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

半年以來,安慶屢屢告急,陳玉成再疏洪秀全,蘇南雖得,然安慶若破,後患無窮,必即施救。

洪秀全道:圍魏救趙,既定之策,英胞於長江之北,忠胞於長江之南,分進合擊,直取武昌,調妖回援,一舉破之。

陳玉成道:安慶被困日久,兵進武昌,路途遙遠,緩不濟急。微臣與忠王秀成,合兵一處,渡江掃北,先解安慶之圍。輔王楊輔清偕黃文金部,沿長江南岸,直取贛北。侍王李世賢部,由徽州直取贛東。劉官芳、賴文鴻、古隆賢,三部合攻祁門曾國藩妖營。五路大軍,分進合擊,即解安慶之圍,又誅曾妖於祁門之內。

洪秀全道:準!

陳玉成道:刻不容緩,微臣即率本部,先行渡江;忠王、輔王、侍王等,煩請幹王殿下再行督促。

1860年10月初,陳玉成督率馬步兩萬,渡江北上,圍撲爐橋,攻擊壽州。

部將劉瑲琳、馬融和、陳文才等,皆惑英王捨近求遠。

陳玉成道:上月,鳳台練首苗沛霖,屢屢示好。本總裁攻壽州,其十萬之衆,若作呼應,淮河南北,一馬平川。

劉瑲琳道:捻軍盟主張樂行言,苗沛霖擁兵自重、首鼠兩端,朝三暮四,不可輕信。

陳玉成道:本總裁聽其言,觀其行。即便無苗,吾等克得壽州、六安,與桐城、廬州、舒城連作一片,其勢更大。忠王軍至,即刻兩面夾擊,徹殲胡妖一軍,而解安慶之圍。忠王、輔王、侍王三部,現至何處?

劉瑲琳道:探報,忠王尚在蘇州,楊輔清、李世賢二部已移師皖南。

陳玉成嘆曰:忠部何其慢也!

輔王楊輔清得令,偕侍王李世賢,合攻皖南寧國府,圍城四十日,斬殺已革湖南提督周天受,太平軍軍心大振。隨後,李楊分兵,李世賢驅兵南下,10月8日,圍攻徽州,次日破城;12日,再破休寧。

徽州破,祁門已在甕中。曾國藩急謂衆幕僚道:徽州一戰,李元度下落不明,吾竟夕不寐,哀哉此人,吾用之違其才也!速傳吾令,張運蘭部,先攻黟縣,鞏固糧道;鮑超援寧國大軍,務必回返,聯手張部,圍攻休寧。

國藩言畢,上奏曰:徽寧太廣道李元度攜新募之卒,由湖南遠來。然徽城廣大,湘勇僅二千有奇,不敷分佈。李元度身臥城頭,竭力死抗,亦不抵賊四萬之衆。

是夜,李元度信至,曾國藩知其未亡,嘆:李元度棄城而去,大節已虧,此後難於自立矣!

不日,李元度至祁門,國藩親迎。

李元度道:啓稟滌帥,徽州原防兵千有六百,忽不戰奔,我軍不能支,亦潰。吾無顏見滌帥,遁往浙地,自行躊躇。

曾國藩怒斥:徽州之防,本乃艱鉅;爾自告奮勇,吾以守或無缺,遂與爾約法五章,爾一章未循;在戎六年,而心不入理如此!刻下惟當虛心靜氣,專辦紮營買米二事,不可再躁。

李元度被斥,灰心喪氣,謂李鴻章道:徽州之失,全皆吾過!

次日,元度自糧臺索取一筆欠餉,遽然離去。

曾國藩大怒,即囑李鴻章擬稿彈劾。

李鴻章道:李次青力戰不得,僥倖取命,念其往日勤勉,滌帥權且息怒。

趙烈文亦道:滌帥息怒,李次青或無他意,只膽俠用事矣!

曾國藩道:李元度冥頑不化,吾必請旨將其革職拿問,以儆效尤。賞以興功,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李鴻章道:公若執意,鴻章恕不奉稿!

