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

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

宋濂走了,馬鈺恭敬的將他送到牢房門口。

不是不想送更遠,而是他的身份是死囚,私自走出牢房不合禮制。

雖然他在大牢裡享受各種特殊待遇,但嚴格來說並不算違規。

畢竟律法也沒有說不允許犯人享受這些。

但你走出牢房大門,那就屬於越獄,是違反律法的。

聽起來很虛僞,但這就是一條線。

不跨過這條線,一切都是合乎法禮的,跨過這條線就是小人。

這就是大義名分,讀書人最在乎的玩意兒。

在宋濂的面前,馬鈺自然處處恪守禮儀,不會跨越一步。

哪怕對方毫不在意,他也堅持這麼做。

不是爲了討好對方,而是不想露出破綻給對方。

畢竟剛纔裝了個大×,還連帶着損了一波孔子,不能太得意忘形。

在分別的時候,宋濂用極爲複雜的目光看着他,似乎想要說什麼。

但最終也只是拱拱手,就轉身離開。

朱標臉上平靜,但眼神裡的喜悅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

他有很多話想說,但礙於宋濂在不方便,也只是朝馬鈺拱了拱手,就跟着一起離開了。

目送兩人消失在拐角處,馬鈺長長的吐了口氣,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

繼而一股喜悅從心底升起。

這可是宋濂啊,以自己的身份,正常來說這輩子都沒機會見到。

更別提和對方面對面交流。

現在不但見到了,還給對方上了一課,那感覺……

比三伏天吃冰鎮西瓜還爽。

這一趟沒有白穿越啊。

如果有機會回到原來的世界,一定要好好和大家吹一吹。

當然,百分百會被大家認爲看小說看傻了。

不過那又怎麼樣,確實很爽,很有成就感好不好。

過了約莫一刻鐘,朱樉再次回到牢房。

一進來就不可思議的道:“你竟然真的將宋老頭給駁倒了。”

“剛纔他的臉色你沒看到,太精彩了。”

馬鈺不無得意的道:“一般一般,潛溪先生是被我打了個措手不及而已。”

朱樉毫不在意的道:“偷襲也是本事,能讓他吃個大癟,你還是第一個。”

“哇哈哈哈……宋濂啊宋濂,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笑過之後,他湊到馬鈺身邊,說道:

“宋老頭竟然沒有拿聖人大義來壓你,着實出乎我的意料。”

馬鈺正色道:“他是個方正君子,幹不出這種事情的。”

朱樉搖搖頭,說道:“你可是辱及孔子了,萬一他惱羞成怒呢。”

馬鈺笑了笑,意味深長的道:“那也別怪我不擇手段了。”

朱樉聽出了話外音,好奇的道:“你早就防着他這一手了?快說說你準備怎麼做。”

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幹了這麼大的事情,馬鈺也想找個人炫耀,所以也沒有打啞謎,說道:

“管仲和齊桓公北擊戎狄南拒楚國,維護了華夏正統。”

“洪武皇帝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你說管仲器小不知禮,莫非是借古諷今,影射當今皇上?”

這一聲洪武皇帝他是發自內心說的,雖然是明黑粉,雖然很討厭朱元璋。

但對於他恢復中華的功績,馬鈺還是認的。

一旁的朱樉滿臉震驚,道:“你小子,竟然如此陰險。”

陰險,你小子會不會說話?

馬鈺斜睨着他,拉長聲音道:

“我記得某人說過,若我能和他正面交鋒,就唯我馬首是瞻。”

“不知道這話還算不算數。”

朱樉表情一僵,訕笑道:“開個玩笑,馬兄你不會當真了吧?”

馬鈺面無表情的點點頭,說道:“也是,小孩子嘛,說的話怎麼能當真。”

小孩子?說的話不能當真?

朱樉感覺受到了這輩子最大的侮辱,頓時就紅溫了,憤怒的看着馬鈺。

一副恨不得衝上去將他撕碎了的樣子。

馬鈺不爲所動,提起水壺給自己倒了一碗水,慢悠悠的抿着。

朱樉更氣,鼻子裡喘着粗氣,胸膛劇烈起伏,過了很久他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

“好,我認。”

“從今天開始我李武……不,我朱樉唯你馬鈺馬首是瞻。”

“啪……”馬鈺手裡的碗掉在地上摔成了幾瓣。

——

另一邊,走出牢房後,除了必要的行禮,宋濂始終沉默不語。

馬皇后能體會到他的心情,也沒有強迫他說話,而是命人將他送回府中。

並且還貼心的給他批了兩天假。

之後母子倆在拱衛司的護送下回到皇城。

戰亂年代晚上是有宵禁的,但拱衛司擁有特權,可以夜間行動。

而且因爲他們身份特殊,往往執行一些秘密任務,也沒人敢仔細盤查他們。

一路順利的返回皇宮,屏退左右之後,母子倆纔開始討論方纔的事情。

朱標略帶興奮的道:“以前我只知道馬鈺學識不凡,不曾想竟能將宋師駁倒。”

