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謠言和娜佳的邀請

第103章 謠言和娜佳的邀請

當看到別林斯基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米哈伊爾遞給他的那張紙的時候,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也是越來越想看看那張紙上面的文字,但是過了好一陣別林斯基依舊沒有放手,反而看起來越來越激動。

看到這一幕,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然後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這樣的意味:估計米哈伊爾是把他之前寫過的壓箱底的詩給拿了出來了。

同樣作爲詩人,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當然知道現場寫出一首好詩有多難,縱然靈感和激情在同一時間爆發,但這樣一般也只能寫下真正的好作品的胚胎,等冷靜下來後肯定還是需要經過一番認真的修改和思考的。

因此他們兩個人最開始的時候確實震驚了一下,但細想一番後,還是覺得米哈伊爾應該是把之前已經寫好的作品給默寫了下來,以此作爲說服別林斯基去療養的理由。

現在看來就更是如此,畢竟以別林斯基作爲傑出評論家的敏銳與審美,自然不可能因爲一首普通的詩就驚訝這麼長的時間。

不過就算是早就寫好的作品,能好到讓別人愣住,那也是真的很不常見。

米哈伊爾到底還藏着多少東西?

而且爲什麼他一出手就是極好的詩歌,他就沒寫過爛詩嗎?

哪有詩人沒寫過爛詩的?

想到這裡,作爲詩人的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就又是忍不住對視了一眼,心裡頓時也是感到一陣酸澀。

尤其是涅克拉索夫,畢竟他在十七歲那年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當時本來指望着靠那部詩集翻身,結果壓根就沒引起聖彼得堡文化界的注意,還被幾家小報噴的他連媽都沒了。

好在是別林斯基出於好奇關注了此事,也看了涅克拉索夫的詩集,然後半天說不出話來,改天就專門寫了一篇評論對着這部詩集一頓猛批,直接譏諷爲“浪漫主義打油詩”。

之所以說是好在,當然是因爲涅克拉索夫看了別林斯基的評論後覺得句句在理,俗稱被人給罵爽了,於是他便不由自主地靠近別林斯基,然後纔有了後面的故事。

不過現在的話,眼見自己很快就要有錢了,涅克拉索夫真的已經開始回收自己的這部詩集,準備到時候集中銷燬掉。

眼見都已經當老闆了,老涅自然也想當個體面人。

而在感到酸澀的同時,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其實私下裡也猜測過米哈伊爾的詩歌創作情況,產量這麼少質量卻極高,那麼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米哈伊爾也寫了很多爛詩,只是他覺得不好意思所以統統藏了起來罷了!

猜是這麼猜的,但涅克拉索夫每次去米哈伊爾家的時候都很仔細的觀察過,結果硬是沒有發現過一張廢棄的詩稿,爲了愛惜自己的羽毛,竟然藏到了這種地步嗎,米哈伊爾你這傢伙。

涅克拉索夫的腦中飛速掠過這些念頭的同時,別林斯基也終於是顫巍巍地將這張似乎是新鮮出爐的稿件遞了過來,儘管涅克拉索夫已經抱了很大的期待,但這首詩的開頭還是讓他驚了一下: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僅僅這麼三行,就已經把人拉入到了一種令人振奮的呼喚當中,既是鼓勵人同流逝的光陰、疾病乃至死亡進行搏鬥,又或者是更多的東西。

“怒斥光明的消逝”又何嘗不能延伸爲當下的社會現實呢?

第一句是老年亦或者心已腐朽的人,接下來則是層層遞進,表明了智者、好人,狂人、嚴肅的人面對逝去的光明所應有的態度,而像“雷電”、“海灣”“太陽”和“流星”等意象,則是又加強了這種感情的力度。

從而讓這首詩從具體的感覺經驗出發,逐漸上升到了普遍、永恆的宏大境界,從而有了更加廣泛的意義!

心潮澎湃地看完兩遍後,涅克拉索夫也是有些心癢難耐,在急匆匆地徵求了米哈伊爾的同意後,便懷着激情大聲念起了這首詩來。

而在念詩的這個過程中,涅克拉索夫仍然感到心潮澎湃的同時,也是猛然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首詩好像在押韻這一塊有點問題!

如果是一位新手,涅克拉索夫當然會認爲對方是犯了低級的錯誤,但是寫下這首詩的人可是米哈伊爾!

