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

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

朱元璋自然不覺得,馬鈺能解決得了他面臨的問題。

一個十三四乳臭未乾的毛孩,就算打孃胎裡就開始讀書,又能有多大見識?

但馬皇后一句死馬當作活馬醫,還是成功說動了他。

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去見一見吧。

就算得不到治國方面的建議,至少詳細瞭解一下殷商禮器的事情,也不算白跑。

更何況兒子還在牢裡呢,順便也把他接出來吧。

天天在那待着,皇家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於是就決定去一趟牢裡。

不過在他出發前,馬皇后卻再三叮囑:

“不論馬鈺說了什麼,你都不能當場將他處死,一切等回來再做決定。”

朱元璋不耐煩的道:“你這婆娘,越來越囉嗦了,好好好咱答應你行了吧。”

馬娘娘笑道:“好啊,你這是嫌我老了,沒有年輕漂亮的妖精能討你歡心了。”

朱元璋一甩袖子:“不可理喻。”

說完撂下一句‘咱去大牢了’就離開了。

但經過這麼一玩鬧,他煩悶的心情好轉了不少。

之後換了一身便裝,就離宮去了應天府大牢。

他沒有刻意隱藏行蹤,所以剛出宮不久,京中消息靈通的人就都知道他去了大牢。

大家的反應都是倆字,疑惑。

就連自認爲對朱元璋最瞭解的李善長,都摸不清他的目的。

要說是提審那個冒充皇親的欽犯,也沒必要微服啊。

若說是去看望二皇子……都已經關了這麼多天了,也該放出來了。

直接派人將他接回宮不就行了。

微服去牢裡看他,難道還想繼續關着不成?

接下來大家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大部分都派人密切關注,最好能打聽一下皇帝在大牢裡幹了啥。

少部分選擇什麼都不做。

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時候,不做有時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比如劉伯溫就是如此,還嚴令家中子弟和奴僕要謹言慎行,無事不得隨意外出。

羣臣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動作也很快就被拱衛司密探送進了皇宮。

當然,目前朱元璋還不知道這一切。

他進入大牢,剛走到哪個拐角處,就聽到自家兒子的聲音:

“我說老馬,以你的聰明應該知道,你被冤枉這事兒和我爹沒啥關係。”

“爲啥還要對他有那麼深的成見呢?”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天子啊,是萬民的君父。”

朱元璋的腳步頓時停了下來,他倒想聽聽,這個馬鈺能說出什麼高見來。

馬鈺捏起一顆炒黃豆扔進嘴裡,嗤笑道:

“天子?君父?”

“首先你爹得真把自己當天子,把萬民當做自己的子民,可是你爹他有這個認知嗎?”

朱樉反駁道:“怎麼沒有,我爹經常說百姓疾苦,作爲君主要勤政愛民……”

馬鈺打斷他說道:“那我問你。”

“天子,蒼天之子,承天命而生,代天執掌天下撫育萬民。”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

“這兩種想法,你說你爹更認同哪一種。”

聽到‘兵強馬壯’這句話,朱元璋臉色一變,眼睛閃過一道寒芒。

不過卻並未走出來,而是冷冷的看了趙二虎一眼。

趙二虎冷汗直流,立即彎腰帶着手下退出很遠,直到聽不到任何聲音。

朱元璋這才重新轉過頭,側耳繼續傾聽。

隔壁。

朱樉正想回答,馬鈺再次打斷他說道:

“別說瞎話,這裡就咱們兩個,說實話。”

朱樉頓了一下,無奈的說道:“好像是後面那個。”

“但這沒有什麼影響吧?我爹幾次以弱勝強得天下,不正說明他有天命嗎。”

馬鈺搖搖頭,說道:“這涉及到根本問題,影響可大了去了。”

“就這麼說吧,要是兵強馬壯就能當天子,那我服從你爹,就是屈服於他的淫威。”

“將來有人比你爹實力更強,我是不是也可以向那個人效忠?”

