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

奴隸貿易,以及奴隸的存在,算是天子榮在這個時代,覺得最不真實的一種東西。

畢竟在絕大多數後世人印象中,奴隸,是奴隸制部落文明的代表產物。

而華夏文明,在春秋戰國——尤其是秦之後,無疑是已經進入了封建文明階段。

奴隸這種‘舊時代’的產物,本該與奴隸制社會、奴隸制文明一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仍舊處於奴隸制部落文明的草原遊牧民族,還是已經進化爲封建制農業文明的中原華夏民族,都有大量的奴隸,存在於社火結構的各個層級。

尤其是二者之間,給人以‘奴隸相對會少些’之印象的漢家,對於奴隸的勞動力依賴度,甚至比草原遊牧之民都還要更高。

漢少府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

漢少府最堅實的底氣是什麼?

當發生變故時,漢天子手握少府,便能有四成機會1v全世界,這又是爲什麼?

有人會說,是少府內帑的龐大物資庫存,錢糧儲蓄。

也有人說,是少府各作坊、部門的超高生產力。

但這個問題,若是擺在任何一位在少府任職過,或瞭解過少府結構的官員面前,都必然會得到一個千篇一律的答案。

——人!

少府的底氣,在少府手底下,那數以十萬計的人!

這是些什麼人?

根據秦少府章邯的經歷,便不難得知:秦漢少府手中,掌握着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官奴’。

所謂官奴,自然是歸屬權爲國有,屬於國家,或者說是屬於天子個人的奴隸。

這些奴隸的來源,多半是因罪被奪爵,一擼到底,連最低一級的公士爵位都被擼掉了;

然後因一句‘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便以奴隸的身份苟活了下來。

像這種因罪失爵的奴隸,在如今漢室,甚至還有着十分具體的‘分類’。

比如城旦,便是男性罪犯被奪取爵位,判處終生鑄城之刑;

舂,則是女性罪犯失爵,被判處終生舂米之刑。

再比如,鬼薪白粲。

其中,鬼薪是男性罪犯,負責上山砍柴,白粲是女性罪犯,負責擇米做飯。

還有耐隸臣妾、隸臣妾,是被罪犯牽連的女性家屬;