他前面那兩首詩幾乎擁有着無與倫比的完美韻律,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但要是這首詩是匆匆寫下的話,那麼這一切好像就說得通了!

難道說米哈伊爾他真的

突然感受到涅克拉索夫的狂熱眼神的米哈伊爾:“???”

雖然你之前沒少用這樣的眼神看我,但這次的未免也太嚇人了吧

不會吧不會吧,你真以爲我是現寫啊?我吹牛逼呢!

事實上米哈伊爾在這首詩上其實花了不少時間,難度主要是在於將英語轉化爲俄語還得符合韻律。

米哈伊爾自己先翻譯了一下,效果還算不錯,但確實有那麼幾個音節差點意思,而因爲還有別的事情的緣故,米哈伊爾倒是還未來得及向別人請教。

但涅克拉索夫的反應是怎麼回事?

一念至此,米哈伊爾也是開口解釋道:“現寫談不上,之前已經醞釀很久了”

面對米哈伊爾嘰裡咕嚕的一番解釋,涅克拉索夫既沒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又深深地看了米哈伊爾一眼。

米哈伊爾:“???”

正當米哈伊爾一頭霧水的時候,別林斯基也終於是從那種因爲詩歌而產生的戰慄中甦醒了過來,他自認已經感受到了米哈伊爾想要傳達給他的情緒,於是他也是半是嘆息半是激動地說道:

“你知道的米哈伊爾,想要一位身體衰弱的病人承認自己有問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我還有那麼多的事情都沒有完成!

我想要看到我們雜誌的聲音傳到更多人那裡去,想要繼續完成我未能完成的事業,我早就已經準備寫上一部鉅著來分析我們俄國文學以及社會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走向了!但我的身體狀況時常在提醒我一件事,我真的還有時間和計劃去完成我的這些計劃嗎?

或許就是這樣,我才害怕見到醫生,害怕從他們口中聽到我再也不能像這樣工作的消息了吧!而就像你在這首詩裡的態度一樣,疾病和死亡怎麼可能靠順從和逃避來消弭呢?

我會正視我的身體狀況的,怒斥、面對、解決,然後再更好的去工作!而且我覺得你這首詩肯定不止於此.”

米哈伊爾:“.”

療養只是爲了更好的燃盡嗎? 還有後面的分析聽着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儘管事情的發展有點超出自己的預料,但眼見別林斯基已經決定配合治療,涅克拉索夫和帕納耶夫看起來也是又高興又激動,米哈伊爾思考了一會兒,自然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管怎麼說,事情的結果總歸是好的。

只是接下來幾天的話.

因爲詩歌傳播快再加上聖彼得堡圈子小的緣故,在這之後的第二天,米哈伊爾就聽到有人對自己說:

“尊敬的米哈伊爾,聽說你又寫了一首好詩!”

面對這樣的話,多少已經有點習慣了的米哈伊爾自然是一笑置之,順帶謙虛地擺了擺手。

到了第四天,米哈伊爾聽到別人說:

“聽說你爲了勸別林斯基好好治病,更加積極的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你僅僅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寫出了一首絕妙的好詩用來勸解他,多麼高尚的舉動!”

米哈伊爾:“?”

一天嗎?這時間縮水的有點快啊。

罷了罷了,謠言往往就是這樣,傳播的時候總會有點變樣。

而等到了第六天,米哈伊爾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遇到一位狂熱的青年,然後聽他嚷嚷道:

“尊敬的米哈伊爾先生!聽說您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甚至動都沒有動的情況下就寫出了一首好詩!請問這是真的嗎?不!我不該這樣問的!我怎麼能質疑您呢?!”

米哈伊爾:“???”

不不不,你應該多質疑一點纔是.

總之米哈伊爾是又認真給這位年輕人解釋了一遍那些傳言都是謠言,並不能令人信服,實際上也不可能只花那麼短的時間,並且希望對方也能幫他澄清一下。

米哈伊爾解釋過後,本以爲事情到這裡差不多也就結束了,豈料沒過多久涅克拉索夫就找上了門,張嘴就問道:“米哈伊爾,我看到聖彼得堡那些報紙上的文章了,他們都說你企圖製造出一種破壞傳統韻律的野蠻混亂的詩體!這次的詩歌就是一種試探,照我看完全是胡說八道,明明是你還未來得及修改。”

米哈伊爾:“?”