“天命之主就不一樣了,他是天的兒子,我們效忠他是天經地義的,和他的實力強弱無關。”

“可是,若你認可自己有天命,那麼問題來了。”

“你的天命是哪來的?天爲什麼要將天下交給你?”

“你享天命得天下,是不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說你爹性格有點扭巴就在這裡。”

“他不相信天命,但又想讓別人將他當天子效忠。”

“可是呢,他又不能正確的認識什麼叫天子,不能承擔天子的責任。”

朱元璋雙手緊緊攥成拳,手指都捏的發白了。

大逆不道,當千刀萬剮。

朱樉撓了撓頭:“我都被你說迷糊了,你說說什麼叫天命?天子該承擔哪些責任?”

“你又如何知道,我爹不願意承擔責任呢?”

馬鈺嘆道:“孟子對天命的解釋,是最接近真理……”

“胡說八道。”他話還未說完,牆角處就傳來一聲怒喝。

卻原來是朱元璋聽到他拿孟子攻擊自己,終於忍不住怒喝出聲。

眼見自己行藏暴露,他索性也不偷聽了,直接走了過來。

聽到這個聲音,朱樉猶如受驚的兔子,猛的從地上跳起來,驚恐的道:

“爹,您怎麼來了。”

朱元璋?

馬鈺心跳不禁一滯,終於要和這位大BOSS面對面了嗎。

只是沒想到會是在這種情況下相見。

想必剛纔自己蛐蛐他的話,他都聽到了吧。

就是不知道,以殘暴嗜殺著稱的朱元璋會怎麼處置自己。

是的,現在的他就是在故意作死。

按理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既然知道自己大概率死不了,他就應該改變態度。

就算不能昧着良心誇朱元璋,起碼不罵他應該能做到吧?

可對前世家人的思念,以及對明朝和朱元璋的討厭,讓他並不是很想留在這裡。

尤其是朱元璋全方位普及跪拜禮,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要朝不知道多少人下跪,馬鈺就覺得無法接受。

在求生本能和內心情感衝突的情況下,他也陷入了扭巴狀態。

雖然沒有在指名道姓辱罵朱元璋,但各種蛐蛐的話也是沒少說。

他內心裡其實有個不能爲外人道的想法。

如果這話傳到朱元璋耳朵裡,他將自己殺了,那一了百了。

如果他依然能赦免自己,那就好好的在這個世界活下去。

順便看看能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和前世不一樣。

但計劃雖好,真正直面朱元璋,心理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他默默給自己打氣。

馬鈺,精神點,別丟份,不能讓朱元璋看扁了。

咱明黑粉就算死,也要站着。

一通自我安慰,終於稍稍穩住心神,眼睛不自覺的望向拐角處。

就見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從拐角處走出。

龍行虎步的走到牢房門口。

那氣場大的,讓馬鈺心跳加速,雙腿發軟。

然後就是……嗯,國字臉,濃眉大眼,不是鞋拔子。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朱樉直接下拜:

“爹,您來了。”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擡頭一腳將虛掩的牢門踹開。

發出的聲響,讓馬鈺心臟都不禁一縮。

雖然嘴上說的不怕,可真正直面死亡的時候,誰又真的能做到毫不畏懼呢。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馬鈺,見他竟然不向自己行禮,心中更怒:

“你就是馬鈺?你說咱不知天命?”

“那好啊,咱到想聽聽你有何高見。”

事到如今,馬鈺的內心反而平靜下來,朝朱元璋行了個叉手禮道:

“這一禮不是給皇帝的,而是給我朋友的父親的。”

朱元璋冷笑道:“朋友?你也配?”

馬鈺沒有說什麼,整理了一下囚服,重新坐好:

“你準備就這樣站着聽?” 朱元璋終於出離了憤怒,就準備動手給他一個教訓。

哪知朱樉卻一個箭步衝到牆邊,將那裡擺放的一張椅子取過來,放在朱元璋身後:

“爹,您請坐。”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兒子,你到底是哪邊的?

