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

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

5月4日清晨,號炮響過,湘軍各路傾出城壘,內外夾擊。

李秀成不敵,退攻廬江。

廬江守將吳長慶,屹立城頭,拔劍怒呼:此桑梓邦,又吾先人殉節地,膽敢退守者,殺無赦!

秀成圍擊二日,不得;復攻舒城,亦不得。

泳天安馬融和、樑王張宗禹聞秀成至,速自來援。兩路大軍南北交會,秀成自是歡喜,謂馬融和道:扶王陳得才部,現在何處?

馬融和道:啓稟忠王殿下,陳部應在陝西殺妖,去歲英殿被縛,陳部自陝返皖,與我等竭力救援,無奈天不遂人願。

秀成道:陝皖之間,相隔千里;爾在穎上,爾之小左隊,最爲剽悍;殊不知,英王一去,天國坍塌!

馬融和道:啓稟忠王殿下,彼時,吾之小左隊,已爲英王殿下接管,我與沃王誓死營救,無奈苗沛霖賊軍勢大。

秀成嘆曰:英兄分兵四顧,爲賊所乘;沃兄鏖戰僧妖,勢單罹難;二兄皆去,殊屬可嘆!

張宗禹叩拜,道:啓稟忠王殿下,正黃旗旗主張宗禹,願附忠殿麾下,衝鋒陷陣。

秀成道:樑王兄弟,快快請起。兄乃沃王麾下第一戰將,這圍攻六安,還勞兄弟多多襄助。昔日,捻軍各部,紛紛揚揚,浩浩蕩蕩,燎原之勢;今朝,行將零落,爲何?

張宗禹道:啓稟忠王殿下,雉河集十八鋪聚義後,淮河南北,居者爲民,出者爲捻,所以遍地皆捻;然黃白藍黑紅五旗,各旗互不統屬,遂爲僧妖所乘。吾叔爲叛妖迷惑,僧妖戕害。不誅二妖,吾妄爲閻王!

秀成道:兄氣浩然,可泣可嘆,明日吾等先取六安,爾後入鄂,降妖除魔。

5月12日,太平軍四面圍城,悍然而擊,鏖戰一日,未沾城垣。

戰暇時刻,六安守將、候補道曾廣翼謂六安知州何家聰道:蔣之純遺留兩營兵丁,僅有千人,得虧何兄力修東城三十餘丈,北城十丈,西城二十丈,此之雄牆,可抵萬兵。

何家聰道:六安不與別州同,屏障東南水陸通,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若失,賊逆順勢入鄂,不堪設想。你我併力死拒,確保城垣,以報撫臺大人知遇之恩。

曾廣翼道:賊攻無爲、廬江,湘軍傾巢而援,吾部亦乃湘營之軍,不知鮑超應援及時否?希帥逝後,其下之軍,一分爲五,蔣凝學、蕭慶衍、成大吉、毛有銘、王載駟等各領一支,彼此互不統屬,逢此大戰,凶多吉少。唐撫臺起於同儕,空有一身正氣,難調衆人之口。

何家聰道:撫臺大人唐訓方總統諸軍,亦屬湘部,鮑春霆必定馳援。吾等堅守之餘,待賊力疲,絕地反擊。

太平軍久攻六安不下,李秀成親臨督戰,秀成一聲令下,三門開花大炮隆隆而鳴,炮聲響處,東門城垣坍塌六七丈,太平軍呼嘯涌入。

危急關頭,何家聰親率二百騎隊,圍堵缺口,圈殺入城之兵。

強攻不成,李秀成遂令各軍,逼城築壘,復行坐困之方。

援軍未到,何家聰弗等,5月17日夜,家聰親率三百死士,強出城垣,突襲太平軍營壘,斬殺太平軍富天豫張承得、左監議劉朝柱以下百人。

李秀成大驚,道:如此堅厚之城,如此強悍之妖,何時可克?傷病盈營,糧資耗盡,此時不退,吾軍必潰。

納王郜永寬道:廬江、無爲皆爲妖佔,鮑彭諸妖虎視眈眈,吾等自何而退?

秀成道:楊輔清、黃文金、劉官芳、古隆賢部,現至何處?

郜永寬道:探報,楊輔清順寧國,劉官芳出徽州,古隆先出太平,黃文金出青陽,四部皆已西征,已近皖贛之交。

秀成道:皖南諸軍,全皆敷衍行事,但凡一部悍然入贛,鮑妖焉能渡江擊我!去歲,吾飭令扶王陳得才,偕賴文光、藍成春、樑成春三王,北上豫陝,招足人馬,二十四月之後,回救天京;今已年整,明年此刻,吾必與扶王攜手諸位兄弟,再戰天京,剿逐湘妖。

張宗禹、馬融和皆道:全憑忠王殿下差遣。

秀成再道:現今,吾糧資火藥皆缺,無力再戰,速傳吾令,大軍趨東,逾廬州、滁州之北,直入天長,籌得糧資,南下儀徵、六合,自兩浦、九洑洲渡江。

太平軍退卻,曾廣翼、何家聰大喜,急忙上稟安慶。

曾國藩聞聽,道:這月初六,曾璞山稟報賊逆復至六安,初七又報回竄之賊逆被圍而退,都不足信。忠酋究竟東去與否,馬融和與忠酋分行與否,苗沛霖、李昭壽與忠酋聯繫與否,都不得而知。

歐陽兆熊道:鮑春霆來報,言其由巢縣前行,幾百裡內寸草不生,辦柴極難,糧資運轉更爲不易。鮑部尚且如此,忠酋二十萬之衆,絕不復返不毛之地,忠酋必定順東而遁。我軍宜速追剿三河、桐城、舒城地方。

曾國藩道:忠酋佯至上游,乃示之其形,合、廬、舒、桐、三河五處,吾皆有勁兵守之,潛、太以上,又有成、李兩軍,賊逆主軍必定竄逃下游。速傳吾令,蕭慶衍部扼守運漕,彭玉麟、劉連捷、毛有銘三部,速剿閘鎮、巢縣、和縣、含山等地,斷賊後路。霆部亦必速返,堅扼下游,聯手御賊。

歐陽兆熊道:忠酋若真由上游東竄,豈不逃之夭夭。

曾國藩道:無妨,上游之地,頻年戰亂,復經苗沛霖、李昭壽搜刮,全皆不毛,忠酋大軍即至,亦無補充。速傳吾令,曾國荃統率雨花臺二萬之衆,切勿一味呆守,務必分出一支活兵,擾襲金陵。李鴻章、左宗棠,攻蘇擊浙,亦應竭力。

彭玉麟、毛有銘、劉連捷、鮑超得令,迅即聯手,合攻巢縣及其周邊要隘。蕭慶衍按捺不住,留一軍扼守運漕,自率主軍,加入戰團,五部連擊半月,終破巢城。

劉連捷、蕭慶衍乘勝圍攻含山,6月10日,鮑超霆軍亦至,含山太平軍心驚膽戰,不戰而退。

鮑超、蕭慶衍馬不停蹄,星夜奔襲,偕成發翔水師,合攻和州。

對王洪春元不敵,再退江浦、浦口。

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
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