這樣子黑?

不過該說不說,最近這段時間,米哈伊爾也算是聖彼得堡文化界的半個頂流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在關注他,而像這樣難得的機會,有些人自然不願意輕易放過。

但是由於《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這首詩確實是好,甚至好到了足以讓一些人忽略掉韻律的問題,不會因此直接攻擊米哈伊爾:“韻律都押不準,就這還詩人呢!”

攻擊效果其實算不上好,更何況還有別的傳聞加持,於是有些人琢磨了一下,索性換了“破壞傳統”這樣的角度來進行攻擊。

當然,聲勢算不上大,畢竟這首詩基本上就是符合韻律的,節奏鮮明且抑揚頓挫,但是對於有些雜誌而言,能蹭一點就蹭一點,畢竟你們難道看不到這樣的文章發出去後,雜誌的銷量都增長了不少嗎?!

而面對有些生氣的涅克拉索夫,米哈伊爾正準備附和一句呢,但是突然又想到了什麼的他愣了一下,倒是順口就說道:“那麼尼古拉,你覺得不講究韻律的詩體怎麼樣?是否也能寫出好的作品?換而言之,自由體詩會出現嗎?”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詩歌早期往往都是以韻律詩爲主,而歐洲在到了十九世紀後,自由體詩才逐漸有了萌芽和過渡作品,但也只有到了1855年惠特曼的《草葉集》和更後面一點法國的詩人蘭波的作品,纔有了更加鮮明的體現。

因此當米哈伊爾在如今這個時間點就說出這種話,涅克拉索夫也是一下子就愣住了。

如果別人這樣說涅克拉索夫或許會覺得是在胡說八道,但是這話可是米哈伊爾說出來的,那麼涅克拉索夫就真的要好好想想了。

之前米哈伊爾似乎就提過一句什麼象徵主義,那這一次?

涅克拉索夫開始頭腦風暴的時候,確實只是順口一提的米哈伊爾倒是沒想那麼多,但稍稍回憶一下最近聽到的謠言,米哈伊爾的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

希望謠言趕快停下來吧,龜龜,謠言裡的那個人他還是人啊?

而就在米哈伊爾的詩歌和關於詩歌的傳言傳播的這段時間,一位總是不由自主地注意米哈伊爾的消息的姑娘,自然也是從熟人那裡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在聽清消息的具體內容時,這位年輕的姑娘不由自主地就張大了嘴巴,然後愣愣地聽着自己這位熟人講米哈伊爾寫詩時的細節,這些細節詳細到了他好像當時就站在米哈伊爾旁邊看着他寫一樣。

不過娜佳倒是沒想太多,只是聽着故事裡的米哈伊爾聽得一愣一愣的,聽完之後好半天她纔回過神來,白皙的面龐浮現出一抹激動的紅暈。

“多麼不可思議啊,等過幾天見面的時候我一定要親自問問他!”

說到這裡時,這位姑娘的臉龐似乎又紅上了一兩分。

之前米哈伊爾因爲忙着各種事情,未能抽出合適的時間來參加什麼宴會,但無論怎麼說,米哈伊爾再忙總歸也是有機會的,於是就在幾天前,想到自己鴿了好幾次的米哈伊爾也是痛快答應了這位姑娘的邀請。

不過在來之前,米哈伊爾還得看一看雜誌最新一期發行的狀況。

這樣的話,這位年輕的姑娘也很快就能看到那部長篇小說的後續了。

會是什麼樣子呢?

真期待啊

(本章完)