別說他,馬鈺也很震驚。

朱樉竟然忤逆父親幫助自己?這不禁讓他非常感動。

這孩子……可惜了啊。

希望他這輩子不要再走上輩子的老路。

朱樉心中發怵,連忙說道:“這是上次娘坐過的椅子,一直給你們備着呢,沒敢讓別人坐。”

朱元璋腦海裡浮現出馬皇后的身影,以及來時她的叮囑。

心中升起明悟。

難怪她一再叮囑,不論聽到什麼都不能殺馬鈺,一切等回宮再說。

看來她早就猜到會發生什麼了。

被這麼一耽擱,再加上想起馬皇后的叮囑,他的怒氣散去了不少。

好好好,咱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麼妖法,竟然讓咱的妹子和兒子都這麼偏向你。

想到這裡,他惡狠狠的對朱樉說道:

“回去咱再收拾你。”

然後一屁股坐下,居高臨下的看着馬鈺說道:

“你口口聲聲說咱不懂天命,說孟子的話纔是真理。”

“咱倒要聽聽你有何高見。”

“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咱會讓你後悔來到這個世上。”

馬鈺大腦急速轉動,很快就有了腹稿,說道:

“天命觀念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已經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不同的時期對天命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我們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商朝。”

“禮記雲: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還有其它大量的文字記載,都表明殷商認爲自己敬鬼神,向鬼神敬獻豐厚的祭品才得天命。”

朱元璋譏笑道:“【湯德至矣,及禽獸】,你又如何解釋?”

馬鈺不慌不忙的道:“此乃太史公所言,他深受儒學影響,認爲商湯有德得天下並不奇怪。”

不過是爲了宣揚儒家的仁德思想罷了。

真正想要直觀瞭解商朝的情況,得看更古老的書籍。

而古籍對商湯得天下的記載,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湯行仁政,敬鬼神,得天命。

這裡的重點是敬鬼神,所以商朝非常重視祭祀鬼神。

哪怕到了商朝快要滅亡的時候,他們把仁政拋之腦後,也沒忘了敬鬼神。

“周武王起兵伐商,天下諸侯響應。”

“有大臣勸紂王,不要再耽於享樂了,馬上人家就打過來了。”

“紂王卻非常自傲的表示,他有天命,何懼之有?”

“而且詩經、尚書等古籍,有明確文字記載,商朝人不只是喜歡祭天,還喜歡飲酒。”

“《尚書·酒誥》有云:庶羣自酒,腥聞在上。”

殷商的人在下面聚衆喝酒,酒腥味直衝天際,老天爺在天上都聞到了。

因此才降下懲罰,拿走了殷商的天命。

“古代糧食產量很低,殷商人爲什麼要拿寶貴的糧食來釀酒?”

“合理推測,就是因爲敬鬼神導致的。”

朱元璋眉頭皺起:“好酒和敬鬼神有什麼關係?”

馬鈺說道:“祭祀鬼神需要大量的酒,慢慢的他們也就養成了飲酒的習慣。”

敬鬼神是殷商的禮法根本,好酒則是受到敬鬼神行爲的影響產生的。

兩者可以互相印證。

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懷疑,會不會是周朝人抹黑殷商。

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與古籍記載完全能對照的上。

在殷商的祭祀坑裡,發現了大量的酒器。

根據出土文物和甲骨文記載,他們一次祭天就能消耗數千斤酒。

要知道,殷商時期畝產才三十多斤。

這種行爲有多奢侈,可想而知。

“所以在殷商時期,他們認爲天命是通過敬鬼神獲得的。”

“也因此,商王曾經不止一次禁止其他諸侯王祭天。”

這一點後來也被出土文物所印證。

而且有理由懷疑,那麼多諸侯和周武王一起伐商,與紂王不允許諸侯祭天有關。

當然,這只是猜測,目前沒有任何史料和考古成果能論證這一點。

朱元璋眉頭緊皺,這些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根本就無法辯解真假。

不過他也沒有出言反駁,而是任由馬鈺繼續往下講。

“但是到了商朝末年,這種觀念就發生了改變,轉變來自於西岐。”

“詩經中直接介紹周文王的文章有兩篇。”

“這兩篇明確提出了一個概念:文王有德而得天命。”

“這也是華夏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將天命和德聯繫在一起。”

聽到這裡,朱元璋不禁產生了自我懷疑。

詩經裡確實有這樣的話,可那些話能從這個角度來解釋嗎?