曾國藩道:不煩爾手,吾自擬稿。

李鴻章道:公若孤行,吾自去之。

曾國藩道:任憑爾便。

李鴻章收拾行囊,揚長而去。

曾國藩亦不攔阻,謂趙烈文道:大難來時各自飛,少荃舊疾犯矣。能審時亦能度勢,還能順勢,少荃乃一流人物。然亦中傷人心。

趙烈文道:李少荃雖屬借坡下驢,然祁門之地,確乃絕地,滌帥確宜遷避,事不宜遲,愈快愈好。

曾國藩道:吾征戰經年,孰能不知;祁門乃吾皇欽選,署督首地;前朝勤王不至,今又擅自撤守,總是不得情理。左宗棠募勇成軍,現至何處?

趙烈文道:啓稟滌帥,左宗棠現已入贛,月底可至。

曾國藩道:如此甚好,鮑超、張運蘭二部,復加左宗棠一軍,可抵李秀成逆匪。

李秀成駐駕蘇州,身心俱酥,不願北渡,上奏洪秀全:江西都安縣以及隨州、義寧、武寧、大冶、興國、蘄水、蘄州、武昌、嘉魚、通城等,有四十餘名具稟差使到蘇,恭呈降表投軍。微臣暫不北渡,即於月後沿江西進,招集此等之人數十萬,再行遵詔掃北。

洪秀全聞奏盛怒,敕令秀成即行掃北。

李秀成胸有成竹,亦有城府,拒不奉詔。復告李世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城繁花似錦,安不攻乎?

李世賢接諮,留少兵守徽州、休寧,自率主力,折攻浙江,1860年10月20日,李世賢攻佔嚴州府。

二李轉向,楊輔清亦隨,駐足寧國,休養生息。

陳玉成得知,嘆曰:本總裁亦非懼戰,然多龍鮑虎,實難啃矣!非集全力,無能破此妖孽。李秀成鼠目寸光,安慶若失,天京不保;天京若失,天國完矣!楊輔清、李世賢亦是短視,二人倘若合攻祁門,曾國藩定不能擋;曾國荃之軍必定南渡施救,安慶之圍立解。

靖東主將劉瑲琳道:楊妖載福封鎖江道,逆妖韋俊侵佔樅陽,曾妖國荃圍攻安慶,多隆阿妖橫亙掛車河,李妖續宜駐紮青草塥,諸妖兵力四散,吾何不攻擊太湖,胡妖林翼乃諸妖之首,太湖告急,妖必回援,半途截擊,或有勝機。

陳玉成再嘆,道:諸妖圍攻安慶,看似散漫,實則鐵桶一塊;安慶西北,菱湖一片,吾無水師;楊載福、彭玉麟橫行江湖,偕樅陽韋俊逆妖,扼安慶東、南、西處;安慶之北,曾國荃深濠兩道,廣壘其間,不急於攻,實爲坐困;多隆阿駐紮掛車河,呼應曾國荃側後;而李續宜之駐青草塥,進可護多隆阿大營,退可佑胡林翼老巢。胡妖林翼、曾妖國藩此盤棋局,實爲攻我之必救,圍點而打援。二妖已運籌一載,吾倉促出手,焉能不敗?李秀成不至,吾惟餘殊死一搏。諸妖之中,惟多隆阿妖兇悍;傳本總裁令,全軍移師掛車河,先誅多隆阿妖兒。

劉瑲琳道:英王殿下,切勿意氣用事,吾軍孤行,或可有成,然曾妖北渡,或又功敗垂成。再奏天王、幹王,務必督促忠、輔、侍等,即不北進,亦必進兵祁門,牽掣曾妖。

陳玉成道:時不我待,大軍即於舒城、廬江進逼多隆阿妖營,於掛車河、香蒲街、望鶴墩、棠梨山、尊士庵處築壘連營,伺機而攻。奏請天、幹督促諸王即攻皖南曾妖國藩,亦速發出。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