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

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

憑心而論,作爲一個地道的巴黎人,《世紀報》的老闆認爲《八十天環遊世界》當中那些辛辣的英國笑話和揭露嘲諷英國佬的那些情節,絕對是這部小說的精華之一,在連載期間,幾乎大多數的巴黎讀者看到後都是會心一笑,還有相當多的讀者寫信過來表示想看到更多。

因此正常來說,他身爲一個驕傲的法國人當然要狠狠拒絕英國佬的無理要求,說不定還要順帶嘲笑一下英國佬的厚臉皮和道貌岸然的嘴臉,但是既然這件事跟錢掛鉤

《世紀報》這邊很快就給出了回覆,大意就是這部作品凝聚了作者本人的諸多心血,輕易不能更改,非要這麼做的話,合同的分成比例還是要再繼續談一談,如何合適,那麼這麼做倒是也沒什麼問題。

對於這種無理的要求,英國這邊的出版商自然是堅決不同意。

其實真要說的話,關於究竟要不要將這部暢銷書引去英國這件事,英國這邊的出版商內部確實爭論了許久。

作爲曾經足足物理對轟了上百年的老對手,英法兩國那可不是一般的不對付,但與此同時,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其實一直都在密切關注着對方在各個領域的動向,並且致力於給對方找點不自在。

上一個比較經典的案例便是路易十六老哥繼位之後就發了狠,爲了對抗英國並復仇七年戰爭中的失利,決定支持北美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在這個過程中,路易十六不僅提供資金、物資,還派遣軍隊直接參與戰鬥。據說在美國的獨立戰爭期間,法國支援了約30萬支火槍、20萬套軍服和數百門火炮,以及派遣了大量軍隊和海軍。美軍使用的火藥中有94%來自法國,最多時有12000名法國陸軍和32000名法國海軍直接參戰。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路易十六老哥不僅在民間喜提“美國國父”的稱號,同時他的行動也加劇了法國的財政危機,一不小心就鬧出了法國大革命,真可謂是美國笑嘻嘻,路易老哥大意失好頭。

順帶一提,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國在1886年送給美國的,以此紀念美國獨立100週年和兩國友誼。

至於在其它領域,舉個例子的話就是像梅毒這種疾病,法國人管它叫英國病,英國人管它叫法國病,但如果真的細數一下得梅毒的知名文人的話,大概還是法國這邊多一點,英國那邊比較知名但並未確定的一個例子,便是被譽爲“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威廉·莎士比亞。

因此在法國的文學作品當中,出現一些英國笑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按理說負責引進法國的書籍的英國書商其實早就習慣了這件事,但是《八十天環遊世界》這部小說還是讓他們又愛又恨。

愛的地方在於這本書總歸是以英國人作爲主角,而且完整看完這部小說的人,大概都會承認這位英國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角色,恨的地方則是那些侮辱大英帝國的話和情節跟小說融合的實在是太過完美,假如真的要一一刪去的話,這部小說的一些重要情節無疑是會變得有點莫名其妙。

而是否要引進的爭論便是由此而來。

但不得不說,這部小說在英國暢銷的可能性相當大,因此到最後,英國的書商這邊也只能是一邊艱難地修改某些情節,一邊在痛罵這位俄國作者那地道的英國笑話。

不過該說不說,其中有些部分確實英國人自己看了都覺得有點想笑.

而在艱難翻譯和修改的同時,英國的書商們也是不止一次地爲作者的國籍感到震驚,那些野蠻的俄國佬竟然還有這種本事?莫非這其實是一位想掙錢的英國人爲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於是專門僞造了姓名和國籍,來法國撈金來了?

從主人公的國籍來看,這種猜測似乎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就在英國的有些書商們議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世紀報》這邊也是頗爲愉快地談論着《八十天環遊世界》單行本的銷量。

說是單行本,但爲了能夠賺到更多的錢,出版商最終其實是採用了分卷本的形式,每卷含4到6章,定價爲一法郎,然後陸續推出。

以《八十天環遊世界》的體量,大概只能出個七八卷分卷本,而等分卷本賣完了,那才輪得到單行本的登場,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沒過去多久,第一卷的銷量已經正式破萬,這樣的銷量即便是在巴黎也絕對稱得上是非常熱門的作品,基本上只在大仲馬老哥的下面。

而屬於米哈伊爾的那份分成,也將在結算之後匯進巴黎的某個銀行賬戶裡,如今這個賬戶裡的數字正在不斷增長,等米哈伊爾到了法國親自取出的時候,估計將會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儘管銷量確實喜人,但《世紀報》的老闆琢磨着要不要再包養一位情婦的同時,也是熱切地期待起了新作品的到來,以至於他時不時地就要跟吉拉丹唸叨幾句:

“讓那位米哈伊爾先生的作品快點來吧!他怎麼就不能學習學習仲馬先生呢?仲馬先生有時候可是能同時連載兩三部小說的人!他難道就不想功成名就嗎?他難道就不想多包養幾位情婦嗎?他這樣的年紀,又怎敢如此懈怠!”