爲何以前我從未想到過?也從來沒有人教過我?

我的書白讀了不成?

還是有人藏私,不肯把真實的解讀方法告訴我?

當然,他也只是這麼想想而已。

他很清楚,這種解讀方法並不常見,更準確說是非常罕見。

就連宋濂這樣的大儒都不具備。

難怪皇后信中一直說,他擁有獨特的傳承,看來確實如此。

馬鈺並不知道他的想法,繼續着自己的講解。

“周文王的德行逐漸爲四方所知,大家都感於其仁德,認可了他身上揹負着天命。”

“那麼現在,天命就從殷商身上,轉移到了文王身上。”

“而且還是因爲文王有德才轉移的。”

“到了這裡,得天命的方式,從敬鬼神變成了仁德。”

“詩經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這也是爲什麼文王駕崩後,武王不將其安葬,而是帶着他的棺槨伐商的原因。”

“因爲名義上,他是代替擁有天命的父親在伐商,他在完成蒼天交給他父親的責任。”

“也因此,諸侯國纔會認可他,與他一起伐商。”

朱元璋還沒有表示,朱樉先驚訝的說道:

“帶着父親的棺槨打仗,竟然還有這種事情?”

“讀書的時候,我竟然沒有留意到。”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斥道:“不學無術。”

朱樉脖子一縮,不敢在說話。

熟讀經典的朱元璋自然知道,馬鈺說的是對的。

周武王帶着文王的棺槨伐商,因此還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諷。

說他不讓自己的父親入土爲安,是假仁假義。

這些古籍上有明確記載,只不過大家習慣性忽略了而已。

以前朱元璋也無法理解,周武王爲何要扶靈伐商,給自己留下那麼大的污點。

此時經過馬鈺的講解,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裡面還有這一層用意在。

確實啊,大家信服的是文王的德行,和姬發沒有關係。

文王不在了,你姬發憑什麼號令羣雄?

所以他必須要藉助父親的名義行事。

否則也就沒有後面的伐商大業,也不會有周朝了。

至於周武王扶靈伐商到底符不符合孝道……

朱元璋表示,不能繼承並完成父親的遺願,那纔是真正的不孝。

馬鈺見朱元璋能跟得上自己的節奏,哪怕是明黑,也不得不讚嘆他的勤奮。

朱元璋就小時候讀過兩年私塾,勉強能識得幾個字。

他的學識全部都是成年後自學的。

一邊打仗一邊抽空學習,這份自律和堅持,就不是尋常人能比的,難怪他能獲得成功。

朱元璋此時已經被他的課所吸引,催促道:

“繼續講,後來呢。”

馬鈺接着說道:“後來武王伐商成功,事情又起了波瀾。”

(本章完)

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93章 人間佛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1章 三表法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03章 還俗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93章 人間佛第15章 雙標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08章 無題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86章 觸及皇權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15章 羣相制第14章 甲骨文第115章 羣相制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29章 夠狠第92章 綁架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93章 人間佛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6章 老狐狸第30章 天命所歸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22章 暴露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0章 魷魚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2章 你再想想第67章 儒教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4章 趙敏第122章 其罪當誅
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42章 上架感言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93章 人間佛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1章 三表法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03章 還俗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93章 人間佛第15章 雙標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08章 無題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86章 觸及皇權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15章 羣相制第14章 甲骨文第115章 羣相制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29章 夠狠第92章 綁架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93章 人間佛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6章 老狐狸第30章 天命所歸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22章 暴露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32章 你再想想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0章 魷魚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2章 你再想想第67章 儒教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9章 沒頭蒼蠅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04章 趙敏第122章 其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