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無題

應天,早朝。

朱元璋也按照計劃,對外公佈了鳳陽皇城案最新進展。

朝堂之上他大發雷霆,表示此事一定會追究到底,所有涉案人員一律夷三族。

羣臣也都無比震驚,盜賣皇城建材?

實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那些人太大膽了。

要知道大明才立國三年,皇帝正勵精圖治想要開創盛世,你們就敢這麼幹。

這完全是沒把皇帝放在眼裡。

哪怕是最古板的人,都能理解皇帝的憤怒。

不過所有涉案人員全部夷三族,這牽連的人是不是太廣了?

當即就有人試圖勸諫。

朱元璋的反應自不用提,所有勸諫的人一律罷官問罪。

這一下在沒有人說話了。

反倒是有些人瞅了瞅李善長,跳出來彈劾。

趙彥君等人都是他舉薦的……

聽到有人彈劾李善長,朝中不少人都像看傻子一樣看向他們。

李善長只是不屑的瞥了幾人一眼,然後就主動站出來請罪。

果不其然,朱元璋冷冷的道:“劉伯溫、宋濂……”

他接連點了十幾個朝中大員的名字:

“這些人皆是李善長舉薦出仕,爾等是不是想連他們也一起彈劾?”

這一下彈劾李善長的人開始流汗了,之前他們是真沒想那麼多。

朱元璋這麼一數他們才知道,朝中能數得上號的大員,過半都能和李善長扯上瓜葛。

這一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但後悔也晚了,接着朱元璋就要將他們全部罷免問罪。

只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李善長竟然出面爲他們求情。

“他們彈劾我也是依規矩而行,若問他們的罪,恐會寒了人心,以後誰還敢秉公執法。”

朱元璋嘆道:“百室豁達如此,咱心甚慰啊。”

於是就訓斥了那幾個官吏一番,讓他們回去思過。

朝廷確有類似的制度,誰舉薦的人犯了罪,作爲舉薦人也要受連帶責任。

只不過李善長的身份太特殊,這條規則對他不適用。

之後朱元璋又安撫了李善長几句,並當衆表示劉伯溫已經查清楚了,此事李善長並不知情云云。

這個表態完全在情理之中,大家倒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李善長心裡也鬆了口氣,說起來此事他確實不知情。

他只知道那些人剋扣工匠錢糧,並不知道盜賣建材的事情。

剛纔驟然聽聞此事,也是嚇的一身冷汗,心中將趙彥君等人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

有人彈劾他也早有心理準備。

換成以前誰敢彈劾他,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現在接連出事,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纔會主動替那些人講情。

這一招確實很管用,上到皇帝下到羣臣,都爲他的寬宏態度感到佩服。

但也正因爲這麼一鬧,大家都下意識的忽略了,朱元璋要大開殺戒之事。

這事兒就這麼確定了下來。

下朝後,盜賣皇城建材案就快速傳遍應天城,成爲最熱門的話題。

畢竟事情涉及到皇家,大家自然喜歡談論幾句。

至於夷三族……反正殺的又不是我,和我有啥關係,吃瓜吃瓜。

馬鈺自然也知道了朝堂發生的事情,對於朱元璋的處置辦法他並不奇怪。

因爲按照律法,買賣皇城建材確實是夷三族的大罪,沒什麼可說的。

只是這一波是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

確實是血流成河。

在內線的通風報信下,毛驤順利完成了對萬寶全的抓捕。

同時也知道了萬通的結局。

得知萬通主動求死,毛驤頗爲驚訝。

他沒想到,這個被自己鄙視的人,竟然還有這樣的一面。

對於萬通的選擇,也變得理解起來。

一方面是效忠的主人,一方面是自己的子女,左右爲難啊。

他做出這個選擇,也實屬無奈。

於是他讓人將萬通的屍體保存好,準備還給他的家人,也算是葉落歸根吧。

之後他先去碼頭見了耿天璧:“耿將軍,集結可以動用的軍隊,明日一早入城查抄欽犯。”

然後毛驤又去見了吳楨。

廣州灣水戰在只持續了一個半時辰不到就結束。

主要是被困在水灣裡的倭寇和張士誠餘孽,見突圍無望就開始投降。

吳楨命人統計戰果。

共計俘獲倭寇兩千四百餘人,張士誠餘孽一萬三千餘人。

倭寇首領藤原秀太自殺,孫運忠也想自殺,只是被部下給綁了投降。

此站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不過己方的損傷也出乎了他的意料,佔盡天時地利,竟然也戰死四千多人。