當他正念叨這件事的時候,米哈伊爾的新小說在反覆檢查確保沒問題了之後,此時此刻算是已經在路上了,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想將科幻小說這一概念徹底確立下來,那麼米哈伊爾暫時就不準備更換題材,而是要再弄上那麼兩本。

至於究竟是哪本,只能說這部作品還恰好跟沙皇和波蘭有一定的聯繫

當一切正在穩步進行中的時候,另一邊,米哈伊爾以及其它一批聖彼得堡大學的學生也正在花時間應對馬上到來的畢業考試,坦白說,法學系的畢業考試對於米哈伊爾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主要考驗的就是記憶法條和運用法條的能力。

而在準備畢業考試的這個過程當中,米哈伊爾當然也問了問德米特里的情況,畢竟正常來說,德米特里應該跟他是在差不多的時間畢業纔對,對此德米特里只是抓了抓頭髮,然後很是乾脆地回道:“我參加各種集會的時間比較多,沒怎麼學習,所以被延遲畢業了。”

米哈伊爾:“.”

革命毀了我的畢業夢是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年頭的俄國,一位普通大學生想要畢業只需要通過每年的年度考試以及最終的綜合口試,無需提交論文,而完成學業者將獲得“高等教育畢業證書”以及“專家稱號”如法學專家、工程師等,有了這些東西之後,就可以直接任職。

讓米哈伊爾來說的話,他覺得這種安排其實還挺合理的,畢竟普通的本科生他寫得出正經的論文嗎?

當然了,參考後世,碩士寫出一坨出來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說回現在的俄國,在本科階段過後,可以通過加修一兩年然後提交獨立論文,通過答辯之後即可獲取碩士學位。

老車在之後就將是如此,本科畢業之後先回他的老家教了一兩年書,結了婚後纔再度遷往聖彼得堡,眼瞅着日子有點過不下去,老車便準備讀個碩來緩解一下壓力。 正是在這個時候,老車寫出了他的成名作《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即作品中體現了唯物主義藝術觀,這對尼古拉一世後期死氣沉沉的唯心主義藝術觀無疑是一種挑戰,因此一直被壓着,直到尼古拉一世死後才正式通過答辯。

總之米哈伊爾應對這樣的考試並不算吃力,而在最後這段時間,他與其說是在費力備考,倒不如說一直在跟他在大學期間熟識的同學們交流着什麼。

對於遙遠的未來,米哈伊爾並不迷茫,但對於其它很多大學生來說,大學畢業之後,他們的人生便彷彿處在了某個真空地帶,學校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到了具體的生活上面未必有用,真要面對現實的話,歸根到底還是要看他們的家世到底如何,能給他們做出什麼樣的安排。

即便有所安排,誰也不清楚自己未來到底能夠走到哪一步,是要在一個庸常的位置上幹到死還是能夠迎來新的變化,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老車,能夠憑藉着才華從一個教書匠走到萬衆矚目的位置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俄國的年輕人們喜歡參與到某些宏大敘事當中乃至直接參與革命也並不難理解。

而跟米哈伊爾已經熟識起來的這些人,既有此前在課堂上閱讀《多餘人》並且同米哈伊爾相遇的貴族青年葉甫蓋尼,他即將在家裡的安排下進入政府單位參加工作,他依舊相信自己能夠在俄國的行政部門當中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也有神職家庭出身,未來應該是回自己老家當一個教書先生的矮小青年亞歷山大,他對米哈伊爾偶然間聊到的教育理念似乎很有興趣。

再就是並不想做些什麼,只是單純喜歡詩歌和文學的貴族少爺鮑里斯,還有商人階層出身,畢業之後即將回家繼承家業,然後跟着他爹到處跑做些小生意的梅德維德.