馬皇后也非常的意外,她知道馬鈺是有本事的,也有一些獨特的傳承在身上。

但一力降十會,在宋濂這樣的大儒面前,任何的花招技巧都是無用的。

可結果卻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馬鈺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

他竟然真的將宋濂給駁的啞口無言。

這一路上她一直在回想全過程,逐漸明白了馬鈺的手法。

之前的種種新穎觀點,其實都只是幌子。

真正的殺招就是孔子不能赴魯難。

然後宋濂就陷入了一個怪圈裡,攻擊管仲就是攻擊孔子。

任憑他有再大的本事,只要跳不出這個怪圈,就只能單方面捱打。

因爲他的任何反駁,都是在攻擊孔子。

這也是爲何之後宋濂很少再發言的原因。

想到這裡,她不禁再次讚道:“少年可畏啊。”

但接着她話鋒一轉道:“但他先是對你爹不尊,現在又攻擊孔子。”

“可見其內心缺乏敬畏之心,這一點不得不防。”

缺乏敬畏之心的人掌權,小概率開創新時代,但更大概率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

朱標卻有不同意見:“我覺得他不是沒有敬畏之心,應當是自知必死,所以纔會變得無所顧忌。”

馬皇后倒也沒有反駁,有些人面對死亡會嚇破膽,有些人則會放下所有顧慮。

亂世最不缺的就是這兩種人,她見過太多了。

“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我們卻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要考察清楚再決定如何用他。”

朱標點點頭表示認同,但他更關心另一個問題:

“以後我能繼續看管荀之書了嗎?”

哪知馬皇后卻搖頭道:“不行。”

朱標驚訝的道:“啊,爲什麼?”

馬皇后平靜的道:“現在已經不是‘本用’正確與否的問題了,一切等你爹回來再做決定。”

朱標瞭解自己的母親,聽這語氣就知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他也沒有再爭論,只是失望的道:

“我知道了。”

馬皇后沒有解釋太多,作爲儲君必須要經歷很多,才能成長起來。

失望、失落本身也是一種經歷。

接着她就動手給朱元璋寫信,將這幾天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講了一遍。

——

開封。

朱元璋發現這次的信特別厚,就隱約猜到事情可能和馬鈺有關。

拆開信就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看到馬鈺攻擊孔子,他非常的高興。

不只是孟子的思想大逆不道,就連孔子都是僞君子。

咱就說儒家可用而不可重,果然如此。

真治國還得靠法家。

關於大明律是重刑還是慎刑,他心中的那桿秤再次發生了傾斜。

繼續往下看。

殷商禮器?刻有文字的甲骨?

他猛的站起身,因爲太過激動不小心碰到了桌案,上面的奏疏、文書等物品,‘嘩啦啦’散落一地。

門外的趙二虎聽到動靜,還以爲發生了什麼事情。

‘噹啷’抽出腰間的佩刀就衝了進來。

當看清楚狀況,連忙下跪請罪。

朱元璋哪有心思理他,喝道:“出去出去,沒有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等趙二虎退下,他也沒收拾地上的東西,再次翻看書信。

真的,竟然真的是殷商禮器。

發現的過程堪稱神奇,在沒有絲毫線索的情況下,硬是靠着想象力找到了蛛絲馬跡。

這智慧……可惜如此大才竟不能爲我所用啊。

不過這馬鈺也是個大才,雖然不能和他長輩比,但能成功給宋濂下套,可見也是學到幾分本事的。

可以考慮將他赦免。

至於殷商禮器是真是假,他自然不會這麼輕易就相信。

可即便有萬分之一的概率是真的,都值得他慎重對待。

甚至可以說,此事和北伐同樣重要。

對於如何處置馬鈺,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如果殷商禮器是真的,那僅憑這個貢獻,就足以饒他一命。

至於如何使用他,留待以後再說吧。

接着朱元璋再次將推理過程看了一遍並熟記於心。

然後來到軍用地圖前,回憶自己看過的書籍,大致確定了殷商京畿所在地。

不過史書記載的比較模糊,他確定的範圍有兩處。

不要奇怪爲啥會是兩個地方,因爲夏商西周的都城是不固定的。

會根據實際需要遷都。

所以史書上對於夏商周的京畿描寫,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如果不懂這一點,會認爲史料記載太不靠譜了,竟然有這麼大的衝突。

wWW● Tтka n● ¢ 〇

明白這一點的才知道,史料上描寫的壓根就不是一個時期的都城,自然也就不一樣。

朱元璋圈出來的兩個地方,一處在陝西的某地,一處在河南彰德府。

而彰德府後來改名爲安陽。

確定了兩個大致地點,朱元璋就坐不住了,立即將徐達和常遇春叫了過來。

“咱要去彰德府。”