以及耐司寇、司寇等等。

在最開始——準確的說,是太宗孝文皇帝之前,這些罪罰,幾乎都是終生制,甚至世襲制。

也就是後世,人們發毒誓,或詛咒別人時常用的那句:男的代代爲奴,女的世世爲娼,千秋萬世,無窮盡也。

而在太宗孝文皇帝黜肉刑,減刑法之後,這些原本被判處終生,乃至世襲徒刑的官奴隸,也終於有了一絲重獲自由、重獲新生的可能。

太宗孝文皇帝制:城旦舂,期六年,無有新罪,六年則復歸農籍。

鬼薪白粲,期四年,無新罪,四年復農籍。

於是,原本一刀切的城旦舂、鬼薪白粲等無期徒刑,便因爲太宗孝文皇帝的改制,而出現了更爲具體的細緻分類。

針對因罪失爵的官奴,分爲:髡鉗城旦舂、完城旦舂、鬼薪白粲、隸臣妾和司寇。

髡鉗城旦舂——爲刑期六年的有期徒刑,要受髡刑和鉗刑。

髡,便是剃頭;鉗,則是用鐵圈束脖子之意。

在太宗孝文皇帝廢除肉刑後,此二者,便是《漢律》中,死刑以下的最終懲罰。

完城旦舂——刑期五年的有期徒刑。

鬼薪白粲——刑期四年的有期徒刑。

隸臣妾——刑期三年的有期徒刑。

司寇——刑期二年的有期徒刑。

從這些就不難發現:在太宗孝文皇帝進行法律體系改革之後,如今漢室,已經沒有無期徒刑,亦或是終生乃至世襲制的懲罰了。

哪怕是隸屬於少府的官奴,在刑期滿後,也同樣能重獲自由,歸於農籍。

然而,事實上,這套體系卻有個極爲明顯的漏洞,或者說是bug。

當一個人因罪失爵,被貶爲官奴婢時,除了被剝奪作爲‘人’作爲‘民’的權利外,其財富,也同樣會被剝奪歸公。

而在其刑滿釋放,重獲農籍時,他會變成一無所有——既沒有家宅,也沒有田畝,同時還要受整個社會鄙視的窮光蛋。

雖然是‘復農籍’,但農民身份,顯然不是以‘是否擁有農籍’爲準,而是以是否擁有田畝爲準。

復了農籍,卻沒有田畝,甚至沒有任何財富,同時還要被整個社會鄙視。

這樣的人,大概率只能徹底沉淪——在擺脫‘官奴婢’的身份後,憑藉自己在官奴婢生涯學到的東西,比如建築、撿柴等特長,委身爲私奴。

私奴,便是要賣身,而且是本人終生、後代世襲的那種賣身。

於是,一個好端端的人,便此成了子子孫孫爲奴爲婢的卑賤者,不再被社會主流當做‘人’來看待。

主家用着順手了,就給穿一身像樣點的以上,甚至賜下本家姓氏,美其名曰:聯宗。

更甚者,恩賜一個和女性奴僕繁衍後代的機會,看似是賞賜交配權、繁衍權,實則,卻不過是再生個小奴隸而已。

從以上種種——從漢家自上而下,自官方到私人,全方位無死角的健全奴隸體系,其實就不難得出結論:如今漢家,奴隸很多。

官方、政府擁有的奴隸,多到需要分門別類,爲城旦舂、鬼薪白粲等,來負責具體的工作。

私人擁有的奴隸,那更是不用多提。

——如今的長安城,形容一個人有錢,往往只有三個維度。

其一:擁田多少多少傾;

其二:宅、鋪多少多少處;

其三,便是童僕多少多少人。

一個有錢人出門,氣派與否、有多氣派,就得看他身後跟了多少僕人,也就是奴隸隨從。

跟了三五個,那就是某一戶地主家的傻兒子。

三五十個,多半是一縣地界的地頭蛇。百十來號人,甚至幾百號人,那就是橫行郡國,太守二千石不能治,需要強制遷移到關中,以夯固國本的豪強。

至於千兒八百,乃至上千號人?

恭喜你,你成爲了昔日,齊國地下皇帝:刀間之後,又一個被長安朝堂重點關注的巨大不穩定因素。

如果你不再犯任何錯誤,你最好的結局,便是強制遷移至關中,然後被本地豪強權貴瓜分啃食。

一旦你有任何動作,那鎮壓你的,可就會是軍隊,而非官府衙役了。

說到這裡,其實也就不難明白,在如今漢室,奴隸有多麼重要、在如今漢室的社會體系下,奴隸,究竟佔據多麼重要的位置和比重了。

——官方政府,爲了最大限度的不過度利用民衆勞動力,便手握十數萬,乃至數十萬官奴婢,負責爲官府提供無償勞動力。

權貴、富豪們,其生活起居,以及幾乎所有的生產工作,基本也都由奴隸代勞。

中產階級,以奴隸多少來作爲氣派與否、富庶與否的核心判斷指標。

即便是底層農戶、黔首,也都懷揣着買奴隸回來替自己種地的美夢,卻往往不得不受生活所迫,賣兒賣女,委身爲奴。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奴隸,或者說是奴隸制社會殘留,是如今漢室,以及漢室統治下的天下社會,最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奴隸的存在,化解了官方與民衆、貴族與黔首、富豪與農民之間的許多矛盾。

因爲奴隸的存在,官方纔不需要大規模徵發勞役;

因爲奴隸的存在,貴族纔沒有迫切的欺男霸女、欺壓良善的客觀需求。

也同樣是因爲奴隸的存在,才讓富豪將欺壓對象,鎖定爲屬於自己的私人財產:奴隸,而非窮苦老百姓。

與此同時,底層民衆在破產之後,也多了一條沒有任何尊嚴,卻也能勉強苟活的生存之道。

劉榮敢斷定:如果那一天,漢家天下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奴隸、瞬間廢黜了奴隸制度,那漢家宗廟、社稷,也同樣會應聲崩塌。

如今漢室,不能失去奴隸,就像後世的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現如今,漢家甚至還有針對奴隸的稅。

當然,不是讓奴隸爲自己繳稅,而是讓奴隸主,因爲自己擁有了奴隸,而繳納奴稅。

數額也不算高,一年五算,也就是每年六百錢。

作爲後世人,劉榮對於奴隸制的感官,顯然好不到哪裡去。

即便明知奴隸制,還沒有到被完全廢黜的時候、如今漢室還離不開奴隸制,來充當社會組織結構之間的潤滑劑,劉榮也還是本能的厭惡、排斥這萬惡的奴隸制度。

客觀條件不允許罷黜,主觀上又不希望留存,怎麼辦呢?