吳楨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倭寇果然悍勇。”

最後綜合統計,雙方共有一萬多人死在這一戰,傷者不計其數。

港灣的海水爲之赤紅。

不過吳楨的任務依然沒有結束,派人對倭寇和張士誠餘孽進行審問,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情報。

倭寇行蹤隱秘,問了一遍也沒能掌握剩下那兩千餘人的具體動向。

不過吳楨也不失望,主力都已經被消滅,剩下兩千餘人掀不起什麼大風浪。

反倒是張士誠餘孽那邊,審問出了很多關鍵情報。

陸續逃到海上的張士誠餘孽,共有十一萬左右。

其中三萬多人,逃到了南洋各國謀生。

剩下八萬多人,則跟隨孫運忠落草爲寇。

孫運忠在南海佔據了很多小島,那些非戰鬥人員,目前就被安置在小島上。

拿到了海圖之後,吳楨就開始計劃,明日就派人去將那些人全部抓回來。

就在他謀劃着怎麼去海島抓人的時候,毛驤過來拜見。

雖然很不喜歡錦衣衛,但吳楨也知道,經此一事毛驤肯定會升官,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於是就親自接見。

見面後毛驤就是一通恭維:“一戰滅倭寇和張士誠餘孽,靖海侯果大明柱石也。”

吳楨客氣的道:“多虧了陛下運籌帷幄和毛百戶的計策,否則本帥豈能立下此等大功。”

接着兩人又互相恭維了一番,毛驤才道明來意:

“這是欽犯名單,有些恰在靖海侯轄區,還需您派兵圍剿。”

看到這份名單,吳楨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全都是泉州有名的海商,很多與他也算是認識。

關鍵是,如果真按照這份名單拿人,恐怕泉州又要遭受一次破壞。

難怪要動用軍隊去抓人,這是怕牽連的人太多,有人造反啊。本來他還想親自帶人,去南海抓捕張士誠餘孽,現在看來是去不了了。

畢竟泉州那邊更加重要。

於是他就將此事交給了副將,自己則回泉州坐鎮。

至於俘虜,那自然是押送應天獻捷。

——

港口發生兵亂,自然是瞞不住人的,廣州城內人心惶惶。

不過好在城防軍和衙門應對及時,倒也沒有生出太大的亂子。

普通人只能躲在家裡,祈禱明軍能擋得住敵軍,廣州城不要被攻破。

有關係的則開始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尤其是有船隻停靠在港口的人家,更是擔憂不已,生怕自家的船沒了。

不過他們打聽來打聽去,也就只知道是倭寇和張士誠餘孽想要洗劫港口,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這讓他們更加擔憂,一夜都沒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還不等他們派人繼續打探,耿天璧就帶着三千大軍接管了城門。

然後在錦衣衛的帶領下,開始抄家。

此舉在此震驚全城,這是要做什麼?

就在這時,布政使沈叔同派出差役四處張貼布告,將事情原委告知百姓。

得知萬家偷買皇城建材,事情敗露後竟然想勾結倭寇和張士誠餘孽,洗劫廣州城。

現在明軍正在查抄萬家同黨,大家不用擔心。

順便也將昨日的戰果告訴了大家。

百姓們頓時就憤怒了,紛紛怒罵萬家不得好死。

對於明軍一戰全殲賊寇,那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換成以前,肯定會有人懷疑,是不是朝廷缺錢了,找藉口殺豬。

