順從他,其實權力還在他手上,但是交給盧奐那是方般個不願意的,因爲盧奐一直在跟他對着幹。

「銓選之務,乃用人之根本,用人,乃國事之根概,國寶郎還年輕,做法比較激進,不宜交付吏部,」

李林甫在宣政殿,朝李瑁道:

「臣絕非貪戀權力之人,然新舊更迭之際,人事變動之勤,遠超以往,即使是臣,仍覺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失,國寶郎可爲輔佐,卻不能爲主事,望陛下明鑑。」

他這句話,隱藏的意思非常多,新舊更迭,是在暗示李瑁,我知道你會安排很多新人,我已經準備好了,但是盧奐有沒有準備好呢?他會幫你大肆安排心腹嗎?

再者,銓選四貴,一直都是以我爲主,盧奐要是接手吏部,肯定會搶走我很多權力,他還嫩,這麼大的權力交給他,他把握不住。

盧奐聽到這裡,已經咬牙切齒了,今天在座的都是頂級大佬,沒必要裝的雲淡風輕,這是吏部尚書,你怎麼可能雲淡風輕呢?

你自己不去爭取?指望別人強加於你嗎?

他跟李林甫在用人方面,本來就衝突非常大,其實準確來說,真正與他衝突的是李隆基,因爲李林甫是遵照李隆基的用人原則。

什麼原則呢?還特麼是關中本位,準確點叫做兩京走廊集團,而且這種趨勢,在武則天時期起來的那幫人才逐漸落幕之後,更加的愈演愈烈了。

盧奐毫不客氣道:

「按我大唐制,五品以上官由聖人直接任命,五品以下除去員外郎丶御史丶

供奉官之外,文官由吏部銓選,武官由兵部銓選,但是自有政事堂(中書門下)之後,便全亂套了,三省六部變得有名無實,一應官員銓選,全都出自政事堂,此乃張說之罪,我以爲,是該革除積弊了,首當其衝,就是取締中書門下。」

他這句話,無疑是穿雲裂石,將在座的不少人都給震住了。

都知道盧奐這個人說話很剛,但也沒想到剛到這個份上,他這個建議,等於是削弱了很多人的權力,首當其衝就是右相和左相,而相反,因此受益的人,數量更爲龐大。

「你瘋了!」李林甫沉聲道:

「燕公(張說)之得失,豈容你在這裡大放蕨詞?」

政事堂,最早源自於唐太宗時期,當時設立政事堂,是因爲中書省和門下省斗的太狠,所以李世民將尚書省拉了進來,組成了一個由大佬參議的樞紐部門,

這一時期還叫三省參議,平起平坐。

後來,因爲李治時期使職官員的增加,而很多使職是直接跨過政事堂,只對皇帝負責,因此造成了三省與使職官在行政體制上的衝突。

最顯着的便是節度使丶水陸轉運使丶經略使丶採訪使丶按察使等等。

使職官本來是臨時性的,結果好了,成永久性崗位,政事堂管不了了。

因而張說改革,從三省參議,直接改爲三省合一,組建中書門下,將使職官員的監督和管理權收回了一部分。

但是這麼一改,弊端在於,中書門丁下的老大,權力太大了,什麼都能管。

眼下的六部主官,幾乎無法決定任何大事,都是首相說了算,別說盧奐忍了很久,尚書省那些人更是忍不了。

所以盧奐這話一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成,予頭幾乎全都對準了李林甫。

這一招狠啊,李林甫被打的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他知道李瑁上位肯定會收權,而他也爲此做好了準備,畢竟他是不會SB到去跟皇帝爭權的,但是他沒有想到,盧奐竟然敢說出這話。

而他又猜到,李瑁肯定是意動的,畢竟盧奐也不是SB,他是順着李瑁的心意來的。

拆解首相的權力,最合適的莫過於拆掉中書門下。

李林甫沉聲道:「那麼今後各大藩鎮,誰去約束?」

「自然是陛下,」盧奐道。

這句話,很多人就沒有跟着附和了,因爲皇帝一個人管不了,張說當時又不是瞎改的,就是因爲皇帝管不了這麼多事務,才組建的中書門下。

大唐十大藩鎮,所有監督權和管理權都交給皇帝?累死他也幹不了。

「真是笑話,」陳希烈冷嘲道:

「我還以爲你有什麼驚天言論,說來說去,還是重走老路,那條路是行不通的,你以爲你比燕公還有能耐嗎?」

盧奐呵呵一笑:「還有一個辦法,今後中書門下只管藩鎮事務,三省事務,

三省自己去管。」

「我贊同!」李適之這次不猶豫了,非常利索道。

三省權力迴歸的話,門下省那可是主管審覈的地方,權力大了去了。

兵部尚書崔翹,也趕忙看向李瑁道:「臣也以爲合適。」

「合適個屁!」李瑁突然來了一句。

這下子,殿內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靜靜等待李瑁的下文。

這幫人全都在想着去瓜分李林甫的權力,他們也不想想,哪個皇帝剛剛上位,會去這麼放權。

李瑁他現在敢放權嗎?打死他他也不敢。

他可以從李林甫手裡收回一部分權利,但絕不能被別人拿走,他現在已經非常清晰的認識到,皇帝,並非看不出國家的弊端在什麼地方,而是不敢去隨意改動,因爲會涉及到自身的利益。

他肯定要改革,但前提是他自己的權力穩固之後,才改的動,眼下怎麼改?

一旦三省六部拿回各自的權力,那時候會冒出很多給他挑刺的人,因爲大家權力均攤了,矛盾減少了,那麼就要給皇帝挑毛病了。

管理這幫人,真的不容易。

「銓選的事情,還是得右相擔着,撤銷中書門下,更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去做,」李瑁臉色陰沉的看向衆人道:

「當然了,科舉不能停辦,任何時候任何事情,科舉都不能停,今年的士子都已經入京了,你怎麼停?讓他們回去?這是亂了綱紀。」

說罷,李瑁朝盧奐道:

「今年的科舉,朕就交給你,中舉之士子,該怎麼安置就怎麼安置。」

盧奐趕忙揖手道:

「臣領命,陛下英明。」

這下子,等於李瑁給了盧奐一個有使用期限的人事權力,算是特事特辦,今年的士子將由盧奐全權安排,也就是說,他要負責給士子們騰出一些崗位,那麼勢必就要罷免和遷任一部分官員。

這是得罪人的事,但盧奐總是喜歡這麼幹,這就是李瑁最欣賞對方的一點,

心中有國家大義。

等到盧奐將這次科舉辦的漂亮了,李瑁就會藉機將吏部交給他。

等到其他人都離開之後,李林甫與李瑁對視一眼,兩人同時露出苦笑。

「臣也沒有想到,來的這麼早,這麼猛烈,」李林甫搖頭道:

「看來臣過往樹敵還是太多了。」

李瑁笑道:

「能者多勞,乾的越多,必遭人恨,朕知右相,自不會爲旁人所擾,中書門下不會動,首相也不會動,右相從前怎麼做,今後還怎麼做,有朕給你撐腰。」

他現在必須穩住李林甫,因爲李林甫眼下,依然在迎合他,皇帝需要這樣的人。

李瑁需要慢慢的從對方手中拿回權力,而不是強行奪取,因爲李林甫是個明白人,他會慢慢交出來的。

權力這玩意,只能慢慢拿,一下子拿回去,你也握不住。

正如剛纔盧奐建議的那些,皇帝直接管理藩鎮事務,開特麼什麼玩笑,我能管的了嗎?我有那個本事嗎?

我不懂啊。

外行不要去幹內行的事,這是李瑁對權力劃分最基本的標準。

「今年的科舉,你不要給盧奐使絆子,讓他去闖一闖,」李瑁柔聲道:

「有些官員尸位素餐,該辦的就要辦,尺寸你自己拿捏,當然了,朕也不是說士子做官就肯定能做好,但總是要給他們一個出路,堵死人家的路,就是堵死你自己的路。」

李林甫點了點頭:「臣會盡量配合他,陛下放心好了。」

「朕自然放心,」李瑁起身,將李林甫親自送出殿外:

「朕對右相,從來都是最放心的。」

李林甫露出一副感動的表情,揖手之後,緩緩離開。

他感動嗎?他是不敢動。

郭淑回來了,她今年不過只有十八歲。

十八歲的女人,身體甚至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呢,但是她卻即將成爲全天下最有權柄的女人。

進入靈堂之後,郭淑按照制度,肯定是要哭靈的。

她跟李隆基這對公媳之間,可以說一點感情都沒有,甚至都沒有見過幾次面,說過的話更是少的可憐。

但是郭淑卻是迄今爲止,哭靈哭的最慘的那一個,跪在地上的時候,鼻涕都快流到膝蓋上了。

那眼淚就跟水壺似的,嘩啦啦的往下流,李瑁都快看不下了,他都不知道自已這個媳婦這麼會演。

這是有人教的,誰呢?郭子儀媳婦王氏。

王氏這次也回來了,因爲女婿已經是皇帝了,她不用拖家帶口跑靈武避難去了。

不過她這次回來,肚子已經顯懷了,也就是說,郭子儀在靈武也沒有老實,

跟他媳婦挺躁動的。

也正因如此,所以郭淑回來的這麼晚,再遲幾天,基哥的棺材就要被擺在陵寢旁邊了。

哭了一陣之後,郭淑率先起身,被一旁的諸多王妃好一陣安撫。

從前這幫人是會打架的,現在呢,郭淑如衆星捧月。

終於不再大喘氣之後,郭淑起身過去,將楊玉環也給扶了起來:

「太妃快起來吧,今後千方要保重身體。」

楊玉環渾身顫抖着起身,沒有敢擡頭去看郭淑,她又不傻,這哪裡是憐憫她,分明是另外一種示威。

當你打算對付一個人的時候,那麼最好不要讓他看出來,否則人家有了防備,你不好下手。

楊玉環不管怎麼說,也是跟在李隆基身邊有些日子了,耳濡目染,也知道這人心鬼域,複雜至極。

韋妮兒只是踢了她一腳,明擺着是告訴她,今後不會讓她好過,但是郭淑,

恐怕是要下狠手的。

楊玉環起身之後,本想收回手臂,卻發現被郭淑緊緊的抓着,抓着她,往李瑁方向去了。

「陛下,太妃今後,應居何殿,可否交給臣妾安置?」郭淑問道。

李瑁點了點頭,什麼話都沒有說。

高力士也是內心一嘆,心裡多少有些不忍,道:

「聖人與太妃最喜花萼樓,太妃之物,也盡在樓內,不如就去花萼樓吧。」

郭淑嘴角一動,點頭道:

「高將軍所言極是,正所謂睹物思人,惟有花萼樓,可令太妃慰藉相思。」

一句話,高力士便感覺到這位未來的皇后非常難纏,怕是不好伺候了。

於是他抱走皇長子李信,吩咐禮官進來,安排李信行孝禮。

李信身份就不一樣了,沒有繼承人之名,卻已經有繼承人之實了,嫡長子,

嫡長孫,李瑁名下第一順位繼承人。

他祭拜他爺爺,禮數是非常複雜的,反正大概意思就是:爺爺你放心,我會變得很優秀。

郭淑坐下之後,韋妮兒便在地上碰了她一下,小聲道:

「你剛回來就針對她,目的也太明顯了,這麼多人看着呢。」

她還好意思說人家,她自己都踢了楊玉環一腳。

郭淑小聲道:「這個禍害需早點處理掉,楊貴妃這三個字,今後不準宮內任何人再提。」

韋妮兒最清楚郭淑是個狼人,聞言道:

「別亂來,以免給夫君添麻煩,十娘(楊絳)一直沒有爲她求情,就是等着你回來呢,衝着十娘,你也不要下手太狠了。」

郭淑環顧左右,異道:「十娘呢?」

「昨晚熬了一夜,身體不適,夫君讓她下去休息去了,」韋妮兒道。

郭淑點了點頭,看向正在朝着靈位磕頭的兒子,道:

「我自有主張。」

韋妮兒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再說了。

她跟郭淑之間,無論將來會發生什麼,當下都不是斗的時候,實際上,本來就不是她們倆鬥,而是她們背後的人。

所以郭淑和韋妮兒都很清楚,她們從前是什麼樣,今後還是什麼樣,要始終維持和睦,丈夫還沒有掌控大局呢,她們有什麼好爭的,現在她們要做的,是幫助丈夫鞏固皇權。

現在爭奪繼承人,等於是盼着李瑁死,那麼誰爭,誰就是找死。

運河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停的,這是國家級工程。

任何工程一旦爛尾,重新開工難度將會是幾何倍數。

裴耀卿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人雖然還在皇城,卻已經開始佈局運河事宜,他本來就是專家,專家中的專家,所以上手非常快。

首先便是人事安排,他第一件事,就是將元載給踢出來了。

他現在需要的是水利專家,不是學徒,要你幹什麼?湊熱鬧啊?

這下好了,門下省也不要他了,元載原地失業。

他們家算是天塌了,老丈人完蛋,自己又失業,可謂雙重打擊,失業就等於進入守選,想從守選出來,必然得上面有人。

他現在沒人了,難道再去求人家韋妮幾嗎?我還欠着人家的錢,都不知道該怎麼還呢。

正因有房貸壓力,而元載又不想做失信人,於是他找到高見幫忙引薦,去見了達奚盈盈。

「陛下對你的印象很好,你不必求我的,」達奚盈盈非常客氣請對方坐下後,道:

「當然了,如果你只是想賺錢,我倒是可以幫忙。」

元載低着頭,卑微道:

「我如今已是白身,哪有資格面見聖人?只求達奚娘子指條明路,早日得還欠債,我也心安一些。」

達奚盈盈笑道:「長安眼下有很多產業,其主人已無力維持,已經開始掛牌售賣了,你幫我去談,壓下來的價格,我付你牙錢。」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路子,做中間人嘛,中間人是誰不重要,他壓價的本事有多大,才重要。