不同的人似乎都有不同的打算,而即便他們中很多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迷茫,對於那些特別迷茫且並沒有太多出路的,覺得對方人還不錯的米哈伊爾有時也是順嘴說了句:“未來我這裡說不定還需要一些人跟我一起做事。”

之所以說這樣的話,當然還是米哈伊爾未來確實準備投資一些東西,就比如興辦一些學校、醫院,亦或者是別的一些東西,到時候肯定是需要人手的,甚至說現在就需要,巴黎那邊最好還是要有幾個人幫米哈伊爾處理一些事務。

而不知道爲什麼,當米哈伊爾的同學聽到他這麼說的時候,有些人竟然不自覺的有些顫抖,還顫顫巍巍地說了句:“像我這樣的人,真的能同您一起幹大事嗎?”

米哈伊爾:“?”

教書什麼的好像也算是在幹大事吧

就在這樣的一些事情當中,米哈伊爾度過了自己在聖彼得堡大學的最後一段時光,畢業考試也是相當順利,甚至順利到了米哈伊爾認爲法學系的教授是不是收了什麼人的賄賂,總之問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也沒有涉及到一些具有爭議的話題。

總之就這樣,在一種頗爲和諧的氛圍當中,米哈伊爾通過了自己的畢業考試,而就在通過考試的這天,來圍觀他和跟他說話的學生似乎格外的多,畢竟大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清楚,這或許是他們跟米哈伊爾這位作家最後一次見面。

本來米哈伊爾還在跟身邊的一些人說話,但隨着人羣的一次又一次翻涌,米哈伊爾不知不覺間就被推到了人羣當中的最高處,而像這麼多的人,米哈伊爾顯然無法一一進行迴應,至於發表一番演說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估計要不了多久,聞訊趕來的教師、學監亦或者是其他人就要開始疏散人羣,於是在最後的這點時間裡,想到自己即將面對新的挑戰也想到別人或許也是如此的米哈伊爾擡了擡手。

即便並非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他要做什麼,但躁動的場面還是不自覺的就安靜了下來,而正是在這樣的時刻,米哈伊爾用清晰有力的聲音念出了一首名爲《野性的意志》的詩歌:

“我喜愛這樣的比試:

所有人都兇狠而驕傲。

願我的敵手是猛虎

和鷹鷲!.

願一個高傲的聲音唱道:

wωw ▪ttкan ▪¢ ○

“這裡是死亡,那裡是監獄!”

願黑夜,黑夜本身

同我奮戰!

.

我狂奔,——身後有人倒下,

我大笑——手中緊握套索……

願颶風

把我撕成碎片!

.

願所有敵手都是英雄!

願盛宴以戰爭告終!

願世間只有兩樣:

我與世界!”