徐達大驚,道:“上位三思,彰德府乃前線兵兇戰危。”

“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您乃大明天子,豈可以身犯險。”

常遇春也說道:“是啊,若您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是以死謝罪也無法彌補啊。”

徐達不禁瞪了他一眼,你不會說話可以不說。

朱元璋自然知道老兄弟在擔憂自己的安全,但他也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而且這倆人也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就沒有隱瞞他們。

將寫有甲骨文信息的那幾頁信紙抽出來,遞給他們道:

“你們一看便知。”

竟然和娘娘的信有關?兩人都很驚訝,接過湊在一起看了起來。

等看到殷商禮器以及殷商文字的時候,徐達也震驚的一下站起身。

沒有防備的常遇春被撞了個踉蹌,氣道:

“你一驚一乍的幹什麼?”

徐達沒有理他,激動的道:“上位,此事可當真?”

朱元璋說道:“妹子都給咱寫信了,可見是有很大可能爲真的。”

“而且不論是真是假,這麼大的事情都值得咱親自跑一趟。”

徐達卻搖頭道:“此事確實非同小可,不過對大明來說也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實在不值得您以身犯險。”

常遇春揉了揉被撞的頭,道:“是啊,何況禮器埋在地下,一時半會也丟不了,晚一些時候再去尋找也不遲啊。”

朱元璋笑道:“鄱陽湖那麼危險咱都沒怕,區區彰德府又算得了什麼。”

徐達說道:“鄱陽湖那是被逼無奈,我們只能孤注一擲。”

“現在一統天下在即,您實無必要再冒這樣的險。”

見朱元璋依然想去,他猛然想起之前收到的一條情報,連忙說道:

“根據我收到的情報,真定府附近有疫病發生,很可能會波及彰德等地。”

“我們是不怕元軍,可不能不怕疫病啊。”

在太平年間,再小的疫病也是大事,皇帝要親自處理的。

可在戰亂年代,各種疫病非常頻繁,已經不算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了。

只有那種波及數州乃至數省的重大災疫,才值得他們特別重視。

但這不代表疫病就不危險了,能避開還是避開的好。

所以在確定這條消息的真實性之後,朱元璋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

“哎,只能等後面再派人去尋找了。”

見他失望的樣子,常遇春說道:“要不先派人去打探一番?”

朱元璋搖頭道:“不可,如此大事不能走漏任何風聲。”

“若給元朝得知,恐怕會影響北伐戰事。”

雖然蒙古人不在乎漢人的這些玩意兒,可不代表他們不知道這東西對政治的影響力。

就算我拿不到,也不能便宜了你姓朱的。

很有可能會調集大軍去彰德府搞破壞。

萬一給他們找到了,那就真哭的地方都沒了。

不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朱元璋也沒有心思繼續待在開封了。

況且,那馬鈺身上藏着很多秘密,是時候回去親自見一見他了。

於是他就對徐達和常遇春說道:“我準備這兩日就返回應天。”

“本來還想爲你們舉行過出徵儀式再回去,現在也只能作罷了。”

徐、常二人生怕他一個想不開跑去彰德府,巴不得他早點回應天。

一聽說他要走,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連忙說了一番客套話,然後高高興興的將他給送走了。

朱元璋倒也沒有生氣,他豈能不知道老兄弟的想法,只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

應天府大牢裡的馬鈺還不知道,他即將面對終極大BOSS。

(本章完)

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22章 暴露第55章 出塞第83章 正式立旗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9章 無題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55章 出塞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83章 正式立旗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33章 錦衣衛第19章 沒頭蒼蠅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4章 甲骨文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67章 儒教第36章 是非,權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0章 魷魚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7章 無題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75章 分化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4章 開講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36章 是非,權衡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6章 老狐狸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88章 自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3章 還俗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55章 出塞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15章 羣相制
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22章 暴露第55章 出塞第83章 正式立旗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9章 無題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55章 出塞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83章 正式立旗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33章 錦衣衛第19章 沒頭蒼蠅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4章 甲骨文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67章 儒教第36章 是非,權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0章 魷魚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7章 無題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21章 東拉西扯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75章 分化第98章 不要招惹馬鈺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4章 開講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36章 是非,權衡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88章 自信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6章 老狐狸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88章 自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3章 還俗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55章 出塞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7章 儒從何來第115章 羣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