元載不管怎麼說,他們夫婦跟韋妮兒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畢竟元載買宅子的時候,都是韋妮兒大搖大擺帶着他在長安挑選的。

那麼元載去壓價,對面敢報高價的可能性,不高,再者,達奚盈盈也希望元載能將韋妮兒的錢還上。

幾千貫呢,不是個小數字,以前的元載因爲老丈人的緣故,還值得長期投資,現在不行了,必須及時抽貸,儘快讓他還錢。

「誰的產業?我認識嗎?」元載很聰明,猜到對方肯定是認識自己,否則達奚盈盈不會讓他去談。

達奚盈盈笑道:「虢國夫人丶王,哦對了,還有那個王元寶。」

元載嘴角一抽,錢難賺屎難吃,我就知道,這錢要是好賺,你不會讓我去。

楊玉瑤就不說了,她短期內盤了太多的產業,需要長期的聖寵才能維持,現在聖寵沒了,再不出手,全賠乾淨了。

至於王,他跟着楊玉瑤吃香喝辣,自然也貪了不少,如今李瑁上去,他擔心會被清算,所以得趕緊吐出來,有一部分讓兒子王準,給盛王李琦送過去了,

另外一部分,那是老本,得趕緊兌現。

王元寶呢,上頭的靠山沒了,修荔枝道欠的錢,朝廷不認了,所以他需要變賣產業去還錢。

所以啊,人這輩子,先富不是真富,先窮也不是真窮,人生那麼長,起起落落哪能躲得了。

「元郎到底接不接呢?」達奚盈盈笑道。

元載猛一咬牙:「接。」

他爲什麼着急還錢呢?因爲還錢纔有機會見到韋妮兒啊,不然你拿什麼藉口見人家?我失業了能不能給我安排個工作?

求人辦事空着手去,那得多大的交情才行啊?元載自認爲,跟韋孺人還算有點交情,現在嘛,交情不起來了。

王秀這邊,則是在幹另外一件事。

他父親得知聖人駕崩,奏請朝廷返京服喪,因爲是義子,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但是中書門下壓根沒搭理他,奏疏直接就扔火爐裡燒了,因爲王忠嗣是逆賊黨羽,陛下會不會清算你,還不一定呢。

服喪,服NM的喪!

元載不好意思往上面攀關係找人,是因爲人脈本來就不是他的,但是王秀肯定要找人,能讓她爹回來的,只有陛下,這關係必須找到陛下那裡。

所以他跟他哥王震兩個人,去了盛王府,請王府的人通知宮裡的盛王,幫他們說句話。

盛王府的管家武嵩,這是老武家的人,收到消息後,手腳的進入含元殿,在李琦耳邊嘀咕了一番。

李琦和王震兄妹,當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聽罷之後,也是一臉爲難。

他可以幫忙傳遞給李瑁,但絕對不會發表意見。

於是他悄悄來到李瑁身邊,小聲道:

「王忠嗣奏請返京服喪,阿兄知道這件事嗎?」

李瑁皺了皺眉:「不知道,多半是被中書門下給淹了。」

不讓李瑁知道,是爲了不使李瑁爲難,人家義子要服喪,你擋着不合適,那是聖人的義子,又不是你的義子。

而王忠嗣終究屬於太子黨的漏網之魚,李林甫是打算慢慢搞死的,肯定不會讓他回來。

李琦道:「王震與十二孃求到我頭上了,我就是傳個話,你自己拿主意。」

李瑁忍不住道:

「你都傳話了,還讓我怎麼拿主意呢?讓他回來吧。

李琦山山一笑,退了回去。

第81章 文壇元帥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49章 烏龜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93章 我同意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47章 豪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224章 好戰第342章 天塌了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85章 棺材板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54章 偃月堂第307章 買房子第348章 三贏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0章 永徽律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5章 走別人路第93章 兵制崩壞第78章 別問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75章 狩獵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84章 融合劑第95章 粟特人第102章 忠王友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78章 房貸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87章 隔閡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36章 刺激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7章 2王3恪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66章 白月光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69章 朱墨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30章 韓珠團
第81章 文壇元帥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49章 烏龜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93章 我同意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47章 豪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224章 好戰第342章 天塌了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85章 棺材板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54章 偃月堂第307章 買房子第348章 三贏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30章 永徽律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15章 走別人路第93章 兵制崩壞第78章 別問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175章 狩獵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84章 融合劑第95章 粟特人第102章 忠王友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78章 房貸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387章 隔閡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36章 刺激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7章 2王3恪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66章 白月光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69章 朱墨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230章 韓珠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