第133章 新的科幻小說與拉新第79章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第168章 俄國法律之一瞥第114章 險些被貴族做局的米哈伊爾與審查官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71章 尼古拉一世的長女:瑪麗亞尼古拉耶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96章 俄國官場之一瞥與將軍的評價第76章 《窩囊》與詩歌第120章 茹科夫斯基與亞歷山大二世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30章 《渴睡》第149章 傳奇KDA王與後路第29章 聚會的精髓第97章 飲食 政治與米哈伊爾的晚宴第167章 開學與規劃第137章 托爾斯泰與赫爾岑第164章 只要他想,他想寫什麼便能寫出什麼第93章 作爲貴族的托爾斯泰(二合一)第140章 法國的冬天與美食家第67章 什麼都不缺了第118章 另一種觀點與新動向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第195章 新的風尚與性情的大仲馬第147章 組織的前身與雛形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1章 大學生第201章 尊敬的高斯先生,我想出一道數學題第74章 恩怨情仇(求首訂!)第32章 身體是流放的本錢第33章 自由,平等,博愛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62章 忍耐與銷量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25章 聲名鵲起第80章 向別林斯基伸出手第145章 冬天是一個隱蔽性很強的季節第59章 回信第7章 有人正爲你們而戰!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5章 妹妹第166章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第12章 文學圈第33章 自由,平等,博愛第135章 科幻小說之父第141章 俄國的冬天與慈善第16章 發行第185章 農奴制的複雜與將軍的等候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93章 時尚與我將摧毀一切障礙!第145章 冬天是一個隱蔽性很強的季節第134章 與第三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2章 不同的讀者羣體與新動向第17章 刊發第189章 跟棕熊肉搏與偷笑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與寄往法國的作品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18章 另一種觀點與新動向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56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第51章 流動的盛宴第71章 我米哈伊爾真的不是賭狗第137章 托爾斯泰與赫爾岑第63章 彼得堡新浪潮第111章 我的時代還未到來,有的人死後方生第106章 舞蹈與決鬥(上)第131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俄國嗎?第28章 愛吹牛逼的屠格涅夫同學(週二求追讀第188章 見面與射擊比賽第156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第8章 俄國文學界白月光別林斯基第110章 學生領袖與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3章 新的果戈理誕生了!第124章 存在先於本質與屠格涅夫在法國第65章 我在俄國貸款那些年第192章 法國,啓動!第42章 第二個米哈伊爾出現了!第44章 對於未來的展望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146章 在聖彼得堡插滿紅旗第200章 詩人 革命與正義切割請假一天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171章 尼古拉一世的長女:瑪麗亞尼古拉耶第125章 傲慢大罪:維克多雨果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32章 身體是流放的本錢第75章 文集出版(求月票!)第63章 彼得堡新浪潮第64章 先發制人第141章 俄國的冬天與慈善第164章 只要他想,他想寫什麼便能寫出什麼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174章 多出來的一天與影響時代的一部小說
第133章 新的科幻小說與拉新第79章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第168章 俄國法律之一瞥第114章 險些被貴族做局的米哈伊爾與審查官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71章 尼古拉一世的長女:瑪麗亞尼古拉耶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96章 俄國官場之一瞥與將軍的評價第76章 《窩囊》與詩歌第120章 茹科夫斯基與亞歷山大二世第14章 我爲俄國流過血!(週二求追讀!)第30章 《渴睡》第149章 傳奇KDA王與後路第29章 聚會的精髓第97章 飲食 政治與米哈伊爾的晚宴第167章 開學與規劃第137章 托爾斯泰與赫爾岑第164章 只要他想,他想寫什麼便能寫出什麼第93章 作爲貴族的托爾斯泰(二合一)第140章 法國的冬天與美食家第67章 什麼都不缺了第118章 另一種觀點與新動向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81章 銷量與畢業時的詩歌第195章 新的風尚與性情的大仲馬第147章 組織的前身與雛形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1章 大學生第201章 尊敬的高斯先生,我想出一道數學題第74章 恩怨情仇(求首訂!)第32章 身體是流放的本錢第33章 自由,平等,博愛第159章 三品官員與新作品第162章 忍耐與銷量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25章 聲名鵲起第80章 向別林斯基伸出手第145章 冬天是一個隱蔽性很強的季節第59章 回信第7章 有人正爲你們而戰!第203章 曲譜與寸止的肖邦第5章 妹妹第166章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第12章 文學圈第33章 自由,平等,博愛第135章 科幻小說之父第141章 俄國的冬天與慈善第16章 發行第185章 農奴制的複雜與將軍的等候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193章 時尚與我將摧毀一切障礙!第145章 冬天是一個隱蔽性很強的季節第134章 與第三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2章 不同的讀者羣體與新動向第17章 刊發第189章 跟棕熊肉搏與偷笑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與寄往法國的作品第182章 留給聖彼得堡大學的禮物和遠行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18章 另一種觀點與新動向第152章 每行價值十個法郎第119章 米哈伊爾的大手和影響第156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第51章 流動的盛宴第71章 我米哈伊爾真的不是賭狗第137章 托爾斯泰與赫爾岑第63章 彼得堡新浪潮第111章 我的時代還未到來,有的人死後方生第106章 舞蹈與決鬥(上)第131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俄國嗎?第28章 愛吹牛逼的屠格涅夫同學(週二求追讀第188章 見面與射擊比賽第156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第8章 俄國文學界白月光別林斯基第110章 學生領袖與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3章 新的果戈理誕生了!第124章 存在先於本質與屠格涅夫在法國第65章 我在俄國貸款那些年第192章 法國,啓動!第42章 第二個米哈伊爾出現了!第44章 對於未來的展望第31章 死鍵不退第116章 未來十年,所有俄國作家都無法繞開第146章 在聖彼得堡插滿紅旗第200章 詩人 革命與正義切割請假一天第155章 怎麼?不跟我回山裡了?第171章 尼古拉一世的長女:瑪麗亞尼古拉耶第125章 傲慢大罪:維克多雨果第72章 熟悉熟悉環境第32章 身體是流放的本錢第75章 文集出版(求月票!)第63章 彼得堡新浪潮第64章 先發制人第141章 俄國的冬天與慈善第164章 只要他想,他想寫什麼便能寫出什麼第165章 喬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第174章 多出來的一天與影響時代的一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