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夏乏

鬱督軍山,漢稱之爲燕然山,漢大將軍竇憲燕然勒功便在此地。

鬱督軍山位處大漠偏北處,西北、東南向,縱橫千餘里,乃漠北要地,土地肥沃與金山並稱,鬱督軍山腳下的郅居水河谷更是水草豐美,冠絕漠北,也是薛延陀汗庭所在。

鬱督軍山本就位處極北,就連當初李靖北伐時都不曾至此,再加之郅居水河谷又背靠鬱督軍山中段,易守難攻,自漢後,這還是中原王朝第一次遣兵至此。

李恪自盧山率一萬中軍精銳南繞,同行的還有大都督府一衆、席君買的陌刀營和引路的曳莽,行軍半月才至鬱督軍山。

此地也算是承平已久,故而當李恪行至汗庭百里外東南向的一處山坳時,鬱督軍山的汗庭方向還未及時得到消息。

時值初夏,氣候回暖,鬱督軍山內外早已回綠,山谷深處鬱鬱蔥蔥的一片,正好成了唐軍行軍的最好掩藏。

連日行軍,就算是唐軍精銳也覺着疲累,左右已經相距汗庭不遠,也算是到了地方,李恪便命衆軍在山坳中暫歇。

“幸得有你引路,否則若是隻我們這些唐人在此摸索,也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尋到此處,又要耽擱多少工夫。”李恪低頭看了看地圖,又擡頭看了看山坳,對身旁引路的曳莽感嘆道。

曳莽道:“殿下言重了,門下不過略盡綿力而已,殿下手中的地圖詳盡非常,連薛延陀汗庭的都比不得,殿下有如此詳盡的地圖,想必麾下也有對漠北極爲熟悉之人,區區引路豈是難事。”

李恪手中的地圖乃是趙德言所獻,把漠北的山川地勢標註地詳盡非常,趙德言和李恪的關係乃是絕密,李恪麾下並沒有幾人知道,曳莽自然更不知李恪手中地圖的由來,故而有此一言。

趙德言的事情李恪並不欲叫旁人知曉,於是也不再就地圖之事深談,而是問道:“依你看來,此處相距汗庭還有多久的路程?”

曳莽看了眼地圖,回道:“過了這山,前面便是草原了,約莫再有一日多的路便可到汗庭了。”

“一日多的路程。”李恪看着手中的地圖,揣度着時間。

過了片刻後,李恪對蘇定方吩咐道:“定方,此地相距汗庭已近,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先行歇息,入夜後再趕路。”

此處相距汗庭不過一日多的路程,慢慢地也開始有了人煙,若是白日裡大軍動身,易爲人所察覺,故而李恪下令在此處山坳中暫歇,待入夜後再趕路。

“諾。”蘇定方應了一聲,下去傳令三軍紮營了。

————————————

五月,當漠北的鬱督軍山漸漸回溫,變得越發暖和的時候,在千里之外的河東,太原已經入了夏時。

初夏已過,盛夏將至,此時的太原雖不能說是烈日炎炎,但郊野外的熱浪也比往日猛烈了許多,一陣陣地撲面而來,叫人久待不住。

晉陽城,幷州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初建於北周,乃宇文泰第九子,時任幷州總管的宇文純所建,也頗有些歷史了。

大都督府的內院屋前有一株自建府之初便種下的白槐木,這槐木約莫近百年的樹齡,每逢盛夏,這槐木枝繁葉茂,虯曲的枝幹如雙臂般張開,在屋前搭起一座墨綠色的傘蓋,遮蔽一方。

這株槐木之下可是乘涼的好所在,每歲一到這時,前廳微風徐來,帶着池塘邊的水氣,輕拂在臉頰之上,帶來一陣清涼。

“今日這李子是怎麼回事?怎的吃着不比之前那般酸了,短了些味道,是不是出去採買的婆子買錯了?”楚王妃武媚娘側躺在槐樹下的藤椅上,輕輕地在手中的李子上咬了一口,覺着滋味不對,於是皺眉對身旁的錦兒道。