劉榮想了一個好辦法。

——漢人、華夏貴胄爲奴爲婢,確實讓人很難接受。

但倘若是外族,如北方的遊牧之民、南方的百越之民,亦或西南夷、東北方向的朝鮮等‘外人’做奴隸,那似乎就相對好接受一點了。

如果,能把如今漢室的所有奴隸——至少是大多數奴隸,尤其是那些負責重勞力的奴隸,都從現有的漢人,替換爲外來民族,那劉榮心裡就好受多了。

只不過,這都是劉榮的一廂情願。

不可能說是劉榮一聲令下,或是軟綿綿的倡導、提倡之類,就能讓天下的奴隸主們,都把手裡的漢人奴隸恢復自由身,然後再另外花錢、找門路,去買那些愚不可及,連‘人話’都聽不懂的外族奴隸。

嗯,聽不懂漢話,那就是聽不懂人話。

於是,劉榮便想到了先帝老爺子,曾教導自己的那句:因勢利導。

——用利益得失,來引導民衆,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決策。

具體到奴隸,便是通過人爲製造性價比差異,來迫使奴隸主在利益的驅使下,選擇更爲‘划算’的外族奴隸,放棄更不划算的漢人奴隸。

這性價比詫異,顯然無法在奴隸貿易價格上體現——劉榮也沒這個本事,給奴隸市場定價。

但奴隸稅,劉榮卻是有能力去調控的。

在過去,凡是奴隸,不分是外族還是漢人,一視同仁,都是每個奴隸每年六百錢的稅。

爲了引導天下人,儘可能不要買賣、擁有漢人奴隸,儘量去用外族奴隸,劉榮當機立斷,頒下詔諭:漢人奴隸,仍爲每年五算,即六百錢的奴隸稅。

但外族奴隸,則減免爲一算,即一百二十錢。

劉榮的說辭也非常好聽:免除不分奴稅,以減低天下百姓民的負擔。

看似相差不大,但事實上,在那些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奴隸主嚴重,這意味着擁有一個漢人奴隸的成本,等於擁有五個外族奴隸!

那剩下的問題就簡單多了。

在買入奴隸之後,一個漢人所能產出的價值,是否能和五個外族奴隸相媲美?

顯然有待商榷。

在大多數重勞力活動中,漢人奴隸的價值,往往連兩個外族奴隸都比不上。

若是運氣好點,買到極品版、胸大無腦款的外族奴隸,那更是‘一胡當五漢’!

但在某些特別的工作範疇,比如迎來往送、記錄掛賬,亦或是車伕馬伕、廚師伙伕等技術類工作,顯然還是漢人奴隸,有着十分明顯的不可替代性。

於是,在劉榮頒下這封‘減免奴隸稅’的詔書後不久,市場便很快做出了反應。

漢人奴隸當中,擁有廚藝、馬車駕駛技術,又或是五官端正,口齒清晰的‘技術性奴隸’的價格,水漲船高!

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男奴一人,高達八萬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沒有任何技術,只能出賣勞動力的漢奴,愈發不受市場待見。

從先前,維持多年的壯年男奴四萬錢、幼奴一萬五千錢,一路降到了男奴兩萬錢,幼奴一萬錢,都仍舊是無人問津。

女奴的情況也差不多。

除了極個別貌美的,仍舊能賣出高價外,尋常的女性奴隸,價格也是一跌再跌。

雖然跌的沒有男奴狠,卻也是跌了至少三分之一。

然後,自然便是外族奴隸的暢銷。

——嶺南越奴,東北朝鮮奴,西南夷奴,價格都迅速爬升,無論男女,均超過了漢奴的價格!

其中,會說漢話的要加價,會基本利益的要加價,頭腦清楚、不愚笨的,更是要加價!

主打的就是一個:漢人奴隸不值錢,但外族奴隸,越像漢人越值錢。

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475章 人心啊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35章 稅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406章 傻了吧?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3章 好劇本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546章 墨者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564章 反應會很大第39章 降維打擊?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373章 統籌會?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91章 捷報第392章 又一年秋沒寫完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91章 捷報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05章 羽林第434章 還行吧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487章 僵持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74章 拍板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585章 別鬧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595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80章 有母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51章 新軍!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26章 歲末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告假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5章 漢少府
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509章 無所適從第475章 人心啊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35章 稅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406章 傻了吧?第439章 新體系,新氣象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3章 好劇本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546章 墨者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564章 反應會很大第39章 降維打擊?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373章 統籌會?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491章 捷報第392章 又一年秋沒寫完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91章 捷報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05章 羽林第434章 還行吧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487章 僵持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74章 拍板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64章 赳赳老秦第585章 別鬧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595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495章 原來高闕,這麼難打啊?第80章 有母第515章 有的放矢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351章 新軍!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47章 蝴蝶效應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26章 歲末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告假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548章 新的嘗試第35章 漢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