但萬家新宅院很多人都去過,當時大家都在驚歎,某些建築雕刻特別精巧,不是一般的工匠手筆。

而且前段時間他們家就開始變賣資產,採購商船和物資。

將這一切都聯繫起來,頓時就說的通了。

原來不是商船出事了,是想逃跑啊。

和萬家沒有什麼牽扯的,已經開始盤算着,怎麼爭奪他們家留下的份額了。

而和萬家有瓜葛的,則開始擔憂自家會不會受到牽連。

但擔憂也沒用,該來的還是會來。

毛驤圈定了十七戶人家,其中只有兩戶是參與了皇城建材盜賣案。

其餘十五戶都是他們的親屬。

夷三族是父、母、妻三族,古代講究門當戶對,豪強大戶的聯姻對象也基本都是豪門大戶。

這十七戶可以說,將廣州城豪強的半邊天給打破了。

沈叔同對此的心情是複雜的,這麼多大戶被抄家滅族,確實會破壞廣州城的繁榮。

但將這麼多大戶打掉,以後他這個布政使的話將會更管用。

所以總體上來說,他是支持朝廷這次行動的,也給予了配合。

否則毛驤的行動不可能那麼順利。

當然,被牽連抄家的人可不會這麼想。

他們紛紛痛罵連累他們的人,然後想辦法求饒。

可惜根本就沒用。

錦衣衛帶着軍隊直接衝進去抄家,但凡敢反抗的當場斬殺。

一日之間,廣州十七戶豪族被滅。

抓捕的案犯超過三千人,繳獲的錢財無法計數。

其他豪族瑟瑟發抖,生怕被牽連進去。

然而怕什麼就來什麼,還真有兩戶豪族被牽連。

原因是在查抄其中一家豪族的時候,在他家後院發現了幾名閹人。

一番拷問下來,那家人什麼都招了。

說起來東南豪族使用閹人也是有歷史的。

元朝朝廷除了收稅什麼都不管,關鍵他們採取的還是包稅制。

地方豪族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土皇帝。

他們家大業大,就想玩點花活,比如花錢購買幼童閹割。

既可以用來伺候女主人,又可以滿足男主人某些特殊癖好。

大明建立後,他們明知道時代變了,卻依然難捨特殊癖好,繼續在家裡豢養閹人。

結果這次就被抓了。

非但如此,他們還供出了另外兩家使用閹人的豪族。

這同樣是死罪,毛驤哪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立即派人緝拿。

同時也藉此機會大索全城,一時間廣州城人心惶惶。

直到這時候沈叔同才終於坐不住,出來和毛驤交涉。

毛驤這會兒還保持這理智,知道大索全城對當地破壞太大。

這麼幹得罪當地官吏是小,萬一逼的當地豪強造反就麻煩了。

所以見沈叔同親自出面,也見好就收。

另一邊,得知倭寇和張士誠餘孽大部被滅,早就接到朱元璋手諭的廖永忠,也展開了軍事行動。

他的目標是嶺南地區的豪強,主要是塢堡。

錦衣衛給他的名單上,足足有六十一家。

“陳家堡,南宋時期遷徙至此,靠着家族幫助迅速站穩腳跟。”

“元朝中期獲得當地包稅權,又以抵禦蠻夷侵擾爲名,獲准建立塢堡。”

“目前陳氏擁有族人八百餘人,另有奴僕打手五百餘人。”

“控制着塢堡周圍三個村子,擁有土地一萬餘畝……”

“根據調查,他們的塢堡內可動用的青壯超過四百,人人擁有兵器,部分人擁有甲具的弓弩。”

“塢堡內部有水井,囤積有大量糧草,可堅守半年之久。”

“如果提前準備,再將部分佃戶撤入塢堡,動員男女老少,可戰鬥人員超過三千。”

“但要動他們,最大的阻礙不是塢堡本身,而是陳氏家族,他們的勢力太大了。”

“其分支遍佈全國,擁有族人數十萬。”

聽着手下的彙報,廖永忠卻毫無懼色:

“不論他們是誰,只要違反了大明律,一律嚴懲不貸。”

“陳氏勢大是嗎?那正好,這次將他們在嶺南的勢力連根拔起。”

他的部下還想再勸:“將軍三思啊。”

廖永忠冷哼一聲,暫定截鐵的道:

“勿要多言,依照計劃行事即可,有什麼後果我一力承擔。”

小明王都能在我的船上失足落水,還怕你陳氏?

他的部下見此也知道勸不動,只能調集軍隊,按照名單進行清剿。

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89章 無題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2章 漢人英雄第67章 儒教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7章 儒從何來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0章 窮第113章 無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4章 甲骨文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21章 無題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7章 儒教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55章 出塞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7章 儒教第84章 開講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15章 羣相制第88章 自信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66章 姚廣孝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65章 儒家病了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1章 無題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89章 無題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10章 魷魚第113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7章 帝王之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3章 正式立旗第7章 帝王之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03章 還俗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65章 儒家病了第93章 人間佛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
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89章 無題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2章 漢人英雄第67章 儒教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7章 儒從何來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0章 窮第113章 無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4章 甲骨文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21章 無題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7章 儒教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55章 出塞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7章 儒教第84章 開講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15章 羣相制第88章 自信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66章 姚廣孝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65章 儒家病了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1章 無題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89章 無題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10章 魷魚第113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7章 帝王之學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83章 正式立旗第7章 帝王之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03章 還俗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65章 儒家病了第93章 人間佛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