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飲酒

突厥人用的角杯甚大,不比大唐的酒樽,若是結結實實地三碗下去,怕不是要有小半鬥之多。

一口飲下小半斗酒,莫說是李恪這樣的孩童了,就算是成人恐怕也會薰醉不堪。

李恪聽了康蘇密的話,也知道他的目的,忙回絕道:“李恪年幼,此前還從未飲過酒,只恐酒後失儀,這賠罪酒恐怕難飲,還望見諒。”

康蘇密擺了擺手,笑道:“你們大唐有句話,叫入鄉隨俗,三皇子既來了我突厥,豈能不依從突厥風俗,這三杯酒定須飲下。”

康蘇密一邊說着,一邊親自提起銅壺,不由分說地便要往李恪的杯中倒酒。

大宴的時間李恪本就不知,李恪來的遲,自然是因爲突厥侍者接地遲,不過李恪此時縱是說這些也是無用,康蘇密在可汗和可敦的默許下本就是有意灌醉李恪,叫他難堪的。

就在康蘇密正要往李恪的角杯中倒酒的時候,李恪身後的蘇定方卻突然上前,對頡利拱手道:“可汗,我家殿下年少,恐不勝酒力,末將願意代勞。”

蘇定方生於河北冀州,從軍多年的燕趙男兒哪有不會飲酒的,蘇定方擔心李恪難堪,便自請上前要爲李恪擋酒。

頡利見蘇定方站了出來,眼中卻閃過一絲欣賞之色,白日裡蘇定方一招制服他身邊的附離親衛,那一幕頡利仍舊曆歷在目。

頡利的附離親衛無一不是千挑百選,突厥勇士中的勇士,蘇定方能一招制服,蘇定方的武力自然是極高了。

頡利笑道:“蘇將軍武藝高絕,是真正的猛將,本汗最喜歡與壯士結交。蘇將軍勇烈,自當飲酒,不過蘇將軍要飲的是本汗親賜的美酒,而不是三皇子的賠罪酒。”

頡利一邊說着,一邊揮了揮手,便有侍者拿起頡利的酒壺,倒上了滿滿一碗,遞到了蘇定方的手邊。

蘇定方看了眼手邊的酒,對頡利道:“可汗恕罪,此酒末將萬萬不敢飲下。”

頡利聽了蘇定方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當衆賜酒,已經算是給了蘇定方極大的面子,他當衆拂了他的好意,着實叫他臉難看。

頡利只當蘇定方是因爲自己的立場而不受酒,於是不悅地問道:“怎麼?莫不是本汗的酒你們唐將飲不得?”

蘇定方解釋道:“末將並非此意,末將只因這猛將二字當不起,故而如此。”

頡利問道:“你這是何意?”

蘇定方回道:“我大唐之人皆知,天下武將若論武藝,首推秦叔寶、尉遲敬德,此二人皆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之能,與他二人相較,末將愧稱一個勇字。”

秦叔寶和尉遲恭二人名氣甚大,頡利雖在突厥卻也亦有耳聞,不過今日他剛纔見過蘇定方之能,這番話再從蘇定方的口中說出,對於頡利來說卻是別有一番感覺了。

頡利道:“此二人之名本汗也曾聽過,不過此次南下未能全部領教。”

頡利雖然已經這麼說了,不過突厥人一向也對自己的勇力極爲自負,哪能聽蘇定方在此爲唐人揚威。

頡利話音方落,大帳中便有突厥將士嚷嚷了起來。

“涇陽之戰,尉遲恭爲帥,還不是敗在了我突厥將士手下。”

“尉遲恭被我突厥將士殺地棄城而跑,逃回了長安,也沒見得多了得。”

“尉遲恭如此,想必秦叔寶也不過如此吧。”

這大帳之中本就多是突厥人,這一嚷起來,震地李恪只覺得雙耳發麻。

就在此時,康蘇密也將手中的角杯遞到了李恪的眼前,對李恪道:“可汗有命,請三皇子飲酒,難道三皇子也不給面子嗎?”

康蘇密說着,竟搬出了頡利,想要堵住李恪的嘴。

就當李恪掂量着自己能否連飲三大杯的時候,李恪低頭一看,卻看到了杯中的乳白色的酒漿。

馬奶酒?

李恪的嘴角不經意間浮現起了一絲笑意。

李恪這纔想起,唐時哪有什麼真正的烈酒,就算是以易醉聞名的劍南燒春,在後世看來也比米酒烈不了多少,更遑論釀酒之術遠在大唐之下的突厥了。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能飲一斗酒而後吟詩作賦,原因自然也與此有關。

李恪眼珠一轉,攔住了正欲上前爲自己解圍的蘇定方與王玄策二人,反向頡利道:“可汗有命,李恪豈能不從,不過我酒後一向畏寒,我若是飲了酒,可否與康大人易坐,坐到這靠着火堆的暖和處呢?”

頡利倒是沒想到李恪會這麼說,但還是爽聲一笑,應了下來,畢竟以李恪的年紀,要飲三大杯,簡直是天方夜譚。

“謝可汗。”李恪拱手一拜,

“李恪謹以此酒賀大唐與突厥交好,百姓安寧,邊線不起戰端。”接着,李恪微微一笑,從容地自康蘇密手中接過角杯,仰頭一飲而盡。

後世的還算不差的酒量倒是被李恪帶了過來。純白的酒漿自李恪的口中流經喉間,柔和的口感,沒有半點不適的刺激,只是略帶了一絲酸味,味道倒是算不上太好,但也能入口。

“好酒!再倒!”李恪滿滿地一杯酒下肚,指着空空的酒杯對康蘇密道。

康蘇密看着眼前的一幕,已經楞了神,他萬萬沒想到,以李恪的年紀,飲下這滿滿一杯酒竟能面不改色。要知道,草原的馬奶酒,就算是草原上的勇士滿飲一杯,也會面泛紅光的。

此時,面色難看的便是康蘇密了。

康蘇密堂堂突厥俟斤,與大唐上州大都督官職相仿,這等人物,在李恪的面前竟成了侍酒之人。

一時間,康蘇密竟不知道該不該按照李恪的意思,給他倒酒了。

李恪見康蘇密愣在了當場,當即放下酒杯,玩笑道:“怎麼?康大人是捨不得手中的美酒了嗎?怎的停住了?”

李恪說着,自己從康蘇密的手中拿過了酒壺,自己又半滿地斟了兩杯,飲下了肚中。

這下子,李恪的舉動真正驚訝到了大帳中中突厥衆人,甚至就連頡利也不例外。

李恪年幼,還未長開的身子裡竟有如此的酒量?

“三皇子海量!”李恪三杯酒下肚,大帳之中爲之一靜,就在此時,一個胡人男子突然起身撫掌讚道。

李恪循聲望去,只見這男子三十上下,身着狐裘,腰間繫着一根革帶,面容剛肅,眼中卻散發着一絲精明的味道,看髮束,似乎與大帳中的突厥貴族們多有不同。

雖是在頡利面前,但李恪依舊能隱約地感覺到這胡人男子不似旁人那般敬畏頡利。

但無論如何,今日之後,李恪善飲的名聲必要在突厥人中隨之雀起了。

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九章 飲酒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十四章 藥箱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章 李世民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三章 靈州軍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章 面聖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十章 收局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三章 召見第十三章 南下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五十章 相爭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十六章 欽陵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三十章 事定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十章 浚稽山陷
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九章 飲酒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十四章 藥箱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章 李世民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三章 靈州軍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章 面聖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十章 收局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三章 召見第十三章 南下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五十章 相爭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十六章 欽陵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三十章 事定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十章 浚稽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