第92章 新雜誌的發售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163章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第88章 屠格涅夫的文學預言第115章 《當代英雄》與多餘人第30章 《渴睡》第191章 將軍的決定與新的開始第42章 第二個米哈伊爾出現了!第27章 溫和派(週二求追讀)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83章 關於愛情第10章 同別林斯基的會面第22章 小氣又慷慨的老爺第57章 愛幻想的三位同學第70章 梭哈是一種智慧第94章 彼得拉舍夫斯基第186章 我在聖彼得堡很想你與收支第99章 這年頭的牢法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183章 米哈伊爾的新角色與酸澀第44章 對於未來的展望第75章 文集出版(求月票!)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92章 新雜誌的發售第20章 老奴快樂茶第15章 媽媽和妹妹第51章 流動的盛宴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85章 農奴制的複雜與將軍的等候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5章 媽媽和妹妹第30章 《渴睡》第17章 刊發第97章 飲食 政治與米哈伊爾的晚宴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與寄往法國的作品第85章 就算是米哈伊爾也要住上小別野第132章 全體目光向我看齊啊,我宣佈個事第175章 歸國與報紙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07章 舞蹈與決鬥(下)第54章 推薦(求月票!)第195章 新的風尚與性情的大仲馬第192章 法國,啓動!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104章 開始幻想的娜佳第46章 你的名字第17章 刊發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110章 學生領袖與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30章 《渴睡》第65章 我在俄國貸款那些年第167章 開學與規劃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75章 歸國與報紙第99章 這年頭的牢法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60章 快活的空氣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1章 《祖國紀事》第6章 當下的俄國文學第134章 與第三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6章 稿費和稿約第166章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第52章 我愛你,比自然更多一些第122章 愛情與不拿遺產不會玩第62章 辭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157章 《物種起源》與宴會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第53章 傲慢與偏見(求月票!)第36章 稿費和稿約第124章 存在先於本質與屠格涅夫在法國第170章 俺尋思這樣彈好聽第136章 我在俄國說雞湯語錄那些年第23章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第106章 舞蹈與決鬥(上)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4章 自然派第101章 彼得保羅要塞第89章 我們永遠永遠愛你第131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俄國嗎?第40章 小乞丐第197章 美食詞典與被捉姦在牀的雨果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30章 《渴睡》第143章 一日長於百年,擁抱無止無終第132章 全體目光向我看齊啊,我宣佈個事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13章 我的大學第11章 《祖國紀事》第8章 俄國文學界白月光別林斯基第10章 同別林斯基的會面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
第92章 新雜誌的發售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163章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第88章 屠格涅夫的文學預言第115章 《當代英雄》與多餘人第30章 《渴睡》第191章 將軍的決定與新的開始第42章 第二個米哈伊爾出現了!第27章 溫和派(週二求追讀)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83章 關於愛情第10章 同別林斯基的會面第22章 小氣又慷慨的老爺第57章 愛幻想的三位同學第70章 梭哈是一種智慧第94章 彼得拉舍夫斯基第186章 我在聖彼得堡很想你與收支第99章 這年頭的牢法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183章 米哈伊爾的新角色與酸澀第44章 對於未來的展望第75章 文集出版(求月票!)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92章 新雜誌的發售第20章 老奴快樂茶第15章 媽媽和妹妹第51章 流動的盛宴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85章 農奴制的複雜與將軍的等候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5章 媽媽和妹妹第30章 《渴睡》第17章 刊發第97章 飲食 政治與米哈伊爾的晚宴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與寄往法國的作品第85章 就算是米哈伊爾也要住上小別野第132章 全體目光向我看齊啊,我宣佈個事第175章 歸國與報紙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07章 舞蹈與決鬥(下)第54章 推薦(求月票!)第195章 新的風尚與性情的大仲馬第192章 法國,啓動!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104章 開始幻想的娜佳第46章 你的名字第17章 刊發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110章 學生領袖與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30章 《渴睡》第65章 我在俄國貸款那些年第167章 開學與規劃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75章 歸國與報紙第99章 這年頭的牢法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60章 快活的空氣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1章 《祖國紀事》第6章 當下的俄國文學第134章 與第三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36章 稿費和稿約第166章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第52章 我愛你,比自然更多一些第122章 愛情與不拿遺產不會玩第62章 辭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157章 《物種起源》與宴會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第53章 傲慢與偏見(求月票!)第36章 稿費和稿約第124章 存在先於本質與屠格涅夫在法國第170章 俺尋思這樣彈好聽第136章 我在俄國說雞湯語錄那些年第23章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第106章 舞蹈與決鬥(上)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4章 自然派第101章 彼得保羅要塞第89章 我們永遠永遠愛你第131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俄國嗎?第40章 小乞丐第197章 美食詞典與被捉姦在牀的雨果第56章 同克拉耶夫斯基的見面第30章 《渴睡》第143章 一日長於百年,擁抱無止無終第132章 全體目光向我看齊啊,我宣佈個事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13章 我的大學第11章 《祖國紀事》第8章 俄國文學界白月光別林斯基第10章 同別林斯基的會面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