錦兒聞言,起初倒也未曾多想,只是納悶道:“這採買的婆子是咱們自京中王府帶來的,行事一向穩妥,是信得過的,甚少出什麼岔子,更何況這還是小娘點了名要的東西,怎敢買錯了。”

楚王府上下人數衆多,每日採買的數額也極大,府中人偶爾出些差錯也是有的,但武媚娘不比尋常人,凡武媚娘所需的東西都是由她們自京中王府帶來的婆子買的,買的東西必也是精挑細選,斷沒有錯買的道理。

錦兒說着,覺得奇怪,便也走到了武媚孃的身前,拿起果碟中的一個李子,慢慢地咬了下去。

“咯吱...”

武媚娘點了名要吃酸李子,故而府中人也是專挑了硬些的買來,這李子極脆,一口下去脆脆地一聲,滿滿的汁液便淌進了錦兒的口中。

酸,一瞬間這是錦兒全部的感覺,一股極酸的味道涌了出來,充斥着錦兒的嘴巴。

錦兒問道:“這李子酸的厲害,都快酸倒了牙,小娘怎的反倒覺着不酸了。”

武媚娘看着錦兒的模樣,眉頭都被酸地緊蹙在了一起,看來確實是被酸着了。

武媚娘懨懨地道:“興許是這天熱,我胃口不好吧,竟吃不出味來了。”

錦兒看着武媚孃的模樣,擔憂道:“自打阿郎北伐,小娘的胃口便不比以往了,不止吃的少了,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如前。阿郎雖不在,小娘擔憂阿郎的安危,可小娘自己也要保重身子呀。”

武媚娘聽得錦兒提起李恪,於是道:“昨日才收到三郎的信,浚稽山大捷,三郎已經起兵往盧山而去,聽三郎信中的意思,若無意外,恐怕大軍在九月入冬前便可凱旋,想來也是快了。”

武媚娘越是這麼說,錦兒反倒越發地擔憂了,錦兒道:“阿郎身邊有萬軍隨駕,席將軍和薛將軍更是天下莫敵的虎賁之將,自然安全無虞,小娘還需仔細自己的身子,免得消瘦了,到時阿郎回來怕是要怪罪府中人的。”

武媚娘見狀,笑道:“你怕什麼,左右有我護着你,怪不着你身上。”

錦兒看着武媚娘似乎還未把她的話放心心上,心裡越發地急了,忙道:“婢子擔心的不是殿下責罰,擔心的是小娘的身子,自打入夏後小娘的胃口便大不如前,這樣下去可怎好?”

武媚娘道:“無妨,興許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吧,待過些日子再涼快些便好了。”

錦兒想了想,從袖中摸出了一個精緻的小布包,對武媚娘道:“小娘平日裡最喜吃些酸甜之物,既然吃了酸李子無味,便吃些甜食吧,這是我讓人自京中送來的蜜餞,興許小娘吃了便能開胃呢。”

錦兒說着,便緩緩展開了布包,放在武媚孃的手邊。

武媚娘見狀,也不好拒了錦兒一片好意,於是也挑了布包中最小的一塊蜜餞便要放入口中,可還不等蜜餞入口,武媚娘問着蜜餞上甜膩的味道,心裡頓覺一陣噁心,不自覺地乾嘔了出來。

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一章 玄武門第十章 校場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九章 飲酒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十四章 藥箱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八章 演練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十五章 拒婚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九章 拒親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八章 請旨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十四章 藥箱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九章 拒親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二十三章 大度設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十三章 歸寧第四章 陰山下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七十章 騙鉞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二十一章 搏殺
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一章 玄武門第十章 校場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九章 飲酒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十四章 藥箱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八章 演練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十五章 拒婚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九章 拒親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八章 請旨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十四章 藥箱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九章 拒親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六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二十三章 大度設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十三章 歸寧第四章 陰山下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七十章 騙鉞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二十一章 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